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某是一个38岁的中年男人,身高1米79,体重120公斤,年近四十却一直没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加上长时间待业在家,妻子不满其不求上进,也在最近和文某离了婚,留下一个不到三岁的女儿与文某一起生活。家里还有一个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母亲微薄的退休金根本不足以支撑家中越来越大的开销。文某一下子感觉到肩上的压力很大,这是他这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感到无助,以前幽默、喜欢说笑的他也瞬间变得沉默寡言,整天喝酒、睡觉,这样持续了一个星期。女儿有一次生病住院,文某拿出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但只够住院费的三分之一。为了生活,为了女儿,小文在短暂的消沉之后不得不振作起来,四处打零工挣钱。
但文某一直都很自卑,他虽然不算矮,将近1米8的个子,可体重对他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难以启齿的事情,他在找工作时,几乎都是因为体重的原因被拒绝。这一次,文某到街道职业介绍所去找工作,职业指导员见他走起路来一副憨憨的样子,忍不住想笑,但还是十分热情地接待了他。和职业指导员说话时,文某总是小心翼翼的,慢吞吞的,显得很不自信。当职业指导员让他填写一份《职业登记表》时,文某也是十分笨拙地看着那张纸,不敢抬头,眼神木讷。好不容易写完之后,指导员发现文某在表格上只是歪歪扭扭地写着自己的初中学历,关于求职意向和自身技能都是空白。
无奈,指导员只好亲自询问。文某粗声粗气地说自己什么脏活、累活都可以干,只要不嫌弃他胖,他一定会好好表现。同时,他还满眼泪花地说了家里的情况,希望得到一个工作的机会。
职业指导员见状,觉得文某很老实,也可以做脏活、累活,就是形象不好。不过,好在不久之后,文某所在的居委会就为文某争取到了一份小区物业的垃圾分类和保洁工作。找到工作后的文某很开心,立马就开始上岗工作了。但是不久之后,文某提出了辞职,理由是文某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实在憋屈。
指导员考虑到文某的情绪问题,就把他叫来谈心,询问他为何没干几天就不做了。文某摘下头上的帽子,露出脏兮兮的脸和长长的头发说:“我其实也很想好好干,没有休息日也就算了,但他们总是欺负我,别人的活儿也让我做,我一赌气就不做了。我知道你们给我找这份工作不容易,但我……”说到这,文某再次低下头去,内心再次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助感。
职业指导员看出了文某的心思,他建议文某去理个发,换身衣服,挺起腰杆来,不要总是一副憨厚老实又自卑自怜的样子。文某听从了指导员的建议,没多久就又去面试了。这一次,文某像是换了个人似的,说话声音也高亢了,穿着打扮也整洁了,整个人更是精神了。面试中,文某凭借自己对工作的执着、热情和自信顺利通过了,在某停车场做保洁,用人单位对文某的工作表现也很满意。
一年之后,文某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自信,也感到了生活和工作的充实,深感过去的三十多年都被自己给浪费了,那缠绕了自己几十年的自卑感和无助感也逐渐消失了。文某打算今后自己做老板,开一家修车铺或者是洗车店,给今后女儿上学做准备。
在这则故事中,文某虽然有很深的自卑感和无助感,但迫于生计,他不得不从事劳动,在他人的帮助和工作的实践中,文某渐渐摆脱了无助,重新找到了自信。其实,身型不应该成为任何人的困扰,更不应该成为职业歧视的依据,只要当事人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自信起来,不要被无助感击垮,就一定会走上生活的正轨。
一个经常感到无力的人很容易患上习得性无助,警惕我们生活中的无助感,一旦发现就要及时调整心态,找到造成无助的原因,然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在自己做出努力的同时,也需要得到他人的援助和支持,周围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帮助当事人从无助感中走出来。
第五节 清洗罪恶感
一、案例
肖某最近常常感到苦恼,经常被一股莫名的罪恶感所控制,不能专心做其他的事情。有一回,他不小心说了一句话,想到有可能让父母难过,想打电话给他们道歉,但已经很晚,又害怕打扰父母休息,便一直压抑着这种情绪,彻夜难眠,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打电话过去道歉,才知道其实父母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还有一回,他在单位和同事一起吃饭时,感觉和小刘比较亲近,而当时旁边还有一个小王,肖某后来就觉得后悔,我为什么当时没有和小王多说话呢?他一定是生我的气了,然后就陷入无限的悔恨和自责之中。第二天他主动和小王搭讪,才知道小王并没有因此而生气。
肖某说,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每次的担心和罪恶感都有点多余,但他就是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种罪恶感控制。此前,肖某曾在网上看到某公司员工跳楼的新闻,又看到纽约时报上关于该公司员工工作环境的报道,他发现关于该公司员工跳楼的新闻报道似乎一直都没有间断过,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纽约时报就某公司员工在车间工作的情况做了详细报道,揭露了该公司员工的恶劣工作环境。比如车间24小时不间断运转,员工们每周要工作六天,一天的工作时间有时候是12个小时;加上长时间地站立工作,很多员工开始双腿肿胀;更有一些********的员工。而且他们的居住条件不好,大多都是居住在工厂园区的宿舍楼里,拥挤不堪,以往的跳楼事件就发生在这里……更有一个案例,说的是该公司的一个员工在加工产品时设备突然爆炸,造成该员工身体皮肤几乎全部被灼伤,虽然做了抢救工作,但仍然逃不出死神的魔掌。
肖某看后觉得异常愤慨,他的罪恶感再次迸发,要知道他和女友使用的就是该公司的手机,为此,他感到深深地自责,常常被罪恶感捆绑,他觉得自己对不起该公司的员工,对不起很多人……
