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逸根据党委会议的决定和邓小平的部署,与其他负责同志一起,领导右江地区军民完成百色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在组织上,进行部队整编。将参加起义的部队和地方武装编成三个纵队。第一纵队由原第四大队组成,纵队司令李谦,政治部主任沈静斋;第二纵队由原机关枪营、特务营以及思林、秦议、恩隆等县地方武装组成,纵队司令胡斌(后为冯达飞),政治部主任袁任远;第三纵队由东兰、凤山一带地方武装组成,纵队司令韦拔群,政治部主任李朴。同时,扩大教导总队,以培养初级干部。
起义前夕,部队总人数扩大到4000多人,部队的成分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战士当中大部分是右江农民、工人和进步学生。在思想上,进行充分地发动。张云逸和其他负责同志深入基层,亲自给部队的干部、战士作报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讲清进行武装起义的目的和意义。起义前,广大干部、战士就当红军的光荣和红军的任务进行了热烈地讨论。雄壮激昂的《国际歌》歌声响彻云霄,部队营区内外到处是一片热气腾腾的革命景象。1929年12月11日,人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百色县城东门广场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大早,工人、农民、教师、学生、商人和城镇居民5000多人聚集在广场上,等待着那个庄严的时刻。
张云逸穿起了崭新的灰色军装,他把腰上的皮带束紧,又端端正正地戴上了红星军帽,系上了红色领带,然后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出了粤东会馆大门。他目视前方,几千双眼睛在期待着,起义部队集合的方块队前,一面鲜红的大旗迎风招展,东方绚丽的朝霞映衬着红旗上绣着的镰刀锤子,旗上“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9个隶书字分外夺目。
张云逸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平静,40多天的紧张筹划,今天就要正式付诸实施了。中共中央邓代表虽然离开10天了,但这位起义礼花的设计师早已在焰花筒里装好了“特制火药”,它会迸发五彩的火花。现在留给张云逸的,是用他那颗燃烧的心去点燃起义礼花炮筒的导火索。“吹集合号!”他发出了第一道命令。
军号声响彻右江上空,驻百色的四大队、教导总队官兵着一色灰军装,佩戴红领带,头顶红星帽,扛着步枪,以整齐的队形、整齐的步伐来到广场上。顿时,广场上的数千群众掌声雷动,欢呼雀跃,经久不息。
张云逸、陈豪人、韦拔群等起义领导人登上了主席台。陈豪人操着带有浓重福建口音的普通话宣布:“同志们,乡亲们,今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这里光荣诞生了!”
一时间,整个广场沸腾起来,人们举着枪,敲着锣鼓,呼喊着,歌唱着,庆贺这支人民军队的诞生。
沸腾的浪潮稍稍平息,陈豪人宣布红七军领导机构成员:“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政治委员——邓斌,政治部主任——陈豪人……”
张云逸从椅子上站起来,向欢呼的军民群众频频挥手致意。
群众大会结束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蒋介石反动政府”……口号声一阵接一阵,回荡在山城上空。
这一天,人们在百色县城的大街小巷里,看到了由军长张云逸、政委邓斌、政治部主任陈豪人签署的红七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
“……本军应革命之要求而产生,其目的在于驱逐帝国主义出华,推翻国民党统治,肃清贪官污吏、豪绅地主等反动势力,建设工农兵代表会议苏维埃政府,以解除民众痛苦为标志。”
红七军诞生和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后,右江沿岸各县也先后成立了工农民主政府。百色起义前,李明瑞从龙州来到百色,邓小平、张云逸代表党组织同他进行了恳切的谈话。他表示愿意留在革命队伍里工作,随即返回龙州参与领导龙州起义工作。
在龙州,原第五大队第一营营长何凤川,自平息蒙志仁叛变后,自持有功,又以为与李明瑞是老同乡、老朋友,奈何自己不得,就与李明瑞、俞作豫讨价还价,夺权谋私。李明瑞看出了他是个不可靠的东西,便在部队整编为独立旅时,就有意把他“升迁”为团长,并配予有能力的何家荣来辅佐他(实质是限制他)。可是,狡猾的何凤川看出了给他当团长的目的在于架空他,于是他就死死地抓住第一营营长的职务不放,给他的同伙李统承来担任。然后,何凤川变本加厉,滥用职权,包揽龙州的花捐、赌捐、烟捐等税收,又让他弟弟何志文充当军需处处长,从而大捞了一笔横财。李明瑞见他越走越远,就以老同乡、老上司的身份对他进行教育,然而,何凤川仍然我行我素,置之不理。这样,李、俞试图以“和风细雨”来整顿改造的第一次尝试失败了。经过一番反思,李明瑞认为,起义准备时间已相当短暂,不可太心慈手软了。于是当即决定召开特别紧急会议,并除掉何凤川。
