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禅就是白骨禅。宝玉这个大众情人,搞得一地白骨。白骨地上有朵花,这就是林黛玉。帮助宝玉打扫一地白骨、同时毫不留情把花扫走的人是薛宝钗。贾宝玉是情场垃圾制造者,他需要有人帮他清场。薛宝钗来了,好大一场雪。她来雪就来。宝钗让人清爽,我是“拥薛派”。所拥者雪也。
《红楼梦》讲多了要打架,我们再来讲讲《坛经》,殊不知里面全是真刀真枪,也是一片佛门杀场,看来不杀不成佛啊。
见人杀人,见佛杀佛,什么也看不见就捅自己。这样肯定是不行的,你可以选择走。离开。离开那个地方,就会离开那些事情。离开那些人,就可以跳出火坑。阴魂不散是很可怕,比阴魂不散更可怕的是阴魂散了,散进了人的身。上身就是魔,附体就是鬼。要想鬼上身容易,热闹的地方你凑过去就行了。
惠能真丈夫也!他能在是非之地全身而退,不是常人。任他热闹非凡,我自冷眼笑看。五祖的东禅寺,门人有一千多人,俗众不可胜数。五祖的衣钵谁都想要,听说半夜三更给了惠能,也不知道这和尚是抢、是偷、是诈、是骗弄到手的,总之没人愿意接受这个事实。五祖不把衣钵传给寺内人,却给了一个外路人,那就是给了那一千人一人一个耳光,一共一千个耳光,这谁还受得了。《坛经》上关于五祖弘忍的记载就到他传衣钵给惠能后就没了,我们可以想像得到,那一千人不会放过他。后来有人追杀惠能,这几起公案连着书,想来当然。
我是“拥神秀派”。神秀不是小心眼,不是嫉妒,不是没涵养容不下惠能,不是不服惠能,不是不接受弘忍的安排,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有人说他派人追杀惠能干什么?他在维护正法,神秀是护法者。我再说透点,他做的一切都是弘忍默许的,甚至暗中策划的。神秀护教,有功无过。我再说透点,假追杀,真护教,做给大家看的,不这样做过不了关。至于有的人浑水摸鱼想捞一把,也难避免。
弘忍为了佛教的弘扬,善能忍耐,所以他叫“弘忍”,你听他的名字就知道他要干的事业。他让神秀去神气、去作秀;又传给惠能智慧与能力。这叫一法双传,心佛无二。顿渐法门,不分彼此。
《坛经偈》讲至此,以《红楼梦》中怡红公子入住大观园的即事诗作小结:“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有人要求讲细点,那我就把这首《坛经偈》一句一句讲给大家听。四句讲成四段,题目也要讲一段,加起来作五段讲。前“启”后“结”,共七节文字重审这段公案。写文章要有文法,学佛要有佛法。自创的不叫法,人人通用、人人适用、人人合用的才叫法。公理不一定公道,但他毕竟是公理。公理都是霸道的,他可不跟你讲什么公道不公道。得这个理,得这个法,不是佛爷也是爷。但我又奉劝座中君子勿得理不饶人,做人当学惠能,要善于撇开了走啊!
《坛经偈》怎么启?启酒瓶用开瓶器,没有开瓶器用牙也能开,有的老酒客绝了,不管什么酒,手一拍一掀,瓶就开了,真是叫绝。但喝酒的时候不要和会喝酒的人在一起喝,他会喝你不会喝,喝酒成了学习、比拼,那还有什么意思?这个酒坛子应该这么启:自己摸索,其酒必香。要读《坛经》,先读《坛经偈》。要读《坛经偈》,要先知道作者。《坛经偈》实有两首,一为神秀所作,一为惠能所作;两首都是《坛经偈》,两首是一首,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你必须把两首都读、都认可,合起来读、合起来参,才有所得,千万不可褒惠能而贬神秀,那样就会有分别心,就失去本义了。“一法双传”可以确保传承,“心佛无二”是指顿惭无异。两首互参、互换、互补、互得,才知是一话两说,是自己推翻自己,为的是推演出一个唯一答案来。没有先前之“误”,哪有后来之“正”?没有设问,哪有回答?最妙的是惠能与神秀这哥俩都完全照着老和尚设想的意思走,让他们作,他们就一前一后作了。如此看来,《坛经偈》的真正作者非神秀、非惠能,是弘忍。《坛经偈》是弘忍作的。别的人讲《坛经》,都以惠能为中心开讲,褒惠能、贬神秀;只有我讲《坛经》是以弘忍为中心开讲,把惠能神秀一视同仁。这才是佛传真意、禅宗正道也。我这么一启,你就知道《坛经》这瓶酒该怎么喝了。
《坛经偈》题目怎么讲?《坛经偈》本来应叫《般若偈》,这是弘忍老和尚亲自命名的,来看《坛经》中的交代:“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五祖弘忍指出:人一天到晚只知道求福是不行的。福虽可贵,福救不了人。多少人,因得福而反害其身,因此关键在于要有智慧。所谓智慧,不是谋福的手腕,而是种福的良田。做人就要做种福的良田,甘愿在自己这块良田里,人人来种福得福,这才算是有福。这种“田中智慧”是先天智慧,是自性不失的善道种子,佛家把这个在自家的本性中藏着的智慧叫般若,是慧命双修。弘忍让大家通过作一首偈子来交上自己人生的这份作业,所以把偈子统一命名为“般若偈”,可译为“智慧诗”。弘忍还诱惑众人说:“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老头子准备好糖果,看哪个小孩答对了就给糖吃。从这个题目看,弘忍在钓鱼,钓大鱼。连他自己也忍不住兴奋地说:“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意思是说:你们快去作来给我看,别磨磨叽叽的,能作就作,不能作多想也不中用。我一定要找到这个见性之人,如果真有这个人,我就是轮刀上阵也要见到他。显然,弘忍在表明自己已经豁出去了,志在必得。形势逼人啊,再不传法,法将断绝。法依人存,不传不显。佛法是宝藏,识宝者得之。这是一场传法大会,这是一场佛法大考,出的题目是一个字:心。也可以说是两个字:找心。四个字:心在哪里。五个字:我是谁的心?这又是一桩无头公案,飞来题目让人抓狂,谁敢接招呢?题目讲毕讲正文。
