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49800000020

第20章 云南藩王,加根固本(5)

康熙五年(1666年)初,吴三桂就云南的形势报告说:“云南省诸土酋禄昌贤等作乱,臣同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等,分兵进剿,平贼寨数十处,远近蛮猓,闻风潜伏,滇南太定。”而云南以东“逆首,悉已擒戮。”还剩有王伯、王龙、李六九、李伯牛等人。事败后或藏于深沟密林,或逃奔交趾。吴三桂派遣右都统吴国贵、总兵官马宁等。“分路搜期”,并分别把他们俘获处死。各路清兵都已撤回到自己的驻防地。吴三桂乘大获全胜之机,又派都督吴应期、总兵官马宁等进攻乌撒,阵斩“助逆”的郎岱、土首陇安藩及水西土目阿豆等人。康熙六年正月,朝廷又接到吴三桂的奏报:吴应期同马宁,在乌撤又擒获女酋陇氏及部众万余人,“蛮方复定”。

吴三桂镇压昆明东部和南部以苗、瑶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反清斗争,是他留镇云南四年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活动,历时半年多而告结束。苗族等少数民族的抗清斗争经此次洗劫,遭到惨重损失,元气大伤,从此,便无法再组织起新的反抗活动,吴三桂也进一步巩固了他在云南的统治。

在平定了云南东部的反清活动后,康熙五年八月,吴三桂又有设流官之议。拟设开化府、永定州二个行政区,开化府应设知府、同知、经历、教授各一员;永定州则设知州、州判、吏目、学正各一员。九月,朝廷卫做出决定:改乌撒土府为威宁府,划归贵州省管辖。康熙六年(1667年)二月,在威宁府设威宁镇,任命定广总兵官塔新策任威宁总兵官,所属标下三营,各设游击、守备等将官职。

经过几次征剿和严厉镇压,云贵的局势又归于平静。吴三桂却不能安闲无事,他要继续保持边疆不宁的态势,给人造成一个印象:他在云南的军事力量非但不能减弱,相反,应当大力加强!因此,他在康熙六年三月,又发出了蒙古人侵的警报!

据他陈奏:蒙古干都台吉聚兵丽江、北胜,“请移兵捍御”。五月,他又报:蒙古干都台吉遣人至北胜州,“乞赴滇通商”。至六月,蒙古已经占据丽江中甸地。这就是,蒙古先以兵压境。再求以通商,进而占地不走。九月间,吴三桂巡边,上疏请求亲征。

九月二十八日,吴三桂率部离昆明,缓而行。十一月,行至大理驻扎。他从这里给朝廷上了一道奏疏,称:蒙古已从夺地撤兵。现今隆冬,冰雪已深,料敌人不能再来,我已分布各营官兵圊守明户,即暂回师。

其实,并无蒙古人侵之事,不过是与之通商。吴三桂却有意虚张声势,作出亲征的举动,以渲染事态的严重性。此后,这类事仍不断发生。如,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吴三桂又报称:蒙古占据中甸,丽江土知府木懿被捉。实际情况是,吴三桂“私割中甸界诸番屯牧,通商互市”,却假报蒙古人人侵。康熙十年(1671年),吴三桂巡兵北胜州,一位姓赵的将官向他报告:“西番人人寇。”这纯属无中生有,假报敌情。经多次体验,吴三桂的部将已猜度出他的本意,因此镇守边疆的将领为迎合吴三桂,不时地虚报军情,故意夸大事态,吴三桂不但不责怪,还很满意。这就鼓励了诸将继续假报军情,他往往以“江外野贼”人侵等假情报欺瞒地方属吏大员,进而欺瞒朝廷。

自从平定云南、贵州的土司反抗,“内地宁谧”无战事。惟诸土司或蒙古各部落互相械斗构怨,不过是“自相仇杀”,开始并无内侵之意,多属“边将生事挑衅”,逼使他们同边镇发生某些摩擦。如西藏人,或蒙古人的游散骑兵,偶尔进至边外个别地段,也。未尝大举深入也”。

