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92600000009

第9章 雨花石收藏家——马文斌(1)

一、幼时的疑问

宋杜绾《云林石谱》中写道:“真州六合县水中或沙土中出玛瑙石,颇细碎,有绝大纯白者,纹如刷丝,甚温润莹彻。土人择纹采斑烂处,就巧碾成佛象”。

之所以引用了杜绾的这段话,是要说明雨花石早在宋时便在六合县为人发现了。无须去探问马文斌何以会收藏雨花石的,他的故乡便是六合,他同雨花石似存在着某种缘份。

那年,马文斌长到8岁了。

秋天。雨后,层林尽染,田野里弥漫着乳白色的雾气。

马文斌从学校放学回家后,约了几位小伙伴去盘山砍柴。走着,走着,他忽地看到在路边的泥沙中有一块红白相间的石头,他抠出石头,不免一惊:“大白兔,大白兔”。小伙伴听他一喊,便都围聚过来,他们纷纷喊道:“真的是大白兔。”也有的说:“拿回去养着,大石头能生小石头,说不定能生只小白兔哩。”

小伙伴七嘴八舌地说着。

马文斌的心里充满了欢喜。他把这枚石子带回家,放在罐中。放学后,他就去看生出了小白兔没有。

一直没有。

他常听长辈讲“彩石产子”的传说。传说就发生在他们家乡。旧时候,六合有个叫王文学的人,家中藏雨花石很多。其中,有一枚雨花石非常特别。某日,王文学将这枚石子放在瓦钵中,过了段时间,取出来一看,这枚雨花石竟生下了几十颗小石子。这些小石子,蚕豆般大小,色泽艳嫩,尚无风雨的磨蚀。

毕竟是传说,马文斌问长辈们有无遇到此类事情,老人们一个个摇头了。

马文斌当然也无以见到小白兔。他自己是属兔的,他对这枚“大白兔”雨花石就特别地钟爱。

他觉得他的“大白兔”太孤独了,在放学后,他又到盘山周围去寻觅雨花石,为“大白兔”带来了不少新“伙伴”。

马文斌看着他的雨花石,雨花石色彩斑斓,同寻常石头大相径庭,它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他的小小的脑袋里,开始盛开着一个疑问。

二、成长中的雨花石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马文斌由一个孩童长成为少年,他考入了南京的一所学校读书。毕业后,便在南京汽车制造厂谋得一职。

他的青年时代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个年代,人是不允许有过多乐趣的,不然就有可能被批判为小资产阶级。想看些艺术性强一些的书,不可能。生活单调极了。

马文斌被安排去六合拖黄沙。

马文斌学得驾驶汽车的本领。安排开车就开车吧,但当他来到沙矿之中,他的心灵忽地被点燃了。他的心情在这里是那样地激昂。

是什么改变了马文斌的心境?是雨花石。

据《六合县志》载:“灵岩山之西涧,名玛瑙涧。石卵充斥,砂砾杂之,内有文石,雨后流露。玉质天章,色不啻五,多作云霞、星月、峰树、水藻之状。”

