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头之鸟占尽强者风光
古人总是告诫我们要“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是说有才能不要轻易显露,于是又以“人怕出名,猪怕壮”的俗语消磨人们的成功欲望,更以“枪打出头鸟”来威吓那些出类拔萃的进取者。其实,为人处世当然要谦虚,但我们却完全没必要以压制出类拔萃为代价。更为重要的是,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我们不抓住机会出头,就很容易湮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科学家的成功凭的是一个“敢”字,一种敢为“出头鸟”的精神。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管别人如何平庸,我们都不要随波逐流,要大胆地站出来,做一只勇敢的“出头鸟”。
除了可畏的人言,做一只“出头鸟”也许还会冒一些风险,但你要记住,冒险往往是成功的开始。一旦你明白它将带给你多么大的幸福和快乐,你就会愿意开始这次旅行。很多人得过且过,自我感觉良好,在他们看来,随波逐流地过一辈子是愉快的事,自我约束是世俗的观点,自我放纵即是自我表现。
确实,许多人都愿意选择比较容易的方式,过平静的生活。每当问他们何不过一种更富有更开阔的生活时,他们往往会因自己的这种“修养”而自矜,并以此傲人。其实不然!这些人所说的“修养”仅仅是苟且偷安、无所作为,真正的修养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斗争。
永远争取拿第一
有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人总是不满于现状,不甘落后于别人,永远希望争夺第一名。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有一位教授曾经做过这么一项实验。在10多年以前,他让自己的学生按顺序进入一个十分宽敞的大礼堂,每人自己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四处都坐,还有一部分学生似乎对后面的位置特别感兴趣,每次都喜欢往后边坐。教授很细心地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及座号。
10年以后,教授对那批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总喜欢坐在前排的学生成功的比例要比其他两类学生高出很多。最后,教授得出了一个结论:爱坐前排的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一点对他们后来的成功是十分重要的。
在人生的路途上,每个人都应有一种永远争夺第一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取得成功!的确,“永远都选择坐前排”,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会激发你勇往直前的勇气以及争创一流的精神。
20世纪30年代,在英国一个不出名的小镇里,有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小姑娘,自小就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父亲经常向她灌输这样的观点: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力争一流,永远做在别人前面,而不能落后于人。“即使是坐公共汽车,你也要永远坐在前排。”父亲从来不允许她说“我不能”或者“太难了”之类的话。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父亲的要求可能太高了,但他的教育在以后的年代里被证明是非常宝贵的。正因为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残酷”教育,才培养了玛格丽特积极向上的决心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她时时牢记父亲的教导,总是抱着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事事必争一流,以自己的行动实践着“永远坐在前排”的教导。
玛格丽特上大学时,学校要求学5年的拉丁文课程。她凭着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硬是在一年内全部学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考试成绩竟然名列前茅。其实,玛格丽特不仅在学业上出类拔萃,她在体育、音乐以及学校的其他活动方面也都一直走在前列,是学生中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之一。当年她所在学校的校长评价她说:“她无疑是我们建校以来最优秀的学生,她总是雄心勃勃,每件事情都做得很出色。”
正因为如此,40多年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政坛才出现了一颗耀眼的明星,她就是连续四年当选为保守党领袖,并于1979年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雄踞政坛长达11年之久,被世界政坛誉为“铁娘子”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想坐“前排”的人不少,真正能够坐在“前排”的却不多。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坐到“前排”,就是因为他们把坐在“前排”仅当成一种人生理想,而没有采取具体行动。那些最终坐到“前排”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但有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理想变成了行动。
永争第一的人未必能永远拿第一,但他可能是将来的成功者。不要忽视这一个“争”字。一次考试,只能有一个第一名;一场比赛,只能有一个冠军;一次较量,只能有一个胜利者。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参与竞争的人,他都愿意向第一奋进。这才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对于将来的成功才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