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从哪儿来呢?陈乙华、于俊虎到我们所凤翔基建工地收集槽钢、角钢、螺纹钢和钢筋等建筑材料,从凤翔往回运时,他们自己装车并随车押运,回到阎良时几个人冻得瑟瑟发抖,两条腿都不会动了。
水泥是从耀县水泥厂买回来的。装车、卸车全由我们自己干,结果人都成了灰人,只能看到眼睛和牙齿,谁都认不出谁了。
从没拿过焊枪的设计员,利用八小时以外的休息时间完成了大量焊接任务,由于没有必要的防护面具,许多同志的眼睛被电弧强光刺伤、变得红肿。
经过全室上下三个多月的艰苦会战,一个具有两个承力(墙)柱、七条地轨的简易实验室终于建起来了,验证主起落架设计方案可行性的试验任务终于有了着落。试验证明,主起落架设计方案基本可行,大家对“飞豹”飞机的研制成功充满了信心。
“飞豹”飞控系统负责人、613所范治玉:
火控系统体现了歼击轰炸机的水平和能力。我们起初搞的“飞豹”火控系统是光学瞄准具。在一次“飞豹”方案研讨会上,613所就提出“平显火控系统”的方案,并在大会上作了介绍。但当时不管是主机所还是国防科工委,都是考虑到研制的成熟性(那时候平显在613所尚处于预研阶段),因此,没有选择这一方案,而是定了光学瞄准具(这是装机的配套方案)。而平显系统被作为研制的第二步(第一步上瞄准具,第二步上平显)。
后来我们积极配合主机所进行研制,争取将平显状态定型。平显不仅仅是一个设备的增加,而且增加了火控一些比较新的瞄准方式。
冯芳标:
在“飞豹”研制初期,在各个电子产品不是很先进的情况下,怎样保证它的总体性能,这也是陈总的一个设计思想。第一个是信号交联,主要是看所有设备连起来以后,输出的信号够不够,输入输出方对不对头,波形是不是符合要求。这个问题最终的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
第二个是在1984年,“飞豹”飞机主要是给海军航空兵用的,海上很潮湿,盐雾很大,所以要解决“防潮、防霉、防盐雾”的“三防”问题。如果按照美军标对相关电子产品提要求肯定不行,美军标准太高,我们的元器件都是国产的,达不到那个标准。我就和郑作棣(603所原副总师)商量,定了个“飞豹”飞机的气候与机械振动试验条件,也就是制定了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比美军标还是低一些。后来陈一坚总师和603所通过了这个指标。但是在开会时,有些单位不肯签字,认为指标太高,达不到。一些单位的代表会后吃饭时连酒都不喝,很生气。但我们还是坚持发了会议纪要。当时大多数厂所都能按照这个指标做,但也有一些厂所根本不理你,动都不动。
后来我们也想,这个东西他们以前没搞过,现在突然提高了指标,他们可能确实感到困难,所以光加压不行,还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于是我们先委托一两个厂做实验,塑料、非金属材料、导线等,都做了试验,哪些防霉性能比较好,哪些防潮比较好,做完试验,把结果交给各个厂,供他们选择。
这个工作做完以后,我又到各厂所去了解,召开技术交流会,大家一起讨论哪些材料可以用,哪些可以过关。在解决了大部分厂所的问题之后,我们派人到几个仍不接受指标的单位,一是帮他们解决技术问题,二是监督他们按照规范去做,最后都达到了指标。当时雷达局非常高兴,他们说,这是我军首次在机载设备上解决了“三防”问题,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后来海军代表提出来说,我们的飞机以后都要搞“三防”。
还有一个是电磁兼容。飞机里面有好多电子设备,相互之间要协调,不能彼此影响或干扰。要解决它,就需要一套电磁兼容的测试设备,这套仪器应该很灵敏,任何细小的信号都能接收到。但是这套设备国内没有,我就向电子部汇报,申请经费,从国外引进。电子部同意了,我就派了几个同志到美国去考察这个测试设备,最后订了一套设备回来。
设备回来后还要搞一个屏蔽室,否则测出来一大堆信号,分不清是谁的。这个东西国外有,但是很贵,我们就在国内订做了一个屏蔽室,是常州一个厂做的,最后在我们所安装。测试设备到位了,我们开始按照国军标对电子设备提要求了,和相关设备生产厂家一个一个协调,免费帮他们做试验,之后再上飞机去用就好多了。
可以说,飞机上的信号交联、“三防”、电磁兼容试验,这三个问题都是“飞豹”飞机先搞的。其他很多飞机型号都借鉴了“飞豹”的经验。
