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05200000016

第16章 先天到天宝,从宰相看开元盛世

唐玄宗时期是唐朝最繁盛、最强大的时期。但是这样的繁华毁灭得如此之快,以至于积重难返,是导致唐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许多后来时代的政治隐患都在这时已经形成。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唐玄宗时期的宰相,看看唐玄宗走过的政治路程。

先讲一讲唐朝的宰相制度。易中天教授称之为“国务委员制度”,颇为恰当。宰相不是丞相,不能大权独揽。唐朝的宰相制度来源于隋文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度,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为尚书省下属六部,分别为工、礼、吏、兵、户、刑部。

尚书省更像今天的******,负责管理国家政府,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为尚书令,但是隋唐两代少有设置尚书令,可以说是基本不设。实际上的长官为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官阶三品,是真正的宰相,但也很少设立。

中书省起源于三国时期,目的是挟制尚书省的政务权力,加强皇权统治,拥有起草诏令的职责,负责制定国家政策,长官为中书令,正三品,是真正的宰相。副长官为中书侍郎,从三品,下属中书舍人若干,以及许多小官,不细谈。在武则天当政时期被改名为凤台,在唐玄宗前期被改名为紫薇省,唐玄宗中期恢复。

门下省,起源于三国时期,也是挟制尚书省,监督中书省,拥有审核诏令、监察诏令实行情况的权利。长官为门下侍中,正三品,是真正的宰相;副长官门下侍郎,从三品,下属给事中若干,以及许多小官,不细谈。武则天时期层改名为鸾台,唐玄宗前期改名为黄门,长官更名为黄门监,中期恢复为门下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有此官位,即为宰相,但多半是兼职,此为正三品。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相互牵制,中书省制定政策,尚书省负责实行政策,门下省负责监督,各有职责。

唐朝政府内最高级别官员为正三品,就是宰相。再往上的二品、一品,皆为荣誉职务,没有实权。例如“开府仪同三司”,为官位之极,玄宗一朝,仅封寥寥数人。

玄宗一朝共有正牌宰相26人,这26任宰相中,也有不少能力不强、在宰相任上乏善可陈者。

下面是一些比较著名的玄宗时期宰相的介绍。

首先,在先天元年到开元元年这一年内任命的宰相,多半都是先天政变的功臣,帮助唐玄宗诛杀太平公主。此时的宰相,大多是玄宗的赏赐,没有特别的意义。这期间任命的宰相,基本上都被很快换掉。

开元元年,姚崇出任宰相。这是开元第一名相,也是玄宗真正最钦佩的宰相。姚崇办事能力极强,善于变通,处理事情又快又好,是玄宗理想中,开拓事业的好帮手。这段时间,唐玄宗本人善于纳谏,积极进取,心态向上。国家整体上发展非常好。唐玄宗在此期间,选择了卢怀慎与姚崇同为宰相。虽然在体制上,中书令姚崇与门下侍中卢怀慎,没有高下之分,也没有“正副”一说,但是在唐玄宗心里,是希望姚崇领导卢怀慎的。卢怀慎也很清楚这一点,也很明白姚崇的强势,所以他万事不与姚崇相争,只是偶尔出言提醒,最后却被后人讥讽为“伴食宰相”——陪吃饭的。

在开元四年,玄宗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政治路线也开始改变,同时他也看到,姚崇独断专行太久,他也不会允许宰相任期太长。所以,在改变政治路线的同时,他也顺便将姚崇换下。他指认了宋璟为第二任宰相。宋璟为人谨慎,这是唐玄宗的国家政策,从大力发展国家经济、农业,开始转向保守,从开拓变为守成的一种变化。在这个背景下,宋璟的性格正好合适这样的政策转变。不仅如此,唐玄宗还为宋璟选了一位“副”宰相,苏颋。苏颋是很识大体的人,虽然他私底下与宋璟观念不同,但是在面对皇帝时,他总是与宋璟共进退,两人配合默契,没有在政治上发生争吵。这也是这一段时间难得的平稳。政治平稳,国家也平稳。

换下宋璟后,唐玄宗一直在苦思下一任宰相的人选。有一天夜里,他想着想着一直睡不着,直到半夜三点多,他叫来中书侍郎韦抗,问道:“我记得有一个人,姓张,在北方,我想请他来当宰相,只是想不起来是谁。”韦抗问“是不是张齐丘?”玄宗迷迷糊糊,模棱两可道:“好像是吧。”于是韦抗就离开,去中书省起草诏书。此时天刚蒙蒙亮,唐玄宗一看也准备上朝了,于是就不打算睡了,就随意翻起奏章来。翻着翻着,忽然,他看到了一个名字,“张嘉贞”。他恍然大悟,立刻就诏来了韦抗,让他把写好的诏令改名。就这样,张嘉贞官拜宰相。