原来,雨花石是混杂在黄沙之中的。在开采黄沙之时,便有“文石”流露。

马文斌与雨花石是真正有缘份的。他幼时即获得不少雨花石,虽星转斗移,到他青年时代已有部分散失,但此刻,他又回到雨花石的故乡,他得以继续收藏雨花石。

收集雨花石有啥用?不就是比普通石子多一些色彩和纹路吗?生活贫困的农民一边忙着装运黄沙,一边很觉疑惑。他们看着马文斌在黄沙里细细寻找,甚至在想,倒底是城里人哩。

马文斌见农民们不理解,就认真地向他们介绍雨花石,尽管那个时候,他对雨花石了解得也并不多。

农民们看马文斌那样地喜欢雨花石,挖掘、装运黄沙时看到了雨花石,也便将其交给了他。马文斌则用香烟答谢他们。

夜晚,马文斌将一日所得的雨花石带回宿舍,他将雨花百放在水中,雨花石便显出了诸种色彩及图案。马文斌乏味的生活于是获得了鲜艳的色彩。他好感激雨花石哟。

但好景不长,马文斌收集雨花石的事给外人知晓了。他的雨花石被抄走了,他自己也受到了批判。

他失去了雨花石,他便更想念雨花石了。他难以忘却雨花石给他带来了美好的精神寄托。

那颗收藏雨花石的心没有熄灭。心灵之火在燃烧,在寻找着机缘之门的洞开。

三、强烈的欲望

1976年前后,雨花石不再被禁止收集了。马文斌隐隐地觉得,历史进入了美丽的一页。他不再担心因收藏雨花石而“引火烧身”,收藏雨花石的愿望便一天天地强烈起来。

星期天,天还没亮透。

马文斌带上两块面包,匆匆赶到南京至六合乡村的汽车站。他已多年没有这样舒心地赶乘这班汽车。车里,有他的老乡,他们衣着朴素,神情温和,雨花石便是和他们生活在一个地域。马文斌见到他的熟识的老乡,心里止不住想起雨花石。

久违了,雨花石。

久违了,淳朴的乡亲。

近两个小时的汽车路程后,马文斌出现在沙矿上。说是沙矿,实际上都不大,大都是露天的。在一些小山包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数米厚的熟土,熟土之下就是黄沙了。雨花石就藏匿其中。

马文斌在沙矿里转悠。到处是石子,他在石子间寻找。他又到挖掘黄沙的农民身边寻找,在沙子里翻寻。最后,他又到了洗沙处。一天下来,累是累的,他终于觅得了许多雨花石。他的内心甭提有多高兴。

几乎每个星期日,他都要花上几元钱乘车到六合乡间。家里床底,雨花石渐渐地增多起来。

这个夜晚,他将他的众多的雨花石从床底取出,一个个地放置在碗内,并逐个进行观赏。有4枚石子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4种色调。他看着看着,兴奋地敲击着桌子,原来这4枚石子组成了一组四季图!妙哉。

《春》:绿色的群山,山中点缀着几许暖色,象是花儿已开。高处的天空已涤尽铅色,春风来临,阳光悄悄地捎来暖意。

《夏》;朗日晴空。近处,垂柳依依,稍远处湖水荡漾。这是一幅园中景致。阳光太烈了,以至于游人都到浓荫下憩息去了,世界也便格外地静寂。依稀有蝉鸣数声。

《秋》:秋天是黄色的,黄色是成熟之色。无需去描摹稻谷及玉米,那广袤的黄之色,深沉地传递着秋天的情感。秋天令人喜悦、弹泪,那是对痛苦和失败的超越。

《冬》:皑皑的白雪已覆盖着远处的高山。近处,几位登山队员正远望着雪山,那样子似在寻思着上山的途径。

雨花石再一次征服了马文斌。不错,他知道雨花石之奇即在于石纹、色能形成图案,而图案之奇妙若此,是他先前所未曾预料的。

马文斌采集雨花石的热情更高涨了。

四、雾溥人稀雨花石

清晨。雾气尚未完全消退,雨花台行人稀少。

马文斌不知何时已出现在雨花台了。他是利用上班前的一段空闲时间来此地的。干什么?采集雨花石吧。在充满着水气的晨雾中,他见到了那几位出售雨花石的摊主。他们已不知见过多少次面了,彼此之间也已了解姓啥。马文斌一边同他们闲扯,一边将目光扫向盆中的雨花石。

其实,这些雨花石均来自于马文斌的故乡六合县。马文斌的时间太紧促了,属于他自由支配的只有星期天,他只得利用其余每天的清晨来到南京的雨花台等地,从个体摊主处寻觅雨花石。

雨花台产不产雨花石,历来成为一个争议的话题。有些藏石家认定雨花台是不产雨花石的,也有的认为,雨花台产有雨花石,但其质欠佳。王猩酋1943年出版的《雨花石子记》中云:“雨花台徒有产石之名,地脉已徙,近六七十年已无佳品……雨花台满山皆黑或赤色,或黑白相间之粗石,少见灵透品”。雨花台旧称“聚宝山”、“石子岗”,相传梁武帝时,有个云光法师在南京石子岗讲解经法,感动天庭诸神,天花坠落如雨,入地化为五彩石子,后人便叫此岗,为雨花台,称五彩石为雨花石。看来,外人之所以认为雨花石产于雨花台,是与此传说不无关系的。由于这一传说,使得人们以为雨花石仅产于雨花台,熟料六合有更美的雨花石哩。

