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宣布:“我虽然没有什么德才,但作为黄帝和虞舜的后代以及太后的至亲,得到上天的庇佑。现在,天命要将皇权转交给我,我哪敢抗拒呢?我将正式登上皇位,成为真皇帝,改国号为新朝,改年号为始建国元年。”不管是年号还是国号,王莽要的都是一种新气象,从汉朝的腐朽气息中彻底走出来。
新旧王朝代言人的交锋
既然要当真皇帝,就必须把那枚富有象征意义的传国玉玺拿到手。当年,汉高祖的刘邦从秦始皇的后代子婴的手中夺走了这块宝贝,现在别人又要从他的后代孺子婴的手中抢去了。真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
问题是,玉玺在老太后王政君的手里,这位汉王朝的守护者会轻易地把它交给王莽吗?当然不会了,对此,王莽非常清楚,这是一件让他非常伤脑筋的事情。他不肯也不敢对这位老太后动硬的,那样天下人会怎么看自己,一个践踏孝道、忘恩负义的人如何赢得天下人的拥戴?
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呢?王莽又想到了那个在他和太后之间往来斡旋、充当和事老的人——王舜。这次又得难为这个堂兄弟了,还得麻烦他走一趟,把传国玉玺给自己带回来。传国玉玺说白了,就是公章,没有它,这个皇帝怎么看都是假的;有了它,才算名正言顺。
王舜虽然是王莽执政团队的核心成员,是王莽的心腹,但从他的本意来讲,只是希望王莽成为周公那样的辅政大臣,以自己的贤德来拯救危机中的西汉王朝。不管王莽是居位摄政,当假皇帝,还是以假乱真,正式登基,都不是他希望看到的事情。但现在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已经不是他所能扭转得了的。但他没有想到的是,麻烦又找上了自己。
上次,为了当“假皇帝”的事情,王莽就让他出面说服太后,王舜是碍于情面,硬着头皮去的;现在,王莽想从太后那里拿走传国玉玺,又找上了王舜。王舜哭丧着脸对王莽说:“能不能换个人啊?上次‘假皇帝’的事就是我出面的,怎么这次又是我啊?硬骨头都让我啃,这不欺负人吗?我开不了这个口。”
王莽只有好言劝慰,好说歹说,终于让王舜这个老好人同意了。王舜带着王莽的嘱托去长乐宫面见太后了。当他表明来意之后,太后果然是破口大骂:“你们父子和全族的人都受朝廷的厚恩,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你们非但不知恩图报,反而欺负一个孩子,夺取刘汉的江山!人如果卑鄙、下贱到这步田地,他的剩饭连猫狗都不愿意吃,天底下怎么还会有你们这样的兄弟啊?”
老太后仰天长叹,声泪俱下,无限凄凉地说:“我这个刘家的老寡妇,早晚有一天要死的,我要用这块玉玺殉葬,绝对不能交给你们!”太后身边的侍从们都跟着流泪,连王舜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太后面前痛哭失声。
过了许久,等自己渐渐平静下来之后,王舜才低声对太后说道:“王莽想登基称帝,取代刘汉,建立新朝,自己也无力劝阻他。王莽铁了心要取得传国玉玺,但如果太后宁死都不愿意交出玉玺,我怎么能勉强太后呢?我这就回去向王莽复命!”
王舜的这番话让太后的心软了下来,她不想自己这个侄子为难,也很清楚,如果王莽执意要拿到传国玉玺,自己是没有办法保住的,说不定还会召来飞来横祸。太后王政君取出了传国玉玺,使出浑身的力气摔在地上,“我已经没有几天活头了,但你们兄弟将来会遭受灭族之祸啊!”或许老太后说这话的时候也想不到,她会一语成谶,预言了王莽和王氏家族未来的命运。
王莽取得了玉玺,虽然是摔掉了一个角的,但也极大地鼓舞了他的自信心,于是决定再接再厉,解决下一个难题,也就是改变太后的汉朝称号,换用新朝称号。有了索取玉玺的成功经验,王莽觉得太后也是识时务的,不是那么难对付,所以,这次他决定由自己亲自出面解决这个麻烦。
就在这个当口上,一个名叫王谏的、与王莽同族的人递上来一份奏章,说新朝取代汉朝是天命所归,太后再用汉朝的旧称号就不太合适了。看到这份奏章,王莽得意地一笑,“真是想啥来啥!既然已经送上门了,那就拿你来投石问路吧!”
