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学与建筑学上,0.618被称为物体的黄金分割点。一件矮的物品若位于另一件高的物品的0.618处,从视觉上来说,那便是最完美的结合。
同样的原理在于音乐上也是非常实用。就拿国歌来举例,把它的乐曲小节数计算出来,乘以0.618.那么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它的0.618处正是一个曲子的最高音处,也就是一段乐曲的高潮点。
若万物都遵循0.618的定律,那么人性包不包括在内?这是一个所有人都好奇的问题。当然,已经有人证实了这一点。这人,可能他自己都不曾发现,他做了一个多么伟大的举措。
他便是著名的反主流音乐家约翰·凯奇。
1952年在纽约的一座半露天音乐厅里,约翰·凯奇举办了个人新曲钢琴演奏会。当时只通过简易的海报宣传就有无数的人慕名而来,欲睹其风采。到演出的那一天,台下已是座无空缺,人头攒动。
当柔和的灯光打射到安静的三角钢琴上,约翰·凯奇从暗处缓缓走来,刚静坐于旁,喧闹的台下顿时便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竞相瞩目,等待着这位音乐天才给他们带来新的精彩。
三十秒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依旧的安静。
一分钟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开始窃窃私语。
两分钟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开始大声喧哗,甚至有人大骂,逐渐地乱成一团。
两分三十秒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的所有人都躁动起来,骂的骂走的走,乱成一团。
三分钟过去了,约翰·凯奇静坐。台下已经没有几个人了。
直到四分三十三秒过去之后,约翰·凯奇才离席起座,宣告他的新曲子已经演奏完毕,可此时,台下已是空无一人。
这,就是名动一时的曲子《4分33秒》。
后来,人们才发现,真正的《4分33秒》并不是指约翰·凯奇在台上静坐了4分33秒。而是他在后台设置了录音,将这4分33秒之内台下所有的声音都截取下来,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不同的效果。这才是真正的《4分33秒》。
有人曾做了这么一个实验。将《4分33秒》分解,乘以它的0.618,那么得出的结果是2分半以后3分不到的这几秒为乐段的高潮。计算出来的乐段高潮,与实际的台下反应相比较,这几秒正是台下最乱、最吵、离席最多的时刻。
原来人性,也同样有着“黄金分割点”。
用最沉默的方式来检视人性的不安和躁动,这是一种睿智,也是一种勇气。而所有被检视的人,都懂得黄金分割点的大论,可我们又如何用自己懂得的东西来控制自己在0.618处的慌乱与失智,并用最理性的眼睛与耳朵来看、来听这人世中的千诸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