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当我们谈到他亲人的时候,阿道夫告诉了我他父亲更改名字的故事。这个“老头子”以前从没做过一件像这样令他开心的事情,“施克尔格鲁贝”这个名字在他看来似乎过于粗野,甚至有些土里土气,此外还颇显笨拙,一点儿都不实用。然而“希德勒”这个名字他又觉得太乏味,并且不够阳刚,还是“希特勒”这个名字好,既中听又好记。
阿洛伊斯并没有将“希德勒”这个家族姓氏“照单全收”,在此基础上,他发明了一种新的拼写形式——“希特勒”。这是他的一个典型性格,喜欢不停地改变。在他整整40年的公务员生涯中,他只调动过4次,而这跟他的上司并无关联。他工作过的几个地方——萨尔费尔登、布劳瑙、帕绍和林茨——都处在得天独厚的位置上,它们拥有一个海关官员梦寐以求的各种环境。但每次都还没等他们安定下来,他又开始着手搬家。有记录显示,他在布劳瑙工作期间,曾更换过12次住址,可能还不止。在帕绍的两年里,他搬迁过两次。退休之后,他从林茨搬到了哈费尔德,又从哈费尔德搬到兰巴赫——起先住在莱恩加特勒的小旅馆,然后又搬到施崴格巴赫的一个铁匠作坊,也就是说,一年之内更换了两次住处——最后才是莱翁丁。我刚认识阿道夫的时候,他就已经记得自己搬过7次家,转了5次学。这种情况也难说不是糟糕的居住环境造成的。当然,阿道夫的降生之所,珀梅尔旅馆——阿洛伊斯·希特勒非常喜欢住在旅馆里——是整个布劳瑙最好的,也是最拿得出手的建筑。然而,就在阿道夫出生不久之后,这位父亲又决定要搬走。事实上,他经常是从一处体面的住所搬到一个相对简陋的地方。房子的好坏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不停地搬迁。如何解释他这种怪异的癖好呢?
也许只是因为阿洛伊斯·希特勒讨厌让自己固定在一个地方,由于他的工作性质迫使他必须具备一种可靠的稳定性,所以他就想在自己的世界中创造一些改变。一旦他熟悉了周围的某些环境,他就会感到厌恶和乏味。生活的意义在于改变自身的状况,我从阿道夫身上也感受到了这种品质。
阿洛伊斯组建过3次家庭。也许这样的状况真的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倘若如此,那他的命运的确可谓曲折离奇。我们知道他的第一任妻子——安娜饱受了他那些不安定因素的折磨。当安娜还在世的时候,阿洛伊斯·希特勒就已经和他后来的第二任妻子生下了一个孩子,因而对于他们最终的分离以及安娜的突然去世,阿洛伊斯也负有一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之后旧戏重演,当他的第二任妻子患上重病,即将去世的时候,他的第三任妻子克拉拉又怀上了他的孩子。正好有足够的时间让这个孩子成为婚生子。阿洛伊斯·希特勒这个丈夫当得并不容易。对此,希特勒夫人那张疲倦而紧绷的脸比她偶尔的暗示更具说服力。这个家庭的夫妻之间总是缺少内在的和谐,可能部分原因是因为阿洛伊斯·希特勒从未娶到过一个与他年龄相仿的女人。安娜比他大14岁,弗朗西斯卡比他小24岁,还有克拉拉,比他小23岁。
阿道夫的父亲总是在不断地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他这种异乎寻常的癖好,在那些安宁舒适的日子里就会变得越发的显着。我从这位父亲的性格中找到了一些关于他儿子的古怪习性的解释,因为阿道夫经常性的处于一种躁动不安的状态,长久以来,我对此一直深感迷惑。当阿道夫和我悠闲地漫步美丽古镇的街道上时,一切都显得平静而祥和,我的朋友在享受这种意境的同时又开始改造他所见到的一切事物,某栋房子的位置不对,必须拆毁;某一小块空地可以被合理利用;某条街道需要改修,使其给人的印象更为紧凑;夷平某座粗制滥造的房产大楼,使人们能够尽情地观望城堡等。就这样,他总是在重建整座城市。但他的关注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即便是一个乞丐站在教堂门口乞讨,都会成为他滔滔不绝的理由,他声称国家应该出台一个针对老人的计划,使他们免于乞讨。一个农村妇女一路走来,手里牵着一条可怜兮兮、拉着牛奶小货车的狗——批判社会的时机到来了,他认为在禁止虐待动物这方面人们缺乏自觉性。两个年轻的中尉在大街上闲逛,他们得意扬扬,军刀碰得叮当作响——足以让他对军队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因为制度上的缺陷纵容了这种懒散之风。他对一切事物的现状感到不满,并总是想要将它们改变和完善,这种倾向在他的身上已根深蒂固。
