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世界、整个地球都很不安宁,局部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整个世界的军事科学前沿有了非常大的进展。特别是在越南与美国的战争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战略思想,即陆军部队,基本上是机械化部队,像一股“钢铁洪流”。它们在田野上推进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天几十千米、上百千米。这些“钢铁洪流”自己携带的补给不能太多,带太多跑不动,一般只带七天的。在“钢铁洪流”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如果后勤保障跟不上,或被切断的话,“钢铁洪流”就变成了一堆废铁。因此,战争的关键在于空军如何切断、摧毁敌人的补给线。
越南的胡志明小道就是当时一条重要的后方补给线,有很多的树林保护着这条道路。美国人找不到它,就洒下一种化学药品使树叶全部脱落,小道暴露出来了,越南的后方补给受到了严重打击。
美国人很快发现了这么一个重要的战争手段。后勤补给线要经过很多桥梁,美国人就集中力量把大桥炸毁,切断补给线。由于当时的飞机主要是用来空中格斗的,机动性很好,载弹量却很小。所以炸毁一座大桥往往需要出动一二十架飞机,投掷几十枚炸弹。这就带来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第一,飞机出动量很大,损失率肯定很高;第二,炸弹本身精度不高,航空制式炸弹没有制导,因而命中率很低。如果出动轰炸机当然可以,但它出动一次的成本非常高,另外它的目标也很大,像美国的B-52,如果到了对方战区,它自己也是对方攻击的目标,又没有空中战斗能力,只有挨打的份儿。如果有一种飞机既具有歼击机的功能,也具有轰炸机的功能,那不是一举两得吗?
歼击轰炸机在越南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让人们看到了它的巨大威力和光明前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新特点,世界其他国家也开始了歼击轰炸机的研制工作。苏联的苏-24“击剑手”和欧洲的“狂风”很快投入到了设计和生产阶段。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中国海军在西沙海战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让他们对新型飞机的设计研发提出了迫切需求。
1974年1月初,南越当局单方面宣布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勘探石油。南越海军向该区域派遣了一支小舰队,形成一条封锁线,有消息报道,在此作业的数名中国渔民被杀害。1月20日,中国海军采取行动,赶走了护卫的南越舰队,并迅速占领南越当局在西沙群岛构筑的阵地。从那以后,西沙群岛一直置于中国的管辖之下,再没发生过军事争端。
这场冲突主要是两国海军之间的交战。尽管中国海军在自卫反击战中击沉击伤敌四艘巡逻艇,取得了海战的胜利,但也暴露出缺乏海军航空兵空中支援的严重缺陷。当时海航装备的歼击机基本没有对海攻击能力,轰5航程虽较远,但过于老旧,不堪重任。因此,适合海航使用的新型攻击机成为迫切亟需的机种。而在此之前,中国空军和三机部就提出过类似要求——用一种新机替代当时是中国强击机部队中坚的强5。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空、海军装备的对地攻击飞机还是轰5和强5飞机,技术性能非常落后,不能适应未来局部战争的需要。空、海军不约而同地提出了研制对地对海攻击后继机的要求。
在1975年的军备发展会议上,国防科工委根据空、海军的强烈要求,确定了关于新型歼击轰炸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并据此要求三机部研制一个空、海军通用机种,通过对机上设备的调整,满足空、海军的需求。
任务下达后,603所立即组织设计人员奔赴空、海军机场进行调研。在飞机旁、军营里,听取第一线指战员对新机的期望和要求;到空、海军机关,征询参谋们对新机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使用特点的见解;到情报单位查阅国外同类飞机的研制进展和关键技术。通过分析、整理、归纳,与使用方一起上报了新机的战术技术指标。在斯贝发动机引进已成定局的情况下,603所用两台斯贝发动机作为动力,对飞机的可行性和战术技术指标进行了论证。
