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在《红楼梦》中是一个仅次于林黛玉的重要人物,因为她有金锁,就有了所谓“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的矛盾。于是——薛宝钗“想当宝二奶奶”吗?
薛宝钗是《红楼梦》里著名的“冷美人”,罕言寡语、端庄自重、城府深严、恪守礼教。因为她与贾宝玉、林黛玉三人之间有“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的复杂纠葛,而读者又多倾向、同情林黛玉,于是,薛宝钗受到“千方百计想做宝二奶奶”的指责。
这一指责不能说是空穴来风,没有丝毫依据。自《红楼梦》第四回,与王夫人是一母所生的姊妹,家有百万之富的薛姨妈率薛蛹、薛宝钗兄妹进京,在贾府梨香院住下后,就长期未走,被某些人挖苦为“赖着不走”。第八回, 宝钗借着宝玉的通灵宝 玉之机,显示了与之相配 对的金锁。但这个金锁及 其“金玉良缘”谶言的来 历却值得考究,因为那是 “癞头和尚送的”,鬼才知 道真与假。后来就不断规 劝宝玉读书仕进,立身扬 名,话不投机仍然坚持, 俨然一副贤妻相。第九十 七回,接受贾府安排的 “掉包计”,宁愿以林黛玉 的名义嫁人贾府,终于成 为“宝二奶奶”。
以上说法,是很值得 推敲的。薛姨妈之所以长 期住在贾府,第四回上说 得很清楚,目的是“可拘 紧些儿子”,“宝钗日与黛 玉、迎春姐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乐业”,而且长期居 住又首先是贾府提出来的。“有意散布”和尚说过有金锁的宝钗将来要和一个 有玉男子婚配,从小说的构思和情节看,求签释谶、和尚预言之类的事,是完 全可能的,未必是薛姨妈的有意造谣甚或是阴谋。至于“觊觎宝二奶奶宝座”, 即使有些心思也未必不正常,毕竟“木石前盟”也只是一个神话,宝黛并未有 正式嫁娶之议。再说,即使以上都是真的,也只是宝钗之母薛姨妈之作为,与薛宝钗是无关的。
其实,从《红楼梦》全书来看,说薛宝钗“千方百计想做宝二奶奶”,恐怕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宝钗,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少女,自然希望将来有一个能作为女人终身依靠的好男子做丈夫,若无此想法才不正常呢。而在当时那个不可能任意接触男子的社会中,就在身边的贾宝玉这样一个才貌均出色的男性必定会得到宝钗极大的好感,再正常不过了。但是,由于宝玉、黛玉从小一起长大,贾府上下关于他俩的说法宝钗不会无所耳闻,正如俗话所言:‘‘她比你先到!’’所以,品格端方、为人忠厚、自律甚严的宝钗就从未有过任何破坏宝黛关系的言行,相反倒是一直很注意避嫌;对宝玉、黛玉间的特别亲密,她并未有什么不快或是嫉妒,即是说,她从未去争过什么宝二奶奶。
薛宝钗的为人处事,常常是以与林黛玉不同甚至对立的形式出现的。如。第三十二回王夫人逼死金钏后,也掉了几滴鳄鱼眼泪,想要黛玉的两套衣服为金钏装殓又不便开口。宝钗不仅十分痛快地拿出衣服,而且还说了一通把这位“慈悲”姨母的罪责推干净的话,所以,王夫人偏向她,并不仅仅是从亲戚的角度来考虑,更主要的是欣赏她的“见识”。又如,第二十二回贾府为薛宝钗举办的那次生日,当贾母问她“爱听何戏,爱吃何物”时,她完全按照贾母的喜好做回答。宝钗善于察颜观色,投人所好的本事,确实非常到家,因此很博得贾母的欢心。对于贾府富贵的保障人物贾元春,宝钗的马屁也是拍得既明显又含蓄。元妃省亲,宝钗的大观园诗竟有“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这样的句子,把自己摆到如此卑屈的地位,自然获得元春好感,所以第二十八回写宫中赐物,她与宝玉竟是一样的。这些行为,黛玉是想不到,更是做不出来的。所以,在贾府上下人等的心目中,就形成了对黛钗二人明显的对比:黛玉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远没有宝钗的“行为豁达,随分从时,得人心。
但是,如果将薛宝钗的这种行为说成是为了“做宝二奶奶”而有意在情场角逐中的某种用心,却未必合乎事实。因为,宝钗的这些言行作为是她的性格本身的必然表现。看宝钗对待宝玉虽然也不能说完全是一潭死水,有时也是有些微波的,例如,宝玉挨打后她送药时那吞进去的半句话,宝玉午睡时她接替袭人“差使”绣兜肚赶蚊子;但是,按宝钗的生活理想,像宝玉这种状况,算不上是她最理想、最合适的夫婿人选,她曾多次说过宝玉“不中用”、“无事忙”、“误事”、“杂学旁收”等等,用的都是一种不屑一谈的口气。试想,对一个在心目中如此不在话下的角色,要与他产生真正的爱情,那是不可思议的。更重要的是,依照宝钗一贯奉行的封建伦理教条,儿女的婚事必须听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决不允许在自己心中产生其他念头的,因此也是决不会主动去参与什么情场角逐的。
薛宝钗的思想行为完全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所以贾府在选择儿媳的问题上,舍黛而取钗。这并不是由于贾府某几个当权人物的好恶所致,而是有其必然性因素。这就是:黛玉是个叛逆者,而宝钗则是个封建礼教的恪守者。在荣国府(其实是封建社会的缩影),即使不出现宝钗其人,宝黛的爱情也不可能发展为婚姻的结局,仍然会由另一个“张宝钗”“李宝钗”来占领宝二奶奶的交椅。宝黛的爱情以悲剧结束,不能说是由于宝钗从中有意识地搞了什么阴谋诡计,而只能说是由于宝钗的为人处事更符合贾府家世利益的要求。反过来说,贾府选择了宝钗,让她与和她思想观念格格不入的宝玉结合,对她又何尝不是一场悲剧。
看过《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许多人都有这种同感,更喜欢宝钗而不是黛玉。这或许是编剧对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把握不够的缘故。但是,人们对宝黛未能终成眷属普遍持十分遗憾与同情黛玉的态度,支持“木石前盟”而不赞成“金石良缘”;却在择妻或择媳时多半都会选择适应社会、讨人喜欢的宝姐姐而非林妹妹,却从某种方面说明了人们的矛盾——感情与婚姻是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