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城内,秦王道:“没想到齐国会出兵相助。”
白起道:“这次末将用兵不察,以致大败。愿大王责罚。”
秦王道:“是寡人之过,未能料到齐国这个变数。将军不必自责。”白起拜谢。
秦王问道:“现在该当如何?”
白起道:“谋韩,破纵。”
秦王道:“好,将军放手执行。寡人全力相助。”
临淄城内,齐闵王道:“魏王远道而来,招待不周之处,多多见谅。”
魏王道:“齐王何必客气,上次若非齐王相助,寡人哪有机会来临淄。”
齐闵王道:“是魏国上下一心,方使秦军大败。寡人何功之有。”
魏王道:“齐王不必谦虚。此次寡人前来,就是送定陶地图。”
齐闵王举樽道:“魏王何必如此,来,干了这樽。”
正在兴起之时,侍卫报道秦国使者前来。
魏王道:“寡人请求回避。”
齐闵王道:“无须如此,齐魏既为联盟,当开诚布公。寡人倒要看看秦国还有何伎俩。”
不一会,秦国使者到。
齐闵王问道:“上次秦国对魏国不宣而战,竟然做水淹大梁之举。是可忍,孰不可忍!”
秦国使者道:“上次实在是误会,我国不知道魏国已经与齐国结盟,我们大王特地派我前来赔罪。愿齐王宽宥。”
齐闵王道:“这话你们跟魏王说去,寡人不想听。”
秦国使者道:“秦国愿意归还魏国的河东之地,与魏国结好。”
魏王顺水推舟道:“既然秦国有此心意,你们和齐王谈,齐王同意,寡人就没意见。”
齐闵王道:“好,你且回去,寡人之意有劳你代为转达。”
在另一个地方,秦国新的计划正在展开,针对的国家是韩国。
新郑城内,秦国使者道:“今日秦国来此与韩国结盟,此乃盟约,请大王过目。”
韩王看了盟约后道:“难得秦国如此好意,尊使且先回去,过几天寡人自当派使者至秦。”
送走了秦国使者后,韩王将盟约传于诸位大臣。
韩王怒道:“秦国简直欺人太甚,目中无人!什么盟约!分明在谋我上党!”
韩国大臣道:“大王息怒,臣有一计,令秦国不敢有此念想。”
韩王道:“爱卿尽管说来。”
韩国大臣道:“韩国与赵国是亲家,我们可以请赵国帮忙。”
韩王道:“就依爱卿之言。即刻派使者前往赵国。”
韩国实力在三晋里虽然是最弱的国家,但地理位置和战争资源却得天独厚,宜阳有铁都之称,三川有中原咽喉之称。上党有韩国脊梁之称。秦国几代君王都对其志在必得。一方面韩国这两个地方经营多年,城池坚固。另一方面韩国善于合纵各国,秦国难以得逞。此次和齐国和好,正好有机会图谋韩国。
邯郸城里,赵武灵王道:“韩国有此危难,赵国必会救援。尊使且先回去,秦军早上到韩国,赵国上午就会前来。”
韩国使者拜谢而去。
赵武灵王道:“诸位爱卿,秦国素有图韩之意,秦军历来强悍,单凭赵国之力,恐怕不是那么容易战胜秦军。”
赵奢道:“赵与齐为盟友,大王可邀齐国合纵抗秦。”
赵武灵王道:“就依赵将军之言,有劳赵将军出使。”
赵奢道:“末将领命。”
赵武灵王道:“即刻整军,一旦韩国遭遇秦军攻击,立刻驰援。”
韩国使者将赵国意思告诉韩王,韩王心中大安,不久就派使者拒绝秦国要求。秦国果然大怒,立即以白起为主将,调集军队进攻宜阳。韩国早有准备,早就派暴鸢镇守。但是秦军实力占优,不仅能将宜阳城四周围住,而且还有一支预备队随时准备攻击任何一支前来支援的军队。
赵国方面接到韩国的消息后,调集军队驰援。赵武灵王以长子赵章为主将,率领大军二十万支援韩国。
