马拉维为农业国,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薄弱,并受自然灾害和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经济十分困难。穆卢齐政府重视加强经济管理和促进生产,1995年以来实施“脱贫及增长战略”,进行私有化改革,并采取措施加强外汇管理,稳定汇率,增加出口,吸引外资,2002年在西方国家督促下,制订了“脱贫战略三年计划”,将提高生产力、增加非农业就业、提高农业收入和改善社会服务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并着手实施经济多元化战略,扶持旅游业、矿产业和制造业。
2004年5月,穆塔里卡当选总统后不久即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一项为期12个月的经济自律计划。2005年6月,穆政府开始实施为期3年耗资5600万美元的新“脱贫及增长战略”,并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2006年,马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其中农业涨幅达11.8%,缺粮人口大幅下降。
第一节马拉维的国家心脏
1964年7月6日,马拉维宣布独立。1966年7月6日,成立了马拉维共和国,班达出任马拉维共和国的首任总统。1971年班达成为马拉维共和国终身总统。1993年6月,马拉维的政治体制实行多党制。1994年5月17日,马拉维共和国举行了首次多党制选举,联合民主阵线主席巴基利·穆卢齐当选为总统,1999年6月穆卢齐连任总统。
2004年5月,穆卢齐钦定接班人穆塔里卡赢得大选,成为马第三任总统。
1.上层建筑的咏叹
马拉维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由全国普选产生,任期5年,最多连任一届。议会是国家立法机构,实行一院制。议会共有193个席位。司法机构由最高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和行业法院组成。
马拉维1964年独立至今,政局保持相对稳定。2004年穆塔里卡总统执政以来,严惩腐败,大力发展经济,减少贫困,成绩显着。2009年5月19日,马举行第四次总统和议会选举,穆塔里卡总统以压倒性优势获胜。执政的民进党在议会193个席位中获得114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后因多位独立议员加入,民进党最终在议会拥有2/3以上席位。
马拉维现行的宪法于1994年5月颁布,1995年修订。宪法规定:
马实行多党制,取消总统终身制,削弱总统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保护多党民主和独立的司法权;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5年。
马拉维的议会实行一院制。议会由总统、议长、副议长、民选议员等组成,每届任期5年。本届议会根据2009年6月大选结果组成,共193个议席。各政党议席分配情况如下:联合民主阵线93席,马拉维大会党66席,争取民主联盟29席,独立议员4席,空缺1席。
马拉维的司法机构分最高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1994年取消传统法院。
马拉维的政党包括:
联合民主阵线:该党是执政党。前身为1992年3月在利隆圭成立的联合民主独立党。1992年10月改为现名。该党在中产阶级中以及在中部部分地区和南部有较大的影响。
马拉维大会党:成立于1944年。原名为“尼亚萨兰非洲人国民大会”。1959年改称现名。1964年马独立后至1994年马大选前为马唯一的合法政党,执政时达30年。1997年7月,前主席海斯廷斯·卡穆祖·班达退位,戈万达·查库安巴当选为主席。该党主要支持者集中在马中部地区。
争取民主联盟:成立于1992年。成员主要包括前政要、学者和商人。1993年与联合民主阵线联手,击败执政的大会党,赢得全民公决,从而决定了马从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转变。1995年参与联合政府,在政府中拥有4个部长职位,主席恰库夫瓦·奇哈纳被任命为第二副总统。
1996年5月,因对政府职位分配格局不满退出联合政府,奇哈纳辞去第二副总统职务。该党在北部地区有较大影响。
2.外交的发展历程
马拉维奉行睦邻友好和不结盟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主张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和地区冲突。马是联合国、不结盟运动、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等国际和地区组织成员国,与94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15个国家设有使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设有总领馆。
【同中国的关系】2007年12月28日,马拉维与中国建交,2006年,中国与马拉维贸易额为3173万美元,基本全为中方出口,主要有纺织品、服装等,中方进口少量木材及烟草等。
2008年1月26日,中国驻马使馆开馆,政府代表、马总统和议会事务部长戴维斯·卡聪加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马拉维共和国关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主要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支持马拉维共和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发展经济的努力。
【同南部非洲国家的关系】马政府重视改善和加强同邻国的关系。
