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长坚定的话语,鼓舞了在场的每一个红军战士,大家深信:有共产党在,就有我们的出路。跟着张军长,就一定能走到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的中央红军那里去。
天渐渐黑下来了,部队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后撤。经过三四十里路的急行军,队伍在一座高山附近停了下来。这是一个人数不多的小山村,有少许民房。由于过度的饥饿和疲乏,许多战士一进屋倒头就睡熟了。有的则等不及找到房子便倒在山坡上打起呼噜来。共产党员和干部为了让大家好好休息,自动地拿起枪在山坡上放哨巡逻,并迎接陆续赶上来的掉队人员,给他们安置住处。
部队在偏僻的山沟里宿营,战士们由于极度疲劳和饥饿,倒地便睡,张云逸却被全军的命运所缠绕而思绪万千。红七军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转战数千里,屡经恶战,部队遭到重大损失,如今又被敌人截为两部,相互间失去联系,邓小平和李明瑞率领部队是否突出重围?现在处境如何?眼下这支既缺粮食又缺弹药仅有七八百人的队伍怎样摆脱困境?他一夜未眠,边走动查着哨兵,边思索了对每一个问题的处理办法。第二天一早,他集合部队,进行了简短的政治动员,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要振作起来,用实际行动告诉敌人:“我们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打不垮拖不烂的!”在他的鼓动下,炊事员、饲养员、卫生员、伤病员等都拿起了烈士留下的枪,当场编成几个有战斗力的连队,重新组建了五十八团。队伍重新组建后,在张云逸的率领下,全副武装,信心百倍,爬山涉水,一路征战,突破粤敌封锁,绕到乐昌河上游的坪石,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终于渡过了乐昌河,坚定不移地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前进。
1931年2月中旬,张云逸率领红七军五十八团历尽艰险后到达湖南酃县黄挪潭的平湖、上洞一带。黄挪潭沟壑纵横,山峦重叠,古木参天,地势险要,是酃县创建最早的苏区,这里有共产党的组织,有苏维埃政府和红军游击队。红七军来到黄挪潭那天,正临旧历年关,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鲜红一片。从国民党新军阀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下,获得解放的贫苦农民,正欢欣鼓舞地忙着过年。他们听说红七军来了,全村男女老幼,穿红戴绿,兴高采烈地站满村头,像迎接贵宾似的向指战员们热烈鼓掌。
部队在村子里的廖家祠驻扎。战士们刚刚解下行李,群众便一批又一批地抬着、挑着他们准备过年用的年糕、果点来慰问部队。中央黄挪潭区委和苏维埃政府,宰猪宰羊、杀鸡杀鸭,在这一天设宴招待全体指战员,廖家祠内外呈现出一派欢乐的景象。随后,黄挪潭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又组织了慰劳队、歌舞队来慰问部队。慰劳队给部队送铺板、稻草、米、菜,为红军战士洗补衣服、赶做鞋袜,让战士们睡好、吃饱、穿暖,歌舞队到部队驻地进行慰问演出。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险来到这里的红军战士,犹如流浪多年的孩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倍感亲切和温暖。见到同志们欢乐的笑脸,张云逸说:“同志们!我们来到了苏区,我们见到了太阳了啊!只要坚决奋斗,肯定有光明的一天!”“现在,征战只是告一段落,任务并没有完成。我们要参加这里的工作,配合此地的人民武装歼灭敌人,开展土地革命,扩大游击区,我们还要继续前进,找到五十五团,而后一和去和毛泽东同志率领的主力红军会合。”大家对他的话报以热烈的掌声。
红七军到达黄挪潭不久,汝城土霸、民团团总胡凤璋带领1000多人的地主武装进犯黄挪潭。接到情报的当天晚上,张云逸军长立即召开全体军人大会进行紧急战斗动员,他说:“反动派是极端仇视人民的,他们是绝对不允许人民得到自由和解放的。匪首胡凤璋的反动军队马上就要来进犯黄挪潭了。黄挪潭的人民群众是很好的,这里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我们一定要用我们手中的枪保卫好根据地,保卫这里的人民群众!”红军战士听说反动派要来进攻苏区,个个义愤填膺,决心以战斗的胜利来给苏区人民献礼。
次日,张云逸统一指挥五十八团和酃县赤卫队,黄挪潭区赤卫队密切配合,迎头痛击来犯之敌。清晨,张云逸率领一个营从板下楼村出发,翻过将军山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羊角垅、下良桥,正面迎击敌人;一路经秋田垅、坪埂到下坪松江口,迂回包围敌人。酃县赤卫队一部直插上洞烟逢埂,切断敌人从梨树洲逃跑的退路;赤卫队另一部则直插瓷器窑,切断敌人另一条退路;黄挪潭区赤卫队跟随红七军行动。黄挪潭人民积极支援我军的对敌作战,有的给部队带路,有的组织担架队,准备救护伤员,有的送茶送饭,有的则直接参战。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持,使部队的战斗情绪更加高涨。
