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器鉴别方法概述
鉴别古代玉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材料质地的鉴别,二是对制造年代的鉴别。这里主要谈玉器年代鉴别。鉴别古玉器制造年代,难度极大,其原因在于,制造玉器所用材料为矿物质,用化学或物理方法,测试出的往往是矿物质的成分或生成年代,而不是器物雕琢成型的年代。鉴别古玉器之难,还在于仿古玉、赝品制造历史长、方法多、技术高,许多伪品可以乱真,鱼目混珠,难分真伪。在长期文物管理和鉴别工作中,文物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经验,并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方法,以进行传世品古五鉴定。一般来说,鉴别一件玉器首先要通过归纳和类比相结合,确定器物的时代风格,然后再鉴别真伪,如此分两步确定一件器物的年代。所谓归纳,即通过对出土玉器,各时代艺术品的风格和当时有关玉器的文献记载进行分析,归纳出各时代玉器的品种、器型、纹饰、工艺特点,确定代表作品。在上述三方面材料中,出土玉器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没有见到过大量出土玉器的玉器鉴定家是不存在的。古代玉器在各地博物馆都有收藏。在观察出土的古代玉器时,要重点了解每一时代的玉器特点,还要注意玉器所出墓葬是否通过科学方法确定了年代,注意随葬玉器制造年代是否同墓葬年代一致。这是因为玉器制品的更新换代非常缓慢,古人又有佩带旧玉或使用旧玉随葬的习惯。所谓类比,就是在鉴别作品年代时,在玉质、器型、纹饰、工艺诸方面同已知时代特点相比较,或同已确定的同类标准玉器相比较,如各方面都具有同一时代特点,则可初步定为同一时代产品。
二、玉器的时代风格鉴别
新石器时代玉器风格。
新石器时代玉器穿孔多为两面对穿而成,孔外部直径大,越往里直径越小,孔不甚圆,两面对穿时,有些对的不准,因而孔中部的交接处,有时会出现棱台。社会上流传有一批三四十年代制造的仿古玉圭、玉铲。这类仿古器上的孔也为两端对穿,但由于是机械旋制,孔较圆,孔壁坡度较直,似木螺丝的丝帽。除良渚文化玉琮、玉璧外,新石器时代玉器,虽然片状为多,但磨得很平的平面极少,凡平面之处,中部皆微微隆起,边缘较薄或有坡,如器物的主平面平如刨板,就应考虑这件器物是否为仿制品了。玉器纹饰有两种,一种是纤细的细线纹,由于是手工刻出,刻纹不太规整,转折处不方正,线与线之间距离误差较大。第二种是粗阴线,线较浅。良渚文化玉器上的粗阴线非常直,似用直尺比着划出或用直线拉磨而成。
红山文化玉器所饰粗阴线多为弧线,似用手工不断修正而成。另外,龙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上还有起凸较浅的凸起线。
商代玉器风格。
商代玉器在玉质、沁色、钻孔、装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在一些玉器上表现得较突出,有的则不甚明显。沁色:商代玉的沁色多种多样,其中最明显的是鸡骨白色。玉器受沁处纯白无光,玉质变软,如水煮之骨,故而称鸡骨白色。曾有人把商代沁色的鸡骨白玉误认为象牙。有的玉器仅在边缘处局部有沁色,有的是整体沁色,另外有些商代玉器上有较重的褐色沁。钻孔:有两种,一种是一面钻孔;另一种是两面钻孔,孔眼两端大,中部细,蜂腰状。许多商代玉器孔内留有螺旋形琢磨痕。装饰:一些商代片状玉器,带有双重齿牙,这一特点为商代玉器仅有,商以后,带有这类齿牙的玉器是极罕见;极个别的现象。