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奸相。南宋时期,他把持朝政,通敌叛国,残害忠良,干尽了坏事。
尤其可耻的是,他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爱国将领岳飞。他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一、被俘反受宠
秦桧(公元1090~1155年),字会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人。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他考中进士,出任密州州学教授。后来,他又成为太学学正,从此便飞黄腾达。
秦桧像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金军兵分两路,向宋朝大举进攻。宋徽宗昏庸无能,赶忙将皇位让给太子赵恒(即宋钦宗)。钦宗却胆小怕事,几次派人向金军求和。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兵包围了汴京,并派人要求宋朝割让太原、中山和河间三镇。秦桧立刻上表,只同意割让燕山一带,反对割让其他城镇。不过,宋钦宗却屈辱求和,对金人开出的条件全部答允,并命秦桧为割地使,前往河中办理土地割让事宜。由于各路的勤王兵马陆续赶到,金军不敢久留,立即北撤。秦桧还没有到达河中,就返回了汴京。不久,他先后升任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
金兵北退后,主和派再度得势,一意求和,不作任何准备进行抵抗。八月,金兵再度南下,直抵汴京。十一月,汴京再次被困,很快失守,徽宗和钦宗都成了金军的俘虏。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二月,金太宗下诏,将徽宗和钦宗废为平民,北宋就这样灭亡了。
随后,金太宗又要求宋朝的文武大臣改立汉奸张邦昌为皇帝。在金人的压力下,许多人都不敢说话。这时,监察御史首先提出:大家共同写一篇议状,要求金人保存赵氏。秦桧听后心有所动,就单独写了一纸状文送交金营。在状文里,秦桧认为:宋朝建立已经一百多年,如果一定要立张邦昌为帝,最后还是要垮台的;不如恢复钦宗的帝位,这对金国人也有利。金国左副元帅粘罕看后,对他颇有好感。
三月,金太宗册封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命他负责统治黄河以南的地区。四月一日,金军北撤,徽、钦二帝及后妃、宗室,连同秦桧等大小官员三千多人都被押走。
经过粘罕的举荐,金太宗对秦桧很赏识,并让他在金太祖阿骨打的堂弟、左监军挞懒手下任职,挞懒对他也很看重。从此,作为一名特殊的俘虏,秦桧一心投靠了金朝。
金兵撤走后,张邦昌再也支撑不住了,只好主动退位。五月,徽宗的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改年号为建炎,史称宋高宗,南宋王朝建立,宋徽宗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企图再次向金朝求和,便请秦桧代他给粘罕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秦桧再次为金朝统治者出谋划策。五代时,契丹的耶律德光攻占汴京,在灭掉后晋以后,把万氏宗室全部迁走,却让刘知远得利而建立了后汉。秦桧再次提醒金朝统治者要吸取耶律德光的教训,最好派一名被俘的宋朝旧臣南下,并劝说宋高宗世代向金朝称臣纳贡。当时,金朝统治者依然迷信武力,准备将南宋一举消灭,因此没有采纳这一建议。但是,他们对秦桧的忠心和才华甚是赞赏,于是赐给他一万贯钱和一万匹绢。
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月,金太宗以兀术为统帅,分兵南下。挞懒负责攻取准东,令秦桧以随军转运使的身份同行。临行前,秦桧想带妻子王氏一起去,但又怕挞懒不允。于是两人便假装吵了起来,王氏故意大声叫嚷道:“大金国任用你,你就把我丢下吗?”并有意让挞懒的老婆听到。果然,她就告诉了挞懒,挞懒于是特许他们全家一同前往。
楚州(今江苏淮安市)城内军民不到一万,但他们一直坚持抵抗金兵。挞懒率领几万人马几次进攻,始终攻不下来。楚州久攻不下,挞懒很着急,便命秦桧起草了一道“檄文”,劝说楚州军民弃城投降。但楚州军民不为所动,决心与楚州城共生死。最后,楚州城被攻陷,城中的军民继续坚持巷战,坚决不投降。
二、南归充汉奸