红七军正面迎战敌军的部队迅速到下良桥店边。我军充分利用黄挪潭的险要地理条件,在当地群众的掩护下,隐蔽于有利于伏击敌人的半山腰中。当敌军进入山沟,刚停下来煮饭,张军长一声号令,部队立即像猛虎一样冲下山去,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我军的凌厉攻势,使敌人陷于一片惊慌混乱之中。敌人死的死、伤的伤、逃的逃。我军沿着大路追击逃敌。当敌军退到下坪松田埂,又遭到我军迂回部队的顽强阻击。这时,红七军正面追击部队和迂回部队,对敌人形成南北夹击之势。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逃窜。这一仗打得十分漂亮,仅用了不到1小时,即以未伤亡1人的代价,将敌人击溃,共击毙、击伤、俘虏敌人200余人,缴枪100余支。
黄挪潭战斗胜利后,红七军五十八团在当地进行了10多天的休整,使军力基本得以恢复。
1931年2月下旬,张云逸又率部继续前进,月底到达水口镇。这是红区白区交界的地区。部队刚停下休息,突然警戒线上传来了枪声,说是“敌人”从北面打来了。部队立即抢占山头,警卫连对“敌人”的进攻予以还击。没多久,看到对方有人拿着红旗向我警界线走来。经过用军号联络,才知道对方也是红军部被称为“湖南王”的军阀何键。队。原来,湘赣革命根据地红军独立一师第三团听说红七军开来的消息后,由团政委王震同志亲自带队迎接来了。两支兄弟部队在山头上见面,他们握手,拥抱,互相慰问,就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分外亲切和高兴。张云逸也因同自己人取得了联系而兴奋异常。张、王二位将军叙过友情后,随即合兵一处,向湘赣革命根据地开进。
就在张云逸率红七军五十八团寻找主力红军期间,先前率红七军五十五团渡河的李明瑞、邓小平等也历经艰辛,最后到达了邻近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崇义县杰坝镇。
而在红七军北上之际,作为反动派头面人物的蒋介石却正指挥人马围剿中央红军,并将其剿共前敌总指挥张辉瓒及其一个半师的兵力葬送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还为朱德与毛泽东运送了13000多支枪,几车皮的军需弹药。
而恰好在蒋介石垂头丧气之时,陈济棠等又一封接一封的电报向他呈述张云逸、李明瑞等部向中央红色根据地靠拢的消息,直气得他一而再地破口大骂“娘西皮”……
3月中旬,张、王率部队到达湖南茶陵县李家村游击区时,湖南军阀何键派师长陶广带了2个团尾追而至,当时,独立一师第三团只有3个连,红七军五十八团只有5个连。两支部队经过研究决定,由张云逸军长统一指挥迎击敌人。不久,敌军赶到,他们凭着优势的兵力,迅速抢占了两个山头,随即向我军发动了进攻。
张军长从战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整个战役进行了全面部署。他命令红七军第四连担任警戒,特务连作预备队,其余3个连队从正面向敌人占领的山头发起进攻,命令独立师第三团从左侧向敌人攻击。敌人居高临下,向我军疯狂扫射。枪声、炮声、喊杀声震撼四野,战斗打得异常激烈。红军战士一面作佯攻,一面多次从正面、侧面向山顶攻击,敌军拼死顽抗,攻击部队进展缓慢。有1个连派出小分队,由侧面绕过山后,准备从后面打击敌人。但是,为左边同目敌人的机枪扫射所阻。敌军在数量和武器装备上占绝对优势,长时间的拉锯战必然导致不利。
面对几倍的敌人,张云逸凭着自己丰富的军事阅历和指挥经验,马上在头脑中产生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方案:出奇兵迂回敌后。这虽冒险,但却是战胜敌人的有效办法。
在敌人控制的山头右侧有一个小村庄,仅有小股敌军防守。攻占这个小村庄,就可以从敌后袭击敌人。但我军阵地同这个村庄之间隔着一个很长的田坝,要占领这个村庄必须穿过这个田坝。在缺乏强大火力压制敌人射击的情况下,要通过田坝非常困难。尽管如此,张云逸立即命令五十八团第四连执行奇兵迂回任务,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腹。并令所有能支持的火力一齐进行保障。
第四连连长曹振亚和政治委员莫文骅接到张军长的命令后,马上在一个山头上召开全连战斗动员大会。曹连长对战士们说:“同志们!现在是我们连攻打敌人的时候了,我们一定要在这次战斗中争取胜利,要在这一仗显出我们红七军的力量来。张军长交给我们的任务是:冒着敌人火力,迅速通过田坝,占领对面的村庄,然后迂回攻击敌人的主阵地,将‘尖刀’插入敌人心腹中去。每个同志要勇敢、沉着,一个跟一个,每人相距1米,掮枪跑步前进。到达村边时,要不顾一切地猛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大家有没有信心?”全连战士坚定而响亮地回答:“有!保证完成任务!”
