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一个情报人员是永远无法和政府对抗的,这也注定了他们的不幸。这些叛逆的情报人员往往会遭到政府的逮捕,在牢狱里度过他们的后半生。
§§§第九节 在刀锋中行走的情报人员
情报人员的生涯充满矛盾和斗争,他们是用一种生活掩护另一种生活,从一种生活背叛到另一种生活的过程。从这个身份到那个身份,两个身份都不能作为和别人维持正常亲密关系的基础。
因为情报人员们有着不同身份,必须随着穿梭于不同生活间,也就意味着必须随时拋弃掉任何真挚、稳固的感情联系。虽然自己随时将自己的生命付诸于国家,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依然被大家所津津乐道。在这里,FBI为你讲述双重情报人员玛葛莉莎·奇亚屈叶德·茱拉在刀锋中行走的故事。
1945年10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荷兰一家报纸公开披露:从1942年3月至1944年4月,英国情报部门故意使数十名荷兰情报人员牺牲于德国人精心设计的“北极行动”中,以迷惑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使他们相信盟军会在荷兰登陆。消息一出,荷兰群情激愤,荷兰议会更是向英国政府提出公开指责和进行事件调查的要求。几十年来,“北极行动”之谜一直让英荷两国纠缠不清,成为“二战”中一个难解的谜团。
一名荷兰籍女子名字叫玛葛莉莎·奇亚屈叶德·茱拉,她1873年出生在荷兰弗立斯兰州。她曾是当地夜总会的一位艳名四噪的红舞女,风靡欧洲。后来,命运之神令她成为一名双重情报人员,“一战”时期被她勾引的德法军队中的高级军官不在少数。她将情报交替互换送给对方,使双方造成惨重的损失。1917年她的行动终被法国情报部门察觉,并在伦敦把她逮捕,押返法国后不久在巴黎郊区的温森尼村将之处决。
1996年荷兰政府突然宣布了一项新的措施,在玛葛莉莎家乡为她筹建一个纪念堂,彻底恢复了她的名誉。纪念堂的负责人解释说:玛葛莉莎利用她的双重身份周旋于德法两国,暗地里为荷兰做了不少有益的事情。她为了使自己对国家有所建树,不惜忍辱负重,献出了个人的一切。
战争时期的情报人员特务活动,易于引起人们的警觉。但在和平时期人们往往忽略了仍然存在着的情报人员反情报人员斗争,更不理解这种斗争的尖锐、激烈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战争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迄今虽未发生全球大战,但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地区性的冲突和战争不断发生。正是在这段时期中产生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情报人员情报组织,花费了最多的秘密活动经费,使用空前复杂诡秘的情报人员手段进行从情报、心战、策反到政治颠覆、准军事行动等各式各样的破坏活动。
而对于和平年代的情报人员来说,他们的职业生涯也会因和平的延续而延长,甚至有可能在情报人员之路上徘徊一生。徘徊的代价是惨重的,不少人为此耗费了大半生的光阴,更有人在环境的蛊惑下发生了意志的动摇,他们甘愿冒着身败名裂的危险踏上了一条歧路。
据《每日电讯报》《独立报》等媒体报道,在英国情报人员史上,许多重要机构的官员沦为国外情报部门的情报人员大部分被美色所诱惑。但是,英国国家档案馆最新解密的一份文件显示,对于1971年被捕的英国海军上尉大卫·宾格哈姆来说,他为前苏联充当情报人员的动机却有些非同寻常——由于老婆酷爱赌博挥霍无度,他不得不当情报人员给老婆还债。
20世纪60年代末期,大卫·宾格哈姆是一名海军潜艇和护卫舰的声纳专家。由于工作需要,他可以自由接触那些属于高度机密级别的英国核武器文件。大卫·宾格哈姆的情报人员行为一直无人察觉,直到有一次当他试图从朴次茅斯市的上司那里搞“独家情报”时,才“东窗事发”。1971年8月被捕之后,大卫·宾格哈姆将自己的情报人员行为向英国情报机构统统招供,希望能得到组织上的从轻发落。