同时,玄宗再次把曾经的宰相源乾曜领出来,让他第二次担任宰相。源乾曜为人圆滑,此后任职9年内,从不与人争斗。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立场,可以说算得上是一个贤人。

张嘉贞任宰相一年后,唐玄宗发觉他并不合适。其中原因,和唐玄宗后来任命的一些宰相的问题是一致的,后面再一起讲。

唐玄宗审视了国家的需要,认为如今的国家,文治已经很不错了,国家的政治、经济都搞上去了。但是国家强大,不仅仅是政治、经济,还有军事,还有文化。就在这个期间,注意到了这点的人,除了唐玄宗,还有张说(说读如“月”)。他本身就是超级大文豪,与苏颋二人并成为唐朝“燕许大手笔”。张说作为先天政变的功臣,后来被迁,心情很郁闷,但是他从没放弃,他不停的推销自己,通过各种手法,甚至有一次见到唐玄宗时,他一身戎装,让唐玄宗眼前一亮。况且,他在北方,以高明的手法压服了边境的少数民族,立下了功劳。唐玄宗一想,就想到了这位当初祝自己登位的老伙伴,文采飞扬,还能打仗,又在地方历练过,正是宰相的最佳人选。

于是,一纸诏命,飞到了远方的张说手中。张说接到任命,激动得大哭大笑,甚至跑过去,抓着来宣读圣谕的王毛仲,亲吻他的鞋子,可以说是如痴如狂。

就任后的张悦,可以说的确很有本事。他改革了许多政治和军事制度,推动了文化的发展,是开元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位宰相。但是他与姚崇一样,两人都不是道德先生,为人极为强势,专权。

比如他的女婿,还因此出了典故。唐玄宗与张说齐心协力,终于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华之貌。张说十分得意,认为自己的功绩应该表彰,于是上表,请唐玄宗封禅泰山。封禅大典在那个时代是极为重要的,只有极为自信的皇帝才敢封禅,在唐玄宗以前,搞过封禅大典的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其实是武则天主持的)四位皇帝(说五位也不过分吧)。

唐玄宗确实也有些志得意满,于是就答应了。在封禅大典后,按照惯例,所有的官员都应该可以升一级。张悦却借此机会,把自己的女婿郑镒从九品的微末小吏(比现在科长要小),一下升到了五品(省部级)。后来宴会时,唐玄宗注意到了郑镒,因为升官了,官服变了,玄宗问他:“你怎么升官这么快?”郑镒不能答,旁边一个演戏的艺人讥讽道:“都是泰山的功劳啊。”一语双关。从此,以“泰山”指代岳父的典故,就广为流传了。

张说下台的原因,和姚崇是一样的。两人都有能力,两人都有污点,两人都有野心,唐玄宗不放心。不管你是不是忠诚,皇帝永远要防着你一手。

在张说下台后的7年,唐玄宗选出来的宰相,不仅庸庸碌碌,甚至有些混账。

宰相彼此之间纷争不断,也拿不出可以称道的政绩。李元紘和杜暹,两人经常吵架,都是些鸡毛蒜皮、史书不屑记载的小事,甚至有一次还在堂上大打出手。唐玄宗没办法,只能一下子把他们两个罢免了。

后来,唐玄宗启用了一位经济学家,宇文融作为继任者。宇文融是很会搞经济的,把当时的经济状况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但是他也有些小人得志,引得全体馆员群起而攻之,仅仅上任不足百日,就被罢免。

宰相萧嵩,也有一个比较可爱的故事。他是南朝皇族萧梁后人,传说这人长得很帅,当世无双,唐朝做官,第一个看的就是长相,以他绝世之姿,自然当官了。但他文化水平不高,他在开元4年担任中书舍人时,唐玄宗让他起草任命苏颋为宰相的诏书。他得令,回到了中书省,照着中书省内留下的诏书模板就写了起来,写成之后给唐玄宗看。唐玄宗看到其中有一句话,“国之瓌宝”,于是便提醒他,苏颋的父亲叫苏瓌,要避讳,这个字得改。萧嵩得令,就要回中书省。唐玄宗道,改一个字的事,何必回去,就在这里改,我就在这里等。萧嵩到了屏风后,写了老半天不出来,唐玄宗心道,莫非,改一个字的事,怎么用了这么久?萧大人莫非把整篇文章都改了,写了一篇大作?作为文学爱好者的唐玄宗,摄手摄脚的就跑过去看。一看,可把他气坏了,萧嵩满头大汗,手拿着毛笔,颤抖不已,纸上滴满了汗水和墨水,唐玄宗一看,原文没有变化,仅仅是把“国之瓌宝”改成了“国之珍宝”,气得唐玄宗破口大骂,让萧嵩滚蛋。然后抓起那诏书,就往地上摔,然后还踩上一脚,骂道:“正是虚有其表。”随后不久,萧嵩就被赶出了长安。

