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母亲及家人可以通过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哭声、吃奶、大小便情况及精神状态等方面来判断新生儿是否生病。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是吃奶情况和哭声。
新生儿吃奶减少,吸吮无力,或拒绝吃奶,都可能是生病的早期表现。另外,要注意区别新生儿的哭声。新生儿正常的哭声,洪亮有力,且边哭边四肢伸动,一般是因饥饿引起,吃饱奶后即不再啼哭,安然入睡。如果新生儿哭的时候两眼发直,哭声突然,短促而直嗓,或高声尖叫,常是脑部有病的表现,要及早就诊。
如果触及新生儿某一部分时哭声加剧,应将新生儿衣服及尿布等全部解开,仔细检查全身各部位是否有异常,或衣服、包被、尿布上有无异物。如果四肢有骨折,则骨折部位会有肿胀,且碰一下哭得更厉害。如果新生儿腹部、背部有严重感染,则局部会出现红肿,抱起来或换尿布时,常常会哭声加剧。
总之,如果新生儿哭声异常或较长时间不哭、吃奶情况异常或不吃奶以及睡眠异常时,就要及时寻找原因,看孩子是否生病。特别是如果吃奶、哭声、睡眠三方面情况都与往常不一样时,更应特别警惕。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正常新生儿有50%~70%在出生后2~3天皮肤渐渐发黄,4~5天达到高峰,10~14天消退,这就是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处于血氧浓度相对较低的环境,胎儿体内有较多的红细胞携带氧气供给胎儿。出生后,新生儿建立了外呼吸,体内血氧浓度升高,红细胞的需求量减少,于是大量的胎儿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而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与胆红素代谢有关的酶不足,不能及时地将过量的胆红素处理后排出体外,过多潴留于血液内的胆红素随着血液的流动,将新生儿的皮肤、黏膜和巩膜染黄,而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一般很轻微,不需治疗,喂些葡萄糖水即可。早产婴儿发生黄疸较为严重,出现得早而退得晚,约3周左右消退。
新生儿黄疸若出现过早,即在24小时以内,并且迅速发展,或黄疸消退过迟,或消退后又再出现,多属病理变化,应及早去医院治疗。
当黄疸出现的时间比生理性黄疸早,症状重,消退得晚,即属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重新出现黄疸者,也属于病理性黄疸。此时应立即请医生诊治,以免病理性黄疸的发生。
因此,作为家长,应在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严密观察黄疸的发生情况。观察时必须把新生儿放在自然光线下,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脚掌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说明黄疸已超出范围,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新生儿脐疝
脐疝,就是所谓的“鼓肚脐”。有些新生儿脐部有圆形或卵圆形肿块突出,在孩子啼哭或咳嗽时更为明显。仔细观察肿块周围的皮肤颜色是否正常,当孩子睡眠和安静时肿块可消失,如用手指加压,可将肿块推回腹腔,此时一般不会有其他症状。这说明孩子患了脐疝。
脐疝的发生是因新生儿脐部未完全闭合,肠管自脐环突出至皮下而致。婴儿得了脐疝一般不需治疗,会在1~2岁时自愈,有时即使到了3~4岁,仍可有望自愈。
在这期间,父母应尽可能减少孩子的哭闹和咳嗽,因为哭闹和咳嗽会使腹内压增大,不利于脐疝的愈合。也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绕婴儿两周半的皮带,加上棉花包硬币围腰压紧脐疝的方法来治疗。并严格防止脐部发炎和大便干燥,尽量减少婴儿哭闹。同时还可给婴儿口服维生素B1,每次5毫克,每天3次。
如果脐孔直径超过2厘米左右,无自愈的可能时,应及早去医院做手术修补。
新生儿脱水热
少数新生儿在出生后的3~4天有一次性的发热,热度一般在38~40℃,于夏季多见。宝宝表现为烦躁不安、啼哭不止、尿量减少等症状,这是由于体内脱水引起的,医学上称这种情况为新生儿脱水热。
发生此病的原因是新生儿体内含水量多,体表面积相对大,环境温度较高时,就会从呼吸和大小便中丢失很多水分;而且妈妈在宝宝刚出生的头几天里奶少,因而婴儿液体摄入量少于身体丢失的水分,造成体内水分不足而发生脱水热。
防治脱水热应注意以下几点:
迅速给婴儿补充水分,轻者喂温白开水或5%葡萄糖水,每2小时一次,每次10~15毫升,一般婴儿热度自然下降。如热度不退或者出现其他病状,应立即送医院静脉输液。静脉补液后,体温通常能迅速恢复到正常。千万不要给婴儿滥用退烧药降温。
室温应保持22~28℃。夏季不要紧闭门窗,也不要给婴儿穿得太多或包得太严。
尽力给予婴儿足够的母乳。
在母乳尚不充足之前,可在两次喂奶之前加喂20~30毫升温水或5%葡萄糖水。
如果给婴儿补充水分后仍不见好转,或者有其他症状,就要留意婴儿是否患上了围生期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疾病,如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肠炎以及呼吸道和消化道病毒感染。特别是妈妈患感染性疾病,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胎盘、羊水感染,均可导致婴儿在出生前就已被感染,可在出生后的几天内出现发热。如发生这种情况,必须立即带婴儿就医,不得延误。
新生儿尿布疹
尿布疹是宝宝常见的皮肤病损。婴儿的尿布被大小便污染,没有及时调换而长时间与婴儿皮肤接触,刺激皮肤,开始仅见肛门周围皮肤发红,以后逐渐扩散至尿布所覆盖的皮肤,如臀部、会阴部、大腿内侧等,重者出现一些小水疱,局部有渗液或糜烂,还可继发细菌感染。又由于局部的疼痛和不适,患儿常常哭闹不安。
预防此病的关键为勤换尿布,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最好不要给孩子使用塑料布、油布等不透水、不透气的材料做垫子,以免影响局部水分的蒸发和透气。对腹泻小儿,尤其应注意做好臀部的护理。
当新生儿患尿布疹时,要注意保持新生儿臀部皮肤干燥、清洁,保持局部透气,很快就会痊愈。必要时可以局部涂擦鱼肝油软膏或鞣酸软膏,涂抹植物油如香油、花生油等。然后换上干净的尿布包好,一般每天涂擦4~5次。如出现脓疱,则需要医生处理。
毒性新生儿红斑
毒性新生儿红斑是指皮肤毛囊周围出现的红斑,因为红斑很小,有时称为虱咬性红斑。
有30%~70%的新生儿生后24~48小时出现全身性红斑,开始时为丘疹,第二天逐渐加重成为红斑,第三天消失。病变以红斑、丘疹及脓疱为特性,脓疱为无菌性,内含大量的嗜异红性白细胞。
此红斑缺乏固定的形态,好发部位为胸部、背部、脸部及四肢。通常出现在出生后1~4天,直到第二周才消失,不需要治疗。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新生儿皮肤对一些接触物如肥皂、油类等过敏,或者是新生儿皮肤受床单或衣物的刺激产生的反应。
新生儿各种耳病的预防
新生儿常见的耳病有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等。
新生儿的耳咽管短、粗,呈水平位。当新生儿感冒,喉咙发炎时,会蔓延至中耳;有时新生儿吐奶、呛奶时奶水也容易经耳咽管进到中耳,这些都可能引起化脓性中耳炎。由于新生儿多仰卧在床,泪水、吐的奶水很容易流进耳朵里,而引起外耳道炎、外耳道疖肿。
耳朵的毛病在早期疼痛剧烈,因而小儿会哭闹不停,不吃不睡,而大人还不知什么原因,只有当看到耳道口脓汁流出时才去医院。
因此,当新生儿哭声尖锐,久哭不止时,一定不要忽视观察新生儿的耳朵,及早发现新生儿的耳朵有无症状。如有症状,应及时治疗。
怎样预防新生儿肺炎
肺炎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之一,早产儿更容易患此病。新生儿肺部感染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产前如果胎儿在宫内缺氧,吸入羊水,一般在出生后1~2天内发病。
产时如果早期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也可使胎儿感染肺炎。婴儿出生后如果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也很容易受到感染。另外,也可能由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部引发肺炎。
新生儿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略少。新生儿肺炎与幼儿肺炎在症状上不完全一样,一般不咳嗽,肺部湿啰音不明显,体温可不升高,其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呼吸困难、精神委靡、少哭或不哭、拒奶或呛奶、口吐泡沫。
轻度肺炎在门诊可以治疗,吃点抗生素或打几针青霉素即可痊愈。重症肺炎必须住院治疗,患儿食欲较差,吃得很少,可通过静脉点滴输液来补充热量。