曹连长拔出驳壳枪,高喊一声:“跟我来!”战士们一个个像猛虎一样站了出去。
第四连的勇士们很快冲下了山坡,到了田坝。敌人发现了我军的这一行动,一时机枪、步枪从正面、侧面向四连射来,妄图以猛烈的火力阻止我军通过田坝。曹连长、莫政委纵身一跃,跳入田基,跑步前进。随后,第一、第二、第三排的战士紧紧跟上。红军战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飞快地穿过田坝,逼近了敌人占据的小村庄。这时,曹连长一声口令:“散开!冲!”我军战士立即行动,分成三路攻入村庄。接着,又从敌人的后方攻上山头。在一个小山头指挥作战的张军长,从望远镜中看到我军战士勇猛地穿过田坝,攻占了小村庄,连声说:“打得好!打得好!”
与此同时,在正面攻击敌军的红七军特务连、第五连和在左翼的独立师第三团,一齐向敌军猛攻。在我军两面夹击下,敌军阵脚大乱,全线溃败。我军乘胜追击,一口气把敌人赶出30多里以外,大获全胜。共歼敌300余人,俘敌百余人,缴枪数百支。
随后,张云逸、王震率部乘胜前进,先后占领了茶陵、攸县和酃县。从此红七军与独立师的名声大震。
1931年3月下旬,张云逸和王震率领红七军五十八团、独立师第三团开到湘赣革命根据地中心区永新城,与红二十军会合。会合后,为了统一指挥赣江以西的红军部队,中共湘赣省委决定成立“总指挥部”,由红七军军长张云逸任总指挥,红二十军政委曾炳春任政治委员。
4月初,蒋介石纠集20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反革命“围剿”。为了牵制敌人兵力,配合中央红军粉碎敌人的第二次“围剿”,张云逸等指挥红七军、独立一师和红二十军进攻敌人盘踞的吉安县永阳镇。
根据战斗计划,独立一师为右路,攻永阳中心区;二十军为左路,从左边攻击;红七军五十八团为总预备队。我军在战斗中勇猛顽强,进展神速。独立一师两个团在王震同志的率领下,很快进入永阳镇中心,并与敌人在街道展开巷战。左路敌军主力向我二十军阵地进攻,由于力量悬殊,二十军退了下来。敌军一直把二十军压到总预备队红七军的位置。红七军正想组织反攻,但又被后退的二十军挡住了,部队无法展开,只好向山地移动。
为指挥方便观察与指挥战斗,张云逸把生死置之度外,亲自上到第一线。
当敌军向他的指挥所猛扑过来时,他带领身边仅有的一排人同敌人展开激战。接着又带领了两个警卫员冲上山头,观察与指挥整个攻城战斗。不久,这个排因寡不敌众,退了下来。张云逸处境十分危险,警卫员要他撤退,但他坚决不答应,并和退下来的战士共同坚守山头,亲自打驳壳枪还击敌人,打退了敌人的多次冲锋。
敌人越来越多,企图将已进入永阳的独立师2个团围困在城内。危急的时刻,红七军五十八团四连政治委员莫文骅带领36个战士向敌人猛冲过去,击溃了敌人的1个营。并与独立师一起共同配合打垮了城内的敌军,进攻之敌,见其主力被打垮,像泄了气的球一样,马上就瘪了下去。保护指挥所的战士接着将其击退。
永阳战斗,重创了敌军,我军赢得了一段时期的休整。
张云逸率部回永新附近集结休整时,看到了从敌人手里缴获的一张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上面登载着一条消息:“共匪李明瑞残部向遂川流窜。”张云逸由此判断出五十五团的去向,并请示中共湘赣省委同意后,率领红七军五十八团南下寻找五十五团。五十五团在李明瑞、邓小平的带领下到达崇义后,邓小平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部队由李明瑞负责,他也正在寻找张云逸带领的红七军军部和五十八团。
1931年4月,张云逸和李明瑞率领红七军的两部分在遂川县胜利会师。当两支被分割的队伍走近时,从来都是沉着冷静的张云逸,面对战火中久别重逢的战友,抑制不住兴奋的感情,眼睛里充满喜悦的泪花,像孩子似的飞奔过去,紧紧握住李明瑞的手,握了又握,摇了又摇,两位临难的战友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