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成功、喜悦与孤独、失败、痛苦都是人生需要面对的正面意识和负面意识。人人都希望有更多的正面意识,但在人的一生中往往处于负面意识状态的时间多于正面意识,而且由于负面意识产生的刺激最深刻,在成长时期负面意识对人的帮助和作用最大。失败固然可惜,但人只有经历挫折和失败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在我们的人生之中成功是目标,失败是基石。
我们对自然每一次的改造,使自己生活更好的同时,也对自然产生更多的破坏。能否把握好两面性的影响,实现坏事变好事,以及是否真的能认清形势、防范风险主要就取决于自身的认识和判断。
对人类自身认识形成的两面性,我们更要有清醒的了解和把握。我们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会形成认识的结论,作为我们判断和行动的依据,但这种结论并不是客观本身,而是我们认识这一意识活动的产物。这种结论作为依据和基础就有两面性,会对我们行为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我们常常说到的“双刃剑”就是对认识上两面性的一种比喻,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就因为技术虽然是人类所依赖的主要工具,但技术的使用也会造成两面性的影响和后果。合理使用技术能极大地帮助人类,滥用技术则会形成破坏从而危及自身。
事物在运动和变化中产生的两面性后果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系统存在、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存在,其对自身、对其他事物带来的两面性影响和后果就不会消失。人的认识和判断也具有两面性,我们的一切认识,包括决策和行动都应该充分考虑两面性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正面影响,而尽量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唯有如此,我们的认识才能尽可能的全面以及符合实际,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我们个人以及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局限性
事物的不可知原理产生了我们主观认识上的各种局限,自身意识活动的影响和限制也形成了认识上的不足与局限,局限性是我们对事物认识上的客观存在。由于系统规律性的近似性,我们的理论和认识也是近似的,加上系统变化的随机性和自序性,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有局限,不可能完全准确、正确、全面地加以把握和表达。
事物存在和变化是无法穷尽的,而且事物增加导致变化的增强和复杂也无法预知,我们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系统认识信息上的不完整、不客观、不准确和不正确,不可能完全反映事物的运动、变化情况。二是认识表达方式上的局限,语言和文字作为记录信息的符号有其固有的缺陷,无法穷尽系统的一切信息。三是认识能力上的局限,认识只是从自身出发的一种特定主观意识活动,自身的局限使主观与客观之间始终存在差距。四是系统相对性和两面性带来的各种认识偏差。
事物都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在我们自身的意识上也没有绝对的正确、绝对的符合实际,始终存在局限,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局限性让我们既不要盲从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也不要对未知的事物迷信和曲解。对尚不了解的事物和现象,在掌握其性质,形成合理解释前不要轻易、草率地下结论,形成主观上的想象和臆断,否则会对我们主观认识的提高造成阻碍和误导。
只有正视局限性的存在,我们才不会陷入盲目,才会保持慎重和理智,也只有正确认识局限性,我们才能尽量克服局限性的作用和影响,形成尽可能正确的观点和方法。
掌握有用的认识方法
根据认识的基本原理和性质,我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以及自身的逐步成长中摸索和总结出一些有用的认识方法,它们既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自身的深刻体验和宝贵财富,对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有重要的帮助和作用。当然一切手段和办法要做到有用与有效,都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要求。
一、创新
创新是认识和发展的灵魂,是人主观思维中最重要的类型和形式,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最好体现,它是对系统原有束缚的突破,是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的直接动力。事物的动态变化使创新成为系统演化的必然要求,只不过物质世界里普通物质演化中的突破和变化是被动的,是累积到一定程度按照演变的秩序自发而成,而人的创新是主动的、积极的和有目的的,创新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其他物质最显著的标志,也是人类自身最重要的力量。
