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更大的叛乱终于爆发了,王莽腹背受敌。在危机面前,王莽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书生懦弱的一面,惊慌失措的他抱着小皇帝,在列祖列宗的牌位前痛哭。除此之外,他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好在,叛乱很快就被平定了。
腹背受敌
刘崇起事虽然失败了,落了个身死家灭的结局,但他的牺牲并不是毫无价值的。正如他当初预想的那样,他的行动就像一粒火种一样,点燃了燎原大火。而这次的纵火犯是王家的一个老对头、老冤家。
纵火犯名叫翟义,是汉成帝时宰相翟方进之子。翟方进在任时,与当权的王莽的叔伯父们结怨很深,并与被王莽搞掉的对手淳于长关系密切。后来,翟方进被逼自杀。而翟义与王莽的叔父、曲阳侯王根也有仇。翟、王两家可以说是世仇,苦大仇深。
翟义是文吏出身,对于儒生王莽的做派一直看不惯。他担任各地郡守、州牧时,凭借严刑酷法的铁腕手段治理地方,与王莽推崇的仁政、礼治背道而驰。这也是翟义反对王莽的一个因素。在翟义看来,王莽就是一个迂腐的儒生,让这样的人治理天下,只会带来灾难和祸乱。
当王莽居位摄政,成为“假皇帝”后,翟义也清楚地看到,任由事态发展下去,王莽的下一步就是篡汉。所以,不能再等下去了,起兵反对王莽的时机已然成熟。和刘崇一样,他认为只要举起维护刘汉皇统这面大旗,讨伐王莽,就一定会得到全天下的响应。
居摄二年(公元7年)八月,一个闷热的下午,时任东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太守的翟义把自己的外甥陈丰叫了过来。陈丰是他的亲信和得力助手,虽然没有什么智谋,但忠诚勇猛,是个不怕死的主。
陈丰见翟义面色沉重,知道肯定是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等他落座后,翟义举起樽中的酒,一饮而尽,开口说道:“王莽立孺子婴为皇太子,自己居位摄政,当上了假皇帝。表面上是说,他在效法周公辅佐周成王的故事;实际上,他不过是借此来试探天下人的反应,如果没有阻力,将来他一定会篡夺汉室江山。如今,皇室衰微,外面又没有强大的藩王作为后援,朝野上下都向王莽俯首称臣,该如何是好呢?”
陈丰是个武人,出谋划策、揣摩人的心思,并不是他的专长。他直勾勾地看着翟义,大声说道:“舅舅,你说怎么办?我跟着你干就是了,上刀山、下火海,都是您一句话的事儿!”
望着这个朴实、憨厚,又忠诚可靠、敢玩命的外甥,翟义内心有一种怜悯和不忍的感觉,“真的要把他也拖入这个火坑吗?那可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九死一生的买卖啊!”可是转念一想,就算不让他参与,将来一旦事败,朝廷追究起来,他又能独善其身吗?
或许这是一个人在造反前的普遍心理,翟义与刘崇的想法如出一辙。不是他们没有亲情和顾虑,实在是事已至此、情非得已。
翟义收拢了思绪,气愤地说道:“我身为故宰相之子,又担任大郡的太守,一家两代受朝廷的大恩,为朝廷讨伐逆贼,义不容辞。现在,我想挥师西进,直捣长安,杀掉那个不该居位摄政的人。然后,从宗室中选择一个适宜的人立为皇帝并辅佐他。即便最后兵败身死,我们也能够名留青史了!现在,我准备动员人们一起起事,你愿意协助我吗?”
陈丰霍然站起身,“我唯舅舅的马首是瞻,管他是谁,什么安汉公、宰衡、假皇帝,只要您说他是该杀的贼,我就一定把他的脑袋取来献给您”。
甥舅两个这么一商量,起兵讨伐王莽的大事就定了。翟义身为封疆大吏,造起反来声势和实力自然与刘崇不同,计划也更周密、准备更充分。翟义利用职权之便,联络自己的下属东郡都尉刘宇以及严乡侯刘信、武平侯刘璜兄弟。这些人基于不同的原因,不约而同地响应翟义的号召,一起举事,讨伐王莽。
这天,翟义、陈丰、刘宇、刘信、刘璜几个人集中到翟义的府中密议。陈丰说:“王莽现在手握天下军政大权,要推翻他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我们必须做精心的准备,召集天下豪杰,共举大事。现在,最重要的是要物色一个懂得兵法谋略的人,担任讨贼义军的军师。”
翟义频频点头。刘信忽然想到了什么,一拍脑门,叫道:“还真有这么一个人才!”