大卫·宾格哈姆在被捕后交代称,尽管他和老婆共养育4个孩子,可是老婆一点也不顾家,花钱如流水。他的妻子每个星期都要到商场去疯狂大采购,家中仅名贵裘皮大衣就有近十套。更可怕的是,他妻子还嗜赌如命,而且逢赌必输,不光把大卫·宾格哈姆的辛苦积蓄花得精光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巨额债务。
无奈之下,夫妻两人唯有绞尽脑汁另寻财路。1969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大卫·宾格哈姆的妻子与前苏情报部门安插在英国的一位秘密特工搭上了线,并立刻向后者极力推荐“在海军敏感部门工作”的老公,双方一拍即和。
随后,大卫·宾格哈姆接到一份妻子拍来的电报说,她又欠债了,孩子也转交给别人照顾。大卫·宾格哈姆闻讯后立刻请了探亲假火速赶回家中。当大卫·宾格哈姆回到船上时他神色轻松地告诉上级说,家庭内部纠纷已经得到彻底解决。当时,谁都没有想到,他所谓的“彻底解决”竟是当前苏联情报人员。2个月之后,大卫·宾格哈姆就开始了他的情报人员生涯。
从1970年1月到1971年7月,大卫·宾格哈姆先后将8份关于海军作战策略和武器装备的绝密文件偷偷送给前苏联情报部门,而条件就是后者帮他老婆还清所欠的所有债务。但遗憾的是,大卫·宾格哈姆总共只得到了区区5000英镑报酬,还不等还清老婆的债务便已经身陷囹圄。据一名高级指挥官称,大卫·宾格哈姆送给前苏联情报部门的那些文件,“其价值无法用金钱来估量”。
§§§第十节 黑暗之中的千面人生
情报人员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谍报人员的活动都要秘密进行,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尤其在外国,情报人员的活动具有非法性质,一旦真实身份曝光则可能身陷囹圄甚至招引杀身之祸。因此,谍报机构在实施谍报任务之前,首先要选择安插情报人员的渠道,表面上既要符合东道国法律,又要符合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以免遭到怀疑。与选择渠道一样重要的便是要物色能够胜任该任务的情报人员人选,并为其设计出最为恰当的掩护身份。在这里,FBI将介绍一位有“当代王牌情报人员”之称的前苏联情报人员鲁道夫·阿贝尔,并通过他的故事展现情报人员的千面人生。
前苏联情报人员鲁道夫·阿贝尔是克格勃上校,有“当代王牌情报人员”之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过潜入国德国的“铁十字”勋章。鲁道夫·阿贝尔精通六国语言,还对摄影艺术、绘画、文学等感兴趣。鲁道夫·阿贝尔深通谍术,善于伪装,装什么像什么,成功地扮演了各种不同角色。西方谍报机关称他为“千面人”。鲁道夫·阿贝尔在掩护自己的情报人员身份方面所取得的成功,一直被作为教育和培养情报人员新手的教材。
1904年7月,鲁道夫·阿贝尔生于莫斯科,他从小聪明过人,20岁就精通6国语言,其中包括德语、波兰语、希伯来语等。1939年,鲁道夫·阿贝尔潜入被德军占领的波兰,把自己打扮成狂热崇拜纳粹主义的德国侨民,成功地加入德军与纳粹党,不久又进入了德军最高统帅部情报局,当了司机,并随德军来到前苏联战场。
1941年,鲁道夫·阿贝尔所在的部队将一支苏军部队包围了。但是,苏军拼死抵抗,但寡不敌众,伤亡惨重。突然,战场上出现了令人吃惊的一幕:苏军用全部剩余火力,不顾一切地掩护一辆重型坦克突围。面对此种情况,德军指挥官立刻意识到坦克中必有异乎寻常的人物或文件,于是马上命令优秀官兵组织突击队,冲上去拦截。
然而,在苏军雨点般的火力前,突击队员一批批倒下了,德军指挥官气得直跺脚。鲁道夫·阿贝尔在一旁一直密切关注着战场,十分冷静。忽然之间,他发现坦克挣扎不动了,立刻意识到里面的人可能牺牲了。当时,最后一批突击队正在溃退、而新的突击队尚未组建之际,鲁道夫·阿贝尔立即端枪抱炸药挺身请战:“请允许我用生命效忠元首!”德军指挥官对他投以赞许与期待的目光,并立即批准。鲁道夫·阿贝尔猫下腰神速前进,接近坦克时,又巧妙地利用苏军的射击死角,爬上坦克,飞快钻进坦克里,果然里面已无人能动了,的的确确有一包高度机密的文件在坦克中。鲁道夫·阿贝尔立即烧掉密件,又迅速跃起,炸毁坦克。愤怒的苏军子弹一齐射向他,鲁道夫·阿贝尔身负重伤,失去了知觉。醒来时,他已躺在医院里。德军司令为鲁道夫·阿贝尔的英勇所折服,奖给他一枚“铁十字”勋章,并将他升任为情报官。
