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1100000006

第6章 在法国(1)

一、回国

公元1728年年底或1729年初,伏尔泰从英格兰回到法国,在巴黎西北部约11英里的圣德门一所不太显眼的地方落居。他动员他的朋友为他取得他自法国及巴黎非正式的取消流亡证,他们完成了这件事,甚至又恢复了他的皇家恩俸。到了4月的时候.他已再度在巴黎市内四处走动了。有一次在一个聚会中,伏尔泰听到数学家拉孔达米纳估计,任何人如果买下了甫由巴黎市政府发行彩票的全部奖券,都能发财。伏尔泰马上冲出去,向银行朋友借了钱而买下全部的奖券,结果正如那位数学家所预测的中了奖。巴黎政府主计长拒绝付奖,伏尔泰乃诉诸法庭,结果胜诉,而收到了奖金。公元1729年年尾,他曾费了一天两夜的工夫,旅行了150英里,从巴黎跋涉到南锡,收购由洛林公爵发行的公共债券。这一冒险也让他大有斩获。作为诗人与哲学家的伏尔泰,倒是要由身为财政家的伏尔泰来养活。

公元1730年,我们看到他回到巴黎,那时他非常热衷于企业。通常总是同时忙着好几桩文艺工作,他从这一件忙到那一件,就像是要在改变中寻找新鲜,而不浪费时间。当时,他正着手写作《英国人的信札》、《查理十二世史》、《勒库夫勒小姐之死》,以及《女仆》的开头部分。公元1730年的一天,黎塞留公爵的一些宾客在讨论着圣女贞德公元1412至1431年为法国民族女英雄),他们并建议伏尔泰撰写有关贞德的历史。在那时候,贞德还不被接受为法国非宗教的圣人,然而对于作为自由思想家的伏尔泰,有关贞德传说中的超自然部分,似乎可以作为幽默式的处理。黎塞留公爵挑动他这样做.伏尔泰当天就把序言部分写好了。那时他为勒库夫勒小姐鸣不平的诗尚未发表。但是他那好嚷嚷的朋友希锐特却到处吟诵,许多教会里的大黄蜂,也就开始猬集在伏尔泰头部周围嗡嗡不息。就像伏尔泰渴于树敌一样,在公元1730年12月11日,他着手撰写有关布鲁图斯的剧本,根据李维(公元前59至公元17年,为罗马历史学家)的记载,此人驱逐了塔尔奎纽斯(国王,并且参与建立了罗马共和国)。该戏剧否认了王权的不可侵犯性,并且宣布了人民改换统治者的权利。对于这个戏剧,演员们抱怨在情节中缺少爱情主题,而一般巴黎人也同意该剧实在是一出荒诞无稽的革新剧,所以在排演15次之后,该剧即予撤销。62年之后,这出戏重新上演。而得到了辉煌的成功,因为巴黎人都怀着同样的心肠要送路易十六世上断头台。

同一时候,他又得到皇家特许,准予出版他那本《查理十二世史》。这个题目很难能够攻击到路易十五世与教会,同时由于该书非常偏向于王后的父亲斯坦尼拉斯,当然也可以使得王后高兴。大约有2600册业已印妥,但突然在未有片语只字的警告下,皇家特许状被撤销了。除了伏尔泰自己保有的一册外,那一版的所有其他书都遭没收。他乃向掌玺大臣抗议,结果被告知,由于外交政策的改变,使得法国政府必须对查理的敌手也是受害者,仍然在位的波兰国王"强人"奥古斯都讨好。伏尔泰乃决心不顾此种禁令,而扮装移居到鲁昂,在那儿冒充做一个英国地主住了5个月,秘密地指挥着印刷他的历史书。到了公元1731年10月,这本书在法国就像小说一般地自由发行与出售。