“是谁啊?现在何处?”翟义急切地问道。
“此人名叫王孙庆,本郡人。我与他相识,曾来我的府邸中叙谈,精通兵法,对行军打仗颇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他曾在军中任职,在边郡抗击过匈奴,也参加过平定地方贼寇的战斗,又熟读兵书,应该是最佳人选了!”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人啊!”翟义兴奋地击掌,说道:“那王孙庆现在何处?”
刘信面露难色,道:“他已经卸去军职,到长安游学、访友了!现在不在东郡。”
“那就烦请严乡侯赶紧把他叫回来,跟我们一起共举大事!”刘宇说。
武平侯刘璜摇头道:“现在我们并不清楚王孙庆的心思。如果我们直接告诉他,要起兵讨伐王莽,他未必愿意参与其事,甚至可能向朝廷告发我们。”
“那该怎么办?有什么更好的理由把他召回来吗?”刘宇问道。
刘璜阴险地一笑,“我们不妨说他在军中任职时克扣军饷、盘剥士卒,将他从长安押解回来。等他回到东郡,落入我们的掌握之中,就算他不想跟我们一起举兵,也由不得他了。”
翟义连连点头,“这个办法比较稳妥。就这么办!”
在翟义等人的安排下,正在长安求学的王孙庆被莫名其妙地抓回了东郡。等翟义等人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他之后,王孙庆已经没有退路了,拒绝参与就是死路一条;参与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果能够成功,自己也是匡扶汉室的功臣。他慷慨地应允了,成为这个倒莽起义指挥部的参谋长。
九月的一天,正是考核官吏的日子。东郡的各级官吏都集中到了郡治濮阳。在王孙庆的策划下,翟义以太守的身份调动军队,发动兵变,扣押了东郡的全体文武官吏,胁迫他们跟自己一起举兵讨伐王莽。
翟义立刘信为皇帝,自任大司马、柱天大将军,紧接着就传檄天下,揭露王莽毒杀平帝的罪行,说王莽居位摄政,担任假皇帝,意在篡夺刘汉的江山,自己是奉天罚罪的正义之师,号召天下的英雄豪杰响应。
控制了东郡之后,翟义又带领招募来的勇士进攻山阳(山东金乡)。东郡和山阳都是西汉人口集中、农业发达的大郡,如果说长安是帝国的首脑,这里就是帝国的腹心。所以,翟义起兵声势浩大,天下震惊。翟义麾下的队伍迅速膨胀到十多万人,攻城略地,无人敢与争锋。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关东的叛乱如火如荼的时候,关中也后院起火。汉武帝时,被强制迁徙到关中的诸侯后裔赵明、霍鸿等人乘机举事,与翟义遥相呼应。参与关中叛乱的都是移民的后裔,这些人占到关中人口的一半,所以叛军迅速发展到近十万人,席卷了关中二十三县。
书生就是书生
王莽现在是腹背受敌,他站在未央宫的前殿上,已经可以看到叛军烧杀劫掠时燃起的熊熊大火。火光照亮了西边的天空,看得王莽胆战心惊。“叛军都进抵长安城郊了,再加把劲就攻进都城了,这可如何是好啊?”王莽心乱如麻,脑子里一片混沌,除了恐惧之外,想不出什么对策来。
他毕竟是个书生,制礼作乐、高谈阔论,做个清廉简朴、推行仁政的道德模范还行,但缺乏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帝王气魄以及从容处理帝国军政事务的才能。
面对叛乱蔓延的燎原之势,王莽惊慌失措、焦虑不安,完全失去了昔日俯瞰天下、唯我独尊的威严和神采。他在自己的官署中急得团团转,连续几天睡不着觉,茶不思饭不想。德比周公的当代圣人、权高位重的宰衡成了热锅上的蚂蚁。
翟义起兵后,王邑、孙建等人率领帝国的精锐之师前往平叛。赵明、霍鸿等人正是看到长安空虚,以为有机可乘,所以才举兵反叛的。为了应付这近在咫尺的威胁,满朝的文武大臣都被动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