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对意志进行磨炼。经常吃点苦,某一天遇到吃苦的时候,就不会退缩;经常锻炼毅力,某一次碰到需要毅力的时候就能够坚持。当年上山下乡的那些知青不知吃过多少苦,所以后来这些人的意志不是一般的强;坚持冬天洗冷水澡的人不在少数,这些人的用意可能不只是锻炼身体。
可以听听音乐,可以出去走走,可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可以看看感人的书籍,可以想想他人的事迹,这些都可以直接调整情绪、激发意愿。
用心爱兴趣来
人们之所以对某事有兴趣,最关键的是这件事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做这件事的过程使人觉得舒服、愉悦、满足和快乐,做这件事的结果使人富有满足感、成就感。
由此看来,一个人之所以对某件事情有兴趣,要么是他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感受到诸多乐趣,要么是他能够做好这件事并产生满足感、成就感,要么是二者兼而有之。
如果某事对人们的确很重要,然而人们不经尝试,或者尝试以后觉得过程没有乐趣,便轻易判断自己没有兴趣,那么人们往往就不再有做事的动力,不再用心,当然最终的结果也就难料了。
但是,如果当你试着去爱,哪怕装着有兴趣,你就会有动力,就会用心地去思考、琢磨和行动,最终你多半会感受到因为这种努力而取得成果的满足感、成就感,如此良性循环,你就会真的产生兴趣。
用心爱,兴趣来。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如果不信,你可以试试看。
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以上内容出自孟子的作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所以上天如果要赋予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磨炼他的内心和意志,使他经受极度的劳累,使他经受难忍的饥饿,使他经受空无分文的贫困,使他经受精神崩溃的煎熬,最终使他的内心真正被激发,使他的性情真正能忍耐,使他具有不被任何艰难困苦所阻挠的巨大心灵力量。
既然苦难可以磨炼意志。那么与其让上天、让生活来磨炼,还不如自身主动地、有意识地加以磨炼。
通过主动的、有意识的磨炼,人们必定可以使自身的内心得以激活,使自身的意志变得坚强!
②意义认识和内心渴望戒烟这是个真实的故事。一位老烟民,被医生多次要求戒烟,但没有一次真正戒成。某天,这位老烟民被查出身患肺癌。医生告诉他:“再不戒烟,你就不用再来医院了!”后来,这位老烟民的戒烟行动,终获成功。为什么这位老烟民此前迟迟戒不了烟,但被查出患有癌症后,就戒了烟呢?此前,在这位老烟民的心目中,认为戒烟没有太大意义,可戒可不戒;或者虽然认为戒烟对健康有好处,但是与戒烟过程的难受比起来,这种好处还不够大。总之,对戒烟意义的认识,并未达到某一个临界点,并不足以令他克服戒烟过程中的难受,而采取戒烟的行动,而坚持戒掉抽烟的习惯。
而在被查出身患肺癌后,他顿时认识到,抽烟的危害太大了,大到威胁自己生命的地步,戒烟的必要性太大了,再不戒烟命就没了,戒烟过程再难受,也得下狠心戒了。因为被查出身患肺癌,老烟民对戒烟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我们的理智经常告诉我们,某件事情很重要,但由于阻碍情景的存在,我们一直没有去做;直到有一天,因为某一件事情,我们突然意识到这件事情变得重要多了,于是我们立即采取了行动。
每个人都是这样,只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只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在内心中,在潜意识中,人们都是趋利避害的。如果某件事对人们有益,能令人生变得更加美好,而做这件事的过程又要牺牲某些需要,那么人们就会权衡这两者之间谁重谁轻,做还是不做更合算。如果做的好处比不做的好处要小,或做的好处比不做的好处要大但大得不明显,那么人们通常不会有做这件事的强大动力。如果做的好处比不做的好处要大得多,人们通常才有做这件事的强大动力。阻碍情景之所以引发不利心理,就是因为行动之好处对我们的吸引,不足以克服不行动之好处对我们的吸引。
因此,为了激发和保持向上的良好情绪状态和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向上的价值意义,充分想象向上将带来的美好结果,以此吸引和推动自身,形成对向上之结果的强烈渴望。
当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应当作某件事情,而我们却没有动力去做,却迟迟拖延而没有行动时,请让我们问问自己,从做与不做两个方面来问问自己--这件事对于人生的更加美好具有什么意义?如果做好这件事,将会带来什么样的美好结果?这件事能够一直拖延下去吗?如果一直拖延下去,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恶劣后果?两相对比,是做还是不做?是马上做还是拖延一阵再做?我们问自己的过程,就是让自己认识到事情的意义,在两者鲜明对比中,让自己认识到事情的意义。人往往都是逼出来的。与其让环境逼自己,不如提前下手,自己逼自己。自己逼自己,就是自加压力。认识行动的意义,在做与不做两者的鲜明对比中,认识行动的意义,才能激发和保持适度的压力感、紧迫感、危机感,才能激发和保持采取行动的意愿。例如:当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要戒烟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戒烟将使我们更健康,将使我们以强壮的身体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将使我们以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的乐趣,将使我们能够做最喜爱做的事情;而不戒烟,长此以往,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它将使我们失去健康,将使我们失去承担家庭责任的能力,将使我们失去享受家庭乐趣的能力,将使我们面临最不希望的局面。