朱余华:
“飞豹”弹射救生系统采用气弹组合设计,几个弹的研制都不难,但整个系统匹配要达到一个工程组合,那就难了。像炒菜一样,佐料都放在那儿,你必须懂得组合才能调到最佳状态。这对当时国内救生技术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由于当时所里的生产能力和技术保障条件都不具备,做火箭弹摸底试验的时候,我们就在办公室里进行模拟试验。有个同志点火的时候,因为弹是装在作动筒底下的,底下有负载,可能是卡死了,结果发生了弹腔爆破,爆了以后,就飞了出去,非常危险,幸好没伤到人。所以在摸底测这些数据的时候,意外情况还是很危险的。
原环控救生室副主任莫文炜:
“飞豹”弹射救生试验是在河南兰考进行的,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陈一坚是唯一一位参加这项系统试验的飞机总师。
当时有几个细节。减速伞的伞塔距驻地好几千米,因为不放心,万一减速伞不行,滑车就会翻车。所以,他坚持要看伞塔。当时又没有车,他带我们走了几千米去看。
陈总特别认真严谨,凡是涉及到关键问题,他都要亲自去看,例如,火箭发射十分钟准备的时候,所有引气全都拔掉了,只有总师能去看。虽然我们不让他去,但是他每次都要等到红色信号弹打了才离开。
有几次去河南,我们就住在火车站旁边的招待所。那里都是民工卸了煤住宿的地方。当时也没什么吃的,经常就是买个青椒拍一拍,用酱油拌了给陈总当菜吃。
原强度室主任全文经:
陈总不仅自己对工作一丝不苟,而且经常告诫我们,搞科研就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侥幸和马虎。在他的影响下,我们这支队伍养成了干什么事都踏踏实实、认真严谨的作风。
首飞完了以后,飞机就要进入调整试飞,做高载试验,每一次加载飞机都有可能破坏。当然我们都留有一定的余量。等机身机翼的主要部件基本都做完了,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到1989年6月,所里准备派我们出国学习。原计划7月走,这时候全机试验的主要部件试验都做完了,就剩下全机破坏试验了。但是陈总还不放心,说:“出国推后,全机破坏试验做完才能走。”而且要求强度室的领导都到试验现场“蹲着”,主要试验人员要爬上飞机仔细检查有无裂纹。负责机身、机翼结构设计的主要骨干都到耀县去,爬到你们所管部分上检查有没有问题。
全机破坏试验的时候来了好多领导,包括海军的首长、部里面的领导、厂所专家,弄得我们这些试验负责人非常紧张,出了问题那就是了不得的事。
试验成功以后,我们眼泪哗哗地流,真不容易呀,终于成功了!现在回忆起那段日子还是挺激动的。试验的时候,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加载到67%前不怕,之后就越来越紧张,75%、80%……,到了85%以后,就听到试验件嘎吱作响,刚到98%的时候,就听一声巨响,厂房里顿时烟气腾腾的,最后核算下来是97.89%,如果能过100%,那是最好的。试验现场检查,机身机翼同时破坏了,这种现象很少见,这说明机身和机翼是等强度的,设计得比较好。不足的那点经检查是机身机翼对接处工艺出了问题,因此,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原试飞副总师浦传彬:
首飞之后就开始调整试飞了,时间也比较长。我当时心里很矛盾,希望飞机飞,但每次飞了以后都会出现问题,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只有18分钟。1991年以前,飞机的故障有570条,平均无故障飞行时间为18分钟,一个起落平均出现三个故障!这些故障还有个特点,一共五架飞机,故障是共性的,另外这故障比较危险,试飞员要是掌握得不好,就可能导致机毁人亡。处理问题的时候,603所是相当困难的,作为总设计师,陈总也是艰难得很,我们几个副总师陪着他,围着他转。那时以陈一坚为首的设计单位压力是最大的。
出了故障以后,通常是我们把现场掌握的情况第一时间告诉所里,告诉陈总还有吴(克明)副总。他们了解完情况后叫我们马上请飞行员来,了解“第一手”情况。试飞员很支持我们,一请就到,不等机载数据出来,故障的真实细节我们已经全部掌握了。
