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52900000003

第3章 柳色青青 (2)

恰似柳荫一片

我如今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近年来常常思索为什么从古迄今那么多人爱柳树。在历史文献中,有关“柳”,如“章台柳”、“灞桥柳”、“水边柳”、“隋堤柳”、“青门柳”、“江边柳”、“城边柳”、“东门柳”、“亭柳”、“河柳”、“垂柳”、“新柳”、“秋柳”、“烟柳”、“风柳”、“问柳”、“柳色”、“柳絮”、“杨柳曲”、“折杨柳”、“杨柳枝”、“柳枝词”等诸多柳诗、柳赋、柳记、柳词、柳曲,等等,随处可见,蔚为大观,形成一种独特的“柳文化”现象。原来柳树是人的象征啊,柳树的喜怒哀乐,实际都是人的情感的表露,不管人们的脚步延伸向何方,柳树始终相伴左右而令人感动。

柳如人生,依依杨柳,传递着复杂的人生况味。

柳树拥有蓬勃顽强的生命!

柳树适应性极强,它既可以靠种子培育,也可以用枝条繁衍。而且枝条可以顺插,也可以逆插,都能够成活,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树凭借发达的根系,既可久旱不枯,又可经洪水淹没树顶数月而安然无恙。每到春天,只要把一段柳枝插进大地,有了阳光和水,她就能长得葳蕤参天!倘若柳树多了,也就不用栽种了,一棵大柳树的周围,每年要冒出无数的小柳树苗苗。锯倒一棵大柳树,小柳树便在原地拔地而起。柳树生长极快,几年就成了大树。延安时代,毛泽东曾号召南下部队像柳树那样在各地扎根成长。“柳树插到哪里都能活,一到春天,枝长叶茂,十分可爱,柳树有‘灵活性’这是共产党和干部应具备的另一本领”。(毛泽东1944年《松树和柳树》)柳树具有高尚的品质。

柳树朴实无华,默默为春天增色。柳树是美的,美在素面朝天,不事粉饰。你看那鹅黄嫩绿,全然天成,没有半点雕砌,不沾一丝尘俗!像一幅写意的画、像一首朦胧的诗,那绝俗之美,只可智者意会。也许有的人熟视无睹,也许有的人逐末忘本,也许有的人不屑一顾,认为只有鲜艳的牡丹、清香的玫瑰才是春的使者。可此时它们又在哪里呢?它们耐不了春寒料峭,经不住寒气的抚摩,依然躲在温棚中受花工调养。然而,柳树却不在乎,在这掺着凛冽寒意的春风中,早早抽出了条条新绿,献给了爱生命的自然,“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树虚怀若谷,无私奉献一切。婷婷玉立的垂柳,善编柳器的杞柳,斗风抗沙的红柳……或舒展,或遒劲,或坦然,双眸蓄蕴着天地的灵气,心中迸发着无私的热爱。柳可做栋梁,即使做了栋梁也绝不傲下,柳又甘于贫寒,栖身农家绝无怨尤!柳木可做板材,用来打制家具。曲柳的花纹具有曲线美,农家用来打制箱柜,作为女儿的嫁妆人人喜爱,更是做菜板的上好材料。红柳去皮后,可以编筐篓、簸箕、斗笠等。1公顷柳林每天可吸收1000公斤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900公斤氧气。它还能吸收氟化氢,对水银气体也很敏感。柳树还是监测环境的能手!柳皮、柳枝、柳屑、柳根、柳叶、柳絮竟然可以为人类治病。

柳树随遇而安,地球上随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柳树是极为普通、平常的树,分布甚广。你看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哪里不生,何地不长?在水泽边,在山沟里,在村落旁,甚至在穷乡僻壤、荒郊野外,都有它的身影。它默默固守大堤,它顽强抗风固沙,它供人遮荫避暑,它点缀美化环境。柳树不因干旱而枯萎,不因贫瘠而倒毙,给一寸土地就留下一片荫凉,给一片沃野就固守一方水土。它尤其乐于生在农村田埂塘边,街口巷尾,房前屋后,垂下葱茏枝叶,撑起一片绿荫,供人欣赏,供人休憩!

柳树对大地充满忠诚。

世界上现有500多种柳树,与各种草木均能和睦相处,绝无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行为。柳树总是俯首垂下青翠柔曼的千万枝条和片片细叶,哪怕高出屋脊,粗过合抱,也依然如故,即使冰压雪封,也依然如此。柳树,枝无旁逸,条条不忘根土,它向根土鞠着躬,深深地,默默地,将全部青春献给根土的事业。世上有多少花木啊,只顾花果蒸蒸日上,高高傲踞在枝头上,却毫不低首顾怜生它养它的根土,甚至根土已遭破坏,它还在贪图自己的荣华富贵。可垂柳绝不会这样,垂柳啊,你升高,是为了能顾恋;你升得越高,枝垂得越低,时时刻刻不忘生你养你的根土,为根致敬,为土俯拜!