他这种怪癖的养成,绝非源自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而是从他父亲那种不安分的性格中继承过来的先天特质。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就好比一台能够带动千百个轮子的发动机。
然而,这种品质却从不同的途径,分别影响着这对父子。父亲那难以自控的本性被一种稳定的因素给束缚着,那就是他的职位。单位的纪律给他反复无常的性格制定了目标和方向。他一次又一次地从工作上那些艰巨又紧急的任务中获得拯救,使其免于陷入精神错乱。
海关官员的制服作为一种万能的掩护,使他私生活中暴戾的一面得以继续发展。尤其是身在其位的便利,使他能够毫不客气地将建立在部门之上的权威归为己有。尽管阿洛伊斯·希特勒倾向于自由主义的观点——这种倾向在奥地利的公务员中并不罕见——但他绝不会质疑国家乃至皇帝本人的权威。只有恭顺地俯首称臣,阿洛伊斯·希特勒才能够安全地穿越他人生中的险滩和沙漠,如若不然,他可能会一败涂地。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显示出,他为何执意要让阿道夫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原因。其目的并不仅仅在于为儿子的将来作出铺垫,更重要的是指引他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了解到服从权威的必要性。很可能这位父亲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种态度产生的内因,但从他对自身观点的绝对坚持来看,想必他也感觉到,儿子的处境已危如累卵。他对阿道夫是如此的了解。
怀着同样的决心,阿道夫拒绝遵照父亲的意愿行事,但对于自己的未来,他只有一个非常朦胧的构想。在他父亲眼中,成为一名画家可能是个最糟糕的结果,因为这就将意味着漫无目的地徘徊,而他父亲对此表示强烈的反感。
由于阿道夫·希特勒拒绝进入政府工作,所以他们父子之间的思想产生了严重的分歧,阿道夫选择与父亲背道而驰,决绝而不可撤销。这的确是他人生中的一个伟大决定。在往后的岁月中,我都一直站在他这一边。他认真地尝试着找寻自己人生中的正确出路,不仅仅是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而是一项能够施展他才华的真正任务。
在阿洛伊斯去世前不久,他把13岁的阿道夫带到了他在林茨海关的办公室,想给儿子展示一下他未来的工作环境,结果枉然。从本质上说,阿道夫之所以断然拒绝从事他父亲的职业,是因为他排斥这个国家的现存政权。另外一条道路虽然通向一片未知的领域,却最终让阿道夫·希特勒成为了一个国家所有权力的化身。一方面,他无怨无悔地选择了一条险恶的道路,而另一方面,他又狂热地想要改变现行秩序。这看上去好像是两个相互矛盾的品质。但事实上,它们却起到了互补的作用。尽管他让所有的事物都处在一种不断变化的状态,但他却置身于风暴中心,丝毫不受影响。
阿洛伊斯·希特勒去世得很突然。1903年1月3日,上午10点——65岁的他依然健壮,而且精力充沛——他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酒馆喝酒。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他突然昏倒在自己的椅子上。还没等医生或牧师赶来,他就已经死亡。
当这个14岁大的儿子看见他死去的父亲时,顿时泣不成声。这证明阿道夫对他父亲的感情比人们想得还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