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正泰集团董事长 南存辉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1984年,是温州的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目前在册员工26000多人,其中党员1100名,总资产200亿元,年销售额300亿元,产业涵盖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光伏发电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新能源开发商及能效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销往90多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前茅。
作为正泰集团的董事长,我曾总结过公司成功的三点原因:一是集团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二是坚持企业发展的加减法;三是始终坚持创新。结合正泰的实践,从企业出资人的角度,我还要强调一点:正泰能有今天,还与我们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密不可分。这些年,正泰的党组织以其富有创造性、创新性的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正泰人”是有深切感受的。
回顾正泰党组织的发展脉络:1993年成立党支部,1995年成立党总支,1998年成立温州市第一家非公企业党委。近20年来,实实在在地发挥着新时期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四大作用:“导航器”——产生了精神上的原动力;“主心骨”——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力;“内当家”——增强了思想上的凝聚力;“先锋队”——形成了行动上的感召力,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地找准切入点,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在正泰各个重要发展阶段发挥了自己应有且重要的作用。
非公党建促进“两个健康”
我们都说,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对促进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实际上,对促进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也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这也是我这些年的深刻体会和感悟。
正泰的党组织首先发挥了引领作用,把好了政治方向。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办企业,遵循三句话:“听中央的,看欧美的,干自己的。”听中央的,就是说随时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组织是公司的政治核心,正泰党委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贯彻落实到企业,在大方向上掌着舵,并及时提出具有重要价值的建议。这一点,“正泰人”非常有体会。“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我们企业使命的内涵不断提升,正得益于党组织的工作,是它让我们跳出“投资就是为了赚钱”的狭隘意识,自觉地肩负起振兴民族工业的重任,实现产业报国的使命。也正是在这一信念的鞭策下,我们经受住了各种利益诱惑,确保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使集团越来越壮大。
其次是推动了企业变革,促进了持续发展。这些年,正泰党委始终立足于企业的实际,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这个指导方针,以构建“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企业的党建工作,结合点找得非常准确,这有力地保障了公司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此外,党组织还带动了员工成长,增强了企业合力。正泰党委结合实际,积极履行“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谋求发展,为社会承担责任”的经营理念,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为员工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同时,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可以说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这种价值是无形而宝贵的。
怎么才能更有作为
上面我们谈的实际上是党建工作下企业的受益点。说到非公企业的党建工作,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正泰的特点和做法是什么?或者说,在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如何更有作为?通过思考并结合正泰的实践,我们摸索出“端正一个认识、抓好两个结合、坚持三个注重”的思路。
先说“端正一个认识”。民营企业抓党建,关键要明确为了什么。我们的认识是,抓党建是为了企业更好地发展,而且也一定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这一点在认识上是非常坚定不移的。也就是说,正泰建立党组织不是为了应付上级要求,走走过场,摆摆花架子,而是确确实实地把党建工作当成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我要建党组织”而不是“要我建党组织”。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当时面临着企业如何发展壮大的问题。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人,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和向心力产生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了。当时我首先想到了党组织。道理很简单,作为一个企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企业要发展壮大,就离不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而且,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关键在于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而党员是员工中的骨干力量、先进分子,通过加强党建工作,就可以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还有就是,只有建立了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才有组织依托,解决好员工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1993年初,我几次到温州,上门恳请刚退居二线的温州市交通委原办公室主任吴炎到正泰工作。同年7月,公司党支部终于成立,吴炎任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从此一路走来。只有认识到位,才会支持到位。我就是这个观点。因为只有支持、信任党组织,才能让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至今正泰党委已历四届,我都把党委书记摆到师长、战友、舵手和内当家的位置上。虽然平时工作很忙,但是我会尽量参加党委的重大会议和活动。每年“七一”,我无论在哪里,也都会尽量赶回来参加党委组织的纪念活动。
再就是“抓好两个结合”。也就是党建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非公企业党组织如何才能有效发挥作用?我觉得党组织首先要明白,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效益始终是第一位的,没有了经济效益,什么都是空谈。所以党建工作首先要时刻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时了解企业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难点。正泰党委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以“企业需要、业主理解、职工拥护、党员欢迎”为原则,坚持“业余、小型、多样、务实”的活动方式,积极为公司董事会、总裁班子出谋划策,千方百计做好各项服务,促进企业做强做大。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公司早有规定:中层管理人员会议,党委书记必须参加;公司董事会会议,邀请党委书记列席;各子公司、分公司召开会议或有重大活动,同级党组织负责人必须参加。每逢企业重大决策,总是首先认真听取党组织的意见。一方面是党组织主动结合,一方面是企业积极配合,取得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再说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企业文化对现代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它就跟磁场一样,虽看不见、摸不着,但随处可以感受得到,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可以统一员工的思想,而党建工作则可以把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各个方面。比如,集团党委结合企业实际,牵头总结提炼出“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的企业使命,“诚信守法、注重绩效、不断变革”的核心价值观,“和谐、谦学、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谋求发展,为社会承担责任”的经营理念,并帮助企业明确了“成为国际一流的新能源开发商及能效管理系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愿景目标。这一先进、完备的价值观体系,已经成为正泰企业文化的核心。
最后是“坚持三个注重”。哪三个注重?一是注重队伍建设。集团不惜费财力物力,专门聘请了一批优秀党务工作者,将党群活动经费列入行政经费预算,并设立了相关的部门,使党建工作不因人员不足而“缺位”,实现了党组织的有效覆盖。二是注重创新载体。集团党委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推出一个新载体,即把党、工、团小组建在基层班组上,打造“四结合”学习型班组。以行政班组长为中心,党、工、团小组长紧密配合,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又解决实际困难,带动员工共同成长。目前,正泰在温州地区已经建立近300个“四结合”班组,覆盖员工1万多人。有媒体曾经问我对正泰党委开展“四结合”活动的看法。我说:这就相当于当年毛泽东同志“把支部建在连上”的做法,对民营企业来说这是一大创举。三是注重党群共建。正泰拥有健全的党、工、团组织,形成了“党建带团建,党工团互动,紧密联系,协同发展”的格局。通过党群共建,成功实现了组织对接、资源共享、共建互促的新型工作模式,有力地助推了企业的向前发展。
在互动中齐头并进
我们从过去只讲“温州话”到学会“普通话”,再到必须用“国际语言”来交流,正泰已从一个地方小作坊成长为现代企业集团。近年来,正泰集团及其党委也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双强百佳党组织”等称号。
正泰发展的成功,有人认为是我的功劳,但我认为是党组织的功劳。建设活力和谐企业的实践,再一次有力证明了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是非公有制企业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政治保证。可以这样说,正泰的发展中,党组织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和战斗力,更让“正泰人”有了使命感。说到这儿,我想提到的是:正泰能有今天,正泰首任党委书记吴炎是立了大功的。投资就是为了赚钱吗?绝不是。吴书记“实现人生价值,振兴民族工业”的话语,现在仍时刻在我耳边回响。不久前,集团为他立了传,出版了《真情人生——正泰首任党委书记吴炎纪事》一书。饮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不会忘记正泰党建工作开拓者的艰辛探索与付出。
这些年的收获和经验告诉我:非公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一心一意依靠党组织,发自肺腑、满腔热情地支持党建工作;而非公企业的党组织要想大有作为,也必须扎扎实实地服务企业的发展,在促进“两个健康”中找到自身定位,进而体现自身的价值。只有实现了这种良好的互动,党建工作才会有力发展,企业也才会真正地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