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社会的产物,更是家庭的产物。有一句话说:“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当每一个孩子带着白纸一般的头脑来到世界时,是生长的环境塑造了孩子的性格,是父母的教养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不管是过分溺爱的父母,还是冷漠严厉的父母,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发展,成为孩子成长中的精神负重。
找到自己的角色——家庭系统排列
每个人在社会上存在,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对于公司来说,可能是老板、经理人或者普通职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可能是父母、孩子或者兄弟姐妹。这些角色设定,有些是自己选择的,比如成为一名建筑师或者作家;有些则是一出生就既定的事实,比如你是爸妈的孩子,是弟弟的姐姐,是奶奶唯一的孙女等等。这些不同的角色,在生命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处在家庭中的角色,有时候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生活方式。
家庭系统排列的创始人海灵格发现,发生在人身上的种种问题,无论是情绪上的焦虑、抑郁、愤怒、内疚、孤独,还是行为上的酗酒、吸毒、自杀、犯罪,都能够在家庭中找到根本原因。也就是说,生活中的很多人无意识地承袭了家庭中其他成员的生活模式,在生活中采用共同受苦、共同负罪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家庭的忠诚。这虽然是一种爱的表现,同时也是盲目的、不理智的。这种承袭关系让一代人的痛苦延续在家族之中,使得家族中的后人时刻受到过去经历的纠缠,甚至还会将这一形式继续“传染”给下一代人,让更多的人生活在痛苦之中。
海灵格发现了家庭中一个普遍的秩序。这个秩序是由家庭中的所有人共同建立的,可能是明确的,大多数时候是在默契中慢慢建立的。这种依靠潜意识形成的组织系统影响着家庭成员中所有人的行为。而家庭系统排列的目的,就是打破这个秩序,将深陷其中的家庭成员解脱出来,开始重新创造生活。比如说,一对年轻的夫妇新婚不久便有了一个宝宝,可惜这个宝宝出生没多久就开始生病,两三年过去了,这对夫妇想尽了一切办法,依然没有留住这个孩子。没过多久,年轻的夫妇选择将这个孩子遗忘,重新孕育下一个孩子。可是,这个曾经存在过的孩子对家庭造成的负面情绪会影响这对夫妇一辈子,还会影响第二个孩子的行为模式。
徐先生今年58岁,从小生活在西北的一个小城镇里。渐入花甲的他早已退休在家,享受着难得的天伦之乐。可是,他却整日地酗酒,让家人很担心。
有时候,他会找同样退休在家的朋友一起到家里来喝酒。四五个人一起吃着小菜,喝着啤酒,聊着各自的生活和单位的近况。找不到朋友的时候,他则一个人闷在家里,对着一盘花生米自斟自酌。徐先生的老伴李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李老师知道老伴退休在家非常无聊,平时找老朋友一起喝喝酒、聊聊天也就算了。可是,整日地在家喝闷酒,很容易把身体喝坏的。去年徐先生就因为脑血栓住进了医院,出院后依旧酗酒的他,着实让老伴着急。
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李老师带着徐先生找到了一个专门做家庭系统排列的心理医生。经过一次排列治疗后,心理医生发现,原来徐先生一直在扮演他父亲的角色。
徐先生兄弟三人都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小时候,由于父亲整日酗酒,无所事事,最后被妈妈赶了出去。作为大哥的他,从进入工作岗位就开始努力赚钱,一边贴补母亲的生活,一边帮助两个弟弟完成了学业。因此,徐先生在家中的地位很高,两个弟弟在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之后,依旧对这位大哥非常尊敬。
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徐先生也开始喝起酒来。年轻的时候,单位有应酬,需要陪领导和客户吃饭,喝些酒在所难免,李老师也没放在心上。退休后,毫无应酬的徐先生竟然越喝越多,有时候他一个人在家什么事都不做,看着电视喝着酒就度过了一天。
按照心理医生的分析,徐先生不过是在模仿父亲的行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个系统原本应该是完整的:爸爸、妈妈、孩子。徐先生的父亲离开后,父亲的位置就需要有人来补充。作为大哥的徐先生不自觉地充当起“父亲”的角色——贴补家用、供弟弟念书。而且,填补这一位置的人,很容易就会重复前面那个人的行为。父亲酗酒,徐先生也开始酗酒。
经过系统排列之后,徐先生在心中与父亲和解,他重新退回到孩子的位置,并且在心中为父亲留出了一个位置。徐先生酗酒的习惯也在进一步的治疗中得到了改善。