创新是系统突破和发展最有力的工具。理论和经验是我们认识活动的总结,可以在一定范围、一定阶段内运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是我们积累知识、检验成果的重要依据和内容,但理论和经验也将随我们认识能力的不断深入而变化、丰富和发展。理论和经验不可盲从。用理论和经验指导实践是必然和正常,一些新的观点也要用现有的理论和经验来证明,这也是衡量和检验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将现有理论和经验作为一切的出发点,并作为解释和行动固定不变的依据就是保守和固执,会造成极大的阻碍和损害。
近代以来西方科学技术能够取得重大的发展和进步,就是源于从古希腊开始在思想和认识上的不断创新及突破,在已有和已知的基础上总能更进一步。而近代中国一直以来始终以古人的智慧为自己人生的哲学和指导,更多地从过去和历史吸取经验、塑造自身,过多沉湎于对传统的自豪和维护,满足于对文献的考证和诠释,虽然这些古老的文化和遗产的确灿烂辉煌,但长期以来创新少、突破小、进步也就慢,也很难推广和影响到其他地方,反而相对变成落后,直到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己实际形成改革开放,实现了创新与突破,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步。
创新比维持要困难得多,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习惯是最难打破与克服的,创新最大的挑战和障碍主要就来自于我们自身的主观思维。对尚未认识、解释不了的事物和现象不要轻易否定,而要敢于存疑,勇于大胆探索,通过创新突破旧有的框套。社会也应对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形成理解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包容性社会氛围,既要能从相对性出发换个角度给予宽容和理解,也要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使创新能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创新既体现在对未知的探索上,也体现在对现有条件变化的把握上,如管理作为经验科学,管理知识和经验汇集了很多人成功的总结,但其成效在于当时情况下恰当的环境和条件,并不是无条件的绝对正确,若盲目地用于自身却不一定都合适,在相似条件和环境下可能有作用,否则反而可能是失败的根源,有时反其道而行之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准确认识知识和方法的有效性,不拘泥于常规和俗套,正确运用于实际,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培养创新能力,就要有求新、求变的欲望,在生活中养成和保持好奇心及兴趣,并善于将其与实际相结合。实现创新,关键在于自己内心认识的突破,要形成面对新事物时的敏感和兴奋、我们自身意识上传统、固有的安全和求稳心理,在面对全新的突破时往往会产生不安和恐惧,只有将这种恐惧转化为一种敏感和兴奋,我们才能勇于面对新事物,敢于创新。
创新也是有两面性的双刃剑,要用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制度加以约束和控制,以避免创新带来的无序和危害。在我们主观认识的创新可以与精神世界里、文化艺术上的创新一样不受任何的束缚和制约,不拘泥于任何形式,没有任何禁忌,衡量的标准主要是美,因为这只是一种意识上的幻觉,是在个人主观上存在的真实,并不反映客观实际。而真正有用的行为创新都来源于实际的基础和需要,会对实际产生影响和冲击,体现为对原有的改变和突破。所以把创新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必须慎重。符合实际的创新行动有巨大的推动力,不符合实际的则不仅没有意义,还可能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要用人类的自律和道德氛围加以限制。社会创新氛围中的内容之一也是能够制止、消化和化解创新有可能引发的不利后果。
二、度的把握
度的把握是认识和发展的核心。度是程度的简称,指作用和力量的范围及大小,它有两种含义:一是事物变化的范围,只有在事物的极限范围之内才构成事物本身,在合理的限度内行动才能发挥作用,并且是产生的破坏效果尽量少,我们在处理问题、解决矛盾时一定要把握自身和对方的合理限度,不要采取极端方法,打破问题可以承受的极限,否则就不是解决问题,反而是导致破坏,在日常生活中不留余地,仅仅为了满足和快感把事做绝,将事情逼至绝境和没有退路必然会物极必反,最终只会对各方面的利益都造成损害,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应有方法;二是事物变化的程度,把握程度就是拿捏分寸,掌握解决问题的时机和火候,事物往往由不同的条件和因素决定,在不同时刻有不同状态,只有准确把握导致事物变化的作用和时机,正确掌握力量的大小,才能做到迎刃而解,实现预期目的,多一分则过,少一分则欠,都不可能达到理想效果。
一个人成熟与否、能力高低,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多少仅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核心是对度的把握能力。做正确的事是把握发展和变化的趋势,正确的做事则是度的把握。把握度就要掌握最佳的力量和作用点,通过最佳的条件和时机,做到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这是我们能取得成效的根本。