这的确是实情。康熙四年七月,贵州总督杨茂勋就如何治理贵州,曾向朝廷发表自己。的政见。他说,贵州“苗蛮”等族,“以仇杀为寻常”,治理之道,不能不与内地有别。凡是聚众劫系,侵犯地方的,自应发兵剿除。但他们大多生括在山沟之中,互相仇杀,并未侵犯地方,只须照以往旧例,令当地头目,讲明是非曲直,让当事者或愿偿命,或愿赔偿牛羊人口,任取一种处罚。然后向上级申报存案就可以了。因为“苗蛮”重视财物而轻性命,依此断案,已足惩罚。时间一久,他们会从中明白理义,“必悔悟自新,不复争杀”。这才是“兵不劳而坐安边境之道也。”

扬茂勋强调的,只有聚众劫杀、侵犯地方的,才动以兵威,进行镇压;其余多属内部因争财货或私人有仇而互相攻杀的,不必兴兵,只按旧倒判以一方处罚,即可消除冲突。为了巩固自己的“云南王竹地位,尤其不放弃手握重兵之权,吴三桂依洪承畴之计而行,不断地张扬边事,让清廷放松对他的警惕,并挟封疆自重,自负是国家的“万里长城”。

十一、风流绝代,佳丽如云

自古英雄多风流,吴三桂凭着自己的才志,虽处于西南风火之中,但仍爱陈圆圆。

顺治十七年,朝廷明文规定:“平西(王)、平南(王)、靖南(王)及外藩蒙古诸王,义王(指孙可望)王室日妃。”照情理,张氏是吴三桂的元配夫妻,又生长子,妃位应属于她。可是,三桂不想把妃位给张氏,想给陈圆圆。应该说。圆圆是吴三挂最早喜爱的美姬,跟随他已有二十余年,为人机灵,能诗文,很得吴三桂的宠爱。圆圆颇有自知之明,深明大义,忆及当年“牵梦幽谷,挟瑟句阑时,岂复思有兹日!”深深地感到一种满足,荣华富贵何以复加,如再为正妃,深以为非分之求,必遭人嫉,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因此,固辞不受妃位。据说,她亲自写给吴三桂一信,陈述自己的坦荡胸怀。她写道:

妾以章台陋质,谬污琼寝。始于一顾之恩,继以千全之聘。流离契阔,幸得残躯。获与奏匜之役,珠服玉馔,依丰珠荣,分已过矣。

夸我王折硅祚上,威镇南天,正宜续鸾威里,谐凤侯门。上则立体朝廷,下则重型裨属,稽之大典,斯日德齐。若欲蒂弱絮于绣碉,培轻尘于玉几,既蹈非耦之嫌,必跆无仪之刺,是重妾之罪也!其何敢承审。

此信情文并茂,人情人理,吴三桂不再勉强,遂立正室张氏为妃。尽管陈圆圆没有被立为妃,吴三桂对她的宠爱未见减少。圆圆能歌善舞,凡事通晓明达,虽年届四旬,风韵不减当年,仍能博得吴三桂的欢心,特为她建一清幽的“野园”。该园建在昆明北城外,占地颇广,由安阜园可直达商山寺,其中楼阁亭榭无不壮丽,引人入胜。

吴三桂常在春花、秋月之夜来野园,在月光下,摆酒宴饮,美人圆圆陪坐一边,不时劝酒,每当酒兴正浓之时,让圆圆唱上一曲。三桂最爱听的是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歇):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短歌,抒发了刘邦当皇帝后揭求人才,治理国家,巩固刘家江山的壮志情怀。吴三桂仰慕刘邦的业绩,以此歌自喻,倾注了他的政治追求。

吴三桂一边饮酒,一边欣赏着圆圆的歌唱。歌声清丽,感情激扬,唱得吴三桂动情人迷。歌声助酒兴,喝到似醉非醉之际,情不自禁地拔出宝剑,在圆圆反复回唱的歌声中,漫步起舞,“作发扬踏厉之容”。舞罢,圆圆“捧觞为寿”,吴三桂更是满心欢喜,对她愈加宠爱。“故专房之宠,数十年如一日。”有《野园歌》为证:浮云渺忽眷城隈,乐游谁似姑苏台。夷光未去走麇鹿,虹墙碧树鸟栖哀。放萤别苑千山拥,凿一池抛万家焜。毕穿旧室求琼华,妙选良家唱罗唝。