那一天清晨,马文斌又来到了地处伪总统府旁的另一雨花石集市。他在一盆又一盆雨花石前逗留,他从雨花石的质、色、形、纹四个方面对他所见的石子进行品评。他犹爱石之形。30年代着名藏石家张轮远先生说:“灵岩石(雨花石)以色而着,以文而显。奇妙之点,固皆聚乎是矣。但再进一步更见奇妙者,则为象形。象形者,乃石之外部表现之形状,或内部蕴藏之纹色,酷肖各物之状态也。”马文斌藏石,大都取石之象形。

马文斌拣起一块雨花石,上有一方墨色图案,整个石予则呈淡色。“印度舞女”!马文斌自个儿轻轻说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他细细看着,的确是“印度舞女”。仿佛是进行中的舞蹈猛地“定格”,舞女柔软的手臂弯曲成一种优美的姿式,此时,正静静等待下一个舞姿的继续;又象是一幅大写意的水墨,恣意中又用笔细腻!于是,画面有了裙摆的皱褶。

马文斌将此石购得,当别的藏友见到“印度舞女”,无不叫好。

鼓楼也有一雨花石集市。一天,马文斌在赵老头的摊子上,看到一块四公分方圆的深褐色雨花石,他仔细地端详着。那自然天成的纹理使他富于想象的思维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纹理时而像浮沉于云海的峰峦;时而又像奔流直泻的瀑布……。突然,一位老人的头像形成在他的脑底眼中:络腮大胡,炯炯有神的双眼,高高的前额。“马克思”!马文斌不禁脱口而出。卖石老人似乎察觉到马文斌手中这块开价仅一角钱的雨花石不同一般了。他从马文斌手中要回这块石子,左右瞧着,却没看出什么来。但他却不肯再以原价卖给马文斌了。又经历了许多波折,马文斌以高出原价50倍的价钱买回了这块珍奇的雨花石。

五、神奇的雨花石

在六合县,民间流传着“龙鳞化石”的传说。此县东南有山,名曰九龙山。九龙山旧名则为十龙山。十龙山又怎么会少去“一龙”呢?说的是有一天上午,明太祖朱元璋为建造宫殿察看地形,他登上九龙山西侧之乌龙山,向东望去,只见十龙山彩云缭绕,十龙竞舞。朱元璋顿觉此处是宫殿之佳丽处,便携了群臣来到十龙山。他坐在北边的“青龙”背上,从南边开始点数龙的数目,孰料竟只数出九条龙。他复携群臣至乌龙山,点数毕,仍为十龙。他再回到十龙山,心中顿觉恼怒,抽出宝剑,朝地一甩,脚下忽一阵颤动,再看剑口,已是鲜血淋漓。原来,明太祖就是忘了点脚下的青龙。青龙遇难了。东海神龙获悉后,前来相救。半路知青龙已死,十分气恼,遂在灵岩,方山顶上翻滚不止,落下龙鳞无数。这些珠光宝气的龙鳞,渗入沙土之中,即为雨花石。

六合县地形不平,小山林立,有不少山均产有雨花石。当我们耳闻了“龙鳞化石”的传说后,便决意前往六合,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寻石觅古。

方山、横山、奶山,相距均不远。我们来到了山中沙矿。

金黄色的阳光洒在鹅卵石上、黄沙上,反射出眩目的光芒。

初次来到雨花石产地,我们大都觉得新奇,或感慨不已,或浮想联翩。马文斌来此不知已是第几回了,他一边同熟人打招呼,一边在斜坡上走动着,并向我们介绍雨花石的开采过程,他的目光则不经意地朝地面上看着。

黄沙中混杂的石子中,大都是鹅卵石。据一个沙矿的统计,这个矿一年产黄沙1万吨,其中玛瑙石(雨花石之精品)仅为1吨。一天可得玛瑙石仅为数十枚而已。

马文斌忽地停住了脚步。

从鹅卵石堆中,他拣拾起一枚石子。石子似嫌小了些,灰朦朦的,石内似蕴含着什么。

马文斌急急地来到水涧边,用水将石子洗净,他复将石子给我们细瞧,我们都惊讶起来。

“这不是列宁的侧面肖像吗?”

