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把“客卿”看成是企业的添加剂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内部人员的齐心协力,还需要得到企业外部人员的支持和帮助。如果能够借用“外脑”,既能增强企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又可以广交朋友,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李嘉诚年幼的时候,父亲曾给他讲过战国时代孟尝君的故事。孟尝君门客三千,志士能人比比皆是。他几乎成了古代中国贤能的典范和化身。
孟尝君为什么能够功成名就,名垂千古?因为他深明大义,求贤若渴,对贤能之士以礼相待。于是各地身怀绝技的名人高士纷纷投其帐下,为其献策献力。
李嘉诚在事业逐步发展,缔造商业帝国的过程中,其用人之法也颇有些孟尝君的风范,他以自己的信誉和重用人才的作风吸引了许多“客卿”来为他出谋划策,鼎力相助,甚至不图报酬者也比比皆是。
他虚心坦诚,心胸宽广,不但善用身边的人,而且极会利用外脑的智慧。李嘉诚能有后来的辉煌,“客卿”之功也不能不提。
李嘉诚曾郑重地对记者说:“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我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人是外国人,200人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300员虎将,除李嘉诚的左膀右臂外,便是总部与分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在长江系挂职或未挂职的“客卿”。
“客卿”之中,就数大牌律师李业广与当红经纪杜辉廉两人的影响最大。
其中,李业广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之一。李业广还持有英联邦的会计师执照,属于“两栖”专业人士,在业界有着很高的声誉。
人们都说李业广是李嘉诚的“御用律师”。李嘉诚说:“不好这么讲,李业广先生可是行内的顶尖人物,我可没有这个本事独包下他。”
事实上,在当时来说,确实是这么回事。因为当时的李业广身兼香港20多家上市公司董事,而这些公司的市值总和已超过了全港上市公司总额的四分之一。另外,李业广还是许多商界富豪的高参。
其实,李业广并不是那种见钱眼开、谁给的钱多就帮谁的人。虽然一般的大亨很难请得动他,但只要是他敬重的人,没钱他也会鼎力相助。
李嘉诚正是李业广所敬重的人物。因此,长江上市之初,李业广便是首届董事会董事;长江扩张之后,李业广又是长江全系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仅此一点,足见两李的关系非同寻常。
李嘉诚自然是一位彻底的务实派,他邀李业广进董事局,绝对不是拉虎皮做大旗,虚张声势。
在香港这片商业领地上,拉名人做企业董事的人比比皆是,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李嘉诚认为这样做没有多大必要,他本人更是不会那样做的,况且,他自己的名气比对方更大。
李嘉诚之所以重用李业广,是出于他对李业广的敬重。因为李业广有着渊博的学识,且能够学以致用。长实的不少扩张计划,就是两李“合谋”的杰作。
李业广做事一贯甘处幕后,保持低调。直到1991年,李业广出任香港证券联合交易所董事局主席后,才一鸣惊人。因为香港证交所董事局主席的位子可不是人人都能坐的,在他之前,任联所的主席个个都名满商界。
香港报章在介绍联交所新任主席李业广的资格履历时,称他是“胡关李罗”律师行合伙人,长实集团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江在李业广及公众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明报》记者在一次采访中问李嘉诚:“您的智囊人物究竟有多少?”
李嘉诚说:“有好多吧!凡是跟我合作过,打过交道的人,都是智囊,数都数不清,比如,你们集团的广告公司就是。”这位记者大感惊奇,不知李嘉诚此话从何而来。
原来,当初李嘉诚在发售新界的高级别墅群时,曾委托《明报》旗下的广告公司做代理商,这家广告公司便派人去别墅现场察看。
广告公司的人见到这些高级别墅已全部落成,确实十分漂亮,颇具欧洲的典雅风格,又不失中式的豪华。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四周的道路还没修好,而且恰好这天下大雨,走起路来泥泞不堪。
李嘉诚这些日子很忙,也没去看过,知道已建成了就打算立刻发售。
广告商到现场查看过之后,向李嘉诚提议:能不能稍迟些日子,等路修好,装修好几幢示范房之后再正式出售?这样不但售得快,售价也可标高。
“对对对!”李嘉诚忙不迭地答道,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你们比我更聪明,我入行这么多年,本该想到这一点,结果还是忽略了,多谢你们的提醒,我们就照你们说的办。”李嘉诚马上按照广告商的建议去办,效果果然不错。
后来在修建大坑龙华花园时,李嘉诚接受了这一经验教训,在发售前就修好路,还在四周种植上了美丽的花木,楼卖得更是出奇的好。
广采博纳,融兮众人的“绝桥”(好主意),这便是李嘉诚超人智慧的源泉。李嘉诚不仅善于广采博纳,融合众智,而且也这样要求下属。他说:“决定大事的时候,我就算100%的清楚,也一样召集一些人,汇合各人的资讯一研究。因为始终应该集思广益,排除百密一疏的可能。这样,当我得到他们的意见后,看错的机会就微乎其微。当各人意见都差不多的时候,那就绝少有出错的机会了。”