南习宋初年,金兵几次南下都由于南宋军民的英勇抵抗而失败。于县,金太宗决定采用“以和议佐攻战”的两手策略:一方面大谈“和议”,诱使南宋军民投降,并扶植刘豫为“大齐”皇帝;另一方面仍不放弃以武力消灭南宋的方针,继续展开军事进攻。经过再三考虑,金朝统治者便看中了秦桧,并与他达成一致意见。
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十月,当挞懒大军压至涟水时,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之后,秦桧一家“逃”回南方。
宋高宗对金兵也是畏敌如虎,一即位他便将国都迁到了扬州,并多方排斥、打击主战派。秦桧回国以后,谎称自己是杀掉了监视的金兵,夺船逃回南方的。当时,许多人都对他有疑心,因此都议论纷纷。宋高宗却是深信不疑,马上召见了他。第一次朝见高宗时,秦桧就提出了“南自南,北自北”的建议,即将北方的领土割给金朝,停止抗金斗争,实行南、北分治。听了秦桧一番卖国的言论,宋高宗不但没生气,还非常高兴,对他很是信任,马上把他任命为礼部尚书,并给了他许多赏赐。秦桧却假意推辞,说自己还没回乡就先来拜见高宗,只是为了汇报徽、钦二帝的状况。这样一来,高宗对他更加信任了,仅过了三个月,就升他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但是,此时秦桧还嫌参知政事官小,处心积虑地往上爬,他早已看准了宰相的职位。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七月,宰相范宗尹上了一道奏疏,对宋徽宗大观年间(公元1102~1110年)滥赏官职的恶习进行了抨击,建议予以革除。本来秦桧对范宗尹的建议很赞成,后来一见高宗坚决不同意,便立刻见风使舵,上疏为徽宗的政绩大唱赞歌,并说范宗尹的奏章对宋徽宗“不忠不敬”。范宗尹因此被罢免了宰相一职。为了当上宰相,秦桧到处吹嘘自己有锦囊妙计可以“耸动天下”。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不说出来,他就故意说:“现在没有宰相,献上锦囊妙计又有谁能推行呢?”高宗听说后,立即任命他为古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院事(即右相)。
九月,高宗又命吕颐浩出任左相,与秦桧一同执掌朝政。吕颐浩一贯主张抵抗金国的进攻,与秦桧有分歧,因此经常议论秦桧。秦桧便与亲信胡安国一起策划排挤吕颐浩。胡安国当时担任给事中,便趁机向宋高宗提出建议:“周宣王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业,是因为他善用臣下,使内外分治,文治武功措施得当。现在陛下您也应该学习周宣王,让两位宰相内外分治。”高宗于是下令命吕颐浩负责军事,在镇江(今江苏镇江)开都督府,命秦桧留在朝中处理一切政务。秦桧借此机会,大力提拔自己的党羽出任要职。吕颐浩知道后,便上奏攻击秦桧及其党羽,高宗便将秦桧的亲信二十余人全部革职。
三、导演投降的丑剧
当时,金国大将兀术还在陕西等地进攻宋军,对于同南宋议和没有兴趣,因此,秦桧虽然多方奔走,但宋金和议迟迟没有进展。高宗和群臣对他都很失望。无奈之下,秦桧只好推出自己的奇谋妙计,就是“以河北人还金,中原人还豫”,将不堪忍受金朝和刘豫的压迫而南下的北方军民一律遣返回原籍,实际上是承认了金朝和刘豫对河北、中原地区的统治。这条“妙计”一提出,舆论大哗。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八月的一天,高宗质问秦桧:“你曾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也是‘北人’,将归何处呢?”秦栓听后,当即被罢相,改封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的闲职。吕颐浩等人担心他会东山再起,于是指使侍御史黄龟年再次弹劾秦桧。高宗又将他的官籍削掉,并出榜朝堂,表示将永远不再起用秦桧。不过,宋高宗依旧坚持偏安江南,对金朝妥协投降。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二月,金国的宗翰派人南下议和。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高宗也派出使者去挞懒处求和。当使者抵达金营后,挞懒多次追问为何将秦桧的宰相一职免去。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金太宗死去,挞懒一派进一步得势,主张与南宋暂时议和:将陕西、河南归还南宋,并归还徽宗的灵柩和高宗的生母韦太后,作为交换条件,南宋要向金国称臣,每年要进贡大量的财物。高宗听说后,立即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