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比利时西部的伊泊尔镇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抛猫节,节日吸引了周边国家的人,他们纷纷驱车前来共度庆典。
抛猫节起源于中古时期。据说,那时候鼠疫流行,人们为了止住鼠疫,就向老鼠求情,并把老鼠的天敌——大大小小的猫从高处抛下摔死,以讨好老鼠,让它们给人类留一条生路。后来,人们觉得猫死得冤枉,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作抛猫节,纪念那些冤死的猫。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中世纪的时候,人们把猫当成扰乱安宁,引起大家烦躁或导致某种宗教牺牲的不祥之物加以扑杀。最初人们是用向空中抛猫的形式,来结束耶稣升天的仪式,自从1231年以后,人们往往在商业性的节日中登上高高的钟楼向下抛猫,以庆祝经商顺利,生意兴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风俗的演变,如今已不再采用抛活猫的残忍做法了,而是改用人工制成的长毛绒猫。
抛猫不仅是为了传统的需要,也成为了一种文体活动。抛猫节当天,街头巷尾、地上空中,到处都是猫的广告;孩子们画着猫脸在人群中嬉戏打闹;商店里卖的都是与猫有关的纪念品;在镇中心广场上,两只由小孩扮成的小黑猫被关在木笼里,旁边还有两个全副古代装束的武士。
抛猫节化装游行一般是在下午3点钟开始。一队穿着猫衣、戴着猫帽的猫鼓乐队,敲着鼓乐缓步行进,几十只身穿紧身衣的小黑猫紧随其后,他们时不时地把糖果抛向人群,引得孩子们跟在小猫后面跑着、抢着、叫着,无比开心。后面是排成方阵队形的化装游行队伍。人们载歌载舞,通过表演和模型向人们讲述猫的历史、传统和故事。游行队伍中有一个象征着古埃及圣猫的巨大模型,那些身穿华丽服饰的达官显贵们纷纷前往朝拜。
游行结束后,人们涌向教堂钟楼的广场,一边休息一边等待新的节目。钟声在暮色中响起,人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向钟楼看去。在钟楼三层的平台上,一个身穿红白两色服装的小丑出现在那里,手里抱着缠有丝带的黑色长毛绒猫玩具。人们怀着极大的希望,静静地等待着,祈盼能接住小丑抛下的猫玩具。有些孩子等得不耐烦了,便大声高呼小丑的名字,让他赶快把玩具猫扔下来。可小丑不理不睬,不慌不忙,在平台上悠然自得地来回走动着,时而向下面招招手,时而向人群做个怪脸,时而还跳几下舞。就在下面的人等烦了、不注意的时候,小丑忽然向下抛出一只猫玩具。人们朝着猫玩具的着落点蜂拥而上,抢到猫玩具的人兴高采烈,手舞足蹈,但更多的人则高声叫着,希望小丑赶快把下一只猫玩具抛给自己。在约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小丑抛出三十多只猫玩具。这时,猫节达到了高潮,整个“猫城”都沉浸在兴奋和狂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