“我很不喜欢人说些无聊的话。开会之前,我会预先几天通知人准备有关资料。到开会时,他们已经预备了所有的问题,而我自己也已准备妥当。所以在大家对答时,不会浪费时间。”
即使是超人和天才,终究也是人,也有力所不及和大意疏忽的事,李嘉诚的超人之处在于他能够以其超人的脑袋集思广益,力求圆满。
人的强大不仅在于提高自身智慧,凝聚众智更重要。如果我们能够总是抱着一颗坦诚谦虚之心,善纳忠言,广采博纳,凡人也可能成为超人。
李嘉诚经商箴言:
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我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人是外国人,200人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
6.不要独食,利益均享
做大事业需要争取尽可能多的人合作,按现代经营理念,利益一致才能真诚合作。社会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人才的流动,而留住人才的关键就是提供丰厚的报酬。有为的人才不仅需要崇高的地位和人格上的尊重,更需要丰厚的报酬。因为人才的价值是通过报酬来体现的。
李嘉诚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并没有忘记适时地给下属一些好处。下属得到好处后,自然会认为他不是一个爱独食的人,同时也会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例如,马世民离职前,在和黄的年薪及花红共计有1000万港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时任港督彭定康年薪的4倍。至于马世民的其他非经常性收入,则很难计算。
李嘉诚为了增强下属对集团的归属感,往往会给他们以低价购入长实系股票的机会。
就在马世民离职的9月中,他就用每股8.19港元的价格购入160多万股长实股票,当日就以23.84港元的市价出手,转手间就净赚2500多万港元。
商人在商言商,皆为利来。李嘉诚懂得体恤下属,让下属分享利益,从而使集团形成了更强的凝聚力。
在与“客卿”的合作中,李嘉诚也很善于为他人谋利,做到仁至义尽。
前已提及,杜辉廉也是曾对李嘉诚的事业鼎力相助的一个“客卿”。
杜辉廉是一位英国人,出身伦敦证券经纪行,是一位证券专家。20世纪70年代,英国唯高达证券公司来港发展,委任杜辉廉为驻港代表。在业务往来中他便与李嘉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4年,唯高达被万国宝通银行并购,杜辉廉随之参与万国宝通国际的证券业务。
杜辉廉是长实多次股市收购战的高参,并实际操办了长实及李嘉诚家族的股票买卖,因而被商业界称为“李嘉诚的股票经纪人”。
但杜辉廉并不是李嘉诚属下公司的董事,他多次谢绝李嘉诚邀请他担任长实董事的美意,是众“客卿”中唯一不支干薪者。但他绝不因为未支干薪,而拒绝参与长实系股权结构、股市集资、股票投资的决策,这令重情重义的李嘉诚一直觉得欠他一份重情,总想着寻机报答他。
机会终于来了,1988年底,杜辉廉与他的好友梁伯韬共创百富勤融资公司,李嘉诚当即决定帮助百富勤公司,以报社辉廉相助之恩。
杜梁二人各占百富勤公司35%的股份,其余股份由李嘉诚邀请包括他在内的18路商界巨头参股。
这些商界巨头也得到过杜辉廉的帮助,所以接到李嘉诚的邀请后,便欣然允诺。他们都和李嘉诚一样不入局、不参政,目的仅在于助其实力,壮其声威。
李嘉诚说过:“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他还说:“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收益。”
李嘉诚的意思是,用人者与所用的人之间应该利益均沾,这样才能保持久远的合作关系。相反,光顾一己之利益,而无视对方的权益,只能是一锤子买卖,只会使自己的生意做断做绝。
李嘉诚经商箴言:
人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你对人好,人家对你好是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你的核心人物。
热衷于慈善事业
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如果不热爱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不属于人类。爱国之心人皆有之。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进步和祖国的进步步调一致。祖国强大了,才有个人的尊严和荣誉。李嘉诚时刻关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无私地捐献大量钱款,用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体现了对祖国的赤子情怀。
1.处理好大家与小家的关系
把大家当成自己人的商人,是有道义之人。在华人财富巨人中,李嘉诚在这方面做得极为突出。他时时关心大家,资助大家,把自己对社会的关爱用另外一种形式表达出来。尤其是他在带头复苏香港经济方面,更是从大局考虑,值得称道。
1999年初,李嘉诚在一个集团高层齐集的内部活动上谈到了香港,他认为,香港是“家乡根基所在”,并表示以后将继续以香港为“重要投资基地,谨慎选择优质项目积极拓展”。
