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体措施上,松下公司于1951年成立了专门负责吸收新技术、寻找技术合伙人的机构———第五事业部。 此后,松下幸之助又先后两次出访欧美。1952年11月,松下公司和技术先进的荷兰菲利浦公司正式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并在日本大阪建立了松下电器的又一分公司———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日荷双方为此共同投资6.6亿日元,松下公司负责其中的70%,即4.6亿日元,而松下公司当时的全部资产仅有5亿日元。 拿出这么多钱,是不是风险太大了? 然而,事实再一次证明松下幸之助的决定是正确的。 松下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很快就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10亿日元,年销售额达870亿日元的超大型企业,成为松下家族中的佼佼者。
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松下公司在国内也开始了一系列的合并和兼并。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一些经营逊色但技术先进的冰箱、 制冷机制造商,电视机、 收音机制造商和唱片、 电唱机制造商先后并入 “松下” 行列,在 “松下” 的统一经营下,重新焕发出活力。
通过引进技术、 兼并协作等手段,公司的发展可谓十分神速。1956年销售额为220亿日元,1960年已为800亿日元。 公司的发展已对市场提出了更大的要求,日本已经满足不了它的发展,松下公司要到海外努力开拓新的市场,寻求新的进步。
1953年,松下幸之助首先把公司驻纽约办事处———“美国松下电器销售公司” 作为进入海外市场的强大据点。 接着,又在国内组建了专门谋划攻占国际市场的中枢机构———国际本部。 在松下幸之助的亲自指挥下,海外市场迅速扩展。1954年,松下电器出口额仅为5亿日元,4年后,1958年发展到32亿日元,增长了6倍,到1960年又猛增到130亿日元,与1954年相比,增长了26倍。 然而,松下幸之助并未因此而满足,他正在筹划一个更大的战略部署———联合同行进攻国际市场。 其中一场激战,便是 “电视机全球争霸战”。在20世纪50年代,电视机开始在美国普及。 1951年1月,当松下幸之助首次访问美国时,美国家庭已拥有700万台电视机,而在日本,几乎没有人见过电视机,到60年代,电视机才在日本普及。 但是美国人怎么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日本人却把他们挤出了美国市场和国际市场。
1964年9月10日,在东京 “皇宫饭店”,松下、 日立、 三菱、 三洋、 夏普和东芝公司负责电视机生产的头面人物,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这就是后来闻名的、 一直持续到1977年的每月 “十日会”。 会议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上述六大企业产品销售的有关协议。20世纪60年代刚刚发展起来的日本电器,主要竞争对手是美国的电器产业。为了击败美国对手,早日占领国际市场,日本各厂家决定,电视机的销售采用两种价格,即日本国内高价销售,国际低价抛售。 在日本卖700美元的电视机,在美国只需400美元,比美国产的电视机便宜40%至60%。
美国电视厂家在日本电视机的猛烈轰炸下,简直到了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的地步,许多厂家已到了面临倒闭的地步。 美国最大的半导体厂家摩特罗拉公司在电视机生产方面一直独占鳌头,1959年它就在日本设立了分公司。 摩特罗拉公司不愧为日本电器的强硬对手,1973年,它利用同样的方法,以33万日元的价格在日本市场销售大型落地彩电,而同样的松下产品却售价57万日元。 然而,在日本电器业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松下公司,决意不让摩特罗拉的计划得逞。 松下公司向对方提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用1亿美元的代价买下摩特罗拉公司向日本销售的电视机制造权作为交换条件,摩特罗拉公司也同意在美国国内及中国台湾等地的工厂一律停止电视机的生产。 后来,美国的沃维克公司、 美国无线电公司、 通用电器公司、 杰尼斯公司等,不是被日本公司收购,就是不得已将电视生产技术和专利卖给日本人。 就这样,最早控制无线电及电视机制造技术的美国电视机产业,在日本电视机公司的猛攻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便过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松下幸之助不仅是伟大的企业家,更是一个为人师表的思想大师。 他白手起家,敢想敢做,不断进取,具有极强的把握机遇能力,以超人的远见卓识成就了他的 “松下电器王国”,成为今天我们学习的楷模。
10.处处留心,你永远都有机会
在成功者眼里到处都是机会,在平庸者眼里处处没有机会。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差别,就在于平庸者没有用心去观察身边的每一件事。 其实,任何人都不缺少成功的机会,缺少的只是发现机会的眼光。