与此同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鲁道夫·阿贝尔被克里姆林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并颁发勋章。因为鲁道夫·阿贝尔充分利用纳粹给予的权力与信任,窃取了大量核心机密。鲁道夫·阿贝尔曾窃取极端机密的盖世太保头子希姆莱的代表同美国情报人员头子杜勒斯在瑞士的密谈内容。敌对双方同时给予最高奖赏,这在世界情报人员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1948年,鲁道夫·阿贝尔绕道加拿大潜入美国,负责克格勃在美国和北美洲的谍报活动。1950年,鲁道夫·阿贝尔在美国纽约建立了前苏联情报人员组织秘密指挥部。情报人员的生涯是充满各种危险的。1957年,鲁道夫·阿贝尔的一名新助手海赫伦突然背叛,出卖了他,而他却全然不知。美国中央情报局大喜过望,鲁道夫·阿贝尔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巨谍。中央情报局头子决定秘密逮捕,企图策反鲁道夫·阿贝尔,使之成为暗中为美国效力的双重情报人员。
一天,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便衣闯进了鲁道夫·阿贝尔的寓所,此刻的他处变不惊,语气坚定。此时鲁道夫·阿贝尔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一本超微密码本,于是他立即设法分散对方的注意,将密码本变魔术一般捏在手心,然后平静地请求上厕所。鲁道夫·阿贝尔在冲水的瞬间,将密码本抛入翻滚的水花中冲走,而这一切身后的美国特工竟然毫无察觉。接着,鲁道夫·阿贝尔想到抄写的电报收录纸还放在一团白纸下,于是不露声色,突然看到了画板上的那幅他还没有画完的油画,灵机一动,以遗憾的口气说:“留着它还有什么用呢。”随手将那团白纸连同电报纸揉成一团,用它将油画全部抹掉。这团纸很快被颜料浸透。最后,鲁道夫·阿贝尔想到了胸前领带别针里还有一粒超微胶片,上面有总部的重要指示。但是,这时他已被押上轿车。鲁道夫·阿贝尔装作漫不经心地按动别针,身边的特工发现了,取下别针,却什么也没发现,又还给了他。鲁道夫·阿贝尔一摸别针,心中大喜,胶片已无声无息地掉在昏暗的车内。鲁道夫·阿贝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因为密件此时已经全部安全处理掉了。
1957年11月15日,53岁的鲁道夫·阿贝尔在美国因犯情报人员罪被判30年监禁。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鲁道夫·阿贝尔在听到实际上对他来说等于终身监禁的判决时,表现出 “出奇的镇定”。鲁道夫·阿贝尔的律师对此十分惊讶:“这名镇定的职业情报人员的自控能力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实际上,鲁道夫·阿贝尔只在监狱里待了4年多。1962年2月10日,前苏联在连接西柏林和波茨坦的格利尼克大桥上用被前苏联击落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驾驶员鲍尔斯,将鲁道夫·阿贝尔交换了回去。
情报人员只有利用合法而又合适的身份,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情报人员身份隐藏起来,才能较安全地完成任务。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掩护身份的情报人员是根本不存在的,不过,情报人员使用的掩护身份可谓五花八门,从西装革履的外交官到酒店服务生,甚至是风月场所的舞女,都有可能是情报人员。
经过掩护身份的情报人员就如同风格各异的演艺明星,他们在掩护身份之下展开了别开生面的情报人员竞技,在没有灯光的舞台上演绎出了别样的千面人生。一般来说,情报人员惯用的掩护身份是外交官、记者、商人和学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