齿牙多为方形,牙上有小凸齿,如“凹凹”形状,连续排列,主要装饰在玉钺、玉璜、玉鸟等片状玉器边缘部位。有些商代早期五戈,“援”与“内”相接处,带有非常复杂的凸齿,齿形近似鸟头。商代玉佩饰及柄形器上经常饰有重环纹、连续方格纹及花瓣纹。玉环、玉璧等圆形器饰有凸起或凹下的同心圆弦纹。商代中晚期玉器的纹饰,一般为阴刻线构成的龙形、兽形、人形,或分别为各种抽象的折线、封闭线。以双阴线为多,其中的一条,采用“勾撤”法雕成,线条多为直线,转弯处角度很大,似方折,刚劲有力,一些学者曾誉其为“折铁线”,意思是说似用铁线弯折而成。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阴刻线雕刻得非常粗糙,带有许多毛刺,而这种毛刺不是高转速的现代工具能制出来的,对那些在放大镜下线条边缘非常整齐的商代风格玉器,鉴别时就要认真考虑真伪。社会上流传一种仿商代玉,纹饰结构非常符合商代特点,但双阴线中间部分凸起较高,因而只是形似,经不起推敲。商代五兽角部及眼部特点也很明显,兽角顶端都带有一个槌,呈磨菇形。兽眼为双阴线“臣”字形,或阴刻直线切割出的圆形“”双阴线圆形,或近似乎行四边形等多种形式。
周代玉器风格。
周初玉器,数量明显减少,玉戈、玉琮趋于小型化,圭呈细长形。陕西出土过周代玉鹿、鹿角极大,似树权,为周代玉鹿之代表作。周代玉器纹饰同商代区别较大,一般也由双阴线“勾撤”法雕成,但无商代玉纹饰的刚劲之风,线条多呈弧线,且勾撤的坡度也较大。周代玉器上最常见的是鸟纹和夔纹,周代的鸟纹很有特色:
长颈、勾喙,后尾上冲。
春秋战国玉器风格。
春秋战国玉礼器相对较少,佩饰大量增加,出现了成套的剑饰、带钩、人身佩玉,专门的丧葬用玉也较多。春秋与战回时期玉器稍有不同,且因地而异。这里简单地介绍几种常见玉器的特点:薄玉片扁平,极薄,有方形、圆形、长条形数种。方形玉片四边出齿,玉片上刻有双阴线兽面纹,纹饰分布较满,眼、鼻、嘴表现得极不明显,有退化的趋势,有的已变为隐起的勾云纹。这类玉片可能是入葬时的面幕缀玉。
壁、环类玉器玻璃光极亮,饰谷纹或勾云纹,有些孔内或外侧有龙、凤、虎等装饰,内缘或外缘凸起一周边棱,边棱顶部极锐。
璜形器 多为1/3圆周,两端有方形凸齿,有些为半圆形,内弧之下常镂雕虎、龙或勾云装饰。璜表面饰勾云纹。勾云纹种类多种多样,有正反相连,横纵相连等连接形式。另外还有变化了的谷纹。有些玉璜表面由纵向绳束纹分成若干区域,有些璜两端为兽头形。
玉龙春秋战国时玉龙种类较多,一般为蛇形身。圆身龙多为丝束纹;片状玉龙龙身常为“弓”形,中部有穿孔,两端对称,龙嘴张得较大,上下唇似斧钺。总之,春秋时期玉器纹饰细碎而密满,多为退化了的兽面纹或隐起的勾云纹。战国玉器纹饰紧密、整齐、对称,有各种谷纹、云雷纹、绳束纹,并有少量浮雕的龙螭类动物,山形纹、柿蒂纹、云雷纹也大量运用。多数玉器饰谷纹,谷粒似出芽,器边缘有凸起的边线,鉴定家评论战国玉器时常用“扎手”来形容拿玉器时的手感。
汉魏六朝玉器风格。
汉初玉器,尤其是我国中南地区的玉器,部分保留着战国玉器的风格,但已出现汉代独特风格。这种风格主要是以神秘的动物形象(龙、螭、凤)取代云雷纹而成为玉器的主导纹饰。玉制礼器中璧、圭较多,玉琮很少,目前考古发掘到的汉代玉琮极有限,而且不能证明是作为礼器使用。圭都很小,长方形,上端出角,水苍玉制成,素面无纹,玻璃光很强。璧也多为水苍玉,有龙纹蒲璧、鸟纹蒲璧出廓系璧、镂雕璧等多种,分别为丧葬、祭祀和人身佩饰用璧。谷璧的谷粒小而圆,排列稀疏。佩饰中大量出现了兽形佩,其上有云龙、云螭、云凤等装饰,玉剑饰也以兽面纹或凸雕螭纹为主要装饰。这些兽,眼球圆而凸起,似球面,炯炯有神。汉代也有少量细眼玉兽面,以后历代虽有仿汉玉器,但兽面眼珠不圆,球面也不明显,失其神韵。汉代有几种玉器纹饰极富特点:第一种是用手工刻出的阴刻 ;