带着王谏的奏章,王莽驱车直奔太后的宫中,将奏章呈给太后看。看了这份奏章,太后的怒火直冲脑门,她恶狠狠地说了一句反话——“说得有道理!”
王莽一看太后是这个反应,知道如果现在坚持要求太后更换称号,就会彻底激怒太后,到时候彼此翻了脸,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他马上顺着太后的心意说道:“这个缺德的玩意儿,真该死!”然后随便敷衍了几句,就退了出来。
虽然这次进攻失败了,但王莽并不甘心就此放弃,新朝的皇宫里住着一位前朝的老太后,这算怎么一档子事儿啊?就在这时候,又有人进献天降符命之类的东西,这次是一面刻有文字的铜壁。铜壁文中把太后称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王莽大喜,天降符命,自然是不可抗拒的,否则要遭天谴。尊太后为“新室文母太皇太后”,说明自己是个孝顺的好孩子,同时也达到了改换太后称号的目的,具有改朝换代的巨大象征意义。他不再跟太后浪费唇舌了,直接下诏,采用太后的新称号,还说太后是“普天之下应该世世代代尊敬的伟大母亲”。
其实,前后两个建议说的完全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一个正着说,一个反着说;一个比较直接,一个比较委婉,效果却完全不同,当事人的结局也迥异。前面那个要求废掉太后汉朝旧称号的人被毒死了,后面这个进献“新室文母太皇太后”符命的人却得到了封赏。由此可见,说话一定要谨慎啊!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
登顶的那一幕
索取传国玉玺,更换太后称号,阻碍新王朝建立的障碍一个个被清除掉了。王莽的复仇计划也即将大功告成。他开始迈出最后一步,登上权力的最高峰,让那个无情无义、心狠手辣的姑姑看着汉室的江山被夺走,却无能为力。王莽从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中体验到了报复的快感。
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正月初一,新朝的开国大典隆重举行。王莽带领大臣们向太后王政君奉献了新的玉玺,这意味着汉朝的太后变成了新朝的太后,改朝换代了!
王莽当众宣读了对孺子婴的策书,“从前,你的太祖高皇帝在上天的庇佑下,开创了汉朝,江山社稷传承了十二代,享国二百一十年。但现在天意开始眷顾我了。《诗经》上说:‘殷朝的后裔变成了诸侯,向周朝称臣。由此可见,天命并不是永恒不变的。’现封你为定安公,永远作为新朝的国宾”。
五岁的孺子婴望着五十四岁的王莽带着哭腔宣读对自己的策书。他不明白这个场景究竟意味着什么,会给自己的命运带来怎样的改变,只是傻乎乎地站在那里,不安分地活动着身体。太后则报以一副冷眼,面无表情。气氛显得有些古怪。
王莽并不理会这些,宣读完对孺子婴的策书,他走到小孩子的面前,握住那双柔软的小手,眼泪扑簌簌地掉了下来。王莽感叹说:“从前周公居位摄政,等周成王成年后又还政给他。而自己在天命的驱迫下,无法按自己的本意行事,将来还政给你,只能接受禅让称帝,建立新朝。”
王莽的这番话并不全是虚情假意,表演给别人看。从一开始,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周公那样的贤臣,辅佐君主,建立永垂不朽的功勋,让自己名垂青史。但由于种种原因和机缘巧合,他最后没有做成周公,反而被推上了皇位,成为开国之君。这其中的滋味和心境,只有王莽自己能够体会了。
最后,孺子婴在宦官的引导下向王莽北面称臣。所有参加典礼的人都情不自禁地唏嘘感叹。这个场景意味着一个旧王朝的正式结束,一个新王朝走上了历史舞台,而在场的人就是这个历史性时刻的见证者,内心必然感慨良多。
他们也在期待着一个新的时代、新的世界,相信新皇帝和新朝廷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的荣华富贵。旧王朝危机四伏、动荡不安,新王朝则是生机勃勃、歌舞升平的,这样的前景怎能不让人激动!