一位富翁说:“不要急于东寻西找发财机会,其实真正能让你发财的机会就在你的身边,在那些不怎么起眼,平时你又不大注意的事物上。”
面对成功者的荣誉,那些失败的人也许要灰心丧气地说:“世界上仅有的那么点儿机会都已经被那些成功者分得差不多了” 事实上,任何人都不缺少成功的机会。 关键是你要有发现机会的慧眼。一个年轻人乘火车路过一片荒无人烟的山野,由于旅途困乏,人们一个个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 这时,路过一个拐弯的地方,火车减速,一座房子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这本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平房,可因为它是出现在人们的神经极度困乏无聊的时候,所以它就像兴奋剂一样,一下子给人们注入了活力,几乎所有的乘客都睁大眼睛仔细地欣赏着这道寂寞旅途中的特别风景。 看着这情景,这个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 于是,他中途下了车,找到了那座房子。 主人却告诉他,因为每天火车都要从他的门前驶过,噪音实在让他们受不了,他们很想以低价卖掉房子,但很多年来一直无人问津。 这个年轻人于是用3万元买下了那座平房。 这个年轻人买了房子并不是为了住的,他觉得这座房子正好处在拐弯处,火车经过这里都会减速,疲惫的乘客一看到这座房子就会精神一振,这样一个地方,用来做广告是再好不过的了。 很快,他开始和一些大公司联系,推荐房屋正面这道极好的 “广告墙”,后来可口可乐公司用18万元租金跟他签了3年合同。
细心的人会发现,其实商机就在身边,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商机比比皆是,关键是要有深邃、 敏锐的目光及时发现商机,捕捉商机。杨遂胜,远近闻名的 “桃王”,这位农民企业家,现在已拥有总资产3500多万,而他的起家,是从一棵桃树开始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杨遂胜中学毕业回到家乡,当时这位农村青年,与许多青年一样,也曾一度想 “走出去”。 他最先想过当兵,可因名额有限而放弃。后来他又想到沿海去闯荡,可家里既缺少劳力又有老人孩子,也没有去成。 最后杨遂胜慢慢冷静下来,开始在自己家门口寻找出路。由于家乡位于汉水之滨,土质大部分属于沙土,而且荒山荒滩居多,于是杨遂胜利用这些土质和地形,先是摸索种西瓜、 花生等经济作物,但收效不明显; 后又尝试种植葡萄、 盖大棚栽草莓,效果仍不明显。 但是通过对种植的摸索,杨遂胜逐渐对林果种植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钻研林果栽培嫁接知识。
一次,他与父亲在家拉家常,父亲说自己家院子里的一棵桃树,是本地的一个优良品种,现在快死了,要是死了可真是让人心痛。听了父亲的话,杨遂胜想:是呀,自己院子里的那棵桃树,每年结出的果实确实很大很甜呀,现在国家支持发家致富,这种大仙桃拿到市场上去,肯定大受欢迎的,何不尝试着把这种桃子嫁接出来发展成产业呢? 这个想法让杨遂胜顿时兴奋起来。 由于自己不太懂种桃技术,又不懂嫁接知识,杨遂胜迅速到书店买回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开始一门心思地琢磨起来。 之后,他利用从书本上学来的新知识,开始从他家那棵桃树上取枝,尝试着嫁接起来,没想到,当年还真的成活了12棵树苗,他兴奋异常,精心呵护着这些幼苗。 两年后,果然结出了很大的桃子。 果实一成熟,由于味美、 个大,不等拿到市场上就被上门的商贩抢购一空。 首战告捷让杨遂胜信心大增,他一下承包了30亩荒滩,开始从这些桃树上大量取枝,进行育苗栽培,扩大种植面积。 在培育这些优质品种的同时,他又先后找到本地和华中农业大学科研所的果树专家多次请教,对桃树再度进行改良,最终使这批桃树的果实越长越大,品质越长越好。 经华中农业大学12位专家教授鉴定,一致认定杨遂胜嫁接的这些大仙桃属于湖北不可多得的中早熟优质桃品种,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从此,杨遂胜更加坚定了发展水果产业的信心。 他多方筹集资金,又一次性买断了附近300亩荒滩,开始大面积种植大仙桃。 一通百通,在种植桃子的基础上,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又开始扩展培植优质梨产业。2000年他正式成立了果品有限公司。
一棵桃树成就一个千万富翁,这不是神话。 假如当初那棵桃树就长在你家的院子里,你会怎么样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家的院子里,都有一棵这样的 “树”,只是你还没有发现罢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舍近求远,到别处去寻找自己身边就有的东西。 而机遇往往就在你的身边,准确地讲,是在你的眼里、 手里。
同样是铁路边的一幢破房子,为什么在平庸者的手里它只是过路游客眼里的一道风景,而到了高智商者的手里却变成了可以赚钱的广告墙? 这就是人眼光的不同之处。 其实,说到底,机会总是被有心人发现的。 艺术大师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机会也是这样的,你不是缺少成功的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并抓住机会的眼光。 仔细想一想,许多人成功的秘诀都很简单。 不过正因为简单,很多人才不相信。 只要你处处留心,身边到处都是成功的机会!
