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下午读《坟》..《我之节烈观》,结尾的话让我感动难过很久:“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在今天,孩子们和教师,每日要受多少“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在忍受别人制造的苦痛的同时,还有意无意地在“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处于昏迷的强暴和被强暴的状态。
比如开会的酷刑,比如数不胜数的为敛财、控制、愚弄人而行的培训、检查、考核、评比,都是现代版的“节烈观”。用我们无数人无可追回的宝贵时间和生活的兴致,做了向官员、向庞大残暴的官僚机器尽忠守节的代价。
在有安全保证的前提下,和他们斗。
在自己作为强者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且发愿:
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老马评曰:
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看云的思想无疑是可以视作当代老师的良心的,如果,她能真的如她自己书中说的那般一直做下去的话。在当代教育成为一个产业的时候,在分数成为各种利益的标准的时候,能说出不急,慢慢混,是多么的难得。前面录的这段话,真实的道出了当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景况,默默承受着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也有意无意地制造并赏玩别人的苦痛。
四级与毕业挂钩,六级与研究生挂钩,职称、等级、会议、培训,等等等等,无处不在,编织出一张无所不在令人窒息的网,一旦掉入其中,则不得挣脱,越裹越紧。
我们的孩子,在分数的压力下失去了玩耍的时间,各种作业,各种辅导班,各种特长班压在瘦小的身躯上,不得欢愉。看云说:“我的成绩是要用6年为时段来考量的——而不是分数。”是啊,不要急,付出,努力,陪伴着小小的身子慢慢长大,怎么能用大人的标准,急切的想着,一口吃成胖子。“只要把分数和统考名次看淡,也就是树立了真正的责任观。对自己对学生(于我们而言就是对孩子)的长久发展有好处。”
年初喧嚣一时的消防虐待新兵的新闻,某学校殴打同学的新闻,以残忍的手段恶劣的态度呵斥打骂亲骨肉的新闻,这些何尝不是因为当事人处于昏迷的强暴和被强暴的状态之中呢?老兵打新兵,为难新兵这是一年又一年的传统,当新兵成为老兵的时候,就忘记了当初自己的痛,而自觉的维护这种传统。各种考评、评职称的标准都是曾经深受其害的人制定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看云说: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我种的是自己的园子吗?我有自己的园子吗?或许因为那里曾经疯长的荆棘刺我太痛,我有意丢掉、远离了它?一恸。有莫名的伤感,因为知道无人可以安慰,所以不愿被人打扰,这份苦,我且独自咀来。
看到这里,老马如遭雷劈,这何尝不是说的我自己?
在这精神的荒漠,陌生的园地,离自己的精神家园越走越远,甚至放弃坚守的底线。正如看云说的那样:对周围环境过分挑剔,就是一种能力差的表现。太容易被外力影响自己的情绪,被情绪左右自己的行为,是不成熟的体现。太在乎结果,就会忘记过程,甚至畏惧于起步。不要以没有需要而放弃学习与阅读,不要以做了没有意义而根本不做。越是在荒芜的沙漠,树木越是要把自己的根系扎得更深。
沈从文说:要拥抱自己的工作。而看云说:(要)喜欢自己的工作,喜欢它就是喜欢我自己。因为无论你愿不愿意,同不同意,工作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这是一块命定属于你的土地,鲜花盛开还是荆棘丛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自己——不付出就想收获,那是被天道的痴心妄想。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人生命定了是有欠缺的,谁保证你付出就一定都有回报?付出就能收获,那是天对我的格外垂恩。
工作是艰辛——往往也是孤独的。于飞尘的间隙也有清风,于喧嚷的中间也有乐声,于荆棘的的丛中也有野芳,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
文字是心灵开出的花。(说得真好。)我以为作为一个写作者,其人其生活不可能超越他的文字。(他的文字何尝又能超越他的心灵?)
————————————————————————————————————————————
再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录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