柳树自自然然地生,舒舒展展地长,任凭电闪雷鸣、风霜雨雪,诗意着江南水乡,点缀着北国风光,以荷花般的高洁,黄土般的质朴,枫叶般的热情,松柏般的坚定,将坚贞不渝的生命化为绽开的音符,以无私无畏的热爱奉献一片生机,以高洁自尊的清丽书写一段气节。一棵柳树,就是一段历史,每棵柳树都在叙述着自己的故事,都在展示着一种典雅的人生哲学,都在描绘着美好的理想与渴望,都在承纳着天地亘古的博大与无垠。

人生如柳,恰似柳荫一片。让我们像柳树一样活在人世间吧,使自己的人生朴实而美丽,为他人留下一片绿荫。

原载于2008年3月24日《烟台晚报》

字典的故事

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当时农村孩子上学普遍比较晚,我九岁才上小学一年级,那时已是史称“三年自然灾害”之后。全家靠父亲在生产队挣工分吃饭,而此时加上我,我们家有四个孩子同时在不同年级上学,每次新学期开学交学费都十分困难。当时的小学几乎每天上语文课都要学生字,学了新生字老师就布置作业写生字。写生字不是写在本子上,而是用石笔写在石板上。因为当时多数学生买不起本子,老师在石板上批阅后,学生马上可以擦掉重复再写。我那时用的是哥哥用过的半块石板。老师常常要求新学的字,一个字要在石板上写五遍、甚至写十遍。写字会经常遇到一些生僻字,知道读音不解其意,或了解其意不会读音,因而不得不经常问老师。一次把老师也问卡壳了,老师就显得很不耐烦,说你查字典去吧。而此时我窘得无言以对,因为我没有字典,家中没有钱让我去买字典,学生拥有字典那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当时老师好像也没有教我们如何查字典,老师这样说是故意为难我。我的前桌是位于姓同学,父母是当时的公社干部,也是我们班家庭经济状况最好的一位学生。他常常会拿出一些令农村孩子十分羡慕的书来,像当时难得一见的《十万个为什么》他竟有完整的八卷套。这时他从书包中掏出一本《袖珍小学生字典》借给我用。我至今仍记得,那是一本精装的用硬纸壳蓝色布面装订的、只有大半个手掌大的厚厚的小书,就像现在学生随处可见的布袋书,我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书。书虽小,但很管用,我好像是利用拼音法查到了那个字,为自己解了围。而从此激起我对字典的浓厚兴趣,后来我就经常借这位同学的字典使用,时间一直延续到小学毕业。在我和同学看来那就是一本宝书,因为只要不认识的生字,在这本字典上都能查到。每当查到一个生字,我就像得到奖赏一样高兴,而那位同学也总是一脸得意,就好像他就是字典。我也从心里希望什么时候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字典或词典。

“文革”期间,一切有字的东西,除了马恩列斯和毛泽东的著作,一夜之间几乎都成了“四旧”,被扫地出门,不仅被砸个稀巴烂,还要点一把火烧了。红卫兵挨家逐户查抄书籍,因为少不更事,对许多东西并不知道价值,也丝毫不感兴趣,只是跟着队伍看热闹。使我感到痛心的是,村里当时被称为“地富反坏右”五类分子的一家人,出身富农,家中出过读书人,交出了一堆书。其他书我都不在意,唯有一本精装本的比砖头还厚的《辞源》让我留下深刻印象。我听村中一位老高中生讲过,《辞源》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语文词书,我们认得的字、不认得的字上面都有。后来查阅资料得知《辞源》始编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15年出版,历时数十载,几经修订,是当时国内收字最全的字典。我一直梦想有这样一本字典。此前谁也不知他们家中还有这样一本书,因为那个时代的人哪怕是一个孩子的防人之心都很重。尽管这家人的孩子和我也是同班同学,而且曾经是“一帮一、一对红”的同桌,但他从未说过自己家中有一本《辞源》。这本《辞源》让我手心冒汗,我甚至想冒险把它抢到手,可是我不敢动,到处都是红卫兵,如果动手那无疑是火中取栗。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红卫兵把书堆在一起,然后付之一炬。这件事对我精神上的打击很大,小小年纪就认为这个世界出事了,字典都有问题,岂不以后认字都是反动的吗?甚至一度打消了拥有一部字典的念头。

