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如亲社会行为、助人行为、利他主义行为等。所谓纯粹利他,即利他主义者不追求任何针对其个体的客观回报。至于利他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利他行为的本质是利己,也有人认为利他行为的本质不是利己。
在社会中,存在着很多形式的利他行为。比如,四川地震时,那些踊跃捐款的爱心人士;多年来坚持收养流浪动物的女子;为病情危急的陌生人奉献血液的小伙子;将青春投入到山村教育的志愿者……不过,一个行为的发生,可以有不同的动机,我们也无从考证,这些人作出善行的原始动机,是利己还是利他。
清朝有一部小说,叫做《镜花缘》。书里勾画了一个君子国。生活在君子国里的人,从来不关心自己,只关心他人,个个都以自己吃亏,让人得利为乐事。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在出售货物时,一定会拿上等货给买主,并且收最低的价钱,而买主则一定要买店铺里的次等货,并且愿意付最高价钱。这个国家的国王也非常克己,如果臣民给他进献珠宝,不仅不会受到夸赞和赏赐,进献的人还必须将珠宝烧毁,并且接受相应的惩罚。
小说中描绘了一个道德水平非常高,人人为他人着想、谦让有礼的社会。不过,从物种生存的角度严格审视,这个社会的生存策略实在难以恭维。如果我的拉链开了,要求你帮我拉上;我的鞋带开了,要求你代我系上;你缺了柴米油盐,要我去操心置备;你赌博欠债,要求我帮你偿还。这种舍弃依靠自己调试来创造更加方便和迅捷的生活,而要彼此之间相互代理的社会模式,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存在,最终也会被更高效、更有秩序的生活方式所取代。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看,无条件的利他天性,无条件地帮助那些无亲缘、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会使个体失去存活的可能,这并不符合进化的规律。
当然,现在文明社会的道德约束、学校教育,甚至是宗教信仰,同样还是可以助长利他行为,因为社会道德宣扬“互帮互助”,宗教也向教徒宣传“与人为善”。不过,目前心理学界的研究依然认为,人类社会不存在纯粹的利他主义。一切帮助行为,都有着内部和外部的获益,类似于市场经济中的等价交换原则。虽然利他行为远不是一种纯经济的交换行为,而是一种更丰富的社会文化现象,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等价交换是人类道德和情感维持的巨大杠杆。
任何看似利他的行为,实际上,本质都是利己的。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是通过牺牲物质利益来换取精神上的满足。当我们付出爱时,想要得到他人更多的爱;付出友谊时,同样需要他人的友谊,并且满足与人交往,心有归属的需要。对陌生人付出感情和物质,都是为了某种程度的回报,有的是精神上的愉悦,有的是更大的物质回报。我们每天被各种各样的良好品德与社会舆论约束和鞭策,以为拥有了这些高贵的品质,我们就会变成更好的人,就会觉得感情丰盈,精神世界是那么纯洁无瑕,殊不知,能够拥有难以抗拒的亲和力和好人缘,早已成为内心期待的回报之一。在一个个漂亮的外壳之下,利他的本质,往往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饱满。
现实生活的真相总是那么残酷。当我们投资股票时,希望股市飙涨,满盘皆红;当我们选择爱人时,则期待着获得对方更长久的爱恋;当我们养育子女时,希望将最优秀的基因、最好的教育传给下一代,出于DNA的自私性,我们对后代的重视永远超过对父母的关爱。
虽然利他主义的本质如此,也不代表它就应该被鄙夷或者抛弃。由于利他主义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会更加融洽,人们更愿意在群体中树立一种公认的道德标准,社会风气也会因此变得更适宜人类生存。
旁观者的杀伤力——围观造成的隐性攻击
张军下班后,吃过晚饭,闲来无事便决定到楼下转转。快速行走了几百米后,他走到一个卖小吃的大排档,要了两样小菜和啤酒之后,在座位上静静地享受起美味来。
突然,张军听到大排档的尽头传来了一阵骚动,接着就是桌子、板凳碰撞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张军看到前方的两人被喷溅的啤酒瓶碎屑溅到,纷纷躲开,为了避免受伤,他也连忙起身离开。不过,张军天生爱凑热闹,最后还是忍不住跟着移动的人流,走上前去围观。
原来,吵闹的是两个喝醉的男子,因为几句口角,加上酒精的刺激,在街边大打出手。张军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报警,他刚掏出来手机,就听到周围的人在喊:“赶紧打110,叫警察来呀!”张军一想,这么多人在看,肯定有人已经报过警了,他就不必多此一举了。过了十几分钟,两个人同时倒在地上,看着碎了满地的啤酒瓶,两人应该是伤得不轻。张军心想:“醉酒闹事,看一会儿警察来了,怎么收拾你们!”看着人群散去,张军打包了他的啤酒和小菜,安然地回家睡觉了。
