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豹”飞机研制经验回顾
引言
军用飞机是一种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跨行业部门的产品。“飞豹”飞机研制历经二十多年,共花费近10亿元,通过飞机设计定型审查。它所携带的空舰导弹靶试成功,五发四中,皆命中靶心。在此之前曾发射过六发,也全部命中靶心。******、中央军委组织航定办召开“飞豹”飞机全武器系统设计定型审查会。1998年8月,批准“飞豹”飞机设计定型。
“飞豹”飞机采用双座前后排列,发动机在后机身双发并排布局,是我国首次研制的超声速歼击轰炸机,它可携带多种武器,可攻击敌二线目标(包括兵力集结点、指挥中心、防空阵地、通信中心、海空军基地、交通枢纽、水面舰船等)。歼敌机于地面,而取得我制空权,遮拦孤立敌纵深有生力量,是“积极防御”中的主要打击力量,也能起到威慑作用。
“飞豹”飞机采用了成熟的、先进的气动布局和总体、结构、系统布局。为中等后掠角和中等展弦比的上单翼、中下平尾、单垂尾、两侧进气、“蜂腰”形机身、武器全部外挂、机身式起落架。全机采用诸多新技术、新材料。全机机载设备389项,其中新研制成品(系统)176项,如多功能雷达、平显、惯导、多普勒导航雷达、大气数据计算机、恒速恒频交流电源、前后双座程序控制的弹射救生系统、飞行控制系统、座舱红光照明等,都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机身、机翼、尾翼大量采用整体壁板、整体肋和框等整体结构,部分构件采用复合材料、无孔金属蜂窝等新技术,提高了结构效率和生产效率。以轰5改装火控系统及其配套设备作为试验机,开创了航空工业首次使用试验机的研制道路,提前考核了复杂新系统和新设备。经审定,飞机性能、操纵品质、机动能力、起落要求等都满足战术技术指标。依据“一切通过试验”的原则设计,设计阶段共做了600多项试验,风洞吹风3万余次,为飞机研制成功提供了可靠基础。可靠性进行了补课,维修性经不断改进得到很大改善。研制中优先采用美军标作为设计规范,共选用170多项美军标、国军标,实现了从苏联规范到美国规范的转轨工作。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研制大型软件30余项。为保证部队使用,提供了随机工具、地面设备、场站设备和一批检测设备。提供了飞行手册、技术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图册等全套资料。
经国防科工委批准成立了行政指挥系统和总设计师系统,负责全面研制工作。成立了质量师系统,对研制质量起到了控制把关作用。整个研制过程涉及10个国家部委和几百个直接配套厂所,成千上万名科技人员、工人和干部,在总参谋部、国防科工委、海军、航空总公司等部委领导下,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今天回顾起来真是思绪万千,我们尝尽了酸甜苦辣,可总结的经验太多了,也有不少教训。“飞豹”飞机研制是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千千万万科技人员、工人、干部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只是个“领头雁”,代表大家的意愿,矢志奋斗,历尽磨难终于到达胜利的彼岸。本文肯定概括不了大家的意愿和心声,勉为其难,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飞豹”飞机在国家武器装备中的地位
军事手段是保卫国家主权完整、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一种手段和后盾。外交斗争是这种斗争的“文明”表现,其基本法则仍然是“弱国无外交”,通俗说就是谁强大,谁说了算。因此,综合国力就成了各国求生存、求发展所必须追求的目标。综合国力强大了,科学技术、军事力量、武器装备也随之发展壮大,反过来有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又是综合国力的外在表现。所以武器装备的发展是长期战斗的需要,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国家民族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军事力量、武器装备也得以迅速发展,“兵戎相见,强者胜”的法则就体现在谁科技发达、谁武器精良上。原始的赤膊相争,单人格斗,发展到手持利器的群体相斗,武器使相斗双方的手得到延伸。利钝的差异继续决定着胜负。
我国近代史的耻辱,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刀刃与洋枪洋炮的不平衡上。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飞机作为战争利器得到普遍重视,战争由地面扩大到空中,由二维扩展为三维立体战。航天的发展,使争夺太空控制权的斗争又进一步扩展。在信息时代,由于高科技更上一层楼,武器战略、战术也随之大幅度改变,战线变得模糊不清,单兵作用又得到加强,战争胜负标志随之改变。总之,高科技的发展大大改变了战争的战略和战术,飞机作为主要的战争工具,也随之有了质的变化。
纵观我国近代史,在抗日战争时期,总体上“敌强我弱”。要打胜仗只有创造局部优势,战而胜之,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积小胜为大胜,从而彻底战胜对方。主要战术手段自然是“张开口袋”,“关门打狗”,这时候谈不上立体战,那时我们还没有航空工业。1949年以后,为了保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我们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此时虽然有了航空工业,但仍然比较落后,有的也只是买来的飞机,买来的生产线。海军也只有近海作战能力。战略思想自然只能采取“坚守边疆”,拒敌于“国门”之外,飞机自然以歼击机为主。随着国际形势和********的变化,我国军事工业迅速壮大,海军初步有了远洋能力,也有了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有了虽不先进但仍可一搏的装备。战略思想也就发展到了拒敌于一千里之外,“积极防御”的战略应运而生。在国土之外打仗,自然人民损失较小,对飞机而言,仅有作战半径小的歼击机就显得很不够了,其不但缺乏打击力量,更无法拒敌于“千里”之外。除了保卫领空之外,保卫领海的斗争也十分重要。所以说战略上不但能防御(这是我国性质决定的,我国不是侵略的国家),而且要有足够的威慑打击力量,破坏敌后方基地,摧毁其指挥中心,切断补给线,孤立战场和直接空中支援。由于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飞豹”飞机所起的作用尤其显著。