后来,肖某无意间在网站上发现了一个联名抵制该公司展品的活动,该活动还呼吁要重视对其员工的保护,肖某果断参与其中,并将自己和女友正在使用该公司产品丢掉,坚决拒绝使用该公司产品,同时也反对身边的人再选购;此外,肖某还一度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只要看到有人拿着该公司的产品等,不管认识或不认识,他都会上前讲述该公司员工跳楼的事情,试图让对方放弃购买和使用。他说,自从那次看到报道之后,内心就一直被罪恶感控制着,认为自己有罪,必须通过某些行为进行赎罪,才能获得心安。
二、展开罪恶感的清洗行动
肖某的罪恶感很强烈,他会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而感到愧疚,产生罪恶感,感觉自己完全被控制了,难以自拔。罪恶感其实也叫“道德恐怖症”,是一个人有意或无意产生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或者因为曾经做错过事,担心受到谴责而产生的一种极度不安和耻辱的自我感觉。
罪恶感其实是人类的所有感觉中最为痛苦的一种,一旦被罪恶感控制,就会饱受折磨,产生一系列诸如焦虑、抑郁、愤怒、羞愧等不良情绪。有的人会因为担心伤害了别人而有罪恶感,也有的人会因为自己做了坏事或错事而感到罪恶,感觉胸口有一块大石头,令其无法呼吸、寝食难安,情绪失去控制,似乎整个人就要发疯了一样。
心理学家认为,罪恶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个体发觉自己做错了,认为自己有罪过;第二个阶段是认为自己根本不该这样做,完全否定了这件事的正确性;第三个阶段是因为自己做了错事而认定自己就是个罪人,是个低贱的人,导致自我评价扭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有不同程度的自我牵连倾向,严重时会导致对客观事件的评价和判断完全内化,把所有和自己无关的事情都看做与自己有关。实际上,很多事情也许并没有很严重,只是我们的想象力过于丰富,将其影响力扩大化了。
当一个人的罪恶感越来越重时,便会发展为无助感。事实上,罪恶感的三个阶段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完全是当事人强加于自己。如果错了,承认错误就行了,对于已经做了的事情,再怎么悔恨和自责都没有什么作用,重要的是不要一错再错;然后要学会原谅自己,学习成长,与其总是活在过去的阴影里,不如抬头往前看,更何况许多事情和感觉都是子虚乌有的,我们的感觉不一定正确,对于不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感觉就要果断地抛弃;最后,要勇敢地面对这种罪恶感。
关于罪恶感的清除方法,心理学中有一个“麦克白效应”,在莎士比亚的着名悲剧作品《麦克白》中,那位杀死了国王的夫人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梦游,并在梦游中不断地擦洗自己的双手,希望能够洗掉心中难以消除的罪恶感。也许很多人会认为,这种做法简直太愚蠢,罪恶感怎么可能用洗手的方式就消除了?但是,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的一位行为学教授通过实验发现,罪恶感确实能够被“洗掉”。
该教授组织了四项研究调查,分别对一批志愿者进行以探寻罪恶感与清洗自身之间的关系为主题的实验。
在第一项实验中,实验人员把60位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让他们回忆自己过去所经历的一些道德的和不道德的事,并且要尽可能详细地讲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他们的情绪变化。然后,研究人员让他们做一个填字游戏,即在被去掉了几个字母的单词中重新填写字母,组成一个新的单词,比如“W _ _ H,SH _ _ ER,S _ _ P”。
结果发现,那些回忆了道德事情的志愿者填写的是“WISH,SHAKER,STEP”,这些是与“清洗”无关的词语;而那些回忆了不道德事件的志愿者们填写的则是“WASH,SHOWER,SOAP”,这些是与“清洗”相关的词语。
第二项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心理上的罪恶感是否会引起行为上的“清洗”活动。研究者告诉志愿者说,他们是在参与一项关于笔记和性格的实验研究,要求大家抄写一篇由实验人员提供的小故事,而这些故事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助人为乐的故事,一类是损人利己、不道德的故事。然后,研究人员让这些志愿者们做一份调查报告,看看他们在抄写完毕后最想要哪些物品,结果发现,那些抄写了损人利己、不道德的故事的志愿者们明显更想要肥皂、清洁剂等清洁用品。
研究者接着上一个实验进行了第三项研究,即给那些志愿者们提供了一次自行选择小礼物的机会,备选的礼物中有消毒毛巾和铅笔。显然,那些抄写了损人利己、不道德故事的人们更倾向于选择消毒毛巾。
以上三项实验均证明了罪恶感和清洗行为之间的关联,罪恶感促使人们不由自主地想去清洗自己,那么,清洗行为会不会真的能够降低人们的罪恶感呢?
在第四项实验研究中,接受实验的志愿者们被要求讲述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道德的事情,然后允许其中一部分人洗手,另外一部分人不洗手。结果发现,那些没有洗手的人在接下来报告自己的情绪状态时,都使用了和道德相关的词汇。
当研究人员问及,是否愿意无偿帮助其他人完成另外一项实验研究时,没洗过手的人则更倾向于做无偿帮助。也就是说,那些洗过了手的人会倾向于拒绝,因为他们心中的罪恶感已经得到了补偿,降低或者消除了;没有洗过手的人就因为内心的罪恶感依旧存在,而希望通过帮助他人而获得补偿。
由此可见,罪恶感会促使人们做出一些清洗行为,反过来,清洗行为也确实能够消除一定程度的罪恶感。所以,如果你的心中常常有罪恶感,除了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之外,还可以通过清洗行为得到补偿,冲澡或者洗手、洗衣服或者洗床单等。在进行该类清洗活动的同时,心灵也得到“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