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历第一个月称正月,是汉武帝最后确定的。正月韵第一天称元旦,也叫元日、正旦、正朔、上日、正朝等。古人在元旦有许多活动,如放爆竹、挂桃符驱怪辟邪、饮屠苏酒避瘟疫等,都是带有良好愿望的习俗,所以相沿不衰。
正月十五称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宵节,也叫“元夜”。相传汉代帝王在每年正月十五,要筑坛祭祀“太乙星官”,张灯燃烛,从黄昏直到天明。百姓都要到皇宫附近观看,这是元宵夜游观灯的起源。唐宋以来,统治者在元宵节恣意游乐,竞事浮华,所以诗人有“九陌连灯影,千门共月华”的题咏。
二月初一是“中和节”,这是经过大臣李泌提议,由唐德宗李适定的。我国民间许多地方在这天有互赠刀、尺之类的礼物激励长进和制“中和酒”祭神保佑丰收的习惯。
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巳节。据说原来这个节日是在三月上旬的巳日的。到了魏晋以后,就被固定在三月初三了。古人这一天邀请朋友聚集在环曲水流旁,把斟有酒的酒杯放在水面上,任其漂流,酒杯停在谁前,谁就得喝酒,这叫“曲水流觞”。这天人们还有到河边洗澡的习惯,为的是洗去污浊,消灾除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记载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流觞吟咏的乐事的。
清明前一日古称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国的介之推被火烧死而设的。但这件事《左传》《史记》都没记载,《史记·晋世家》只说介子推人绵上山中,晋文公遂环绵山而封之,以为介子推田,号曰“介山”。所以有无介子推烧死之事值得怀疑。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自投汨罗江而设的。这天民间有吃粽子、带香包、游龙船的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称中秋节。这有许多说法。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又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商、西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可能就是月饼的起源。后来人们就制成大小不同、色泽不同的月饼作为祭月的祭品,并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唐朝时,突厥经常扰边,太宗李世民令大将李靖率部出征,战功卓著,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城长安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在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唐太宗高兴地接过装潢精致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应将圆饼邀蟾蜍(即月亮)。”随后将月饼分给文武百官。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下来了。按时令讲,那是因为这天正是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韦庄(送李秀才归荆溪)诗:“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重九”。我国历来有在这一天登高的习俗。这风俗来源于古代的一个传说。这个传说是:费长房曾对桓景说,在九月初九那天,你们全家都要做一个盛茱萸的口袋缚在臂上,登上高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灾。后来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就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样的名句。现在已经没有人再在重阳节佩带茱萸了,但佳节思亲,我们的心情和当年的王维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