王莽也没有忘记那些帮助自己登上皇位的有功之臣,论功行赏是必须的。王舜被任命为太师,封安新公;平晏担任太傅,封就新公;任命刘歆为国师,封嘉新公;任命哀章为国将,封美新公。以上这几个人被称为“四辅”,位列上公。哀章这个落魄书生在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下,凭着自己的小聪明,竟然创造了平步青云的奇迹。
任命甄邯为大司马,封承新公;任命王寻为大司徒,封章新公;任命王邑为大司空,封隆新公。以上这几个人统称为“三公”。
任命甄丰为更始将军,封广新公;任命王兴为卫将军,封奉新公;任命孙建为立国将军,封成新公;奉命王盛为前将军,封崇新公。这几个人统称为“四将”。其中的王兴和王盛本来都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王兴是个守城门的小吏,王盛则是个卖饼的小贩。就因为当初哀章在他制造的天降符命中凭空捏造了这么两个人名,王兴和王盛就一步登天,步入了辅政大臣的行列。让人哭笑不得!
盛大的仪式结束后,举国欢庆的活动开始了,整个长安都陷入了狂欢的氛围当中,偌大一座城市灯火通明,成了不夜天。到处都是欢歌笑语,每个人都在开怀畅饮,尽情地抒发着内心的喜悦,庆祝一个新世界的诞生,期盼这个新王朝能够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有了王莽这样圣明的君主,人们相信儒家推崇的大同世界就要成为现实,就像共产主义一样,那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能够激起每一个人的共鸣和向往,不管他是贵族、高官,还是平民百姓;不管他是学富五车的儒生,还是目不识丁的山野村夫。
皇宫里自然也摆下了丰盛的酒宴,满堂的达官显贵尽情地享受着美酒佳肴和衣香鬓影。王莽独自坐在最高处,俯瞰着下面的公卿大臣、皇亲国戚,有他家族的人,也有刘汉皇族的成员;有手握军政大权的高官,也有爵位尊显的贵族。这些人都很开心,都非常拥戴自己,都支持新朝取代汉朝,一波波地向自己祝酒、献媚。
虽然喝了很多酒,但王莽的头脑却格外清醒。他有种很奇怪的感觉,现在自己真正是君临天下了,普天之下都是自己的臣民,内心的孤独感却更加强烈了。尽管眼前人头攒动,所有的人都努力向自己展露灿烂的笑脸,王莽反而觉得自己与他们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仿佛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是在酒精的刺激下产生的幻觉吗?王莽在心里问自己。“应该不是,或许这就是帝王特有的悲哀吧!谁让你高高在上,离大家那么远了?谁让你掌握了对每个人生杀予夺的大权了?距离固然能够产生权威,距离也能够产生孤独和不安!”
王莽坐在那里看热闹看得越久,这种孤独和忐忑不安的感觉就越强烈。他似乎有种不祥的预感,自己和新王朝未来的路危机四伏。但从眼前这种朝野拥戴、万众一心、歌舞升平的景象中,他又找不出危机的根源究竟在哪里?在这繁华的表象下究竟隐藏着什么,王莽说不清楚。
在这种危机感的驱迫下,王莽实在坐不住了。他心里很别扭,很不舒服,索性借上厕所的机会从喧嚣的宫殿中溜了出来,躲进了一个僻静的角落里。这里的位置很高,视野也很开阔,可以俯瞰灯火通明的皇宫,甚至可以看到宫城外的景致。
清凉的晚风吹拂着,王莽的意识更加敏锐了,判断也更加准确了。他觉得自己似乎可以抛开那些纷纭复杂的表面现象,直接捕捉到事物的根本。他惊讶地发现,危机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来自他自己,他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他一直坚信不疑的真理,危机似乎就潜藏在其中。
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啊!对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仰,王莽从来没有产生过怀疑,也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给了他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他风风雨雨几十年,一直走到现在,一直爬到这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一直保持了高尚的节操和严格的自律,赢得了天下人的爱戴和崇拜。
或许是一个人站到了最高处的时候,就会在瞬间看得更远,看得更透彻,开始反思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所作所为。但王莽厌恶这种感觉,因为这种感觉会瓦解他的精神支柱,让他从一个自信、坚定和充满了力量感的人,变成一个自卑、软弱、优柔寡断的人。
王莽使劲地摇摇头,想把那些念头、那些感觉从自己的脑海中和内心里甩出去,让自己回到已经习惯了的、正常的思维轨道上来。就在这时候,宦官找到了他,王莽只能从自己深邃的精神世界里回到庸俗、肤浅的现实当中,回到宫殿里,继续接受那些下属们的祝酒和赞美。不管怎样,戏还得接着往下唱。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