据说,在这一年的周年晚宴上,李嘉诚向出席的员工致词,演讲词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在讲香港。他对员工说,如果谁能够想出一些对长实集团、对香港都有利的业务,他会很重视,并愿意对此进行详细研究。
李嘉诚形容过去的一年是“多年来未见如此困难的一年”,各行各业在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香港将会进入一段经济低迷期。
李嘉诚又说了,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香港人虽然头脑灵活,适应能力强,但是世界各国也并不示弱,它们的竞争力在过去的10多年中不断加强,这一点不可忽视。
李嘉诚提到了美国,他说美国很早以前就把价廉物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竞争优势。大部分美国国民的工作态度变得比原来积极,工作的时候既勤奋又认真,并且有着很强的研究和创新精神。另外,美国的高科技占尽优势,各项生产的增值能力因此大大加强。
接着,李嘉诚又分析了香港的产业结构,从中找到了不足之处。他说,香港在进步,但它的竞争能力却不能够与国外相比,这归根于高昂的生产成本。比如,香港的建筑成本是亚美两洲中最高的;再如货柜码头业务,它的经营成本同样高出了其他亚洲国家。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后,东南亚国家的货币出现了贬值,竞争力因此会大大增强。李嘉诚认为,为了能够使香港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必须以实现产品增值为突破口。
从李嘉诚的演讲中可以看出,李嘉诚曾表示搁置百亿港元投资的言论是真的,他想通过在港投资改善香港的投资环境,借此增强香港在亚洲乃至全世界的竞争能力。
1999年1月6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香港富商李嘉诚认为香港对投资者不再具有吸引力的言论传开后,中国政府随即表示要采取行动,以便增强香港的竞争力,吸引投资者前来发展业务。
《南华早报》引述了中央政治局一名委员的话,说中国总理已经向其智囊团成员下令,要求他们就恢复香港竞争力的课题,拟出一项全面的可实施的计划。
不仅如此,中央政治局还委托香港新华分社,看他们有什么办法或建议来复苏香港的经济。可见,中国政府在当时对香港的重视程度。
当时,在任的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向外界表示,北京将全力支持香港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他这样对记者说:“我不愿对猜测性的报道做出置评,但我首先要表明的是,中央政府总是竭尽所能地协助我们复苏经济。”
他又说,中国在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8%,在很大程度上协助了香港。中国的经济在1999年一定会再次稳健增长,同样能给香港带来帮助。
1999年5月,李嘉诚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的接见,那时的李嘉诚早已是香港的知名人士,担任着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主席职位。
接见过程中,领导人赞赏李嘉诚积极支持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教育事业以及慈善事业等,赞赏他为香港经济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很多有利的事情,并希望李嘉诚在今后能够继续为香港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李嘉诚当即表示,虽然香港经济目前表现不好,但他相信很快会得到改善的。
1999年5月23日,李嘉诚向传媒表示,近期港人在内地子女居港权的问题不会影响他的投资信心。他还说,如果回报合理,他将永远将香港作为投资的首选之地。
李嘉诚经商箴言:
这虽然是件小事,在我看来却是大事。如果我还能找到那位客人,一定要让他安度晚年,以报他的大恩大德。
2.饮水思源,报效家乡
“天地之间有杆秤,自己富了不忘老百姓。”这是许多爱国华侨的心声。前有陈嘉庚,后有李嘉诚。爱国的李嘉诚大量投资援助祖国的建设事业,在家乡兴办教育和各项社会福利事业。魂系桑梓,始终以赤子情怀回报祖国和家乡,不愧是名扬海内外的爱国商人。
“我是中国人,一个普通的中国人。”李嘉诚不仅时时这样提醒自己,也以“作为一个中国人对祖国应尽些责任”来要求自己,他离乡旅港多年,虽忙于商务,却无时不缅怀国家,思念故土,大力支援祖国建设,报效桑梓。李嘉诚在给家乡政府的一封信中写道:“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的推动之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持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乡中若有何有助于乡梓福利等事,我甚愿尽其绵薄。”
很多年前,香港不少财团已纷纷进军中国内地,轰轰烈烈地进行投资和项目开发,先后取得了辉煌业绩。香港华人富豪中,李嘉诚的海外投资金额最大。在中国内地的投资,他却晚了一步。当然,这与他的经商观念和稳健作风有一定的关系。从1992年起,李嘉诚把港外投资的重点放在了内地市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