当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要认真工作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认真工作将使我们更有成就感,更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更能为他人为单位创造价值,甚至更能增加自己的收入;而不认真工作,长此以往,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将会没有成就感,没有尊严,被他人抛弃,甚至收入减少,甚至失去工作。
当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要帮助他人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帮助他人将使他人走出困境,将使自己更快乐、更有成就感、更有价值,甚至将来自己有困难也能获得他人的帮助;而不帮助他人,他人就只好困难一点,而自己就会没那么快乐,就会感到良心不安,长此以往,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我们将会没有尊严,将会被他人抛弃,我们落难时也不会有人来帮助。
当我们的理智告诉我们要调整情绪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调整情绪可以令我们更愉悦,可以使我们思维更理性、创造力更活跃,可以使我们更健康、更有风度;而不调整情绪,我们将不理性、创造力低下,将作出错误之极、愚蠢之至的事情,将使我们的健康恶化、形象受损。
……如果这样还不能激发我们的内心,这样还让我们觉得不够刺激,那么我们还可以人为地赋予这些事情一些意义,人为地增加做这些事情的乐趣:
例如,把做某事纳入比赛;例如,当众承诺自己一定要做某事;例如,把实在太苦的药片包上糖衣;例如,在学习过程中加入游戏;例如,在工作过程中加入刺激;例如,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例如,苦中作乐,以苦为乐;……孩子不爱吃饭,如果几个小孩一起吃、比着吃,孩子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吃开了。在管理中,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比赛,也往往能够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如果人们主动在工作、学习中加入比赛元素,这样做某事的意义就不限于原有的意义,还有赢与输的意义,自己当然不想输,那么这件事的意义无形中就被放大了;同时,人们对比赛都怀有乐趣,在比赛的刺激、兴奋与快乐之中,事情不知不觉地被完成了。
人们对当众作出的承诺一般不会食言,如果当众承诺自己做某事,某事的意义就不限于原有的意义,还有被人看得起与看不起的意义。自己当然想被他人看得起,想被他人尊重,这件事的意义无形中又被放大了。
总之,人为地赋予事情一些意义,人为地增加做事情的乐趣,实质上是提高了事情对人们的吸引力和推动力,提高了人们对做好某事的渴望程度。
学习中的游戏文化中的文艺
对于儿童而言,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为什么?因为儿童对于玩的兴趣最大,而学习对大多数儿童而言则难免乏味。如果在玩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游戏的因素,那么儿童往往对这种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在兴奋快乐中完成了学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只儿童如此,成人也如此。如果人们在学习中、在工作中,主动增加乐趣元素,那么学习、工作对自身的吸引力将会显着提高,人们将不再感觉到学习或工作过程的痛苦、单调和乏味,而是真心地渴望学习或工作。
文化,如果作为动词来讲,是指文而化之,是指将文明的东西内化为人们的内心想法、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这种文而化之,往往借助于文艺作品来进行,通过文艺作品的艺术形式之美、给人的乐趣享受甚至曲折跌宕的情节、扣人心弦的悬念、深入内心的感情共鸣,来吸引人们欣赏,在欣赏过程中不知不觉传播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这一过程有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相比之下,空洞的说教、单调的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人们在学习中、在工作中,也能主动增加美的元素、乐趣的元素、给人精神享受的元素,那么学习、工作对自身的吸引力也会显着提高,人们内心的渴望程度也会显着提高。
总之,为了激发和保持向上的良好情绪条件和强大精神动力,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向上的价值意义,充分想象向上将带来的美好结果,必要时还可以人为地赋予某事一些意义、一些乐趣,从而以此吸引和推动自身,增强内心的渴望。
如果我们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如果我们认识到事情的意义,如果我们看到做完某事后所带来的活生生的美好景象,如果我们想到长期拖延将带来的一幕幕的凄惨局面,我们难道还没有做某事的意愿吗?