某些批评家批评这本书太过于小说化:另一位饱学的历史学家称呼该书为"一本传奇",叙述非常生动,而在细节方面不甚正确。然而事实上,伏尔泰的确以一位学者应有的谨慎来处理这本书。他不仅检查了许多政府文件,至一反常态而去咨询许多可以提供第一手知识的人:退位的国王斯坦尼拉斯本人、马雷夏尔·德萨克斯、马尔伯勒公爵夫人、博林布鲁克、阿克塞尔、阿克塞尔·斯帕雷(该人曾参与那尔瓦战役)、丰塞卡(一个葡萄牙籍外科医生,当查理留在土耳其期间,他也在土耳其效命)与法布里斯爵士(曾做过查理的秘书)。他曾与查理最宠爱的部长冯·格尔茨爵士共住一些时候;冯·格尔茨于公元1719年被执行死刑这件事可能促使他去研读这"北方之狮"。公元1740年,曾经做过查理私人牧师的约翰·诺伯,在他所出版的回忆录里,曾指出伏尔泰叙述史实的若干不正确处,伏尔泰在随后的版本里,立刻加以修正。当然还有些其他失误处,尤其是在关于战役的细致叙述上。后来的批评家,辩称伏尔泰太过赞美查理,把他视为"也许是自有人类以来最不平凡的人,他在他身上融合了所有祖先最伟大的德性,除了拥有过分的优点而外,他几乎全无缺失或不快乐"。这最后的话,或许可认为是一夸饰。伏尔泰解释道,查理"过分拥有所有的英雄美德,以致成为缺点"。伏尔泰将这些列为浪费、轻率、残忍、独裁,以及欠缺宽恕的雅量,他并指出国王身上这些缺点如何伤害了瑞典。他还下结论,认为查理是"一个非常而非伟大的人"。无论怎样,这本书不仅是学术著作,也是艺术作品--就结构、形式、色彩与风格而论。很快地,所有欧洲的知识分子都在读《查理十二世史》,伏尔泰的名声也因而达到了他前所未有的那般广泛与深奥。

公元1731年8月5日,伏尔泰从鲁昂回来之后,成为丰泰纳·马特尔伯爵夫人在皇家宫廷附近的官邸的贵客。夫人发现他是如许快乐的伙伴,因而继续供他住宿直到公元1733年5月。他以难与比并的活力主持着夫人家中充满文学气息的晚餐,同时在她的私人剧院里导演,主要是自己的剧作。在那段停留期间,他为拉谟的桑松撰写歌剧剧本(公元1732年)。可能是在丰泰纳·马特尔伯爵夫人在法兰西剧院的包厢里,他看到了他的《艾里菲勒》一剧(公元1732年)的失败以及他的传奇性悲剧《扎伊尔》(公元1732年8月,13日)疯狂似的成功。他写给一位朋友说:从没有任何一出剧,能像《扎伊尔》在第四次演出时演得那么好。我当时真希望你也能在那儿,你将能看到,群众并不恨你的好朋友,当我出现在一个包厢里的时候,所有的观众都为我鼓掌。我感到脸红并且躲了起来,但如果我不承认我那时非常感动的话.那我无疑地是个伪君子。在他所有的戏剧中,《扎伊尔》一剧一直到他逝世,都是他最心爱的一出剧。所有他写的剧本,到现在都已死亡,遭到习性与风格的更易所屠戮,但是由于这些剧作在他一生中扮演着一个受喜爱与兴奋的角色,我们至少要揭露其中之一。扎伊尔是一位基督徒少女,当十字军东征她尚在襁褓时,即遭回教徒所俘虏,她完全是在回教信仰中教养长大。她除了知道法国是她的出生地以外,其他一概不知。剧中的她已是耶路撒冷奥罗斯曼纳苏丹后宫的一位佳丽。苏丹热恋着她,而她也爱上了苏丹,当剧作开演时,她正要嫁给苏丹为妻。另外一个俘虏法蒂玛斥责她忘掉了她曾是个基督徒。伏尔泰乃借着扎伊尔的答复表示地理对于宗教信仰的决定性:我们的思想、礼俗与宗教,都由习惯与早年强有力的倾向所塑成。当出生在恒河(印度境内)岸边,扎伊尔奉拜的是异教神祗;在巴黎时,我曾是个基督徒;而在这儿,我是个快乐的回教徒。

我们只知道我们所学得的:

那教导我们的父亲之手,在我们细弱的心上,刻下了这些特性,典范深植于心,除了神以外,再无别人,能够将之涂抹。伏尔泰以明显的偏爱,把奥罗斯曼纳苏丹描绘为除了耐心以外,其余德性全都兼备的人物。基督徒都震惊地看到,回教徒也能与任何一个基督徒同样的可敬;而苏丹也惊讶地发现,一个基督徒也能够是一个好人。苏丹甚至不愿再维持他宫中的女眷,而保证他自己要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是伏尔泰对他的基督徒人物也一样的公正,他写了许多亲切的诗句,来赞美真正基督徒的生活。另外也有一个在襁褓中被俘虏的基督徒内雷斯坦,他与扎伊尔一起成长;在他保证将带回10个基督徒俘虏赎金的条件下,获得释放。他先离开,然后回来,将他自己私人财产拿出来,以凑足这笔赎金。奥罗斯曼纳释放了不只10个,而是100个基督徒,以为酬赏。内雷斯坦感到伤心的是,这些被释放的基督徒,并未包括扎伊尔抑或曾在公元1186至1187年身为耶路撒冷基督教徒国王的吕西尼昂在内。扎伊尔乃要求奥罗斯曼纳苏丹释放吕西尼昂,结果应准。而这位年老的吕西尼昂却指认出扎伊尔原是他的女儿,而内雷斯坦则是他的儿子。她在对那宽宏大度的苏丹之爱情,与对她父亲、兄弟与信仰的忠贞之间,备受折磨。吕西尼昂恳求她放弃奥罗斯曼纳与回教:啊!想想流在你血管里的纯血,那是二十个国王沿传下来的血液。

所有的基督徒皆与我一样,他们流的是英雄的血,信仰的卫护者与烈士的血!

你不知道,我眼看你母在生下你那一片刻,即遭你曾拥抱过的,可憎信仰的野蛮人所屠杀。

你兄弟们也是可敬的烈士,已从天堂伸出了他们的手,希望拥抱着一个妹妹。

啊!惦念着他们!

你所背弃的上帝,虽然在此地业已终止。

但仍是我们与全世界的神。

看那神圣的山峰。

在那儿救主撒了鲜血:

也瞧瞧救主胜利地升天所自的坟墓:

在每一条你所走过的小径上,你要记着看那神的足迹。

你还要抛弃造物主吗?

扎伊尔:啊!我生命的亲爱创造者,父亲,请说:我究竟该怎么办?

吕西尼昂:说一句肯定的话,立刻就把我的耻辱与忧愁移开了。

说!你是个基督徒。

扎伊尔:那么,我的主呀!

我是个基督徒。……

吕西尼昂:发誓你会信守这桩重大的秘密。

扎伊尔:我发誓。当她的兄弟内雷斯坦知悉她仍然打算嫁给奥罗斯曼纳时,他便企图杀死她。后来内雷斯坦变得温和起来,但仍然坚持她需受洗。而她也应允了。他于是托寄了一张便条,约定受洗的时间与地点。然而奥罗斯曼纳因为不知道内雷斯坦是扎伊尔的兄弟,而误会这便条涉及爱情,他以为扎伊尔竟瞒着他与别人约会,乃刺杀了扎伊尔。最后,当他发现他所设想的情人乃是一对兄妹之后,他也就自杀殉情。

剧中的情节,构思巧妙,发展一致而富于戏剧化,诗句则流畅悦耳。在今天看来,那些感情的铺衍,似是过分些,但我们可以了解巴黎人为什么喜欢扎伊尔与奥罗斯曼纳,为什么当本剧在枫丹白露宫为皇家演出时,那位善良而忧郁的王后,为之感动落泪。不久,本剧便在英格兰、意大利与日耳曼等地区被翻译成当地文字,并在各地区上演。现在,伏尔泰被众人赞美为当时法国最伟大的诗人,也是高乃依公元1606年至1684年,为法国剧作家)与拉辛的最佳继承人选。对伏尔泰的称赞让当时逃亡在布鲁塞尔的法国诗人卢梭很不高兴,他批评《扎伊尔》一剧"琐屑而平凡,是虔敬与淫荡可憎的大杂烩"。伏尔泰则以一首长长的谈话式诗《风格的庙宇》予以反驳,他在诗中嘲笑卢梭而抬高莫里哀。

虽然当时他的地位高高在上,他并不停止工作。在公元1732年至1733年冬天期间.他与未来受他伤害的莫佩尔蒂研究数理与牛顿,他重写《艾里菲勒》,又修改了《扎伊尔》与《查理十二世》,并为《路易十四世的时代》寻找资料,完成《论英国书札》,又新写了《阿德莱德》一剧,以及写成了不可计数的短篇书信、赞美词、邀请书、墓志铭以及许多爱情小诗。全都是以修饰平整的诗句写成的智慧的结晶。当他那慷慨的女房东丰泰纳·马特尔夫人逝世后,伏尔泰于是迁到长点街的一座房子,从事于小麦出口生意。而后,在商业与爱情的纠葛中,他在公元1733年邂逅了夏特莱侯爵夫人,一直到侯爵夫人逝世,伏尔泰的余生便与这位独特而有事业心的妇人牵连在一起。