接着要根据故障属性找原因,研究排故方案。如果是设计的问题,那我们就想办法改进,如燃油导管柔性接头,一直要找到图样,找到是谁干的。当时所长、总师要求他们到试飞院去,把最真实最准确的情况毫不隐瞒、毫无保留地跟试飞员交代清楚,这个柔性接头到底怎么回事,如何妥善解决,让试飞员和试飞工作人员心里踏实。柔性接头搞了很长时间,因为它在起落架舱里拐来拐去的还不好拆。不好拆也要全改!最后全改过来了。
张克荣:
总师和副总师代表一个团队的形象,代表一个设计所的水平。我觉得603所在陈总的带领下,整个队伍的作风比较好,实事求是、踏踏实实。通过“飞豹”,这个队伍已经成长起来了。
跨声速振动问题暴露出来以后,有很长时间都找不出故障原因。
当时我作为试飞院总师,心想不能影响其他试飞课目。我们把飞行包线割断,跳过这一段,先飞其他的课目。我下令试飞团所有人在高度5000米、表速1000千米/小时以下的这块暂不去飞,留着研究。
这样大概过了一年。有一天我去找陈总,我说,不行了,其他扩展都飞完了,这块不扩展就没法飞了。我俩思前想后,能不能把一架机停下来,我加上8个振动传感器,再去重复飞,把振动记下来,然后再找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振动。
我们塔台上有一个望远镜,就是用来看怎么放起落架的。测振试飞那天,小沙(沙长安)上塔台去等飞机回来,他拿起望远镜看他的飞机。飞机快着陆的时候,他喊了一声:“我的飞机怎么没有方向舵!”我说他,你胡说!
当时黄炳新在空中说振动很厉害的时候,我怎么也没想到会掉方向舵,我只担心,搞不好气动力扰流把封严板撕开,那样就会把方向舵卡住,飞机就只能在空中绕圈,干不成别的了。
飞机下来后,我早就在飞机边上等他了。
黄炳新呼哧呼哧从飞机上一下来,就说了一句:
“老张,我今天把方向舵飞掉了!”
这时候已经是下午了,我当即告诉小沙,你们今天晚上无论如何把数据给我处理出来,我一上班就要看。第二天我到办公室时,马承麟早就来了。我拿到报告一看,结论的确是方向舵“嗡鸣”。
黄炳新:
作为试飞员,能够第一次试飞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飞机,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然而一架新机的首飞成功,对飞行员来讲不仅肩负着重大的责任,还要冒很大的风险。虽然跟陈总承诺,只要一台发动机是好的,我就能飞回来,但从内心来讲,我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定能平安回来。它毕竟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自行研制的全新机种。
当时我的两个姑娘小的6岁,大的14岁,她们都不知道。我爱人知道那天我要首飞,但没到机场去。我当时就是跟我们副政委讲了,今天我首飞,你把我的钥匙拿着,万一有啥事……家里的、办公室的钥匙都交给了我的副政委。交钥匙也就这一次,以前和以后都没有过。
首飞那天,我下来之后,陈一坚总师跟我握手的时候非常激动。
在我的试飞生涯中,大的故障遇到过19次,其中有几次印象最深的,第一个就是“飞豹”的方向舵飞掉那次。
按照当时的情况,飞行员应该跳伞,但是我没跳,为什么?因为“飞豹”是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第一个飞机,从设计到首飞到后来试飞十多年,多少人花了无数精力,国家花了多少钱。所以,我不能轻易弃机跳伞,它牵涉到责任。你跳伞以后很可能会耽误飞机的研制进程,影响部队的鉴定。也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最终安然返回地面。下来后他们告诉我,塔台指挥员当时还说,“团长这次回来怎么这么不稳定,飘过来飘过去的?”他们哪里知道,方向舵已经飞掉了。
如果没有为祖国航空事业发展倾尽全力的人生追求和思想境界,我们试飞员也是不能完成“飞豹”试飞的。因为那时候不像现在待遇这么高,当时空军规定,飞一个小时两块钱。如果没有这份事业心,我们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险去飞的。正是因为这种高度的责任感,我们才能不计较报酬,一次又一次地执行我们自行研制飞机的试飞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