细线,线条细若游丝,弯曲有度,构图极其准确,但若断若续,鉴定家称之为“跳刀”。这种线条是用所谓“昆吾刀”划出,在玉璧、玉人、佩饰、玉剑饰上大量出现,有时还配以极小的细线刻圈,是识别汉玉的重要标志。第二种是玉兽、玉鸟身上饰有一种细阴刻短平行线,线端有一道纵向的弧线,或在羽端、腿弯处饰以放射形短阴刻线。第三种即所谓的“汉八刀”,线条粗而准确,用简单的几刀勾出玉翁仲的外形,因此而得名。这种手法还用于玉握(玉猪)、玉带勾等器物。上述玉器特点,一直延续到六朝。晋以后出现了一种云头形玉佩,装饰纹样中出现了一种由长细线接连的十字形云纹,但这种玉器纹样仍保留着汉代细刻“跳刀”的风格。
唐代玉器风格。
唐代玉器与汉代玉器风格迥然不同。唐代在玉器雕琢上,最重要的特点是花、鸟、兽等纹饰及器物边缘饰有细密而较长的阴刻直线,给人一种雕琢如生的感觉。另外,玉人、玉兽、玉鸟的造型也有自身特点。在唐代玉器上,三岐骨朵云大量使用,这种云尾细而长,云头分为三部分,两侧似往外卷,中间部分小而团、微前凸。
宋代玉器风格。
宋代玉器数量、品种都非常多,但鉴别宋代玉器却很困难。目前,属于宋、元、明、清墓葬出土的玉器为数有限,且需判断随葬器的制造是否与入葬属同一时代。这里仅就已知情况,简单地介绍宋代玉器特征:
仿古玉器 宋代仿古玉器有玉杯、玉剑饰、玉璧、玉簋等器物,风格以仿汉代玉器为主,但又不完全仿汉,在某些方面有所变化。
仿古玉杯、玉簋的兽吞式柄、玉剑饰、玉兽面等一系列带有兽面纹的仿古玉器上,兽面结构比汉代复杂,整体形状不如汉代兽面方正。汉代兽面眼球圆而微凸,颚肥厚且略方。宋代兽面已无这些特征,而是在周圈增加了较多的阴刻短线,有些短线环兽面半周或一周排列。在造型上,宋代仿古玉器较汉代玉器也有很大变化,宋代仿古玉给人一种似古非古、似今非今的感觉。
玉雕动物 浙江衢州曾出土一件宋代玉免,四川广汉也出土过一件宋代窖藏五兽,两件玉兽代表了两种风格。衢州出土的玉兔较为写实,耳极长,身有短阴刻饰线。广汉玉兽则有汉代兽形玉镇遗风,耳部呈螺旋状,腿部关节清楚,小腿前端粗于上端。这两件玉兽都为卧伏状。传世宋代玉兽中,虽有异兽,但雕琢风格属写实者多。这类玉兽雕刻注重肌肉处理,躯干部位有如布袋装西瓜,浑圆凸起,这一特点同辽金秋山玉中的玉鹿雕法相近。玉鸟或鸟纹玉器,在宋代玉器中占有一定数量,北京房山金代石棺墓出土的鸟形佩,杭州南宋墓出土的透雕鸟衔蜻蜓佩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玉鸟的实物标本。宋代玉鸟除少量立体型外多为片状、衔花,玉雕的平面感较强,注重大的结构轮廓,边缘弧线少且简练,鸟身饰有长而有力的阴刻线条。这类玉佩,表面保留着较大的平面,平面边缘呈光滑的缓坡,镂雕剔去的部分准确而不琐碎,古玩家谓之“肉头”,即风格浑厚。如果用手摸时感觉棱角多而硬,则为伪品。宋代五鱼种类较多,一般头较小,鱼身扁平或微微隆起,分为光素无鳞和有鳞两种。鱼鳞是用直线或弧度极小的弧线交织出的网状纹。线条有力,背鳍边缘有齿,身体僵直而少弯曲,尾部表现出动态。一些鱼尾饰有匀称有力的弧线。这种弧线在江西上饶出土的宋代人物纹玉带饰上也表现得很突出,许多玉鱼衔有荷叶、茨菰,荷叶为平面圆形,边缘四处向内微凹。宋代玉器中龙纹开始增多。因此,掌握宋代龙纹特点对鉴别宋代玉器也很重要。宋代玉龙的特点是:龙头窄长,嘴角大,上下唇较薄,长唇端翘起,眼细长,发向后飘,蛇形细长身。其中素身龙多,少数有网格状鳞,龙身两侧各有一条阴刻线,腿细长,腿毛也较长,爪似鸡爪。明代玉器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