“是的”。

一枚珍奇的雨花石就这样发现了,得来竟是这般偶然。

《扬子晚报》以“神奇的像形雨花石”为题介绍了这枚石子,文章说:“这枚石子属普通的粗石,从质而言,并不名贵,此石以色和形取胜。石子的底色是白色,图案则是墨色,或勾或勒,几近一幅素描”。恰巧同一年,苏联教育文化工作者代表团来南京访问,在南京市工人文化宫参观了马文斌的雨花石展览,当看到“列宁”雨花石时,他们用俄语说道:“太像了”。一位苏联妇女在雨花石面前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在那采集雨花石的十数年时间里,马文斌的内心每每处于亢奋之中。他不知疲惫地奔波于南京各雨花石集市。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觅得大量雨花石珍品,那种内心的满足及快乐实非外人所能体会得到。

让我们打开马文斌的“百宝箱”吧。

鸳鸯石。一面是老翁一面是老妪。几乎百分之百的雨花石都只是一面有像形图案,这真是一块怪石、奇石,怪不得在雨花台兜售此石的老者标价已达120元。那老人并没有看出石上图案,他只是凭着直觉意识到石上是一种形象。不少收藏雨花石的人来过了,一看标价便无人问津。马文斌也来了,他看了看价格,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接着他拿起石头端详开了。他先发现了一位老翁,在看石头背面时,又发现老妪。120元,对这块名贵的石头来说不算贵!那时,马文斌每月工资仅为38元,家里有四口人,他毫不犹豫地买下了这枚石子。1989年春天,南京雨花石在上海南京路上的“朵云轩”展出。“朵云轩”老板对马文斌送展的200多枚雨花石一一鉴赏,对他的这枚鸳鸯石不愿收展。在这位老板收卖的书画中,有价值几万,乃至更高的精品,却独独在这一枚石子面前怯阵了。老板说:这枚奇石,实属国宝,不便收展,请马君平素也不要轻易取出,除非贵宾。

“猫捉鼠”。一只满身披红的猫儿已竖起了两只大耳朵,警觉地注视着前方,虽然猫儿尚无进攻的架式,但那只酱灰色的老鼠已惶恐万分,似已瘫倒在地。

“波斯猫”。浑身雪一般白,恬静温柔。那一年,一对英国夫妇在南京鼓楼公园见到了这只“波斯猫”,深深地为其逼真打动,执意要以重金购买,被马文斌婉言谢绝。

“西游记”。师徒四人方离开一处山林,朝西走向一片金黄,这金黄似是神秘境界,怪不得“孙悟空”一手朝前指点着什么,而他的左脚已高高抬起,似又要腾云驾雾了。猪八戒腆着个大肚,他扭转着头看着孙悟空,身子却侧向一边,一定在路侧发现了可食的东西。

“菊花”。硕大的花朵,瓣瓣花叶吐着深红,花蕊散发着浅浅的清香。菊花的枝干上长出了几片绿叶。看这菊花,使我想起西方的油画,其用色之准确,造型之优美,令人难以相信不是人工而为,造化之作若此,实令我叹服。

“金鱼”。一条金色的鱼儿在海底礁间飞速游动,似在逃跑,又像是在追赶。在金鱼下侧水中,另有数条金色的小鱼在游动。

“猴子弹琵琶”。卖弄聪明的小黑猴,半蹲半坐,得意中又大惑不解,眼睛睁得溜圆,难道不对?原来这猴把葫芦状的共鸣箱倒扛在肩,还弹得起劲哩。

“鹦鹉集会”。只见一群“鹦鹉”聚集在绿枝上,喙如胭脂,这善仿人语的精灵,正引吭高歌。

雨花石是美的,美在眩目的色彩,美在难以相信的逼真形象。收藏雨花石,其间又要花出怎样的心血呢?一分劳动一分收获,看马文斌的藏晶,再想想这句话儿,我们便知道马文斌的艰辛程度了。

