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出版《飞机强度学》(1953)
新中国成立不久,有关飞机强度计算方面的书籍甚少,尤其是内容实用,通俗易懂的书更为少见。1953年,四局的情报资料部门新到了康恩的俄文版《飞机强度学》。这是一本苏联中等航空技术学校教材,内容实用。第三版增加了许多喷气式飞机构造方面的内容,包括强度、载荷,特别是增压座舱、弹射座椅等计算方法。当时,国内对于增压座舱、弹射座椅等都很不了解。徐舜寿看到后,认为可以作为航空技术员和工程师的重要参考书,决定翻译出来,供我国航空院校和飞机设计部门使用。
与他同在技术科工作的顾诵芬回忆:
“在与他一起出差的时候,看到他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在硬卧车厢里,把随身携带的硬壳提箱当桌子,摊开稿纸就开始翻译。他的翻译水平很高,半小时就可以翻译两页,就是以这样的速度在去南昌的旅途中把书译了出来。翻译过程中根本不需要借助字典。1953年底,书稿送到了机械工业出版社,1954年3月出版,印数是4300册,全国新华书店发行。
这本书出版后,就引起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认为这是一本对飞机强度计算通俗易懂,很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重要参考书。而译著所得稿酬,他一如既往,也是全部捐献给了抗美援朝。”
徐舜寿在这本书的“译者序”中写道:
“几年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套简明实用的航空丛书(在飞机方面应包括构造学、空气动力学、强度学、材料学和施工学等),能用简单的文字,少量的数学公式,切实地联系实际而编译出来(在目前我以为应以翻译为主),使具有高级中学、中等技术学校乃至中学程度的同志们都能看得懂;我相信这会对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起一定程度的加速作用。正因为这一本书满足了我的愿望,所以我才决定翻译它。
本书的特点(也就是使我喜欢它,从而决定翻译它,并在翻译过程中继续激励我译完它的原动力),主要有下列两点:
一、内容新颖而实用;对于新式飞机中的后掠翼、气密座舱、弹射座椅等讲得相当多而且很实用。著者经常由原理而讲到飞机使用和维护中应注意的事项,可以说是一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好书。
二、每一位从事飞机制造、修理、使用的人员,对飞机强度都应该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但在苏联教材没有介绍到中国以前,‘应力分析’似乎是一门高深的,非大学航空系结构组才能搞的学问。事实当然不是这样的。用浅近数学和力学来讲述飞机各主要构件的强度计算原理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本书就完成了这样的任务。
在翻译和校对过程中,我得到了顾诵芬和顾伟豪两位同志的协助,他们曾帮我校对了大部分的译稿和清样,谨此感谢。”
不难看出,他已经在酝酿“对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的设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具有高级中学、中等技术学校乃至中学程度的同志们”中培养一支技术队伍。该书出版后,徐舜寿为自己增加了一项任务,就是为设计技术人员送书。他每次出差总要在行囊中装十几本、甚至几十本《飞机强度学》,到工厂后送给设计部门。
关心设计人才的成长
徐舜寿一心想着建立新中国自己的飞机设计事业,非常关心工厂设计科技术人才的成长。他注重学习新技术,并及时把组织购买和搜集来的书籍与资料分发给三个飞机工厂的设计科,供设计人员阅读。当时,从英美等国家购进的原版航空科学技术方面的书籍、文献和资料非常稀缺。徐舜寿利用航空工业局的条件,向外文图书进口渠道提出需求,购买了相当数量的外文资料。
对于徐舜寿关注世界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注重学习新技术方面,顾诵芬有着很深的体会,他回忆:
“他在担任技术科长期间,非常关心工厂设计科人才的成长,以便为以后建立设计队伍之需。当时是一面倒向苏联,学习苏联的技术。但苏联除了教科书外并不能向我们提供更多飞机设计的参考资料。于是徐舜寿同志从局机关通过外文书店订购了三套英国的《航空学会志》和《飞机工程》、美国的《航空科学杂志》和航空工程评论,然后由我们负责发给三个飞机工厂的设计科,供设计人员阅读。可见他对筹建飞机设计事业用心良苦。
