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和要求是一对孪生姐妹,总是同时出现。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做出承诺时毫不思索,随声而应,根本不考虑自己有没有能力兑现承诺,也不明确兑现承诺的条件是什么。
有效的承诺和要求包括:
1.有承诺的发言者。这是一个诚心诚意地提出诺言或者要求的人。诚心诚意做出诺言就是一个自由选择的发言者,他会最后履行诺言。诚心诚意做出请求,代表着发言者给倾听者接受或者拒绝请求的自由,并且真诚相信倾听者有才能履行请求的条件。
2.承诺不是一些可预测而会发生的事情。如果已经断定某些事情很可能发生,发言者不必许诺或者请求其他人。
3.一位有承诺的倾听者。就是一个接受诺言或者诚心诚意考虑到请求,诚心地接受诺言,表明相信发言者履行诺言的真诚和实现承诺的能力的倾听者。诚心地考虑请求,表明倾听者真诚地理解发言者的请求。有时,你自己可能是自己的倾听者。
4.清楚具体的条件或者满意的条件。这表明双方理解当诺言实现时的具体情况。
5.明确实现承诺的时间期限。
6.不要对别人提出他不能胜任的要求。
当然,在我们承诺或做出要求的时候,清楚的要求比含糊的要求更有可能被拒绝。但是,你会怎样选择呢?你会选择明确的要求还是选择含糊的要求而最终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同样,你做一个准确的承诺或同意一个模棱两可的要求哪个令你更舒服一些呢?拒绝他人的要求或被他人拒绝肯定不是舒服的事情,但毕竟可以促进结果的产生。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惧怕看到不想要的结果,一拖再拖,最终浪费掉创造新的可能性的时间和机遇。也有很多时候顾及形象和面子,不明确提出要求或拒绝对方的要求,而产生隔阂。这两种现象都是逃避,不可能创造出任何新的可能性。
无论是承诺者还是被要求者都有选择拒绝的权利,否则承诺和要求就不会成立,不一定产生有效行为。如果别人没实现对你的承诺,质询他是否言行一致没有任何意义。这就要看他做出的承诺是否诚恳,不确定因素存在于谈话中,你要求或接受了这个人的承诺,而不是其随后的行为。如果你面对这一不确定因素,你就要审视一下到底问题出在哪儿?重新评定一下这个人完成要求或承诺的能力,做出新的判断。你的要求或承诺越具体,你就越会言行一致,越有可能完成。
做出承诺是创造可能性,是一种意向,只要无论如何地去行动,最终总能达成自己的成果。课程中很多同学,听完承诺的讲座后,有些迷茫,不敢再做承诺,甚至只做可以预测发生的事情和有十足把握完成的事情,这就进入了另一误区玩安全的游戏。承诺关注的焦点并非仅仅是结果本身。还有为实现结果而采取的尽心制胜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