预防新生儿肺炎要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格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出院接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禁止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进入新生儿房间,产妇患有呼吸道感染时必须戴上口罩接近孩子。
怎样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的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经脐部断端侵入体内而造成的急性严重性感染,患儿多数在出生后4~6天发病,主要症状为牙关紧闭,不能吃奶,全身肌肉抽动,面部肌肉抽动形成苦笑面容;严重的抽动可引起呼吸困难而导致患儿窒息死亡。
新生儿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是医生接生时为小儿剪脐带时使用了未消毒的剪刀和敷科,或接生员的手没有消毒干净,将破伤风杆菌带入新生儿脐部所致。
本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普及新法接生是预防此病的关键,只要对基层接生员加强培训,配备消毒的产包,就可以逐渐消除破伤风。
新法接生的关键是消毒和无菌操作。接生者的手,断脐用的剪刀、线绳,包扎脐带断端的纱布等,都必须彻底消毒。遇有急产或来不及消毒时,可将剪刀和线绳泡在2.5%碘酒内1~2分钟,或用火焰烧红剪刀冷却后再用,并将脐带残端多留一段,以便进一步处理。
对已经处理过但消毒不严密的,要在24小时内剪掉保留脐带的远端,近端用3%过氧化氢液或1∶4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后涂以2.5%碘酒;同时给新生儿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3000单位或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75~250单位。
对卫生条件差,还不能保证无菌接生的地区,应于妊娠晚期给孕妇注射两次破伤风类毒素,再次间隔1~2个月,有过敏史者不能用。
怎样预防新生儿感染
由于刚出生的宝宝口腔、鼻、皮肤、脐带等处抵抗病菌的能力较弱,即防御能力差,一旦有细菌或病毒的侵入很容易感染。
因此做好这些地方的清洁至关重要。婴儿居室要朝阳,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孩子少和陌生人接触,减少探视,最好每天接触孩子的人要固定,母亲若患感冒时,不要对着孩子咳嗽,喂奶时要戴口罩,乳品、尿布保持清洁,定期煮沸消毒。
新生儿发烧能不能用退烧药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保暖、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因而比较容易发烧。如果此时随便服用退烧药,往往会招来大祸。
因为新生儿在服用退烧药后,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出现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内出血等,如因抢救不及时可致死亡。
所以父母一定要慎重,不可在新生儿发烧时乱用退烧药。
当新生儿发烧到38~39℃时(通常没有抽风的病症),先将新生儿的包裹或衣物松开,通过皮肤散温,并多喂些开水;如果体温上升到39℃以上,可洗温水浴,水温要比体温低1~2℃。一旦体温降下来,则应及时取消降温措施。
新生儿腹泻该怎么办
通常来讲,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很少发生腹泻,这是因为母乳不仅营养成分比例恰当,适合于新生儿的需要,而且其中含有多种抗体可以防止腹泻的发生。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常因牛奶放置时间过长、变质或食具消毒不严而造成消化道感染,导致腹泻的发生;另外,气候骤变、牛奶或奶粉冲配不当都可造成新生儿消化道功能紊乱,发生腹泻。
轻度的腹泻,大便为黄绿色,可带有少量黏液,有酸臭味,呈薄糊状;若每天大便多达10次以上,症状就会加重,出现明显脱水、小儿哭声低微、体重锐减、尿少等。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出现水与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等严重症状。
所以,新生儿发生腹泻时,切不可忽视,应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