一夜长梦让那场莫名其妙的打架搅得乱七八糟的,没想,第二天的报纸新闻,更让张军觉得揪心。巨大的新闻标题写着:“醉酒闹事两人被打成重伤,围观群众竟见死不救。”还有报纸写道:“民众如此麻木不仁,令人痛心疾首。”张军内心的愧疚之情顿时翻涌。“当时旁观的那么多人,怎么会没有人打110?那些胡乱喊叫的人,都没有行动吗?”张军一边为自己的冷漠和缺乏行动力而自责,一边思考着“群众麻木”的问题。
很多地方都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比如,一个落水的小学生,竟然在几十个人的注视下,溺水身亡;一个准备跳楼的男子,原本只是情绪激动,无意轻生,竟然在楼下众多人围观,很多人起哄说“你跳啊!”“你怎么还不跳?”的情况下,真的坠楼身亡。其实,张军昨晚经历的场景,正是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多时的一种心理现象——旁观者现象。旁观者现象指的是,在紧急情况下,由于有他人在场而没有对受难者提供帮助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得出结论: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与在场旁观人数成反比,即旁观人数越多,救助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小。
心理学家也总结出一个规律,在紧急情况下,如果越少人在场,受难者获救的概率就越大。因为,少数人会因为强烈的责任感和见死不救的罪恶感,而想尽办法对受难者施救。当旁观者增多时,整体的罪恶感和羞耻心会被人群平分掉,责任分散在每个人身上,个体的责任就会相对减少。同时,随着旁观者的增加,每个人都在等待他人的反应,甚至出现推脱责任的现象,因此,受难者获救的机会也随之减少。不过,这种现象并不能单纯地解释为旁观者的冷酷无情,或者道德沦丧,因为在不同的场合,旁观者受不同的群体影响,援救行为也会变得不同。
除了在紧急事件中,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会受到旁观者效应的影响。比如,一个人平时说话总是自信满满,滔滔不绝,可是一站到演讲台上,面对台下落座的观众,就会张口结舌,面红耳赤,原本练习多次的讲稿也会说得结结巴巴。不过,旁观者效应也有促进行动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坏人时,如果是只身一人,恐怕难以与坏人正面对抗,当周围有人围观时,我们就会鼓起勇气,用正义的力量战胜邪恶。
每一年的美国大选,各个党派的候选人都要到全美各州进行宣讲活动。一次,民主党的候选人爱德华兹来到了达拉斯。一下车,他和随行人员就遇到了抗议的人群,他们围在车辆旁边,久久不肯散去。就在工作人员组织开路时,一位农夫向候选人爱德华兹扔了一个鸡蛋。顿时,他的西装上沾满了黏糊糊的蛋汁。围观抗议的人看到这一情景,纷纷拍手称快。众人的嘲笑,让爱德华兹觉得丢尽了面子,恼羞成怒之下,他指着扔鸡蛋的农夫骂道:“你这个乡巴佬,看你能扔得起多少只鸡蛋?”话一出口,就受到了众人的指责。
新闻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件事,使得全美的公众都看到了爱德华兹情绪失控的这一幕,原本一路领先的民主党支持率急转直下,最后,爱德华兹竞选失败。后来,爱德华兹回忆时,对当时的举动深表后悔,他在自己的书中写道:“如果当时只有我们两个人,他扔我一个鸡蛋,我会擦拭一下,不再理会。可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我觉得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侵犯,我不能让别人觉得我是个软弱的领导者。而最终的结果表明,我的强硬是多么的愚蠢。”
爱德华兹正是旁观者效应的受害者。就像在众人围观之下,原本打算吵两句就散去的两个人,可能为了受伤的尊严,愈吵愈烈,甚至大打出手。这种围观造成了人群对当事人的一种隐性攻击,或许事情的结果并不出于旁观者本意,可是,事实的确是在围观者的注视下,才得以发展的。
幸好,这种隐性攻击还是可以避免的。社会心理学家提示到:如果你作为一名旁观者,遇到了突发事件,这时,首先要克制住观望、看热闹的冲动,因为身处险境的人可能正在等待你的救援。然后,立刻采取行动,打电话报警或者向周围人呼救。即使情况还模棱两可,即使你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判断失误,最后制造出一个惹人发笑的乌龙。要知道,被人笑话事小,救人性命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