③自信断箭这个故事流传很广。相传上古时期,一位将军父亲带着他的儿子一同出征前线。父亲作战英勇异常,而且对他的儿子也寄予厚望。但他的儿子却非常懦弱,没有任何像样的战绩。
一天,又一场战斗打响了。父亲郑重地授予儿子一个华丽的箭囊,指着箭囊中露出的箭尾,对儿子说:“这是我们家的祖传宝箭,带上它作战,你一定会获得无穷的力量。但是,你一定得记住,你只要将它戴上即可,不能将箭拔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通身用厚牛皮打制而成,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再看看露出来的箭尾,一眼便能认出它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儿子不禁喜上眉梢,他豪情满怀地想象着这支箭的模样,耳旁仿佛听到了“嗖嗖”的射箭声。带着宝箭的儿子在战场英勇非凡,所向披靡。他纵马张弓、箭如雨发、百发百中,敌军阵中兵士纷纷中箭。突然,敌方的主帅应声倒地。
眼看着敌人纷纷溃败,就要被彻底消灭,儿子再也抑制不住即将得胜的喜悦,他完全忘记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使他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好奇。他伸出手,“嗖”一声拔出宝箭,想要看清这支让自己变得英勇无比的宝箭究竟是什么样子。然而,在看到宝箭的一瞬间,儿子惊呆了:那竟然是一支折断的箭!
儿子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我一直带着一支断箭在打仗呢?实在太可怕了!”想到这里,儿子全身的勇气顿时都消失了,仿佛一栋顷刻间便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坍塌。
结果,不幸发生了!敌人卷土重来,面对做最后一搏的敌兵,儿子完全忘记了抵抗,最终惨死在敌军之中。
在这个故事中,儿子纵马张弓、箭如雨发、百发百中,特别是他在万军之中射中主帅,证明他实实在在具有非凡的军事素质。但为什么他此前作战非常懦弱,而此后拔出宝箭得知真相时,又勇气顿失、惨死敌军中呢?
因为他不自信,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
因为他不自信,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所以他相信自己一定杀不过敌人,即使自己采取杀敌的行动也是白搭。
所以,他根本就没有了誓死与敌作战的意愿和勇气。
在行动时,实实在在具有某种能力,但不相信自己具有这种能力,这就是典型的不自信,情况严重的,可以称为自卑。
不自信的类型有很多。上述例子是一种类型。在社会交往中,觉得己不如人,因此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开放交流,这是一种类型;对任何事情都不愿尝试、不愿学习,对新的事物不愿接触、不愿接受,这也是一种类型。
不自信的影响很消极。
因为不自信,所以认识不到做某事的意义;或者虽然认识到做某事的意义,但是觉得自己做不成某事,即使行动也只是白费工夫。前面讲过意义认识与内心渴望对于激潜的重要性,但因为不自信,严重影响了自身对做某事的意义认识与内心渴望。
因为不自信,所以在行动的过程中情绪太紧张、思想太拘束,进而身体僵硬、思维缓慢、动作变形,影响了做事的效果;甚至一遇到失败,马上就觉得自己不行,立马认为自己不是这块料,然后彻底放弃!
自信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假如你问一个人,如果他自信,他会告诉你他要自信的道理;如果他不自信,他会告诉你他不要自信的逻辑。也许你听上去,觉得都有一定的道理。的确,他们讲的都是事实,他们讲的都是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实。因为,在一定程度上--不自信是一个恶性循环,越觉得自己不行,自己就越不行;自信是一个良性循环,越觉得自己行,自己就越行。但是,把自信与不自信两种情况,以是否有利于向上、是否有利于人生的更加美好这个大标准来衡量,孰优孰劣,一眼便知。因此,自信对人们非常重要,非常非常的重要。既然自信对于人们这么重要,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人们的自信或不自信?很多人的自信,往往来自于他人的好评,特别是权威人物的好评;而很多人的不自信,往往来自于他人的恶评,特别是性格形成阶段家长、老师与其他群体成员的恶评。如果我们有幸出生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有着善于鼓励我们的家长,遇见对我们不错的老师或领导,那么我们就会有很强的自信;否则,我们自打小起,自信心就会无情地遭受他人的打压和摧残。在很大程度上,环境和经历塑造或摧残着我们的自信心。
但是,不管环境如何,不管经历如何,我们都应当自信,我们都应当主动地给自己以自信。因为哲学的思想告诉我们,历史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意识以及拥有意识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自主、创造性地在实践中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