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校长、党委书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来共度这个美好的时光。今天是一个欢乐的日子,也是同学们即将离开母校,走上社会的转折点。作为清华的校友,我想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体会,希望对同学们今后的工作能有所帮助。
回忆起五十一年前,我也从水木清华毕业,从这里走向工作岗位。那个时候没有这么漂亮的体育馆,没有这么热闹的场面来祝贺同学们走向社会。大家只有在校园里张贴着的大红榜上,才能找到自己的名字,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单位。我在军营里集训了半个月后就直接坐火车到了哈尔滨飞机制造厂。
当时正值抗美援朝的高潮阶段,前线打坏的飞机很多,不断地送到我们工厂里来。我们不分昼夜就地把这些飞机早日修好,重新送到战场上去打击美帝国主义。这场战斗确实是锻炼了全国人民,也锻炼了我们这些刚离开学校,懂一些书本知识,但十分缺少实践经验的年轻人,这确实是一场非常严峻的考验。飞机坏了,没人教你怎么修,你就得去学,向工人同志学习,向图样学习,也向苏联专家学习,不管什么地方坏了,你都要把它学懂,把它修好。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掌握了飞机修理的技术,保证了抗美援朝的需要,同时在三年之内,我们又学会了仿制苏联的飞机。三年之间,我们走过了修理和仿制两个阶段。这在世界上也是非常少有的速度。
1955年,国家意识到空军非常需要先进的战斗机,决定我们国家自己设计飞机。就从几个单位抽调少数人组织成立了建国以来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地址在沈阳,我是有幸被选中者之一。1956年,刚过了春节我就到了沈阳,走上新的工作岗位,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从事设计工作与修理飞机、仿制飞机是两回事儿。首先是缺乏设计资料,只有很不全的苏联很落后的设计规范。我们靠的是什么,是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是我们中国的一些年轻人不懈追求真理的热情和努力。
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就把第一架中国人民自己亲手设计的飞机送上了天。那个时候,有三个国家有这个能力设计这个水平、这个量级的飞机。其中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波兰,再一个是我们。而我们在这场竞赛里面又取得了第一的成绩,我们最快最好地把它送上了天。在上天的时刻,有人做了个统计,包括整个设计组的领导和设计组所有工作人员恰恰是一百零八条好汉,与水浒里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完全巧合,设计成功了,大家都很高兴,又知道自己是一百零八条好汉之一,心里更加安慰。在我离开学校短短的六年时间,在中央领导的关怀下,达到了这样的初步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世界,整个地球是很不安宁的,局部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整个世界的军事科学前沿有了非常大的进展。特别是在越南与美国的战争中,形成了一个新的战略思想,即部队(特别是陆军部队)基本上是机械化部队,是个“钢铁洪流”。它在田野上推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天几十千米、上百千米。这些“钢铁洪流”自己携带的补给不能太多,带太多跑不动,一般来说只带七天的。在“钢铁洪流”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如果后勤保障跟不上,或被切断的话,“钢铁洪流”就变成了一堆废铁。因此战争的关键在于空军部队如何把敌人的补给线切断、摧毁。大家都知道越南的胡志明小道就是越南的一个后方补给线,有很多树林保护着这条道,美国人找不到它,就洒了一种化学药品使树叶全部脱落下来,小道暴露出来了,受到非常大的打击。当时后勤补给线要经过很多的桥梁,美国人就集中力量把大桥炸毁,切断补给线。炸毁一座大桥平均需要几十枚炸弹,美国人很快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主要的战争手段。这些战役促使全世界的军事家们体会到要想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大力发展军队的空中打击力量。地面打仗要是没有空中打击力量是非常辛苦的,是很难取得胜利的,因此世界作战的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那时开始,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带有强大打击力量的飞机,那就是歼击轰炸机。
歼击机的优点是机动性很强,可以格斗;轰炸机的优点是可以飞得很远,带比较多的攻击武器去炸敌人。但是如果有一种飞机既具有歼击机的功能,也具有轰炸机的功能,那不是一举两得吗?因此美国就大力发展这种飞机,如F-4,F-111。20世纪70年代我们国家的这种飞机很少,国家要求我们研制这种歼击轰炸机。这时候,我刚从“**********”解放出来,这个任务就落到我的头上。我的战友,一批年轻的同志,书本上的知识是丰富的,但实践经验确实是少得可怜。就是这样一个生气勃勃的又很想把我国的航空事业做好的队伍开始了歼击轰炸机——“飞豹”的研制工作。