11.为了机会,先做好准备
心怀壮志的年轻人,刚进入社会,你的资本还很少,不要整天怨天尤人。 你只有不断地努力,为机会的到来做好准备,为你的成功增加筹码,才能有一番作为。
常听人们这样说:“某某有什么了不起! 他还不是运气好,才坐到今天的地位。” 或者说:“某某那两下子,也不见得比我高明多少,但人家有个好靠山,人事关系好,所以升得比谁都快。” 这两种说法,几乎都完全否定了别人的才能,认定人海浮沉,全凭运气和关系。 如果这话出自中年以上人的口里,表示他对世事的感慨,对一生不得志的一点点牢骚,尚情有可原; 但如果是出自一个年轻人之口,则必须警惕,因为这一念之差,很可能葬送你整个人生的光明前途。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吓唬年轻人,而是人生的必然之理。 对于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一切都才刚开始,真可说是连发牢骚的 “本钱” 都没有,又能抱怨什么呢? 这样说,并不是完全否定人生的境遇受环境影响,而是说一个靠自己奋斗前进的年轻人,应该有 “人定胜天” 的豪气,应该有靠自己能力白手创业的信心和毅力,年轻人必须要有勇气。
丹尼是美国一位相当年轻的犹太企业家,他大学毕业时,家产已经接近百万,这笔财富全是他大学时代兼职成功积累得来的。 毕业后,他利用兼职所得的经验与资金继续向同一方向发展下去,30岁之前就成千万富豪了。 这个年轻人的白手创业过程其实相当简单。丹尼17岁考入大学,因而要离开他出生的城镇以及父母,住进大学生宿舍之内。 由于要努力适应新朋友与新环境,令他不期然地产生一股浓厚的寂寞感。 丹尼想家,也想父母,更想在家里所能享用到的母亲为他做的牛油蛋糕。 一天,丹尼把他的感触告诉母亲,写信给家里说:“这儿的牛油蛋糕跟家里的不同。” 丹尼在寄出去一个礼拜之后,竟收到母亲用特快邮递寄来的包裹。 他拆开一看,包裹内是一块小小的牛油蛋糕,还有母亲的字条,上面写道:“丹尼,请继续把你的思念、 感想和需要,写在信中寄回来,深信天下的父母对远离的子女都有同样的牵挂,都渴望得到他的音讯,了解他的需要。 只有如此持续密切的沟通,我们才不会觉得寂寞,你也不会感到孤单。” 母亲的这封信以及她寄来的那块牛油蛋糕,令丹尼极度开心,因而在更勤快地做功课之余,丹尼进一步想到,如果其他在校的学生都能够像他一样得到安慰就好了。
他做梦也未曾想过这是一番事业的开端。 首先令他大感意外的是,他发出去的信,竟然有90%的回音。 拜托他代购蛋糕赠与自己寄宿于外地的子女的父母人数相当多。 这件事,丹尼办起来并不困难,因为他的心情、 想法、 感慨、 期望,甚至是气馁、 欢乐、 失望、如意等等感受,都是大学生们心理的缩影。 他只需要如实写下自己的感受,而其他父母读到他的信,就比看一些关于大学生的心理与生活的泛泛报道,更觉得亲切实在。 于是,丹尼兴致勃勃地把这个兼职计划当一件正经事来办。 “客户” 们也乐于让他赚这个钱,因为金额总数不多,而且送到自己子女手上的还有价值连城的亲情。于是丹尼的这门生意便越做越大了。 当他有一定的收入时,他就需要增加人手去帮助他发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