我真正拥有一本字典是在1971年。那时尽管“文革”还没有结束,但农村中学已经暂时恢复了比较正常的教学秩序。当时我刚刚升入高中一年级,学习热情重新焕发。此时我二嫂嫁到我家,她发现我读书需要一本字典,就把她上中学时用过的一本《四角号码新词典》给了我。词典的书脊有点破损,我便找了一块厚的花纹纸,将封面重新裱糊一新。这本《四角号码新词典》是商务印书馆1950年初版、1955年7月42版,定价1.15元,除四角号码查字法外,还附有笔画索引,使用起来很是方便。有了这本字典,我简直如获至宝,整天爱不释手。我在很短的时间就背熟了笔画号码对照歌,“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并熟练掌握了使用方法。它成了我的无声老师,一遇生字,拿出词典,随手查来,逐一应解。高中期间我把一本词典不知翻了多少遍。后来竟至同学一说某字,我立刻就可以说出它的释义和页码,因此获得一个“活字典”的雅号,就连老师遇到认不得的生字也让同学来问我。不久,我又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据说这也是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也是迄今为止世界发行量最大的一本书。这部70万字的工具书,50年来已经重印200余次,累计印行突破4亿册,创造了世界辞书工具书发行之最。我也喜欢《新华字典》,但原来它的拼音与部首检字法,总是感觉不如四角号码检字法便捷(第十版《新华字典》大字本,已附有四角号码检字表)。《四角号码新词典》是我一生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本字典,始终相伴在我的左右,至今仍珍藏在我的书斋中。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其时我高中毕业已经五年。我毅然放弃在公社机关的工作,于1978年考入我向往已久的大学殿堂学习中文。现在回想,当时之所以有底气,敢去考大学,实在是字典的功劳。我当时的想法是,我们这些被“文革”耽搁的年轻人,考理工科显然基础不牢,但考文科以自己的文字功底,还是可以一搏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当时的数学只考了三十几分,而语文考了九十多分,在全县位于第二名。读大学期间,除了读书以外,仍然对字典的兴趣不减,我先是买了新版的《新华字典》、《学习字典》,后又买了恢复再版的《康熙字典》、《说文解字》、《现代汉语词典》。我甚至一度想自己编一本字典,为此我在大学读书期间做了大量笔记和文字分类工作,但毕业分配工作以后,竟然是与文字相去甚远的经济部门,工作压力日渐增大,只好作罢。但由此养成收藏字典的习惯,不论走到哪里,一见到喜爱的字典和词典,会毫不犹豫地买回家。现在我的书斋中不仅有大块头的《辞海》、《辞源》,也有小不点的《小学生字典》、《汉语成语小词典》,还有各种专业字典和词典如《古代汉语词典》、《中国成语大辞典》、《英汉词典》、《书法字典》、《同义词典》、《反义词典》、《书画辞典》、《诗词鉴赏辞典》,等等。甚至收藏了不同版本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林林总总竟有五六十本之多。也许我只算是个例,如今,您现在到任何一个家庭去,只要有上学的孩子或读过书的人,要找出几本字典或词典来那是太容易了,因为字典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工具书。

最近,友人相约为建国六十周年写点纪念稿子。我想了一下,写了《字典的故事》这篇短文。我想,从字典和词典的发展进程中,我们是否可以看到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历程与社会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还有人们精神财富的丰厚积淀。

原载于 2009年8月14日《烟台日报》

烟台市委宣传部 烟台日报 烟台市文联主办《我和祖国60年》征文一等奖

2009秋季号《烟台散文》

我难忘的1977和1978

学校将77级、78级校友聚会,作为2012年校友工作的一件大事,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精心安排。聚会主题是纪念恢复高考35周年,聚会时间确定在2012年金秋10月,并计划在聚首之时出版一本纪念文集。随着聚会时间的临近,稿件从四面八方翩翩飞来。我认真阅读着老师和同学们寄来的一篇篇情深意切的文章,思绪恍如回到了魂牵梦绕的35年前……

同类推荐
  •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金陵十二钗的网络生活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三百多年来,《红楼梦》为汉语白话写作树立了一面旗帜,是中国古典文学在小说技艺上达到的最高峰。三百多年来,《红楼梦》激动着无数的读者,一代又一代人为它的故事所倾倒,为它的文字所痴迷。无数少男少女们心下默念着贾宝玉林黛玉的名字,暗藏着自己的青春情怀。又是多少历经世事磨练的人从中品位政治纷纭、勾心斗角。更有不能数计的文艺作品从《红楼梦》中演化而出,小说、日记、戏剧、歌舞、影视剧……或改编,或续写,或戏说,三百多年来,一部《红楼梦》成就无数文本。一并多少学者名师潜心红学,皓首穷经,研究《红楼梦》的著作在图书馆里已作汗牛充栋。……
  • 种在树洞里的歌

