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烟台的冬天有些特别,除了少数雾霾沉沉的日子和下过两场不算大的雪让人不爽,每天都是丽日高照,不硬不软的阳光照在身上,让人觉得温暖惬意,觉得舒心畅快,觉得浑身都有鼓饱饱的劲,更有冰凉而不强暴的风吹过,又让人心情安宁又怡悦、平静而恬淡。
就在这些冬天的好日子里,我读完了新华君的《燕台随笔》清样,当鼠标上的小轮子终于在电子稿最后一页上停止了转动时,我挺直了腰杆,明亮的阳光正好透过窗子照射进来,我忽然觉得这本即将付梓印刷的书,就是一束冬日里明亮的阳光,它给人温暖,给人力量,它的思想的光波照亮了你的灵魂,它的超凡的智慧启迪你的心智,它的美丽的文字又能熨烫开你纠结的思绪。
这的确是一本别具一格又不同凡响的随笔。虽说它只有八章、六十篇短文,但它的题材是多样的,有政治随笔、思想随笔、研究随笔,也有传统的游记和亲情文章。它的写法是多变的,有的是一泻千里的滔滔政论,有的是心思缜密的论说,有的又是潺潺流淌的美文。而不论是何种题材和笔法都是照亮人心的一束阳光。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源自于作者是集官员、学者、研究者、文人于一身的难得的复合型的出类拔萃的人才。他有着非同常人和一般作者的大胸襟、大智慧、大思路、大手笔。
作者长期在烟台市党政机关工作,参与了许多决定烟台命运和发展的大事的谋划和决策,他在离开地方工作岗位后,仍在时刻关心着烟台的发展和变化,不断为烟台的发展进步献计献策,书中的《跨海逐梦》《小城旧事》都是他为烟台发展呕心沥血的结晶,非那些空想空谈、言不及物的文章所能比拟。他和几个同事创造性地提出的渤海海峡“跨海逐梦”的三部曲,已有两部成为现实,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第三部曲已经进入国家高层视野,可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变为现实。他当年为烟台市领导参谋策划的“拓展东西两翼,贯通南北山海,形成山耸城中,城随山转,海围城绕,岛与城连,融山、城、海、岛于一体,呈大鹏展翅之态势的城市格局”的烟台城市规划蓝图,已经成为烟台人二十余年的不懈追求,至今尚在一力践行。这些文章将永载烟台发展的史册;这些文章也应毫不含糊地奠定他的烟台建设者的功臣地位。
作者在机关工作时,就是善于学习、勇于思索、敢于创新、勤奋笔耕的人。他从事机关管理工作,就开展行政管理的研究和写作;他撰写公文,就不断探索公文的写作规律;他不断创新,就研究创新思维的规律;他参与过的重大的历史事件,也都被如实地记录下来。他是实践者,也是研究者和总结者;他是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创新思绪》《从政偶拾》都是这样的篇章,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历史的忠实留存。在以往的机关工作岗位上,他都是甘为人后、默默无闻的幕后角色,从不越雷池一步;而在工作之余,他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大量笔名文章,不少出版社争相出版他的专著,而所在机关的人却一无所闻。当他调任高校领导后,这些成果立刻成为他的宝贵财富和学术研究基础。他在此基础上涉猎多个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他在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独辟蹊径,将环渤海发展研究深入拓展;他开设了公文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拓展了公文学研究领域的一片崭新天地,开国内公文学高等教育之先河。正是凭借他的实力和勤奋,他不仅轻松地实现了从官员到学者的华丽转身,而且很快就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成为高校科研领域的领军人物。
作者大学学习的是文科,繁忙的工作也不能让他忘怀自己的文学梦,因而有了《柳色青青》《寸草幽情》的美丽篇章。也许是因为他姓柳,也许是因为对柳树的独特感受,使他对柳树情有独钟。他对柳树的品格的赞美,真的让人对柳树刮目相看,其中可以让人深深领略他通过柳树对人生况味的种种感悟。他的亲情、乡情、友情的描写是那样的真挚感人,他对父母的眷恋与挚爱,他对恩师的爱戴与感恩,他对领导的敬重与辅弼,他对家乡的思念与牵挂,他对同事的真情与友谊,让人感受到了他的重情重义和大仁大爱。就是那些记录域外和西部山川的文字,《海外游踪》《西部纪行》也都充满了对世界、对自然、对人民的热爱,体现了他仁民爱物、乐山爱水、兼爱无私的品性,值得用心一读。
我与新华君同出一校,又是曾经的同事,长期保持密切的联系,称得上是人生至交,对他知之甚深。他忠于国,爱于民,德于人,严于己。他长于谋划,又勇于实践;他博学多才,善于思索,又不断地总结和写作,这正是那些闪耀着光亮文字的不竭的源泉。至今为止,他于繁忙的公务之余,已出版了40多部著作,这本随笔不过是冰山的一角,是万道光束中的一束,但确实是珠烁晶莹、耀眼夺目的一束明亮的冬日阳光。 虽说只是一束阳光,但光束照射过来,就像寒冷的冬天里,母亲温暖柔软的手在抚摸你,足以点燃你心中的希望,激发你人生的热情,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并为之而砥砺前行。
我退休后,一直做着在岗位上没有时间做、而自己十分喜欢做的事情,比如文学创作与历史文化的研究。常有人赞许我说,“你退休了还在发挥余热?!”他们的好心可理解,但私下我颇不以为然: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曲解,难道担任公职的时候是发光发热,离开了岗位再做事情就是发挥余热了?其实人的生命历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生命体发光发热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能因为离开公职就让生命失光失色,不能因为离开岗位就把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切割,只要热情在、梦想在,就依然能让生命绽放出灿烂的光彩。新华君讲他已年届退休,其实对于他来讲,那只是人生的逗号,绝不是句号,离开公职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让生命力和创造力迸发更加炽热奔放的能量,绽放更加绚丽多姿的色彩。生活着并思考着,研究着并写作着,耕耘着并收获着,他一定会把更多的智慧的阳光洒遍胶东山水、祖国大地,用更加美丽的文字、优雅的篇章为我们奉献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精神食粮。期盼着他的新作不断问世。
是为跋。
綦国瑞
2014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