我在**********后期“解放”并恢复工作。开始是在强度室(1969—1975年),主要搞运7疲劳。1975年,我开始介入“飞豹”方案的论证工作,虽然没什么任命,但已经在做辅助性工作。从强度室出来的时候,室里还说有重要工作需要我,不想放。最后李纯彦(603所原党委书记)说,我给你三个人,换老陈一个。我从室里出来后,就以所领导班子成员的身份参加党委会了。后来“7797”会议开过以后,部里决定更换603所领导班子[注],从技术角度选中我担任了副总设计师。
有人曾经问我:**********中受了那么大冲击,“解放”以后为什么不选择离开?从我当时的心情来讲,一是感觉自己在这个地方已经扎根了;第二,我接这个飞机的时候就感觉它的定位和我的思路是一致的,“积极防御”方针正好在这个飞机上得以体现;第三,从个人利益出发,那时候也没有比这个更高更让我感兴趣的其他岗位。歼击机我以前干过,但过去也不一定能当总师。现在“飞豹”需要我,这不是更好的机会吗?还不如老老实实在这个地方,把这个型号搞成功。
在人生道路的很多十字路口,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有机统一的。每个人选择去留的时候都不可能脱离个人的实际需要,但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以后,就要把自己的短期利益与长远目标脱钩。为了事业的长远利益,就不能过多顾忌眼前利益和自己的需要,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长远利益,短期目标需要必须服从长远目标。
注释:
在航空工业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有过一次大的新老干部交替。当时为了保证改革开放路线得到理解和贯彻,******同志提出了干部“四化”方针,提倡老干部主动让位让贤,把具备专业技术知识、高学历、新观念的人提拔上来,让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施展才能。
究竟要什么样的飞机
1975年和1976年,空、海军分别以正式文件提出了新机的战术技术要求。603所总体气动室当时组成了四个方案组,分别进行工程计算及风洞试验,同时对四个方案进行综合评比:
第一方案是以国内强5、歼6等飞机为参考的方案,经过气动力计算及低速风洞试验表明性能很差,满足不了预定的战技指标要求。第二方案是以F-4为参考的方案(当时F-4是第二代战斗机中最好的,我们有一个F-4残骸)。F-4机身后体是尾翘式的,发动机在机身尾端之前,后机身尾翘的大空当气流很复杂,603所当时一点技术储备都没有,所以,这种方案在技术上实现起来比较困难。第三方案汲取F-16的布局优点,采用翼身融合体,大边条机翼布局,气动性能比较好。风洞试验表明,这是四个方案中最好的一个。第四方案是综合美国和欧洲当时现役飞机的一些布局优点,完全独立自主搞出来的中等后掠角、中等展弦比方案。这四个方案经过论证,再按照战技指标的要求排队表明:第三方案最佳,第四方案次之,其他两个方案排在后面。
考虑到第三方案过于先进,以当时的技术、工艺、生产条件,大边条脱体涡的控制及翼身融合体的大锻件实现起来都很困难。另外,第三方案的马赫数是2,显然大大高出了空军的要求。而第四方案属常规布局,能够满足性能要求,在没有原准机的情况下,自行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因而研制难度和技术风险相对要低一些。
在分别对四种方案进行工程估算及数千次高低速风洞选型试验,又经充分讨论甚至激烈的辩论后,最终选定用第四方案作为“飞豹”飞机的基本方案。
然而,在空、海军不同的战术定位和任务要求指标面前,“飞豹”的设计方案陷入了两难境地。由于歼击轰炸机对于中国航空工业和军方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以,在“飞豹”的总体方案论证时,空、海军就对“飞豹”的任务定位产生了明显不同的两种意见。
空、海军因为各自作战对象及使用兵器不同,对飞机的座舱布局产生了争论。海军的作战目标为各种水面舰艇,飞行员根据机载电子设备操纵空舰导弹进行攻击,希望采用类似美国刚服役不久的F-14的纵列双座。而空军因其主要目标是大规模机械化集群地面部队,希望采用便于两名飞行员协同的并列双座布局。
在速度上,空、海军的要求也不一样。空军提出,飞机的攻击主要依靠领航员进行目视轰炸,所以,要求座舱布局是并座,使领航员有良好的视界。海军则提出,飞机的攻击将依靠导弹,由火控系统实施,希望飞机低空性能比较好。而当时的航空工业实力不足以在一个机型上搞两种座舱布局,双方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1977年,随着全国性“拨乱反正”工作的深入,我也被彻底平反。并作为主讲,去空军司令部汇报过三次,仅并座、串座方案我们就做了七八个。并座不单是计算,还做了吹风试验,并取得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还对并座弹射救生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我都一一作了汇报。
