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丁村不仅以发掘出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而闻名中外,还以拥有明清宅院建筑群,而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建筑古文化的游人。在老同学张青、杨治平二位的陪同下,参观了襄汾丁村民居,特别是聆听了当年参加过发掘丁村遗址的丁村民俗博物馆馆长的精彩介绍,使我在很短的时间里对这里的建筑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和认识。
丁村民居宅院在时间跨度和建筑规模方面,都是中国现存民居建筑的佼佼者,其中丁村的明代宅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步入丁村,古巷古街,高墙高门,历史感、沧桑感油然而生。丁村宅院从元代末期开始修建,明清时期形成较大规模,主要建筑为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至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所建。总计有院落40座,现存院落20余处。明代的宅院6座,房屋83间;清代宅院19座,房屋272间,其中雍正年间(1723—1735)修建院落3座,嘉庆年间(1796—1820)2座,咸丰年间(1851—1861)3座,宣统年间(1909—1911)1座,未发现纪年但建筑风格属于清代的有10座。丁村宅院明代修建的多为单体四合院,清代以后的院落以二进院为主。
丁村清代宅院的山墙则多为硬山顶,檐柱斗拱,装饰华丽,门楣额枋,雕饰多种。院墙壁立,院落齐整,四梁八柱,四门八窗,厢房为阁楼式建筑,颇有江南民居的特色。丁村民居的厅堂和楼房都不住人,厅堂主要用来供奉神位,接待宾客,楼房则主要用来储藏粮食和杂物,人们的主要宿处是厢房。厅房的门窗,装修考究,工艺精细,木雕石刻玲珑精美,形象生动。厅堂的斗拱、栏板隔扇,都雕有喜庆吉祥的图案,像“百寿万福”、“春临门庭”、“莲莲有喜”、“吉庆有余”、“连中三元”、“喜禄封侯”、“屡进钱财”,还有许多宣扬忠、勇、仁、孝的历史故事,如“岳母刺字”、“周仁献嫂”、“司马光砸缸”等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是孔夫子的说教,以“坦荡堂”来命名的宅子里,门楼匾额上雕刻着“璞玉浑金”的字样,“门第清高九世德,衣冠简朴古风存”的楹联,不失宣扬纯真质朴美德的功用。丁家“敦伦”、“饬纪”一类的高大建筑,既显示出主家的财力,也在炫耀着宅主人的文化修养。
丁村是以丁氏族人聚居而得名,所以丁村大多是属于丁氏家族的。丁村宅院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院子中有一处是乾隆十年(1745)所建,这是一个两进的院子,正房两层3间,东西厢房各3间,采用四梁八柱的传统承重建筑方法,抗震性能良好。前院客厅只做会客、留客之用,其后门可以通往后院,当地人称之为“二门”,平时关闭,只有喜庆节日方才打开,增添喜庆气氛,也供家人出入。不过,女眷、仆人则仍从两旁的偏门出入,回避客人。在这样的住宅里,才能真正体现出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风俗。院主人丁坤曾捐官职到“州同”,从六品衔,分掌水利、粮务事宜,丁坤的先人因此被追封为“宣德郎”,于是咸丰五年六月二十四日(1855年8月6日)这里立起了一座“宣德郎”牌坊,因为丁坤的官是捐来的,这座牌坊只能修在大门以里,却不得修在村里街道上。丁坤祖父的院子建于雍正元年(1723)。与丁坤是同族弟兄的丁国安兄弟四人,最早做中草药买卖,后来粮食、布匹买卖一应俱全,于雍正八年(1730)建成了明三暗五的主宅。乾隆三十六年(1771)建成的一座两进院子,后院为三层五间建筑,取明三暗五营造之法修建,院落宽敞,设施齐全,从东西小门的额书“迎车”、“设榻”字样,不难想象这里当年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据说,东西小门出去的几处规模不大的建筑物,是为女儿回娘家时带的仆人休息专用的。前院门厅,有丁村唯一的戏台子,院门一关,大门厅也就成了个小舞台,戏台子的做工非常精致。综观丁家历史,家族里没有什么高官显贵之人,据丁氏家谱记载,清代丁家只有一名八品官,一名拔贡生,两名举人,一名武举,一名典史,一名州同,其余则大多经营些买卖,经商的范围几乎遍及半个中国。光绪年间(1875—1908),一次算账,丁耀一人分得利银5000多两,可见丁家还是有相当经济实力的。
丁村的6座明代住宅院落,是丁村宅院的精华所在。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修成的院子,以正厅、厢房、倒座、门楼四部分组成,大门开在东南方向。入院后迎着照壁向西,折入内院,院落宽敞,台阶踏石较低。在这样的院子里,丝毫没有老屋老院的狭窄感觉。所以有人总结说:丁村的宅院“明不如清高,清不如明宽”。明代房舍特有的一框二门式的厢房,为院子平添一种韵味。一框二门式是两门共用中间的一框,省工也省料。这种门的结构我们在一部电影中应该看到过,这就是根据当代作家冯骥才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炮打双灯》。这部影片在丁村拍摄了全部景观,女主角为时下很有些名气的宁静。明代的丁村院落,为明朝后期建筑。正是在丁村这块不大的土地上,并存了明清两代的宅院建筑,所以在这里还可以对两个朝代的民宅建筑风格进行直观的比较,如明代建筑大体上都质朴浑厚,屋墙多为悬山顶,房屋梁檩大多粗壮,门窗装饰简约,不事漆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