2004年马与莫桑比克、赞比亚及坦桑尼亚签署了北方发展走廊协议,该协议将通过四国在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促进四国间的贸易及投资往来。2006年5月,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访问马拉维,并共同出席了马境内“穆加贝路”的命名仪式。
马拉维于1967年同南非建交,是当时非洲唯一与南非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两国签有贸易协议,并在交通、教育、贸易、卫生等方面开展合作。南非是马最大的贸易伙伴。
【同西方国家的关系】重视发展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欧盟、美国、英国和日本是马主要援助国。马总统每年都要前往援助国商谈当年受援事宜。
【同亚洲、北非国家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末,马开始重视与亚洲及北非地区国家发展关系,相继与利比亚、沙特阿拉伯、伊朗和马来西亚建交。
第二节民生发动机
马拉维是传统的农业国,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马拉维经济长期发展缓慢。2007年马GDP约32亿美元,人均约230美元,被联合国列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马拉维的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近年来,马政府积极实施“增长与发展战略”,实行农业补贴计划,重点发展农业,取得明显成效。
马经济连续5年实现7.5%以上增长,粮食生产自给有余,宏观经济环境改善。2009年以来,马外汇短缺严重,政府实行严格外汇管制。
1.非洲最大的烟草国
马拉维是全球最贫困的国家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农业经济占其经济比重高达98%的份额,其中,烟草是马拉维的主要创汇作物,占马拉维国民生产总值的38%及外汇总收入的70%,并为国内1/4的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因此,烟草经济是马拉维国民经济的命脉,而烟草种植业则是马拉维的支柱产业,烟草是其他任何作物都不可替代的经济作物。
2002年马政府在西方国家督促下,制订了“脱贫战略三年计划”,将提高生产力、增加非农业就业、提高农业收入和改善社会服务作为经济工作重点,并着手实施经济多元化战略,重点扶持制造业、矿产业和旅游业。2004年5月,穆塔里卡当选总统后不久,即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一项为期12个月的经济自律计划。2005年6月,穆政府开始实施为期3年耗资5600万美元的新“脱贫及增长战略”,并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2006年,马经济形势持续好转,GDP增长率由上年2.3%增加到7.9%,通货膨胀率由15.4%降到13.9%,其中农业增长达11.8%,缺粮人口大幅下降。
随后受国际市场燃油、粮食、食品等价格上涨因素影响,马通货膨胀率压力增大。
农业是马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大约85%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或相关行业。农业产值占GDP总值的40%,农产品出口占整个出口总值的90%以上。马农业发展潜力很大,可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8%,实际耕地面积192万公顷。2006年马农业增长率为11.9%,但2007年由于受烟草价格因素影响,农业增长放缓,仅为7.3%。
马拉维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花生、水稻、高粱、小米、木薯等。
由于实施农业补贴计划,加上降雨比较丰富,2006年马农业取得了较好的收成,主要农作物玉米产量达到320万吨。
马拉维的主要经济作物有烟草、茶叶、甘蔗、棉花、咖啡等。马拉维是非洲最大烟草生产国之一,2006年烟草产量为1.16亿千克,仅次于津巴布韦,居非洲第二位;茶叶产量为5万吨,成为继肯尼亚之后非洲第二大茶叶生产国;蔗糖产量20多万吨,为马第三大出口产品;棉花产量为6.2万吨;咖啡产量为2100多吨,其中90%以上用于出口。
马拉维的畜牧业以饲养牛、羊、猪、鸡为主。其中,牛存栏数为75万头,绵羊存栏数量为11.5万只,山羊存栏数量为190万只,猪存栏数为24.5万头,家禽饲养数量860万只,其中肉鸡饲养数量为160万只。
马拉维湖和希雷河上游为主要产鱼区。全国拥有大大小小4600多个渔场,有渔民4.9万人,从事与渔业有关的行业人数近24万人,年水产品产量约6万吨,但远不能满足当地市场需求,目前年人均消费量仅有5.1千克,大大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人均13-15千克的年消费量。马拉维现有森林总面积为260多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左右。其中,天然林面积为310多万公顷,占森林总面积的96%,树种大多为旱季落叶宽叶林和热带稀树干草原林;人工林面积9.7万公顷。
马拉维制造业比较薄弱。只有一些烟草、茶叶、蔗糖等初级产品加工业,以及纺织、服装、鞋类、建材和酿酒等食品加工业,约占其GDP总额的12%。2006年制造业经济增长率为5.8%,2007年因银行利息降低因素影响持续保持增长达9.1%。
同周边邻国相比,马拉维矿产资源不太丰富,虽然拥有煤、铝矾土、石棉、石墨、磷灰石、铀、铁矿等多种矿藏,但大多储量较小,不具备大规模商业开采价值。只有钛矿砂(总储量约为15亿吨)、铝矾土(储量2800万吨)、铀矿砂(铀U3O8含量大于0.06%矿石总储量估计有几千万吨)储量较大,具有开采价值。煤储量2000万吨,但煤矿大多储量不大且埋藏较深,难以大规模开采,目前年产量约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