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或事,如没有如期归来,这正是诠释离别的意义。
苏洋说:“据历史记载,当时郑和确实和一些西南亚的国家有过战争,也征服了一些国家,不过可能这不是当时明朝皇帝朱棣的本意吧?”
梅自香说:“一个船队二百多艘船只,二万多口人,一去就几年,这个开销靠贸易维持得了吗?我看郑和肯定征战过一些小岛国和沿海的一些小国,要不然现在都找不到完整的郑和不西洋的资料。”
苏洋说:“这个应该是当时的或者后来的皇帝下令消毁的,这个留给历史学家去研究吧,我们只是对古懂产生兴趣,特别是这个玉石印章”
保罗说:“这个玉石印章和这些青花瓷器都是中国的不假,但是,这艘船究竟是中国郑和船队的船,还是来做贸易的本地船呢?我们得下去寻找一些遇难者的遗骨,做个DNA就知道了,但是这个好像没有必要。”
苏洋说:“我认为很有必要,如果是郑和的船队,说明船在这里发生了灾难,但是,这里应该不是郑和的航线,如果是当地贸易的船,就证明当地人不仅是和郑和做了贸易,而且是在贸易成功后,返航途中遇险而沉的,它还证明了这船的人还和郑和是一个朋友,因为他得到了郑和赠送的礼物一一玉石印鉴。”
接下来又继续打捞,当全部把有价值的瓷器金币打捞上岸,还是没有找到遇难者的遗骨,但是找到了一些金币和一些银制品。
保罗看了一下一些银制成的碗和首饰后说:“这艘沉船很有可能是当地人的船只,第一,它的尺寸没太大,第二,这些银器件是当地人使用的。也许是当时另一艘船把这艘船上的所有人员都救走了,也许是这遇难者的遗体被洋流冲走或者被鲨鱼吃掉了。”
苏洋说:“我们就不要猜测了,这些事由考古专家去研究,我们只负责打捞拍照。”
得到了几百件瓷器和几百枚金币以及一些银器后,结束了这次打捞作业,打捞船带着新打捞上来的古懂和那枚导弹返回美国西岸美军码头。
在码头上,保罗坚持想要把导弹交给美军,而梅自香则是坚持转手卖掉,多赚一笔,反正美军已经放弃了,而苏洋和赖茜意见统一,就是留下来,待到一定时间再作决定。
保罗说:“那么这批古懂也留下来不卖了?”
赖茜说:“卖吧,一大堆东西不好保存。”
苏洋则说:“等我把这次打捞写成一个故事,宣传营销策划做好后,再找家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找拍卖公司的事情由保罗负责,他轻车熟路,赖茜找家媒体和个网站,我把我们这次打捞的发现爆光,炒热,然后再拍卖。”
苏洋在打捞船上就写了个新闻:“也许你没有听过他的故事,也许你没有感觉他有多伟大,但你一定会记得他的名字一一郑和。
对,就是郑和,一个中国明朝的航海家,一个把非洲长胫鹿带回中国,放国人误为麒麟的人。
一个率领几百艘船,二万多人的庞大队伍,航行到世界各大洲的人。
这个伟大的航海家留下的历史见证,一艘藏有这位伟人的随身物品古懂沉船,终于被斯洋打捞公司打捞出水。
在众多的古懂器物中,一枚刻有他别名的玉石印鉴呈现在世人面前。
亲爱的收藏家,亲爱的考古学家,如果你有兴趣研究这艘古沉船是郑和船队遇险而沉的一艘古船?还是来和郑和贸易后,郑和作为好友而赠送这枚印鉴后就沉入海底的当地古船呢?这个秘密将由你去告诉全世界,我们斯洋公司将把这些古懂呈现在世人面前……
网站上还上传了打捞过程以及那批瓷器的照片视频,特别是那枚玉石印章,苏洋还为它拍了几个特写镜头。
这遍文章和图片在美国新闻网站一发表,马上引起巨大的轰动,美国新闻网站,英国媒考古研究杂志,华盛顿邮报,法国政府网站,中国新华社网站……纷纷转载,一时间,来电话资询的人把公司的电话打爆了。
一时间,中国航海家郑和立即成了网络搜索的头条。
网友的点击浏览量直线上升,并创下了当时点击量首位的头牌。
各个学派的考古专家纷纷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文章,各种留言和猜想铺天盖地……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在网络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认为:“这艘古沉船从它沉没的位置来看,不是郑和船队的船,因为这里没有一条适合大船航行的航线。
那些青花瓷器的款式也和明朝时期的款式有偏差,应该属于清朝的中国一艘普通商船,至于那枚玉石印鉴,可能是船员们在长途航海旅程中为解除寂寞的碉刻爱好者随便刻的,与郑和风马牛不相及。”
苏洋看了这篇文章,哭笑不得,他骂道:“尼玛,这个是什么狗屁教授?没有了解,连实物都没见过就写这种文章,那不是害死人嘛,如果这样那这枚印鉴就一文不值了,那些瓷器古懂也得卖成白菜价。这个结果和他把这事披露到网上的愿望将背道而驰,他开始有点后悔了。
但又一篇文章出来了,这个是英国牛津大学考古学教授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认为:“这艘古沉船属于郑和船队的一艘随队商用小船无凝,作为商品贸易,这船就必须单独脱离行线,到一些小岛和较浅的沿岸进行正常的贸易,从印鉴以没那些瓷器及银制品来看,已经有一些的贸易成果了,瓷器是还没有成交完的货物,银器和金币是交换过来的成果,而那枚印鉴则是和当地的官方来往使用的印鉴,说明当时郑和在这个地方已经有很高的威信,官方都承认了这个印鉴。
也许是这艘船在结束贸易后,在返航途中遇到了大风或海盗而沉的。”
苏洋见到这篇文章后,脑怒的心情才有点平复。
接下来美国哈佛的一个学者也来凑热闹,他这篇文章认为:
“这艘沉船是一艘海盗船,事情应该是这样的一一当海盗船发现有人和郑和进行了贸易,这海盗自然不敢跟郑和船队发生冲突,就尾随那些贸易的商船,并且进行了抢劫,也许是惊动了郑和的船队,结果被郑和船队击沉。这个是从水里拍摄发在网上的图片中见到有打斗的痕迹认为的。”
而来自中国的一个考古学家则是在文章里说:“此沉船既不是郑和船队的船,也不是什么海盗的船,这船应该是前来贸易的一艘官方的公务性质的船,也许是当时正在贸易结束后,双方签署什么协议之类,那郑和的一个手下就带着印签来到了这船上,刚好遇上了飓风把这船吹翻了。”
大英博物馆的一位资深研究员则认为:
“从图片的文物分析,这些文物是中国明朝永乐十九年即1421年前的文物无凝,而这一时期正是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世是这一时期,郑和奉旨七下西洋。
如果那枚印鉴是在这艘古沉船打捞上来的话,争论这艘古沉船是不是郑和船队的船?这个没有太大的必要,我们只知道郑和当年来过这里,并且在这里发生过商品贸易就好了。”
这位资深研究员还风趣地说:“至于这艘古沉船是海盗船?还是本地商船或者郑和船队的小船?交给警方去调查好了,免得警方无所事事……”
就在网上争论的风口浪尖上,保罗联系上了美国一家拍卖公司,准备近期拍卖这批文物。
一则一个星期后,拍卖郑和下西洋的见证物清单在网上出现了,一时间,各收藏巨头以及各家博物馆都在兴奋地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