她现在26岁(伏尔泰38岁),而在这以前,她已经有过多种生涯。她是布勒特伊男爵的女儿,而受过非常的教育。年仅12岁,她已经通晓拉丁文与意大利文,善于歌喉,也能弹奏小瑟;15岁时,她开始将伊尼易德翻译成法文诗;以后她又学习英文,同时跟莫佩尔蒂学数学。当她19岁那年,她嫁给30岁的夏特莱侯爵。她为侯爵生了3个儿子,但是她与侯爵彼此间并没有太多相处的时间,侯爵经常与他的军队在一起;而她则被留在宫廷附近,放荡豪赌以及经历爱情。在她被第一个姘夫遗弃时,她曾试图服毒自杀,但是一位药剂师挽救了她。在她被第二个情夫黎塞留公爵所遗弃时,她已能泰然处之,因为全法国都晓得他的善变。

当伏尔泰首次在一次晚宴遇到她时,他不但不感觉干扰,反倒欣赏她那谈论数学、天文学以及拉丁诗词的能力。她体态上的诱惑,并非无法抗拒。其他的女人对她津津乐道,让我们听听杜德方夫人之词:"一个高大而又枯干的女人,毫无臀部,低平的胸,……大手大腿,巨大的双脚,非常小的头。五官相当奇特,尖尖的鼻子,与一对海的小眼,深色的皮肤……坏牙。"克雷基侯爵夫人也附和地形容着:"她是个女巨人……健壮得不得了,并且几近奇迹般地笨拙。她的皮肤就像是敲豆蔻的锉子,整体看来,与一个丑陋的军士别无二致。然而。伏尔泰却在提到她的美丽。"

但在她42岁的时候,潇洒的圣朗贝尔仍然秘密地与她做爱。我们不能相信这些同为女性的证词。我们从她的一些画像上所得到的印象是,夏特莱夫人高大而有男性姿态,高高的额头,带着骄傲的神情,并非不吸引人的五官。而且,可值得安慰的是,我们听说她有着"肉感而坚实的胸部"。

也许夏特莱夫人身上有着恰好足够的男人味以补足伏尔泰身上的女人味,然而,她仍然动用种种女性工具,如化妆品、香水、珠宝及项链,以衬托她瘦骨嶙峋的诱惑力。伏尔泰对她之喜爱装饰投以微笑,然而他更欣赏她对科学与哲学的热忱。即使在巴黎与凡尔赛的轻浮与空谈气氛下,夏特莱夫人仍能离开赌桌,而去研究牛顿与洛克。她不仅研读牛顿,更去了解牛顿,是她将牛顿的《原理》翻成法文。伏尔泰发现拥有同样一个人作为自己的侍从弟子兼情妇,乃是方便之事。早在公元1734年时,他便已认为他是她的爱人:"啊!上帝!在你的怀中,我享受到多么大的乐趣!能够敬佩我所爱的人该多幸福!"

二、论英国书札

同类推荐
  • 陆游传

    陆游传

    本书记述了陆游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他是精明的政治家,奠定了日本百年兴盛之根基;他是冷静的军事家,幕府最激烈的农民暴乱由他一手平定;他是无敌的海上霸主,即便是雄霸一时的葡军海舰也闻风丧胆;他的功业震撼了日本百年,是一代代精英竞相效仿的王者典范。
  •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李嘉诚:我一生的理念

    这本李嘉诚的传记,尚未问世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目光,引发出版界、财经界、网络世界的大震荡:各大出版机构重金预定,为获得版权展开激烈争夺;商业大佬争相试读,阅后一致强烈推荐、口碑传送;成千上万网友奔走相告,为一睹本书内容而绞尽脑汁、用尽办法……在这本书中,李嘉诚毫无隐瞒地、诚挚地透漏了他传奇而跌宕的一生,讲述自己从青年时代到成长为亚洲首富的全过程,包含人生转折点上每一个隐秘而关键的细节。
  • 彼得·林奇传