研制过程遇到很多困难,因为这是把两种属性的飞机放到一种飞机上。“飞豹”起飞的时候,可以带很多的弹:空空导弹、空舰导弹、航爆炸弹。它身上各个地方都带着武器,出发把目标摧毁,把这些攻击武器全部释放出去以后,它又是一个歼击机,有非常强的作战能力。飞机总重与携带东西的总重之比,就是“装载率”,我们的装载率比欧洲的“狂风”还强,这是我们第一次设计这样的飞机,就取得了这么先进的指标。大家可想而知,困难相当大。当时,“**********”把我们的科研队伍、物质条件、试验条件、计算条件破坏得所剩无几,70年代、80年代只相当于国外50年代的水平。而给我们的任务是,要设计出的飞机在世界上能站得住脚,在国内还要是最先进的。那就是说用落后30年的手段,来研制超前30年的飞机,这个硬件、软件的条件是非常不足的。就好像你们搞博士论文一样,要用前30年的东西,写出后30年的水平,是相当难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这些同志并没有动摇,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硬件,去创造软件。实验室地方不够了,就搭个棚,用马达带个泵,就这么做试验,外面下大雨,里面还下小雨。今天听起来是笑话,这么落后的手段能做出科学的产品来吗?这确实是个问题,但中国人就是有中国人特殊的聪明才智,特殊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我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做了大大小小接近千次的试验,我们靠的计算手段是什么呢,大家都想象不到,初期还是靠机械式的手摇计算机为主,计算机水平还不如同志们现在手上的“笔记本”。后来我们勒紧裤腰带什么都不买,就买当时国内最好的计算机,那时全国就三台计算机。就这样我们不断改善我们的手段,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攻克了一道道难关。
飞机设计有这样一个特点,一架成功的飞机使用寿命是40年左右,设计过程中还要试飞,制造,需要十几年,最后拉出来已经是十几年以后的事,还得再使用二三十年,所以设计中就需要采用相当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不然飞机一飞出来就落后、报废了。因此搞设计的同志肩上有一个特殊的风险包袱,就是新技术。我们“飞豹”用了多少的新技术呢,用了40%的新技术。在国际上有个统计规律,你用的新技术如果超过40%,你飞机的成功率就只有50%,甚至小于50%。同学们可以意识到,由于我们追求先进,就要冒50%失败的风险,我们都知道有这个风险,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立下誓言,就是要给部队满意的飞机。这样一个目标所带来的风险我们这代人要把它承担起来,本着这样一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克服它。
飞机是多学科、多专业、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战略产业,它综合了所有学科,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就变得十分重要。在工作岗位上光有知识是不够的。给你一个任务,要求你把它完成得最好、最完善。用我们的行话来说就是最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最优,但事实告诉我们,所有的局部的最优机械地加起来不等于全局的最优。我这个总设计师的责任就是把他们所有的最优妥善地取舍,妥善地协调,妥善地处理,把它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形成最优的“飞豹”。总设计师的标准很多,主要的标准就是你拿出的飞机是不是总体最优。这就要求有团队精神。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就面临一个如何与大家团结奋斗的问题。“飞豹”飞机涉及到十个部委,上百个厂所。我简单举个例子,里面有个很小的过滤器,这种过滤网是纤维制成的,靠纺织工业部攻下了关。大家很难想象,飞机制造和纺织工业部有什么关系?它涉及到的专业非常多,所以形成一个积极的集体力量是设计成功的前提。
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在学校学到的只是基础,到了工作岗位要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我在学校没有学过计算机,到了工作岗位需要使用计算机,我就自己买了书本,学习编程,后来我又想把几个计算机连接起来搞成个系统,就是在不懂当中学会的,都是自学成才。事实上,很多学问是在工作当中学到的。希望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定要下定决心,“活到老,学到老”,才有可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许许多多的体会当中,最大的体会就是如何做人,这是最基本的。我们清华人,在学校老师就教育我们要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作为我们做事做人的准则,一切追求完美,一切追求最好,一切追求高质量,归结起来就是志气、拼搏、创新,这也是我一生的准则。
同学们马上就要走上工作岗位了,自己有很多的追求、理想,家里人有很多的期盼,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对你们寄予了厚望,在学校时老师给了你很多的教育,请你们一定带着清华人的精神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部分诗词
江城子
新机通过定型审查有感
千里南疆雾茫茫,
故国土,
自难忘。
狂涛骇浪,
几处设国防。
狼烟四起曾相识,
泪如倾,
气填膺。
冬去春来十余载,
图万卷,
鬓如霜。
苦辣酸甜,
徒手卷平川。
晚昏犹萌顽童志,
报华夏,
慰我祖。
七律
贺新机靶试成功
雄鹰驰骋银弹疾,
波海涛涛骇浪起。
敬罢诸神敬战友,
军民同情乐不亦。
沧海桑田十八载,
逶迤千里异峰起。
夫差感叹发落取,
万千巧匠多知己。
春光好
春到闽城路漫漫,银燕掠高台。
欢歌节拍,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胜江南月,特地暮云开,
鹰击长空,军民同贺,醉意方兰。
参加编写、翻译的部分著述
《微观断裂力学》
《现代飞机设计》
《飞行器结构强度分析手册》
《歼轰型设计规范》
《民用飞机适航性》
《飞机强度规范》(部分主编)
《飞机结构强度损伤容限及耐久性设计手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