他们定了个妙计:抓住何凤川冬天懒得带兵出勤和到处寻花问柳的弱点;又利用何家荣与他多年惯熟的关系,假借去靖西接烟帮之机,将一团兵力调走,将何凤川和李统承两害隔开。然后由李明瑞把何凤川、李统承捉拿归案。
次日,李明瑞派战士把他俩严严实实地捆绑在一起,派重兵押到睦南关口,驱逐到安南去了。
何家荣完成任务回来,李明瑞任命他为第一团团长,并任命袁振武(中共党员)为参谋长兼一营营长。其他连排以上的军官,全部撤换,并在2个团中建立“兵士委员会”,实行财务公开、政治平等、官兵平等。顿时军威大震,素质提高。
龙州也兵强马壮了。邓小平的预言变成了现实。经党中央批准,将原广西警备第五大队(该大队是原任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任书记朱锡昂于1929年初在玉林、北流等县组织的农民武装改编和扩充组成的)和当地农民武装合编成为红八军。
1930年2月1日,左江英雄儿女聚集边陲小镇龙州召开大会,宣布红八军和左江苏维埃政府成立。邓小平任红7军与红八军前委书记和总政治委员,李明瑞任红七军与红八军总指挥,俞作豫任红八军军长。
就这样,以百色起义为龙头,带动了广西左右江地区规模浩大的武装起义,并将该地区20多个县100多万人口纳入了红色革命根据地的范畴。
右江革命与邓小平并肩战斗
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桂系军阀头目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等,急忙召开军事会议,调兵遣将,妄图扼杀刚刚诞生的红七军。1930年2月4日,桂系军阀纠集了4个团3000多人,向隆安发起攻击。在张云逸和李明瑞的指挥下,红七军以不足两个团的兵力,坚持三昼夜苦战,抗击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由于双方力量过于悬殊,张云逸和李明瑞在率军消灭了敌军500多人之后,带领部队撤出了战斗。2月26日,张云逸带部在恩隆县的亭泗由于对周围地形不熟,遭到了敌人伏击,但张云逸凭借丰富的战斗经验,立即指挥部队抢占了左边的一个山头,居高临下,狠揍了伏击之敌,使部队化险为夷。隆安、亭泗战斗后,敌人又集中兵力向张云逸部猛扑过来。为了保存实力,不同敌军拼消耗,张云逸和李明瑞率领红七军指战员转移到东兰、凤山一带休整。敌军即占领了右江沿岸城镇。
为了巩固右江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张云逸和邓小平签发了《中国红军第七军司令部、政治部布告》,提出了:“组织农协,土地革命,打倒地主,消灭豪绅,租税尽取消,土地归农民”的口号。张云逸还和邓小平一起亲自登门串户走访群众,宣传土地革命的重要意义。很快,土地革命在凤山、东兰、凌云、奉议、百色、恩隆、思林、果德等各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及其剥削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使广大农村呈现一派“分田分地真忙”的热烈景象。广大翻身农民喜气洋洋,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右江两岸,到处唱起了歌颂共产党、歌颂红军、歌颂苏维埃的歌。
3月初,中共红七军前委在凤山县盘阳乡召开会议,总结前一段斗争的经验教训,研究部队今后的行动计划。为了扩大红七军的政治影响,避开敌人主力的锋芒和在游击战争中消灭敌人、武装自己,前委作出第一、二纵队到广西、贵州边境开展游击战争,第三纵队留在右江,保卫和建设根据地的决策。
3月底,张云逸和李明瑞率领红七军第一、二纵队向河池进发。正确的政策和严明的纪律,是我军取信于民和战胜敌人的重要政治保证。在红七军离开根据地到反动派统治地区作战的时候,张云逸十分重视部队的政策教育和纪律教育。他重申了红七军的宗旨和对待工、农、兵、学、商各界的政策,明确规定了我军到外线作战不准借端滋扰良民,不准奸淫掳掠,不准拉夫,要公平交易等纪律。4月初,红七军经过河池时占领了怀远镇。经3天休整后又向思恩进发。
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驻地周围忽然枪声四起,张云逸机警地发现了敌情,他一面观察敌情,一面命令部队投入战斗,抗击敌人的进攻。当他看到敌人后续部队在不断增加,便当机立断,马上命令第一纵队向西,军部与第二纵队向北,迅速撤出战斗。张云逸率领第二纵队,经过几天的行军,沿着崎岖的山道,穿过高山野林,到达贵州省荔波县的板寨与第一纵队会合。
4月下旬,红七军第一、第二纵队进入贵州边境的苗山。这里是苗族同胞聚居的区域。由于长期受地主、官僚的压迫和剥削,苗族人民一直过着贫困、落后的生活。苗、汉之间严重对立。他们不服从汉族地主、官僚的管辖,有自己的酋长。红七军初进苗山的时候,他们都跑上山去,拿起武器,严阵以待。张云逸和军部的其他领导人,为部队规定了严格的纪律和正确的民族政策。红七军进入苗山时,尊重苗族同胞的风俗习惯,不乱鸣枪,不拿群众东西。还组织懂苗语的干部、战士进入苗区开展口头宣传。苗族同胞看到红七军进山时没有像军阀部队那样乱打枪,又听了反复宣传,才开始放弃了敌对行为。但他们仍成群结队地聚集在山顶上,持枪对红七军进行监视。