早有斥候将此消息报给白起。
秦军营地里,白起道:“赵国果然前来支援,此战目的已成,剩下来该请君入瓮了。”
秦军一将领道:“虽然如此,一旦被赵军察觉,恐怕不好对付。当另选战场。”
白起道:“将军有何想法,尽管说来。”
秦军将领道:“以上党为战场,将赵军诱至此处决战。”
白起道:“将军妙计,兵贵神速,否则功亏一篑。”
秦军将领道:“末将愿领兵前去偷袭上党,将军率领主力前来。在赵军驰援之前,上党必入我军之手。”
白起道:“胡阳将军,一切有劳。”
宜阳城下,秦军攻势比以前更加频繁,昼夜不停,白起更是军前督战。韩军守将暴鸢也是全力已赴,拼命抵住秦军攻势。双方在宜阳城的战斗异常激烈。宜阳城内的韩军与外界联系完全截断,但是韩国知道赵国会来救援,士气依然高涨。秦军攻势更加猛烈。
另一个战场,秦军另一支军队绕过宜阳,抵达上党。这支秦军打着宜阳韩军旗帜。统一使用宜阳韩军口令,说是有紧急军情。韩军上党守将不明虚实,打开城门迎接,被秦军斩首。其余韩军见主将已死,军心大乱,纷纷逃跑。城门也来不及关,秦军顺利占领上党。
此时的赵国援军才刚刚进入韩国,赵军斥候将此消息报给赵章。
赵章道:“如今韩国上党已经失去,再去救援宜阳已经没有意义,不如直接去韩国都城,与韩军合兵一处再收复上党。”
廉颇道:“确实如此,赵奢已经前往齐国请求支援,我们就在韩国等待吧。”
上党失陷和赵国援军已到的消息同时出现在韩王案头。
韩王忧虑:“如今上党已经被秦军占领,该如何是好?”
韩国大臣道:“如今赵国援军已至,大王勿忧,待两军汇合后,上党收复不难。”
韩王道:“暴鸢困在宜阳,该如何是好。”
韩国大臣道:“暴鸢久经沙场,况且宜阳坚固,秦军短期内难以攻陷。只要收复上党,秦军自然会退兵。”
韩王道:“好,传令下去,做好准备,迎接赵军。”
临淄城内,齐闵王设宴款待赵奢,席间齐闵王敬酒道:“赵奢将军辛苦了,寡人招待不周,见谅。”
酒过三巡后。
赵奢道:“多谢齐王错爱,此次前来是想请齐王出兵与赵国一起救韩。”
齐闵王道:“好,军情紧急,赵将军且先回去,寡人既然许诺出兵,绝无戏言。”
赵奢拜谢道:“多谢齐王。”
赵奢离开后,齐闵王道:“秦国派使者前来和好,原来是为了对付韩国。但是韩国与齐国并非盟友,各位爱卿该当如何。”
匡章道:“我们以援助赵国的名义救韩。”
齐闵王道:“好,就依匡将军之言,此战将军如何进行。”
匡章道:“秦军已经占据上党,韩国地利已经为秦军所得。然而粮草辎重难以维持,末将绝其粮道,秦军必然退兵。”
齐闵王道:“上次救魏也是这样,这次恐怕秦军会察觉。”
匡章道:“无所不备,无所不寡,即使察觉也无能为力。”
齐闵王道:“好,就以将军为主将,庞锾,张祈为副将,领兵三十万救韩。”
匡章等人道:“末将领命。”
齐闵王道:“来人,传寡人命令给秦国,就说,齐赵为联盟,赵国有事,齐国一定鼎力相助,愿秦国好自为之。”
齐国大臣道:“如此,我军行动将会让秦军知道。”
齐闵王道:“即使兵戎相见,也要堂堂正正。”
齐国文武大臣皆拜服。
韩国方面,秦军自从得到上党后并未有军事行动,赵奢将齐国的态度回报赵王后,赵王令赵奢再领兵五万与赵章合兵一处。
赵国军营里,赵章道:“现在韩国上党已经失去,秦军占据地利,我军恐怕难有作为。”
赵奢道:“虽然如此,但是秦军数量庞大,仅凭上党无法供养,我军只要坚守不出,秦军粮尽,不久自退,况且齐国已经答应出兵。两军军联合,再趁势反攻,必获大胜。”