考虑未来局部战争的需要,那么具有作战半径大、全天候低空大速度突防能力、综合电子战能力并具有较强打击力量,自身又有一定机动作战能力的歼击轰炸机就成了不可缺少的机种。纵观各国飞机种类的组成,歼击轰炸机一般占40%~60%,这大概也是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第二次大战之后的若干著名战役,显示威力的多是歼击轰炸机。因此,20世纪80年代前后,提出设计研制我国自己的“飞豹”飞机就成了合乎斗争形势的需要,顺乎航空工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今天回顾起来,应该说这是正确的航空战略决策,也是战术指标提出的来源和依据。但由于种种原因,“飞豹”飞机一直没被放在应有的重要地位,不但影响了研制的速度,而且使得原本先进的指标,今天也显得赶不上先进国家的机种了。由于科技人员的远见和努力,今天的“飞豹”飞机在国内仍是难得的,仍具有相当的威慑作用,仍是统一祖国,捍卫国家领空领海主权的主攻机种。
“飞豹”飞机的技术要求
战技要求制订之后,技术指标的制订和实现就成了完成战技指标的基础,也就是设计师系统主要的任务、成千上万的科技人员十几载孜孜以求的使命,多少人为此献出了毕生精力,献出了青春。
(1)飞机的全生命周期
一个机种从研制开始至最后“报废”生命终了,到底应该是多少年呢?没有一个确切的、一致的统计数字和说法。但一般设计比较成功的机种所经历的历程(分研制阶段和使用阶段),总共约40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全生命周期约40年。其中会根据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进行必要的改进改型。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日益缩短,这样长的生命周期无疑是一个十分漫长的时空跨度。一个成功的设计师系统研制的飞机在这样长的跨度内,使用时又不失其先进性,是十分艰难的任务和巨大的挑战。一旦战术指标、服务对象、使用环境确定之后,要采用哪些技术,达到哪些技术要求,使它经历40多年不失其一定的先进性,必须考虑:
①使用时应满足战术技术指标。
②跟踪并预测航空工业及配套工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③把握先进技术,确定其先进程度并在10多年研制中有成功的把握,太先进了可能办不到,太保守了可能拿到飞机之时,就已落后且是被淘汰之日。
④使用中会不断有新要求、新产品、新技术,需要改进改型时,原型机必须在空间、能源、承载、环境等方面留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以便走一机多型的道路。
⑤飞机是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体,诸多组成中又要求其匹配性、成套性及达到均衡的先进性。
所以说,设计师系统必须是能够统揽全局、高屋建瓴的科技队伍。“飞豹”飞机研制成功及其预测应该说基本上满足了上述要求,在国内填补了机种的空白,是比较先进又十分实用的机种。
(2)“飞豹”飞机的主要特点
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作为歼击轰炸机当然要突出其打击力量,它配置的武器必须满足打击其主要目标的要求,突出其主要攻击任务。
①“飞豹”飞机的空舰导弹是主要攻击武器
“飞豹”飞机对海军而言是导弹攻击机,自然突出了空舰导弹是它的主要攻击武器,其次还要配置现实拿到手的航爆炸弹,组成不同打击梯队。除此之外,为了机动自卫或为本机群护航,又载有空空导弹和航炮,这样的武器在当时是现实的,今天使用起来仍然满足战术要求,可攻击各种交通枢纽、火力集结点、中型以上舰船,可完成遮拦任务,打击敌指挥中心、后勤供应线,为我军其他装备和兵种的前进打通通道。
对“飞豹”飞机而言,武器射程越远越好,威力越大越好。但是它受制于导弹及机载设备研制的可能性,以及品种选择的可能性。“飞豹”飞机能携带的导弹,可以是超声速导弹。“飞豹”飞机当时能选用的雷达作用距离也约束了更大射程导弹的选用。从武器的数量上来看,“飞豹”飞机具备配挂多种武器的能力。当时总体布局考虑到必要时可配挂特种弹,这样一种飞机,应该说是有相当的威慑力量的。
②“飞豹”飞机具有大的作战半径
所有国家都是以其国家民族最大利益作为战略目标的。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没有侵略性,为了满足“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飞豹”飞机必须有拒敌“千里”之外的能力,有一定的威慑作用,所以“飞豹”飞机的作战半径必须够远,近了是强击机的任务,更远是战略轰炸机的任务。“飞豹”飞机可容易加装空中加油系统,其作战半径就更远,其威慑作用将更可观,作用就更大了,这就是“飞豹”飞机的生命力之所在。
“飞豹”飞机的主要技术指标,不是追求最大马赫数,也不是追求高的机动性和敏捷性。它追求的是在有一定自卫能力的基础上“活载荷”越大越好。所谓“活载荷”,主要指的是燃油加上武器的重量,这是一组不同的技术状态组合,它体现了上述的威力(威慑)量度,它与飞机空重之比就是“飞豹”飞机首要的技术指标。“飞豹”是否先进,不是与歼击机的马赫数、机动性等对比,而是与其他歼轰型飞机的“活载荷”的比值相对比。如果改进电子火控系统,加强电子综合能力等,“飞豹”应该说接近了第三代飞机。“飞豹”各主要参数与当今先进歼轰型飞机量级相当。这些不是技术上的巧合,而是战术技术配置优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