红军在张云逸的带领下,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和群众纪律。由于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苗族同胞逐渐了解了部队,并主动卖给部队粮食、猪肉、青菜,为部队带路,帮助部队开路架桥,使红七军顺利而又秘密地到达贵州省的榕江县。榕江地处黔东南,是贵州军阀的后方,囤积着许多军需品。红七军通过对捕获的2名敌人流动哨兵的审讯,得知王家烈把他的全部兵力都拉到前线,这里只有敌军一个副师长带领600多名武装人员在防守。敌人的兵力空虚,这对我军攻占该城十分有利。
4月30日,张云逸率部突袭榕江县城。战斗首先在县城外围打起,守敌见红军来势猛烈,遂弃阵逃往县城内。
榕江县城依山傍水,高高的城墙全部都用大青石块砌成。对于缺乏重武器的红七军来说,真是突破困难。加上城内敌人武器精良,从而形成了敌我双方的对峙。
张云逸亲临前沿阵地,仔细观察了敌方的工事设施、军力部署和火力情况,并立即召集会议研究了对策。经研究决定:派第一纵队一营抢占城后山头,截击企图从城后出来夹击的敌人;由张云逸军长和李明瑞总指挥率领部队负责正面攻城。
为鼓舞士气,张云逸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攻下榕江城,庆祝五一节!”
他还精心地选择了攻击点和主要打击目标,周密地安置好掩护攻城的火力部署和部队埋伏地点,并指挥准备好了攻城工具。
下午5时,张云逸一声令下,部队发起了总攻。各种武器一齐射向守城之敌,攻击部队在密集的枪炮声的掩护下,带着云梯、大竹钉迅速出击,向城墙缺口处冲去。敌人也集中火力向攻城部队扫射。参加攻城战斗的红七军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但是由于城墙太高,敌人的火力太猛,登城努力再次受挫。
张云逸和李明瑞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选择敌人的薄弱环节作为又一次攻城的突破口。并抽调12名有丰富战斗经验的老战士组成攻城突击队。第二次攻城战斗开始,张云逸、李明瑞命令加强火力。掩护攻城部队登城。攻城战士再次勇猛地冲到城墙下,有的借助云梯往上爬,有的用大竹钉钉进城墙的砖缝中,再踏着竹钉爬上去。经过激烈又反复地争夺,一部分指战员终于登上了城墙。接着,许多战士也登上了城墙,并在城墙上同敌人展开了肉搏战。经过激烈地搏斗,敌人纷纷溃退。随后主力部队也在先头部队的引导下突入城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榕江城终被完全攻克。
在榕江战斗中,歼敌500多人,缴获电台1部,大炮数门,步枪600支,子弹10多万发,以及无数军用品,极大地鼓舞了部队斗志。
5月1日,张云逸在战前提出的口号兑现了。红七军在榕江城召开了万人群众大会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张云逸在大会讲了话。他首先讲明纪念“五一”劳动节的意义。接着向到会群众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他说:“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是为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而斗争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当前的奋斗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推翻国民党的反动政权。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我们工农红军的主张是:在城市,实行废除苛捐杂税,减轻人民负担,保护商业交通,买卖公平的政策。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张云逸的讲话使榕江的工农大众受到很大的鼓舞,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希望。纪念大会之后,红七军将没收官僚、地主得来的粮食、衣服分给了榕江的贫苦人民。人民伸着大拇指,称赞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几十名榕江的工人、农民报名参加了红七军。
红七军在榕江休整了3天,5月4日,又在张云逸的率领下回师右江根据地。
百色是红七军诞生之地,也是右江革命政权的心脏。当红七军主力向外线展开游击战时,反动军阀黄绍竑即派他的走狗占据了右江沿岸各个大小重镇,企图以此作为扑灭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据点。盘踞百色的是桂军岑建英1个团和税警队、民团等1000多人。百色城里一片白色恐怖,共产党员、工会骨干、赤卫队员和红军家属惨遭敌人的杀害,人民群众在百色起义后所获得的一切民主权利统统被剥夺殆尽。5月中旬,红七军主力经河池返回东兰县。邓小平、张云逸等在武篆区魁星楼召开军前委扩大会议,作出收复百色和右江沿岸各县的决定。6月初,张云逸和李明瑞率领红七军第一、二纵队开赴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