商议已定后,赵章命令赵军坚守不战。
韩国方面,接到齐国愿意出兵的消息后,军心逐渐稳定。
秦国方面,接到齐国出兵消息后,并未宣布退兵。相反不断增派兵力前往韩国,以樗里疾为将。
秦军军营里,白起道:“齐国也来了,这场战役越来越有意思了,我们的目的快要达成了。”
樗里疾道:“虽然如此,但是此战非同小可。”
白起道:“知战之时,知战之地,故能千里会战。”
樗里疾会意道:“白将军,如有用本将之处,尽管开口。”
白起道:“制人而不制于人,我们岂能如联军所愿,军机不可泄露,一切有劳樗将军。”
樗里疾会意道:“好,本将即刻与胡阳汇合。”
樗里疾第三天就与胡阳合兵一处,胡阳守上党,樗里疾率领军队不断攻城掠地,韩军不能抵挡,城池纷纷告急求救,韩王忧虑不已。此时韩国大臣纷纷请求发兵救援。
韩国大臣道:“我国各地城池纷纷告急,若不救援,各地城池必会为秦军所得。后果不堪设想。”
韩王道:“赵章将军认为如何?”
赵章道:“秦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引我们出战,足以说明秦军不能持久。他们城池占领的越多,补给就更加困难。愿大王考虑。”
韩王道:“既然秦军有此决心,寡人又何必畏惧。来人,传令下去,无法抵挡秦军攻势的城池可以自行撤退,无罪。但是军粮不能留给秦军。”
赵章道:“多谢韩王。”
韩军接到命令后,逐步放弃城池,秦军虽然获得城池,但是城内的粮仓都是空的。樗里疾知道韩国意图,挥师向韩国都城进攻,逼迫韩赵决战战。但是韩赵早有计划,坚决不与秦军作战,秦国也难以取得进展,双方对峙将近一周,此时齐军的先锋部队已经抵达韩国,早有斥候将韩国情况报给匡章。
匡章道:“如今秦国的目的是想借机与各国联军决战。我们正可趁此机会大挫秦军。”
张祈道:“将军有何计划?”
匡章道:“本将之意就是正面做出一副与秦军决战的态势,再出奇兵烧毁秦军粮草。”
张祈道:“末将愿去烧毁秦军粮草。”
匡章道:“好,你和庞锾挑选精锐先行。本将率领其余兵马与韩军汇合。”
张祈选出精锐士卒六万,隐蔽而行,同时派斥候打探秦军粮草囤积之地。
韩国都城里,匡章道:“现在我们联军数量多于秦军,可以先出兵收复上党。”
韩王道:“寡人也有此意。不知将军有何计划?”
匡章道:“分进合击,多面突破。齐军正面攻击,吸引秦军注意,赵军寻隙突入,韩弩强劲,箭阵先行,突破防御。”
韩王道:“好,就依将军计划。”
匡章道:“没有任何一次战役最后的结果是通过计划来实现的,一旦临敌,不可避免要改变。此战我们万不可掉以轻心,谨慎为上。”
匡章又单独请赵奢密谈,两人议定后,各自回去准备。
秦军方面也在暗中准备,白起挑选秦军精锐秘密前往上党,宜阳依旧派人围困,白起倍速前进,仅用一天时间便赶到上党。
上党城里,白起道:“素闻匡章用兵善于出奇制胜,必定会趁隙而入。”
胡阳道:“将军如何计划。”
白起道:“请君入瓮,分割包围,然而匡章不比其他人,要让他真正上当,须得多花心思。我军当如此如此”
胡阳道:“好,一切依从将军。”
双方在上党摆开阵势,联军先发起攻击,以韩弩开道。秦军不能抵挡,步步后退。赵军见秦军阵地出现空隙,立即穿插而入,四面出击。秦军同样不能抵挡,步步后退。这一退,使秦军中军出现在联军面前。联军见状,纷纷请战。匡章观察秦军阵势后,令联军合兵一处,以赵奢为主将,直取秦军中军,自己率领一支军队作为接应。