吴三桂宠爱圆圆,对她的娘家亲属也格外关切。俗话说,爱屋及乌。三桂把对圆圆的爱施加到她的亲人。有一次,他问起圆圆,家乡还有什么亲属,圆圆只说她还有一个叔父,叫陈玉汝。她本是随便说说,吴三桂却记在心上,事后派人携带千金前去家乡武进县,寻找此人,打算把他召到云南,同享福贵。当找到陈玉汝时,他笑笑说:“我是前明的老孝廉,怎么可以当人家宠姬的叔父呢!”拒绝去云南。

后来,吴三桂又派人找到了圆圆的父亲陈货郎。他穷困不堪,知道女儿大富大贵,很是高兴,千里迢迢,来到昆明,一心想见见失去音信多年的女儿。吴三桂对这位岳父大人盛情款待,仍尽恭敬之至意,在曲房设宴,亲自举杯向他敬酒。胨货郎受宠若惊。他以一个平民百姓突然身价十倍,受到当朝高贵的平西王的接见,并向他敬酒,不由得浑身颤抖起来,一只手正拿着斟满酒的玉杯,一松劲,玉杯从手上掉到了地上,杯子跌碎了,酒酒了一地……

陈货郎失礼的举动,使圆圆感到难堪。过了些日子,就打发他回了家乡,临走时,给了他很多银钱。

据有的材料记载,吴三桂镇守云南后,曾以个人的名义,向江南各省发了一个文件,责令各地方官员,代为寻访陈圆圆的母亲和大哥。上自总督、巡抚,下至各府州县,不敢怠慢,接到文件后,迅即下发。江苏的官员听说圆圆的家乡是武进县,特把吴三桂的命令公开张贴在大街小巷。圆圆有一个哥哥和母亲正住在乡下,根本就不知道城里正张榜寻访他们。过了十天,他们的一个亲戚匆忙赶来,报告了这意外的大喜事。圆圆的哥哥看了榜文布告,“细察”布告中的姓名和地址,果然是他的妹妹!这突来的喜讯,使他简直不敢相信,反倒犹豫不决起来,不敢相认。这也难怪,他是乡下人,妹妹已失去音信多年,如今已成了赫赫有名的平西王的宠姬,如冒认,无论如何是吃罪不起的。乡亲们都确认无疑,鼓动他赶快报官。官府闻知,急派差役把他请到衙门,经再三讯问,确认无误,才把他们母子送到云南。圆圆知母兄将至,带百余名侍女,骑马出城迎接。母亲年事已高,见一队身着华贵的满族服装的青年女子飞骑而至,顿时精神紧张,心惊肉跳。当为首的一个中年妇女飞身下马,抱着她痛哭不已,母亲却认不出是自已的女儿。一时胆战恐怖,竟昏死过去,过了好大一阵子,才苏醒过来。吴三桂对圆圆的母亲和哥哥却是盛情备至,把他们母子安置在府中,天天款待。昨天他们还是不被人理睬的乡下人,此刻竞成了平西王的岳母和内兄,荣宠无以复加!圆圆的母亲却不习惯这种前呼后拥的寄生生活,感到拘束,不自在。住了一段时间,一再要求圆乡下。吴三桂与圆圆留不住,就同意了他们的要求,奉赠了大批金银财物,让她们母子衣锦还乡。

吴三桂敬重圆圆的父母兄长,亦可想见吴三桂对圆圆的宠爱程度!

与圆圆同受吴三桂宠爱的,还有“八面观音”、“四面观音”。这两位美姬原是南昌人,明札部侍郎李明睿的家妓。李有侍妓十数人,“声色极一时之选”,面以八面与四面长得最美,楚楚动人。据《庭闻录》的作者刘健说,他的父亲刘昆曾在李家见过她们歌舞,不禁赞叹:“果尤物也!”李明窨衰老,被给事高安弄到手,献给了吴三桂。刘昆任云南同知,吴三桂叛清时,拒绝共事。所以,他的话是可信的。八面、四面以貌美和善歌舞宠于吴三桂,藏之于丽宫金屋。

留侍吴三桂身边的还有一侍儿,深得吴三桂的喜爱,她的名字叫“莲儿”,年方十七,姿容婉丽,在稚气中洋溢着诱人的青春魅力,吴三桂为之倾倒。夏天时,曾陪吴三桂游荷塘,只见她“练裳缟袂”,手拿一把白扇,伫立于九曲桥上,远远望去,疑是“出水芙蓉”,吴三桂观赏良久,不禁心醉如迷……