经过分析得出,这种吨位的飞机座舱如果采用并座,损失大于收益。
我们的意见是,以前的老飞机是在飞得低的情况下,投弹时采用目测瞄准,两名飞行员需要交流;一旦飞机飞得比较快,目测瞄准就有难度了,若采用导弹发射攻击,则目测没有意义。且轰5是亚声速飞机,“飞豹”是超声速飞机,不可能采用目视轰炸,飞行员之间也不太可能用对话的方式沟通。
最后意见统一了,先搞串座,串座搞好了,空、海军都会要的。
1977年2月,******、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正式下达了研制轰5飞机后继机的任务。这个文件综合了空、海军的要求,提出了主要战术技术指标,并且指出,该机主要用来突击敌方纵深目标和中型以上水面舰艇,航程能达到南沙群岛,能从二线基地起飞执行任务,特别要求具有良好的低空性能和在夜间复杂气象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1977年10月,三机部正式明确轰5后继机的机型名称定为轰7(“飞豹”早期的名称)。
这一年,******还成立了由王震副总理任组长,******有关部门和陕西省委领导参加的“飞豹”飞机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会议上,王震副总理指示:“飞豹”是一个好飞机,今年要初见成效,三年大见成效,尽快把这个东西拿出来,为对付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做好准备。”根据王震副总理的要求,会议决定,“飞豹”研制采取大会战的办法。
同年3月和6月,王震副总理在国防工办副主任叶正大的陪同下,两次来到我们所,听取“飞豹”方案论证汇报。他还亲切接见了参加汇报的同志,并和我们一起照相。照相的时候,叶正大硬拉着我坐到王震副总理的旁边,我觉得不妥,可他非要我坐在那儿不可。
我记得第一次领导小组会就把320厂设计所的高镇宁所长请来参加。1978年,三机部任命高镇宁为603所所长兼总设计师。同年,部里还任命陈绍猷和我为603所副总设计师。
“飞豹”研制的技术领导是国防科工委决定的。当时国家催得很紧。我刚从**********冲击中“解放”出来,“飞豹”研制任务就落到我们603所头上。我的战友是一批年轻同志,书本知识是丰富的,但实践经验确实少得可怜。我们就领着这样一支生气勃勃、无所畏惧,又很想把我国的航空事业做好、做大、做强的队伍,开始了中国“飞豹”的研制工作。
“飞豹”娶了“洋媳妇”
我们知道,航空发动机始终是困扰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直接决定型号研制成败的“瓶颈”。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产动力系统的技术水平只相当于国外50年代末期的水平。依靠当时国内动力系统所达到的技术水平,想要实现“飞豹”飞机的设计指标是完全不可能的。
1974年4月,三机部在北京召开“744”会议,讨论引进斯贝发动机和发展910发动机等问题。会上,603所介绍了采用两种发动机的飞机初步设计方案。6月,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引进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世界三大发动机供应商之一,简称罗·罗)的斯贝发动机。1975年12月引进合同正式签字,部里明确进口斯贝发动机就是要与“飞豹”相匹配。
“飞豹”飞机的研制成功与斯贝发动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斯贝发动机是1975年从英国罗·罗公司引进的。罗·罗公司的发动机也真是不错。至于说这个发动机该给哪个飞机配装,开始并没有想好。最早是给某歼击机,由于该发动机是属于涡轮风扇发动机,高空性能并不理想,但中、低空性能都比较好,所以,歼击机配装就不太合适。后来又准备给强击机,也不合适。正好那个时候(1975年)我们所正在为“飞豹”寻找发动机,就这样把斯贝选上了。
“飞豹”是完全自主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发动机的性能进行设计。同时,斯贝发动机也正好和“飞豹”当时所要求的低空性能好、作战半径大(油耗低)相适应。因此,“飞豹”和斯贝发动机真的是很有缘分。当时我们还开玩笑说,“飞豹”选了个“洋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