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来,作为下蔡的郡兵的牙门将,陆云无时无刻的在这里战斗着,两百郡兵现在已经不到一百了,下蔡的一千青壮年也损失的差不多了,而且三天的战斗早就让他们疲惫不堪了,而黄巾军还在那里不要命的攻击着,他们漫山遍野、如蚁如蝗,他们没有像样的武器与铠甲,没有合理的指挥与调度,只是如野兽一样的咬与撕,木头,石块,一切拿得动的坚硬的东西都是他们的武器,还好自己的郡兵们一个个力大无穷,身手矫健,悍不畏死。否则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低矮的城墙变成了一个凶狠的绞肉机,将源源不断冲上来的黄巾军送入了地狱。从第一天开始,黄巾军派上了一个又一个的千人队对下蔡发动攻击。
由于城墙范围有限,只有千人配置的队伍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率,而这也是陆云能够守住的最大因素。等到黄巾军停止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而此时,黄巾军已经不眠不休的进攻了一日夜,陆云的这一方人人带伤,但在这一日夜中,黄巾军的一个万人队被彻底打残。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慢慢减弱,不断有零星的箭枝从躲在石垛之下的陆云眼前飞过,陆云不断的向着所有知道的神明们祈祷着,终于这一次的攻城停止了,这里又迎来了短暂的和平。“情况怎么样?”只有在这个时候,陆云才有胆量从石垛下出来,呼吸一下充满了血腥味和烟火味的空气,然后问问自己的副手。
陆云的副手是个北方大汉,这几天在战场上交锋,神勇无比,所谓刀过不留痕,只有他打人却无人能伤他分毫。
“这群黄巾军被我们打退了。”副手大声的道。
“我知道,如果他们没有滚蛋你也回不来。我问的是我们的伤亡情况如何?”“兄弟们还好,只是又损失了二十个人手,现在还有九十一人。”九十一人,虽然内城墙并不大,但这点人手用来防守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看样子,很快就要守不住了,陆云心中盘算。
“呜……呜……呜……”一阵嘹亮的号角声从敌人那里传出,在无有穷尽的天空中远远传播出去。号角,三长声?陆云一跃而起,撒开脚丫子,飞一般的跑上城头。跟黄巾军作战了那么久,陆云早就分析出黄巾军的联络方式。三长声的号角表示集结队伍,组成防御阵形,准备迎战的意思。
城外的黄巾军现在也只有上万,自己的这里数还不到一百,实在是天差地远。如果黄巾军摆出防御架势,那么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援军到了。一旦想通了这点,陆云就激动的浑身发颤。
西方,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了一道亮丽刺目的红色。一排排身着红色轻铠的战士,骑着马儿,手持刺枪,潮水般地向军营涌来。
骑兵,是淮军的骑兵,陆云兴奋起来了,淮军骑兵的出现就预示着下蔡之战即将结束,毕竟他也知道作为一支正规军,淮军的战斗力根本不是他的郡兵能相比的,更别说黄巾军。
黄巾军对下蔡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在骑兵的一个冲锋下,防御阵型顷刻之间土崩瓦解,黄巾军士兵开始四处逃窜。
黄巾军阵地上,周仓拿着大刀砍翻一个骑兵,大喝道:“都给我顶住,顶住。”
淮军铁骑的突然出现,黄巾军的各位将领都有些措手不及,黄巾军不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们大部分是流氓,真正能有一战之力的只有万人,而精锐部队只是在黄巾之乱时跟着刘辟他们的老部下千人。
但在攻打下蔡后,剩下的可战之兵不过五千人。一千精锐也损失了不少,面对突如其来的骑兵冲锋,黄巾军甚至连组织防御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让周仓意外的是这些淮军铁骑在一个冲锋后没有攻击。
“周统领,刘统领他们叫你过去。”一个亲兵跑到周仓身边道。
周仓应了声,回到黄巾军大营,发现刘辟、龚都、廖化、裴元绍等人聚集在一起,脸色非常难看。
周仓问道:“出了什么事?”
刘辟沉声道:“在我们的北面发现淮军一千铁骑,在东面有两千精锐步卒,在西面也有一千步卒,加上前面的一千铁骑,我们已在淮军的五千大军的包围之中。这是刘基给我们送来的劝降信,让我们无条件投降于他。”
周仓脸色一变:“万万不可投降,万一刘基事后赶尽杀绝,我们岂不是任人宰割?”
廖化苦笑道:“刚才的淮军铁骑冲锋你也看到了,不要说那三千步卒,就凭这两千铁骑,你认为我们还是他们的对手吗?一个小小的下蔡不过一千郡兵我们都没有打下来,更何况五千精锐的淮军。”
周仓沉默了,刚才淮军的铁骑冲锋给他的震撼很大,不要说手下的黄巾军,就是他自己差一点也抵挡不住。
刘辟沉声道:“我决定投降。”
下蔡,县府
刘基亲自扶起跪在面前的刘辟、龚都、廖化、周仓、裴元绍三人,笑呵呵道:“五位将军难投我淮军,是我刘基之幸,淮军之幸。”
刘辟等人心里松了一口气,他们最害怕的是刘基翻脸不认人。
刘基道:“我意让五位将军做我淮军的牙门将,不知五位意下如何?”
刘辟等人对望一眼,单膝跪地道:“愿凭主公安排。”
刘基抚掌大笑道:“好,好。”
周仓迟疑一下,问道:“主公,我想知道那三十万黄巾军你是怎么安排的。”说完有些害怕的看着刘基。
刘基微微一笑,对于周仓这样的无礼问题他一点也不生气,反而有些欣赏他的耿直,“这二十几万人我会安排他们在寿春附近进行屯田,不会加害他们的。”
刘基的话无任是周仓还是刘辟等人都松了一口气,他们都是穷苦出身的,揭竿起义也是为了让那些同样穷苦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刘基能善待他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