六、收藏与创造

马文斌家有二女,在她们才出世的时候,他忙于为她们取名字,又要女孩味,又要好听,颇费了一番心血。

其实,取名儿并非仅限于那两回。他家里藏有近万枚雨花石,每枚雨花石都有一个名字,这些名字大都是他给取的,算起来,他所取的名字也在数千,可谓是取名字的专家了。

同类推荐
  • 音乐之最

    音乐之最

    本书由98篇短文组成,介绍了许多情趣盎然的音乐知识和意味深长的音乐史料。
  • 电视艺术(上)

    电视艺术(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60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

    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杂剧

    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独立电影”的概念来源于20世纪中期的好莱坞,与“制片人电影”相区别。后者的目标完全瞄准市场,期望获得最大的利润,同时电影的制作和拍摄也有充足的资金。而独立电影导演的作品都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展示了主流电影之外另一种叙事方向和叙事的可能性。本书历时三年,深度采访中国16位独立电影导演,是一本充分展现、深入探讨、细致研究中国新生代电影很有价值的一部书稿,对于中国当代影像文化极具研究、赏析和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时代风云乱世曲

    时代风云乱世曲

    历史的长河在不断的增加,一个个种族也在灭绝,但也有新的物种在进化而出,似乎这条历史的长河之中从来都不缺少,不论是那个种族灭绝,总会有新的种族出来替代,似乎这是一种更新进化,同样也是一种适者生存的淘汰赛。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论是那个种族的灭绝,都没有轮到人类。人类的能力太强,以至于被自然而然的封印了强大的能力,只能在缓慢的步伐中一步步自我解封,自我进化。本书略显装B,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谁是谁的天使守护者

    谁是谁的天使守护者

    云芷薇被一个“尾巴狗”缠上半个月了,在努力躲他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个花花公子型的男生,接着更多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开始发生,最终关于她的爱,她的守护者,她选择了谁,又是属于谁呢?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使守护者,希望不要错过此书。
  • 穿越在神魔纪元

    穿越在神魔纪元

    一次偶然穿越到未来,这个叫神魔纪元的新时代。全宇宙都开通了类似互联网的虚拟网络,而这个网络叫“诸天万界天道网”。地球星受宇宙诸神邀请参加一个游戏,一个可以让人你超神,让地球文明升级的游戏。现在,这款游戏正式开启了,全球玩家在线,代表地球星征战诸天。你可能会成神,成仙,成佛,更可能会死,那么你敢来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幻界王座

    幻界王座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突然出现了一个异世界,只有受到邀请的少年,少女们能进入,能往返异世界并得到力量的少年,少女们与世界掀起了变革。
  • 我把总裁拐到家

    我把总裁拐到家

    兢兢业业工作的小明星被人黑了,家里的总裁坐不住了!
  • 神精病的快穿日记

    神精病的快穿日记

    新手求抱~(随便写写)珞子玙是个演戏演人格分裂的业余演员,主业是军官世家的公子哥。上有哥,下有弟,谁也管不了,被扔一边玩去了。于是,你们看到了这个故事。
  • 快穿之异界女王

    快穿之异界女王

    魔族为破解传说中足以灭族的尼古拉预言的传说,垂涎妖族的至宝——通天锁,故千里迢迢,大举侵略妖族乐园西之领域。而作为妖王的左膀右臂,四大家族中的纳兰家族开始为抵御魔族入侵协助妖王出战。一件神器,一个预言,促使两个种族开始漫长的战争。
  • 北冥圣皇

    北冥圣皇

    天辰,一个神族第一将领之子本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无奈父亲被诬陷母亲被杀流浪四方道号北冥成就一代神皇。
  • 余此后余此生

    余此后余此生

    也许,此后,不求太长,只求一起相伴;此生,不求永远,只求日升月落时,能感受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