吴三桂拥有这些绝代佳人日夜陪伴,犹不感满足,特遣专人前往出美女的“三吴”地区选购十五六岁的秀女。先后购买吴伶美女四十余人,朝夕歌舞。《长恨歌》说,唐明皇后富有“佳丽三千”,吴三桂虽不能与唐明皇相比,其后宫之选,也不下千人!每当宴会之标,吴三桂吹笛,宫人美女们伴以和唱。歌罢,吴三桂命人取钱给赏,立刻珠玉金帛堆满堂前,宫人美女们嘻嘻笑笑,一拥上前争抢。吴三桂看到她们娇滴滴争抢的样子,十分开心,大笑不止。

府苑中,花木清幽。内有一座“列翠轩”,里面有大厅五间并列,宽敞明亮。窗外空地数丈,都栽上绿油油的小草,如一块翠绿的地毯,这块空地的尽头,层峦叠嶂,高插天际。每到春秋两季,乘风和日丽,吴三桂携笔墨到轩内写大字。他本不善写字,却喜欢“临池”挥毫。当他挥笔写字时,有侍姬数人,环列在他的周围,“鬓影钗光”,与翠绿的山光之色互相辉映,吴三桂置身其中,真如蓬莱仙境!

吴三桂日夜生括在这数百成千的美女之间,穷奢极欲,像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各在自己的藩地无所不为,抢男霸女之事时有发生。他们的妻妾成群,极尽声色之乐。如,平南王尚可害先后共有二十四个妻子,一半是到了云南后续娶的。妻妾多,子女也多。他有三十二个儿子、二十四个女儿,儿子娶妻,女儿出嫁,在广东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尚氏家族。

吴三桂妻妾虽多,子女却很少。他因叛清而遭灭族之灾,没有家谱传世,很难确知他的家庭人口。不过,从已知的史书中所记,吴三桂只有一个儿子吴应熊。吴应熊在北京成家,有子四人,三桂的女儿大约有六个,无事迹可考,只知她们丈夫的名字。在云南的四个,即胡国柱、夏国相、郭壮图、卫朴,他们既是吴三桂的女婿,又都是他的心腹之将。另两女,一居广陵(扬州),丈夫姓什么叫什么,皆失考。一居苏州拙政园,她的丈夫,就是王永宁。吴三桂还有一个侄儿,名叫吴应期,一个从弟,叫吴三枝。再加上他的妻妾,构成了他的家庭基本成员。他的哥哥吴三凤自留守中后所祖坟,便音讯皆无。

三桂的家庭,倒没什么太矛盾,问题还是出自后宫。他的王妃张氏,为人强悍,好嫉妒,见有貌美的受到吴三桂宠爱,就想方设法陷害,甚至不惜弄死,使很多新召进王府中的年轻女子死于非命。圆圆受吴三桂的宠爱,张氏自然妒火中烧。圆圆为避祸,便事事顺从她,处处尊重她,不让她抓住自己的纰漏。同时,她还避免同张氏争风斗艳,谢绝过分的豪华,独居另一院落。张氏为正妃,至贵至尊,圆圆位低而受宠,她却不愿跟张氏相倾轧,想法保持着亲如妯娌的关系。八而观音、四面观音、莲儿等人;因为被吴三桂格外宠爱,张氏不敢加害,无可奈何。

同类推荐
  •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马云和他的朋友们:朋友就是要来往

    在这里,读者将阅读到任志强谈完房价后半夜时分的高歌,自称美女爱好者的史玉柱在显摆有美女陪伴的幸福生活,李连杰从公益现场发回语音加视频的实时报道,赵薇晒晒女儿"小四月"的萌音,和家人一起喝喝红酒品品美食;还有汪涵、文章马伊俐夫妇、王利芬、俞敏洪等对生活和工作的感悟。大家会发现,这些高大上的明星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在自己的扎堆小圈子里相当"话唠"。
  •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

    飞得最高的中国人:杨利伟

    本书展示了杨利伟童年、少年时期的的众多生活细节,使我们不难发现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小就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这是激励他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渴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这使他掌握了走向成功的强大。人小就坚持锻炼身体,注重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为他日后肩负各种重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小就注重磨练性格,注意培养自己的坚忍毅力和拼搏精神,这为他克服各种困难去争取后的胜利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沈钧儒