度有静态和动态之分,静态是指存在的范围,动态则是变化的程度,以及恢复原有状态的能力,因而要想把握恰当的度,主要必须抓住两点。首先是事物的属性以及决定事物根本的主要因素。其次系统是一个平衡有序的动态有机整体,须抓住系统的平衡状态以及构成这个状态的因素和标准。事物变化的两面性效果,好与坏、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都是取决于对度的把握,看行动和作用到何种程度。只有准确把握这两种分寸才是成功的保证,才能迎刃而解,水到渠成,例如人类要适应自身和生活发展的要求,就要向自然索取生存空间,必然就要毁掉一部分植物和动物原有的生存环境,但毁坏多了也将伤及自然环境的根基,反而对人类自身有害,如何既满足要求又不损害根基就取决于人类自己的把握能力。
度的把握也是平衡的要求和技巧,只有掌握恰当的分寸,顺应平衡的自我恢复能力,形成最佳的平衡才能实现最好的结果。在生活中自我意识中最主要的平衡就是心态的平和,内心的稳定与平和既有利于我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也可以减少意识剧烈变化对身体的影响,这也是我们自我调整、自我恢复的基础和目标,成功时可以享受兴奋和喜悦,但也要有危机感,物极必反;失败时不必压抑,可以通过宣泄以利身心,同时也要想到失败的相对性和两面性,风雨过后是彩虹,以坚韧和反省重拾信心。
把握度必须使之在事物许可的范围之内、在平衡的系统秩序之中,否则性质已发生改变,也就谈不上度的问题。自信是人的立世之本,但过于自信就变成自负和骄傲;坚持是人的优良秉性,但超过限度就是顽固;忍让是一种美德,没有原则的一味忍让反而成为懦弱和胆怯;我们需要适度的放松,这样才能形成自身的恢复,并挖掘潜能,但过度的放松只带来懒散,无法凝聚自己,反而侵蚀了身心,丧失了前行的动力。一切取决于自己的把握和判断,在系统之内找到行动的方法只是一半的成功,行动上把握恰当的分寸才能取得最终的成效。
在我们的主观认识上,度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认识和判断是行动的基础,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形成正确的判断,也才会有好的行动结果,而认识往往会受到主观和客观上各种因素的影响。客观上的因素我们不容易掌握,主观上的因素则存在各种局限,这些都不太容易消除和克服,关键就取决于自身的把握能力。只有掌握好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意识不到、重视不够或者过于看重都不可能形成好的结果。军事指挥上决策的艺术实际上就是冒险的赌博,在战场上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但敢赌的决策绝不是盲目的判断、胡乱的冒险,而主要依靠对敌我双方各种实际情况的分析和判断,这种认识的形成就取决于自己对相关因素的把握能力。
在我们人生之中要把握好度最重要的原则是谨慎。我们任何行为的成败都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外在的条件,外在因素我们无法控制,既然有那么多的不可知和不可控,我们有什么理由盲目和过于乐观。正面意识虽然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但却不容易产生全力以赴的重视和成效。虽然人类的力量很大,但我们个人实在是太渺小了。即使我们能有所作为,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即使我们个人再辉煌、再高傲,也还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即使自己的能力很强,也要通过他人的配合和传递才能发挥作用。我们有什么资格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只有忧患和危机意识能让自己保持长久的清醒和理性。
谨慎应该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出发点,谨慎地思考、谨慎地决策、谨慎地行动,还有谨慎地做人。谨慎就是不自满、不浮夸,也不悲观、不气馁、不妄自菲薄;谨慎就是保持谦虚,不自以为是;谨慎就是不走极端,留有余地。只有谨慎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分寸,只有谨慎我们才能少犯错误、走向成功、赢得尊重,也才能体现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和素质。
谨慎要求我们在生活和认识中、在自己的内心里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敬畏不是只对自然以及力量大于我们的事物产生畏惧,而是对一切的尊重和重视。不过于随便、草率,这应该成为我们基本的立世之道和原则。敬畏不是害怕和胆怯形成的软弱、产生的不敢,而是虽然我们已拥有很强的力量,却不能就此不知天高地厚、唯我独尊,也不能玩世不恭、目无一切。对不了解的事物不要轻易下结论;对不熟悉的事物,不要信口开河;对不爱和不同,不要故意亵渎或盲目排斥,即使对于已经熟悉和了解,也不要过于自以为是。
人类的理性是我们发展和进步的基础,一旦丧失了理性,我们也就失去了正确、清醒的认识和判断,没有了理性的引领和约束,将会陷入不能自拔的盲目和疯狂,带来的只有破坏和灾难。在社会某种特定氛围和舆论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更容易缺乏制约、散播情绪而产生狂热,丧失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