联军前锋离秦军中军不足十米,忽然秦军中军鼓响,一支军队冲出将联军退路迅速截断,中军大营也冲出一支大军,联军顿陷包围,此时赵奢反而丝毫不见慌乱。命令韩军为中军,赵军为前军,骑兵为护卫,就地坚守。
早有斥候将联军情况报给白起,白起道:“不愧是赵奢,不过还是棋差一着。让樗里将军和胡将军见机从联军两翼突入,本将率一军从中央突入。”秦军在白起等秦将的指挥下发起攻势,。秦军数量占据优势,秦军知道此战意图明显,就是想通过大战打垮联军,所以志在必得,主力尽出。大批隐藏的秦军纷纷出现。此时联军才知道上党秦军具体数量有六十万。赵奢虽然援军被阻隔,指挥依然沉着,以骑兵乱敌阵,以弓弩掩护,再以步兵反击,在数量不利的情况下依然能做到应付有余。
外围的匡章一方面组织军队冲击秦军包围,另一方面派斥候观察秦军破绽。斥候的汇报令匡章佩服白起的水平,匡章命令军队四面攻击,让秦军难以防守。但是秦军都抱有绝不后退的决心,匡章一时难以取得进展。此时另一个对联军不利的消息传来,秦王又征兵十五万支援上党。此时匡章喜道:“大破秦军就在今日,传令下去,不可阻拦秦军援军,让他们进入上党。”
众将不解,匡章道:“待破了秦军以后,再告诉你们。”匡章继续组织军队破围。
另一方面,张祈终于找到了秦军粮仓。斥候回报,秦军守备薄弱。张祈当机立断,指挥军队冲锋。秦军无法抵挡,张祈占领粮仓后,指挥军队烧毁粮草。
张祈道:“如今秦军粮草被毁,不久必会退兵。我们埋伏在上党后方,追击秦军败军。”
庞锾道:“素闻白起治军严谨,恐怕会封锁消息,我们把消息告诉匡章将军,一方面可以鼓舞士气,另一方面可以加快秦军崩溃,我们在秦军返回之路埋伏。”
张祈道:“好,就依将军之计。”
秦军军营里,斥候向白起汇报粮仓失守的消息,白起道:“立即封锁消息,传令全军明天全力以赴,后退者,斩,一击胜敌。”
第二天,秦军摆出一副死战到底的态势向赵奢发起攻击。赵奢见状并不慌乱,依然有序指挥战斗。但是秦军拼命而来,又岂能如赵奢所愿。联军难以抵挡。赵奢见状换成士兵装备披三层铠甲亲自上阵。士兵见主将如此,士气大振,总算挡住秦军攻势。
秦军攻势受挫,白起道:擒贼先擒王,先把赵奢干掉。”秦军领命而去。
此时赵奢正在前军亲自上阵厮杀,秦军并不知道只是往中军冲去。联军苦于被围,无法向秦军进攻,这次有秦军孤军而来,又岂能放过。箭如飞蝗,骑兵冲击,再以步兵包围,冲过来的秦军全军覆没。联军取得胜利,士气大振。更加坚定信心,秦军攻势无法取得进展。
外围的匡章接到张祈传回的消息后,命令士兵将消息散布出去。秦军顿大乱。匡章道:“不待此时冲入,更待何时。”指挥军队突破包围,与赵奢汇合一处。
再严的军令也无法控制粮草被毁的消息对士气的打击,白起同样无法制止。秦军大乱。白起叹道:“终究是棋差一着。”引兵撤退,匡章赵奢引兵追击。胡阳为了掩护撤退,亲自断后,战死军中。白起得以撤退。行至半途又一军杀出,张祈见樗里旗号,指挥军队冲去,秦军不敌,樗里疾战死。夺了樗里疾将旗以后,便引兵与匡章汇合。
宜阳城下的秦军得知大败后,自行撤退。
自此大战全部结束,韩国感念齐赵相助,也加入合盟,齐国终于实现合纵三晋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