    彼得·林奇传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描述作者是怎样从一个高尔夫球童成长为一个著名投资公司基金经理的,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作者传奇的13年投资生涯,第三部分则从作者的传奇人生中跳出来,把他一生的投资经验加以总结。本书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可读性很强,既可以作为证券投资者的参考教材,也适用于普通大众投资者,尤其对中国的股民和基民来说,更具实用性。
热门推荐
  • 凤凰护卫者

    凤凰护卫者

    《怦然心动:如果没有遇见你》已完结啦,如果有兴趣可以戳:www.*****.coml她,出生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山村,被一个年迈慈爱的樵夫收养。直到有一天,樵夫被抓征战,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她不相信父亲战死,她要千里寻父!可在寻觅的过程中,意外地卷入了一场血腥的宫闱争斗。也卷入了帝国之间的纷纭之争!得到她的人便得到了天下!任何人都想得到她!任何人都想杀了她!她是妖女?还是神兽?此时,她已经深深眷恋上了人间的男子……她的命运到底如何,她又如何能搅动天下?霸气山河?
  • 炼狱游戏2011

    炼狱游戏2011

    光明神和黑暗神:父神大人,世间总有一些人,其善不足以上天堂,其恶也不至于下地狱,比如那些虽然不为祸社会,却不好好工作,整天玩游戏、看小说、泡论坛的人,这些人应该怎么处置呢?创世神:你们依照网络游戏的环境设定,制作出一个空间出来。如果这部分人在这个空间里行善,你们就把他升到天堂去,如果做恶的话,你们就把他拉到地狱去。记住,这次一定要公平竞争,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不许作弊哦。××××××于是,张小成在网吧猝死后,他的灵魂就开始玩由神制作的网络游戏《炼狱游戏》了。××××××这个创意来自于2006年,不知道5年前的老东西是不是能有一席之地。
  • 中外探案推理故事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外探案推理故事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共收有400个侦探推理故事,完全按照福尔摩斯的四大思维进行归类定位,但每个侦探故事却不是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因为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图书市场上各种版本很容易找得到),而是从每一个思维出发,进行了主题的再选择再开掘。这些故事有古有今,有中有外,里面包涵较广,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侦探、大警官,也有不为人们所知的小侦探、小警官,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运筹帷幄的智慧、敏锐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掌握多种技能的科学知识、无所不知的百科万事通。
  • 复仇老婆逃不掉

    复仇老婆逃不掉

    她以复仇的名义接近他。但是在他越来越关心自己,越来越宠爱自己的时候,她突然迷失了方向。是心迷失了方向,还是自己的心早就已经追随了他。
  • 星河征服者

    星河征服者

    程浩,一个没法觉醒身体潜能的机甲维修师,连住进城市资格都没有,只能住在依附城市而建的村庄居住,随时准备承受野外怪物的袭击。一次变故,让他直接被人一枪爆头。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回到了少年时代。一个两百多年前的古董玩具,里面藏着一块特殊的机甲芯片。这一世,不能那么窝囊的活着,必须要改变。凭借着脑海中领先近十年的机甲知识,他要活得更好,甚至成为人上人。
  • 初见:总裁栽手中

    初见:总裁栽手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我真的不想双重人格

    我真的不想双重人格

    用一句话概括夜衰的一生: 生的渺小,死的憋屈。濒死时,他却意外激发了自己另一个人格。那个,自己要作死怎么办?自己要黑化怎么办?自己要坑自己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意外开挂,跟女神同班?和魔鬼妹子做伴?还有一个隐藏病娇?(等等别走,这不是后宫小说啊!)只好开启最强人格了(划掉)只好低调做人,野蛮生长了!(ps:本作品根据多个烂尾或是太监的漫画改编,剧情完全不会一样,只是会有些人名引用,以此来“祭奠”那些我们曾寄过刀片的作者。)
  • 制卡师叶修

    制卡师叶修

    在这个以卡牌为主的世界中,看叶修将会如何踏上人生的巅峰。
  • 快穿,女配要上位

    快穿,女配要上位

    身女配怎么可以当炮灰?起码也要当反派,带着008系统翻身当反派吧
  • 见闻杂记

    见闻杂记

    车祸意外穿越,学习道术,创立学院。仗剑行走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