    沈钧儒,字秉甫,号衡山,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今嘉兴市)人。1875年1月2日出生于苏州。他的曾祖父沈濂,曾任镇江、江宁、徐州等地的知府。祖父沈玮宝,曾任苏州知府。父亲沈翰做为江苏候补知县客居苏州。可见沈钧儒出生成长在晚清一个封建士大夫的家庭。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则是传统的文化教育,在3岁时他的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长到5岁时就进私塾受启蒙教育。13岁时回到秀水县老家应童子试,16岁考中秀才,29岁中举人。1904年参加甲辰恩科会试,中试贡士第51名,殿试二甲第78名,赐进士出身。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考试,因此沈钧儒也就成了沿袭一千多年的科举取士最后一批进士之一。
  •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倚仗临风听暮蝉:王维

    一片诗心,绘成画境,一片画境,酿出禅意。他 那稳藏在墨色里的人生,氤氲着一个传奇而动人的秘 密。他就是——王维。朱丹红编著的《王维(倚仗临 风听暮蝉)(精)》为“大唐才子诗传”系列丛书中的 一本,《王维(倚仗临风听暮蝉)(精)》讲述了大唐才 子王维“才人老去例逃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我只是个召唤师

    我只是个召唤师

    “我真的只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召唤师,怎么就没人信呢?”林哲对此表示很无奈,卑微召唤师在线求带。
  • 灵魂先知

    灵魂先知

    灵魂的欲望,是你命运的先知。——小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霍姆斯读本》卓尔金历5214年,先知计划秘密启动;卓尔金历5260年4月,城际联盟安全委员会宣布堕落索玛危机开始;卓尔金历5265年,城际联盟安全委员会成立了灵魂监控局SMA;卓尔金历5290年,周明宇进入SMA普罗透斯分局实习。于是,命运女神克罗托开始纺织最为诡秘的网,灵魂监控局,城际联盟,超级AI萨拉斯瓦蒂,执法人,归墟古卷,教廷,巫师团……每一步的迈入,便有更多的扑朔迷离。旅途虽远,以心为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彼岸无神

    彼岸无神

    一个平凡少年,崛起于微末,却敢夺天地之造化,蔑视万妖,睥睨诸神!吾之一怒,群魔俯首,风云变色!
  • 特种兵之神级背包

    特种兵之神级背包

    意外来到特种兵的世界,陈安,誓要打造最强、最狂的战神。放入“仙人掌”,能够抗干旱,适应任何恶劣环境生存,堪称:沙漠骆驼;放入“壁虎”,双手能够在玻璃上、垂直的墙壁上如履平地,来去自如,更有“再生”能力。咳咳,有一天,陈安送的是当红明星的写真……
  • 天地玄土

    天地玄土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回来,跟着三叔的这几个年头,走遍了东西南北,见过魑魅魍魉,听过鬼哭狼嚎,甚至连睡觉都会梦到那些发指的东西你,我能听到他寂静而有力地脚掌声,他朝着我们来了,她也来了,黑子不见了.........三叔,你在哪里?救我.......从那刻起,我已经彻底不再是自己,他掌控着我的身体和意志,还有灵魂,这不是注定,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我们出发了..........
  • 不是缘分是我还爱你

    不是缘分是我还爱你

    中考前,“泠然,我们不合适。”高考后,“泠然,,给我一次机会。”男人复杂又冷漠的眼神看着前面满脸泪痕的女孩,“林昕莺,你想走就走,想回就回,你TMD当我是什么!!!”....婚后,你林昕莺只能是我一个人的。
  • 圆满难得

    圆满难得

    她全身上下只有做得好菜的手艺堪称可取外,就只会让他灾事连连。而且这女人的眼光奇差,像他条件这么好的男人,竟被她当成世界无敌大恶男,没、关、系!等着瞧,不用多久,他就能把她拐来为他做一辈子的饭,还心甘情愿的……
  • 无限制试炼

    无限制试炼

    这是一场没有限制的试炼,老师,同学,街头艺人...所有人都可以变成试炼的对象,完成试炼将获得他们的技艺精髓,精髓可用于升级现有的技艺和魂术。在顾明手里,一门最普通的【骑士剑术】都能变成史诗级的超级剑术!
  • 不绝海市不绝楼

    不绝海市不绝楼

    乡村少年秦无涯本生性淳朴,却误打误撞被卷入了一场江湖风波,打破了宁静平和的生活。面对波诡云谲的江湖纷扰,他该如何应对?对于爱恨情仇的羁绊,他又会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