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女儿诔》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所写一篇祭文,是该书中诗词曲赋中政治思想性很强的一篇文字。从书中看,它是为“芙蓉女儿”晴雯所写的。那么——《芙蓉女儿诔》仅仅是诔晴雯吗?
诔,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表彰逝者才德言行等等的哀辞。《红楼梦》第七十八回写晴雯蒙冤而死之后,贾宝玉悲恨交集,写了一篇别具一格的《芙蓉女儿诔》。
说《芙蓉女儿诔》是为晴雯而写,奠祭晴雯,寄托哀思,从书中来看,合情合理。晴雯是贾宝玉的大丫环,其风流灵巧、心志高洁与林黛玉有相近之处,故历来有“晴为黛影”之说。在《红楼梦》中,与晴雯相关的著名情节有第三十一回的“撕扇”,第五十二回的“补裘”。前者表现物随人陛,宝玉尊重晴雯的自由个性;后者突出了晴雯的慧心巧手,于重病之际殚心竭力,织补“雀金裘”,见出其为宝玉分陇解难的赤诚之心。第三十七回写她不屑拾人余惠,不怕冲撞太太的言论;第七十四回写抄检大观园时,她兜底倒箧,使王善保家自讨没趣的行动,都显出其与众丫环不同的见识与骨气。到第七十七回“俏丫环抱屈夭风流”,晴雯终因遭忌被逐、抱屈夭亡。第七十八回写宝玉构想晴雯死后做了芙蓉花神,于是就有了《芙蓉女儿诔》这样一篇至纯至情文字。
贾宝玉在这篇《红楼梦》中所有诗词歌赋中最长的、达千余言的诔文里,首先介绍了晴雯的身世遭遇,回顾了他们之间的相与共处的生活,叙述了她的惨死经过,然后以无限的深情悼念晴雯,以金玉、冰雪、星日、花月等比喻,赞美了晴雯的高尚品质和情操。在这篇诔文里,晴雯是奋翅高翔、博击长空的雄鹰,是香味浓郁的兰花;而王夫人、花袭人之流则是玩弄口舌、以毒杀人的鸠鸩,是一类的恶草。他热烈颂扬晴雯傲世独立、坚贞不屈的反抗精神,声泪俱下地控诉王夫人等的杀人罪行,甚至发出了“钳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释”的怒吼。他以优美的想象,赞扬晴雯有如伟大诗人屈原,“志洁行芳”,始终坚守着高尚的情操。他愤怒地刻画了封建正统势力及其帮凶们的狰狞面目,揭露了他们搞的“诼、谣、诟”的阴谋诡计。他怀念晴雯,上天人地以求索,用美丽的神话来慰藉自己,深深祝愿晴雯在“天国”生生不息。
《芙蓉女儿诔》可以说是声讨封建专制主义的檄文,也是对富有反抗精神《芙蓉女儿诔》的处于社会下层者的颂歌。这篇诔文的出现,标志着贾宝玉叛逆性格的重要发展。一个贵族公子,作文祭悼,赞美一个奴仆,歌颂其反抗精神,表现了贾宝玉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和鲜明的封建叛逆者的立场。与此同时,贾宝玉对于封建贵族阶级的背叛,已经深入到了封建阶级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法伦理关系之中,愤怒地抗议已经直接指责到了他的生身母亲王夫人身上。
贾宝玉叛逆思想的发展和深化,是大观园内封建势力与初步民主思想较量对他的教育、影响的结果。因此,《芙蓉女儿诔》也是这种较量的产物。如果将这篇诔文看作是“爱情诗”,一味在贾宝玉和晴雯有无所谓的“私情”上做文章的陈词滥调,是非常荒谬的。
《芙蓉女儿诔》是一篇很奇特的诔文。说它奇特,是因为它既是诔晴雯,又与林黛玉有密切关系。《红楼梦》中写晴雯“眉眼”、性格都与黛玉相似。在宝玉读毕诔文后,又有意写恰逢黛玉从芙蓉花丛中走出来,并与宝玉一起商改。
“判词”中说“优伶有福”,即是说袭人最终的结局是嫁给“优伶”蒋玉函。蒋玉函在书中是贾宝玉生活道路上的密友,这就决定了袭人在婚后从蒋玉函那里所得到的,也必然是与薛宝钗在婚后从贾宝玉那里所得到的一样,只能是痛苦,绝不是快乐。《红楼梦》的续书后四十回,虽然从形式上是按“判词”的构思引出了袭人的结局,但对袭人的批判却是从封建主义的贞节观着眼的,在她终于不“死守”而再嫁了蒋玉函的“不得已”上做文章,这其实是和《红楼梦》最初的构思是有差异的。诔文中的词句。当宝玉改“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为“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时,“黛玉听了忡然变色”,心中“有无限的狐疑乱拟”。由此可见,《红楼梦》作者的用意是明显的,它当是对林黛玉未来命运所作的铺垫。
其实,在有关《红楼梦》这段情节的脂评中,早就有相关说法。庚辰本脂评说,《芙蓉女儿诔》“明是为阿颦作谶”。靖藏本脂评说:“知虽诔晴雯,实乃诔黛玉也。试观《证前缘》回黛玉逝后诸文便知。”都说明悼晴雯的情节是为以后“对景悼颦儿”的情节所作的伏线。
说《芙蓉女儿诔》与林黛玉有关,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如果说这篇诔文实际上就是诔黛玉,而非诔晴雯,却又言过其实了。因为,就这篇诔文的整体来说,它的主要内容是赞扬晴雯的才德言行,是诉说晴雯被谗蒙冤之事,诔的是晴雯,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疑问的。文中有个别地方与林黛玉有关,那也只是某种暗示。所以,只能说这篇为晴雯而作的《芙蓉女儿诔》,其中某些话后来也暗喻了林黛玉的结局,成为林黛玉的“谶语”,这只是《红楼梦》作者在这里暗示“木石前盟”最后也是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