在家庭中,每一个位置都很重要。只要是在家庭中存在过的成员,都有一个应属的位置,在其他成员心中,也要为这个成员留出位置。不管这个人是活着还是去世,都要留在原来的位置上。如果因为环境的变化,比如父母离婚、意外失踪、或者因为内心的憎恨将其摒弃,将家庭成员从原本的位置上剔除,那么当事人的内心序列也会跟着变化,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行为。
如果说学会接受身边的美好和丑恶是一种成长,尊重每个家庭成员的各自位置也是一种成长。不管是孩子面对出轨后的父亲,还是父母面对抛弃妻儿的儿子,即使对他们有道德上的谴责,也应该尊重这一角色在自己生命中的存在。否则的话,只能让自己的人生陷入到“越位”的混乱中,永远无法快乐。
哀伤失落的童年——缺乏安全感的孩子
很多人说,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安全感严重缺失的时代。食品的不安全、医疗系统的不健全、交通事故的频发,还有若干隐藏在人群中的暴徒……好像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隐秘的角落,埋藏着一种连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恐惧。不仅对生活的世界充满不安,即使对自身的成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同样缺乏真诚的期待。于是,人们开始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用层层防护将内心世界封闭起来,这样,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都可以放置在一个安全的角落。即使充满孤独和闭塞,至少内心尚可平静。
对社会环境的不安全感会让人们的行为小心翼翼,充满戒备,然而,成长经历中的不安全感才会真正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甚至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人们的生活。因为出生是注定的,从小的生活环境也无法随着自我意志而改变,而父母的行为模式、态度和思想则会在生命的早期给予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孩子从小在充满矛盾和问题的家庭中长大,成年后则会对人缺乏信任,对周围环境始终保持一种警惕。即使在充满关怀和爱的家庭中长大,也有可能因为父母的忽略或不理解,让孩子度过一段哀伤失落的童年,为他充满不安和怀疑的一生埋下伏笔。
李捷出生在一个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她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还有弟弟生活在一起。李捷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爷爷奶奶都曾经是学校的老师,爸爸妈妈成为了大学里的教授。在这个抬眼就能看见书的家庭里,李捷随时都在吸取知识赐予的营养,却从没感受过父母的关爱。
爸爸是一个严肃而刻板的人,平时都在实验室里忙着自己的研究,很少有时间在家。即使抽空回家陪陪孩子,也会先关心一下姐姐的成绩,再逗逗年幼的弟弟。而李捷只能远远地在旁边看着,用崇拜的目光看着爸爸,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姐姐和弟弟。李捷一直觉得,姐姐是因为成绩出色而受爸爸的宠爱,弟弟因为是最小的孩子受妈妈宠爱,她则是那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可怜人。
李捷这些内心感受并没有被父母察觉到,爸爸总是会跟妈妈说:“小捷这孩子怎么回事,总是别别扭扭的,都不知道她像谁?”妈妈也会这样评价说:“小捷越来越不像小时候那样活泼了,见到人也不知道打招呼,整天闷在自己房间里,我不叫她,她从来都不会自己出门。”
在以后的日子里,李捷就变成了家里的怪小孩,不爱说话,不爱玩耍,也不会吵着闹着要新衣服。有一次,爸爸发现李捷一个人站在门边上,亲切地把她叫过去,抱在了大腿上。李捷却紧张得全身僵硬,连话都说不清楚了。爸爸以为她不喜欢,后来再也没有抱过她了。其实,爸爸根本就不知道,当他抱着李捷的时候,她的内心有多高兴。她曾在梦中盼望着爸爸能像关心姐姐那样关心她,希望妈妈能像唠叨弟弟那样每天嘱咐这、嘱咐那。可惜,根本没有人懂得她内心的真实想法。
她和姐姐闹矛盾的时候,妈妈会说:“你为什么都不听姐姐的话?”当弟弟搞坏她的作业时,李捷跟妈妈哭诉,妈妈却说:“你是姐姐,你应该让着弟弟嘛!”结果,弟弟总是可以在犯错之后逃之夭夭,剩下委屈的李捷自己躲在房间里哭。后来,弟弟竟然将她作为了自己的挡箭牌,只要犯了错,他总是有理由怪罪到李捷身上,直到后来李捷干脆拒绝和弟弟一起出现。
生活还在平静的表面下继续着。对于爸爸妈妈来说,三个孩子都很乖巧。除了姐姐有些任性、妹妹有些孤僻、弟弟十分调皮之外,一切都在慢慢向前发展着。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模式,这样的家庭关系会给李捷带来怎样的伤害。时间越久,她开始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难以亲近,即使在成年后的恋爱中,李捷也无法全身心地享受男友的关怀,总是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因此让爱她的人非常辛苦。