徐舜寿同志坚信新中国必定会建立自己的飞机设计事业,他也要为这个事业作贡献。他深知自己过去的经验已不能适应喷气飞机时代的要求,所以在业余时间里不断地学习新技术。1956年他认真阅读了苏联最新版的空气动力学,为熟悉高速飞机的性能计算和操纵安定性计算,他又阅读了俄译本Hilton的高速空气动力学,对高速飞机的空气动力及风洞试验有了进一步了解,为以后领导我们设计飞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他不仅自己看书,还喜欢将他自己的心得体会告诉我们,有时候还要和我们讨论,他读书效率高,而且能抓住要领。”
1956年,徐舜寿已经具备了飞机设计制造技术领军人物的条件。他的理想是要为中国自行设计新的飞机,早日研制出空军需要的先进战斗机,以满足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筹办航空工业展览会
1954年7月25日,南昌飞机厂试制初教5(雅克-18)教练机成功,通过国家鉴定。8月18日,株洲航空发动机厂试制爱姆11 (M-11)发动机成功。******主席亲笔签署了分别给两厂的嘉勉信。沈阳飞机制造厂和沈阳发动机厂试制米格-15比斯(含发动机)也取得很大进展。
1955年至1956年上半年,航空工业在修理、仿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956年1月,遵照中央关于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王西萍①局长就如何发展中国航空科学研究问题,向局总顾问、苏联专家切尔尼柯夫征询意见。之后,航空工业局制定《航空科学研究工作12年规划》,计划分三个阶段,建设17个航空科研及产品设计机构,真正建立起中国完整独立的航空工业。
在这样的形势下,航空工业局遵照上级指示,举办航空工业展览会②,旨在向中央领导展示航空工业的成就,展示航空工业的特点与发展规律,为党和政府制订航空工业发展战略及对重大问题的决策提供依据与支持。
这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既有技术性,又有思想性,展览的内容要生动、简捷,说明问题。
这项任务抓总的是四局机载设备处处长李国富。飞机的产品和技术展示部分由徐舜寿负责。他接受任务后,立即着手进行策划、设计和制作。所有的模型,要真实并要能演示,不仅要形象逼真,还要能动作。他安排技术科李在田和从320厂抽调的胡除生、贺福康等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一起设计,一起加工,忙里忙外,用半年多时间,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展览如期举行。
李在田回忆:
“那时,徐舜寿找我们研究,如何把展览办好。要能把复杂的理论讲得浅显易懂,又要能把展示搞得真实生动。他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应该怎么表现、怎么讲解,他都想了很多点子。
那一次展览,实物有一架米格-15比斯。我们还做了一个5万平方米总装厂房的沙盘。对飞机生产的流程以及工艺、制造、材料等各方面,包括介绍当时国内外同类技术的情况和特点等都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譬如飞机制造采用的模线样板工作法,厂房内部的工作流程等等。应该说,要把航空工业与其他产业的区别和特点表现清楚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这些工作中,徐舜寿除了一起参加具体工作外,在遇到一些重要事项时,还需要由他出面与工厂协调。那个时候,工厂方面对他是很尊重的,许多时候,他一出面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这个展览在局机关展出一段时间后,搬到了故宫,就在东华门附近的一个大殿和大殿前面的场地。军方的领导、包括十大元帅和政治局的领导都来看过,反映很好。后来搬进了中南海,给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展示。
在故宫展览期间,徐舜寿就离开了,他与徐昌裕副局长在筹划组建飞机设计室的工作了。”
中央和各方面的领导同志参观了展览,评价很好。历史的记录中,人们知道在现场向******等中央首长汇报的人,但不知道为了办好这个展览,徐舜寿等人作出的努力,更不会了解徐舜寿之所以接受这项任务的隐情。
在四局时期,徐舜寿的工作一直非常繁忙,经常半夜才回家。但有段时间他突然不那么忙了。夫人宋蜀碧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