    种在树洞里的歌

    少年时光,我常与村里的小伙伴拿着树枝,在空地里打打杀杀,抢夺地盘。时间久了,我便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野孩子。这样的日子似乎覆盖了我整个少年时光,像一场漫长的梦,梦中的我追着风跑啊跑,路旁开满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花,虽然不起眼,却代表了整个春天。少年时总有那么多让人捉摸不透的故事,让人无法忘怀。
  •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

    本书编为四辑,第一辑“作家论”,第二辑“作品论”,第三辑“评论”,第四辑“理论”。每辑十篇,共辑四十篇,四十余万字。这是一本文学师友用文学笔法评说朱向前的书。全书收集近二十年来朱向前的师长、朋友和学生的文章约三十万字,有评点、有批评、有侧记、有印象,门类繁多,风趣好读。
  • 图文版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成语故事

    Chineseidiomshaveafixedstructureandparlance,withspecificmeaning.Mostarecomposedoffourcharacters,althoughsomehavethreecharactersandafewconsistofmorethanfour.Someidiomsaredividedintotwopartswithacommainthemiddle.
  • 古燕新声

    古燕新声

    本书收录了近十年在固原一中就读的学生作品,分为初中部分和高中部分。
热门推荐
  • 开店·创业必读

    开店·创业必读

    本书是一本通俗的经商创业读物,分13章,分别介绍了开店筹划与定位、店址判断与选择技巧、店铺形象设计、开店创业生意经、老板新观念、突破营销难关、广告宣传、洽谈诀窍、经营新术等。
  • 开厂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开厂记(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创业的酸甜苦辣只有经历过才知道,这篇散文讲述作者在赣州开厂的两年,用朴实的文字为读者真实展现创业的不易。
  • 司空追月

    司空追月

    武道通神,仙道成仙,妖术诡异,巫古纵横!沧海之下,焱仑之巅,残月生,战鼓鸣,空追月!环宇内孤独漂流的大陆,没有方向,孤独前行,突然一日,一轮血色大月横空,蛰伏了三千年的青年应运出世,为了解开心中的羁绊和困惑,于茫茫寰宇内追击血色大月,一步步解开葬古神异,踏上极道巅峰!
  • 晨生纪

    晨生纪

    孤,狂,逍,傲。扇指千军溃,飞星穿月。剑啸区宇碎,细雨蓝夜。秋意萧瑟,锈刀锋不复。风卷千愁坠,忆随风醉。
  •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掌上帝国之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西晋时期北边众多游牧民族西晋末年少数民族内迁趁西晋八王之乱期间衰弱之际陆续建立非汉族国家而造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枭雄割据,逐鹿中原,天下谁主?
  • 穿梭在小说的世界里

    穿梭在小说的世界里

    本书主体是进入小说空间战斗,不过也与其他的空间世界有联络,大体是进入两个小说世界,就会进入一个其他类型的任务世界比如:动漫、电影等世界。
  • 雷诺纪传之纳鲁比斯

    雷诺纪传之纳鲁比斯

    在结束与魔鬼的较量之后,众神所诅咒之地的六个神坛在被卡洛使用拉姆罗列毁去一个之后,终于在此刻崩溃。卡洛之父终于动用了他最后能直接找回他的方法,试图将其召唤回来。然而神咒山的封印虽然被打碎了,但众神的诅咒却没有消失,传送的铭文在其穿越神咒山时被耗尽,而卡洛则与应对相互憎恨又依赖着的姐妹相遇。与此同时,失去了封印后,众神的诅咒开始在大陆上蔓延,亡灵开始在东大陆肆意,而野兽在西大陆流窜。大陆的混乱使卡洛之父更加难以寻找他,而卡洛却遇到了能够真正博学而愿意教导他的老师,魔神纳鲁比斯的神魂。在这片陌生却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故土,卡洛新生的人格与过去的他又会有怎样的交集,而拉姆罗列的试炼又是什么呢。
  • 快穿我是修复师

    快穿我是修复师

    云漫雪是H星的逆时修复师,在执行任务时被带进时空漩涡。系统提示:时空通道已碎裂,宿主必须收集到全部碎片,否则无法返回本星。云漫雪没能反应,便被甩入一个时空之中。
  • 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

    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

    中国散文学会常务会长红孩倾情推荐中考、高考常考作家精选散文大阅兵国内散文评论家誉其作品:“清雅与俊朗并存,幽思与慷慨齐飞。”文章精选自美文作家张亚凌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的散文随笔,书中数十篇文章被选作中考真题及高考模拟,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多篇文章被译为英文,深受读者喜爱。
  • 拳力异人

    拳力异人

    龍予历尽磨砺,几经沉浮,偶得“吐纳”奇遇,习拳立世,几度风云,铁马金戈,激战恐怖势力,挑战日韩武道,建商企,人生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