爱与被爱都是一种能力,可以通过学习习得,也能够通过学习提高。在表达爱和接受爱的过程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爱人之间达到心理上亲密无间的状态,个体才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如果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没能从父母那里得到足够的爱和关怀,便无从学习接受爱和表达爱,爱与被爱的能力就会缺失。与他人相处时,就会充满怀疑、紧张和焦虑,使得自己无从归属。
另外,对于习惯了现代都市生活的人来说,每个人都在寻求个体独立的过程中失去了心理上的安全。独立的代价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摆脱集体和家庭,自由地发展,自由地生活。可是,这样的自由总是处在一种危机当中,个体始终无法从心理上摆脱对团体的依赖,因此始终担心被社会抛弃,造成个体内心中渴望与他人互动,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是回避、退缩、小心翼翼。
耳边不停的嘶喊——被虐待的阴影
车亮亮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生,像所有七八岁的小女孩一样,她对粉红色的世界和布偶娃娃充满了兴趣。如果让她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她可以一直把玩那些娃娃好几个小时。可惜,她轻松愉快的小学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进入暑假之后,妈妈连续给她报了六个课后补习班。在一个星期里,她会在妈妈的陪同下,分别学习钢琴、书法、拉丁舞、写作、英语和合唱。妈妈的想法是:“我的女儿既聪明又伶俐,可不能在起跑线上输给了别人家的孩子。”于是,这些妈妈强加给她的兴趣爱好就充斥了亮亮四十天的暑假生活。
有时候,亮亮会撒谎说肚子疼或者头疼来逃避上课,妈妈会非常紧张,匆匆忙忙地带着她去医院检查、打针、吃药。一旦发现亮亮是在撒谎,妈妈则会伤心地哭泣,并且对亮亮说:“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你吗?妈妈害怕你生病知道吗?亮亮一点都不懂事,只知道伤妈妈的心。”之后,妈妈则会好几天对亮亮态度冷淡,说话的时候也没有以前温柔、亲切。如果不巧被爸爸发现,爸爸则会威胁她说:“你如果不认真上课,我就把你扔在大街上,让人贩子把你拐走!”
亮亮的故事应该在很多家庭中都发生过。家长以“害怕孩子被同龄人落下”为理由,逼着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努力开发着孩子的各种天赋。面对孩子厌烦或者退却的行为,有的家长能够耐心地劝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的家长则采用威胁、咒骂甚至动手打人的粗暴方式,强迫孩子去学那些自己完全没有兴趣的课程。家长会将这些习以为常的现象视为“成才计划”中的小插曲,发过脾气之后直接忽略掉,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来自大人的行为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构成了“暴力”甚至“虐待”。
在健全的家庭关系中,父母对孩子的体罚会造成身体上的虐待,而恐吓、威胁和咒骂则会成为精神上的虐待。调查显示,童年期的男孩很容易受到躯体上的伤害,女孩则容易受到性骚扰和性侵犯。童年期被虐待的经历会严重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大量的研究表明,受虐待的儿童存在复杂的情绪和心理问题,自我防范意识过强,容易走入极端。被虐待的儿童成年后,他们的幸福感会比未受过虐待的人低,相反地,这些人参与流氓团伙、打架斗殴的比例升高,出现自杀行为的比例也明显偏高。
张雷今年上小学六年级,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大哥大”。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他便参与了校内所有的学生打架事件,而且,他在不同的年级都有自己的“追随者”。张雷的学习成绩特别糟,学习态度也很恶劣,他唯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参与打架,尤其是和女生打架。
学校的老师都知道这个孩子,也特别头疼上他们班的课。有时候,即便正在上课,张雷也会因为言语不和,挥起拳头就和别人打起来。去年秋天,张雷一伙人还和几个四年级的男生打了起来。原因是这几个男生看不惯张雷到处欺负女生,就在背后议论了几句,没想到被张雷的“小弟”听到,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群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