神秀《般若偈》第一句:“身是菩提树。”惠能《般若偈》翻作:“菩提本无树。”谁说得对?都对。谁说得好?都好。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好在哪里?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成佛,人与树合一,与天地万物合一,因此说“身是菩提树”,这完全吻合佛陀本义。佛陀是在菩提树下成佛的,神秀说“身是菩提树”,有与佛陀一起作佛的意味,这是担当,我不作佛谁作佛?又有“你是佛陀我是树”,即“为佛陀站岗”、“保护佛陀”的意思,这是护佛、护教,是佛教护法说的话,僧人有护持三宝之心,他本身也就是三宝了。神秀是大护法,于此可见。这句偈子说得好,其心可知。弘忍评神秀这首偈子说:“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这句评语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弘忍是在说:你已经摸到门了!其实就是说:你有门了!这当然是肯定。有门就好。至于“门内”、“门外”也是个说法,你在门外往里看,里面是门内;你从门内往外看,外面又是更大的门内了。因此并不存在内外的问题,只有角度不同而已。佛门广大,哪分门内门外!弘忍肯定神秀摸到了门,其实就是赞许他已经得到了佛法。问题是:既然有了神秀,为什么还要有惠能?“既生瑜,何生亮?”一时瑜亮,人谓双璧。钗黛同行,人谓燕双飞。神秀惠能,人谓佛法双传双解。外人以为他们在“掐”,其实他们“和”着呢。个中感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惠能说:“菩提本无树”,这句好在哪里?好比佛陀睹明星而成道,道成星没,哪里还有什么星?他就是星。他在那棵菩提树下证道后,难道从此以后就天天举着一棵树走路?那是多余的。正所谓:缘来性起,缘满性空。当你明白一切都是昙花一现,昙花就是永恒的花。原来没有什么菩提树,你所遇见的菩提树本来就是你自己。另一世界之你,时时刻刻在关照你,提醒你,当你身在此世不堪困扰,他会为你吹来一缕清风;当你已经成为清风,他就隐去。见树是见性,当如是解菩提。得性即无树,此为惠能大师法语“菩提本无树”之妙谛也。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一旦知道自己就是那块顽石,他就不再是那块顽石了,也就不再有“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之叹了。菩提本无树,大荒本无石。不但如此,亦无补天之女娲,亦无天崩地裂,你在地动山摇之时,当有定性。佛菩萨普度众生,他的渡船来时你莫以为风平浪静就像游西湖,其实是波涛汹涌过大海。你无定性,船来了你也不敢上。今天我作了两句诗:“虽因小节偶失路,每临大事胆气豪。”是为自己打气,也是为大家打气的意思。为什么学佛?就是要认清自己的德性,遇事扛得住。虽不夸口,真不怕事。为什么不怕事?因为不惹事。那干什么?干自己该干的事。什么是该干的事?不一定是积德行善,放生施财,斋僧礼佛,大做法事,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做了场大法事,善待家人就是斋僧礼佛,不害人就是放生,不贪财就是施财,不装善人就是行善,不居德就是积德,总之正常就好。贾宝玉先前在园子里关闷了,疯疯癫癫,也闹不上天,后来安静了,这才明白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再后来他又迷了,以为可以享一万年的福,谁知园子里的人很快烟消云散,他又受不了那“空”。一番沉淀,终于明白这一切是注定会发生的。人处毁坏的世界之中,肉身怎能不坏?是随他去,还是坚定信念,得到那真身,进入那永恒?“永恒”你看不见,毁灭你看得见。殊不知就在不停的毁灭中,才能洞见真性。原来阻碍修行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舍不得吧,到时会有人来尽情夺去。不如舍了一千,挣上一万。世上哪有这种好买卖?那就是认识自己这座无尽宝藏啊!菩提本无树,我身本无藏。当我袒诚此心,便可见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