但是萧嵩在边境,却治理得非常好,立下军功无数,大破吐蕃军队,唐玄宗也对他大为改观,终于让他官拜宰相,甚至兼领河西节度使,既是宰相,又是军官,换句话说,既是******总理,又是大军区司令,这个地位,可以想象。唐玄宗还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萧嵩的儿子,两人成了亲家。

但是萧嵩和裴光庭也不对付,两人也还是吵架。实在吵得不行了,唐玄宗还是向着自己的亲家,对萧嵩说,你选个宰相跟你搭班子吧。萧嵩起初选的是王丘,但是王丘有自知之明(这也是这群宰相干不好的原因),不当,但是王丘向萧嵩推荐了一个人,叫韩休。萧嵩也就应了。于是,韩休因此拜相。

没想到,韩休官位不高时,看起来像个忠厚长着,当起了宰相,脾气就来了。他是玄宗一朝最为固执的人,屡屡顶撞唐玄宗,甚至监督唐玄宗的一言一行,搞得唐玄宗都害怕的程度。活脱脱一个道学先生,有一次穿衣服时,随从看着唐玄宗,说道:“陛下都瘦了。”唐玄宗道,都是被韩休整天盯着,搞得精神衰弱,吃不香睡不好,随从道,为何不罢免他?唐玄宗叹道,我虽然瘦了,可是天下却肥了啊。从这里可以看到,唐玄宗还是有仁君之心的。

韩休对皇帝尚且不客气,他会对萧嵩客气吗?当然不。韩休是处处跟萧嵩作对,搞得萧嵩也精神衰弱。万般无奈之下,萧嵩想了一个办法,最终,他与韩休两人“同归于尽”,都被罢免了。

以上这些宰相,其实都不能算庸人,他们在自己之前的岗位,或是边关,或是经济,或是某部门,或是地方,都做得有声有色的,为什么到了中央,就一团糟?因为,宰相实际上是跟人打交道的,跟官员,跟皇帝,而且是统筹全局的。他们的眼光都不够大,心胸不够广,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应如是也。他们总觉得自己说的才是对的,自己负责的领域才应该,他们总是谋求片面利益,不能够纵览全局,是他们失败、争吵的原因。

到了开元21年,这种宰相迅速轮换的局面终于被改变了。这时,最后一位开元贤相登场,他就是GD韶关人,张九龄。张九龄很有书生气,文章也写得很好,在政治上的建树也很多。刚开始,唐玄宗对他简直是崇拜的。但后来,玄宗发现,偶像也凡人啊。而且,张九龄经常顶撞唐玄宗,不分场合,让唐玄宗十分没面子。

恰好,开元22年,李林甫升任宰相。李林甫是一个很懂得玩弄人心和权术的人,但是他也很实干,很有才能,这不能否认。他的道德水准很低,业务水平很好。李林甫文化程度也不高,张九龄这样的大文豪自然看不起他,两人的关系也不好。但是李林甫看得出,张九龄正得宠,于是他假装对张九龄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在张九龄因为各种原因顶撞皇帝的时候,李林甫总是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皇帝,让唐玄宗感到了鲜明的对比,他心中的天平也就慢慢倾斜。最终,李林甫察觉了这些变化,顺水推舟,一下子就把张九龄给扳道了。还一石二鸟,连门下侍中裴耀卿都被他拿下。这标志着,玄宗开始听不进意见,开始喜欢听漂亮话了。也正是从此,玄宗真的再也听不到真心话。

新任的宰相牛仙客根本就是李林甫捧起来的。从此,玄宗一朝经历了李林甫担任中书令,把持朝政的十八年时间。这期间,国家经济正常,军事正常,但是政治混乱,李林甫不能算奸臣,也不能算佞臣,只能算是权臣。他的所作所为,大多是针对官吏,是在玩弄政治。

此后的李适之,因为反对李林甫,被李林甫弄下台后,杀死。****烈,上台后唯唯诺诺,不敢跟李林甫争分毫。

直到一位神人的出现,那就是杨贵妃。杨贵妃倒没和李林甫有矛盾,但是一样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却和李林甫两个人对上了眼。

可是显然,杨国忠这样的人,根本斗不过李林甫,被李林甫压得死死的,不能翻身。但杨国忠好在年轻,李林甫老了,终于撒手人寰。这个时候的杨国忠,终于登上了宰相之位。

此后,是昏暗漆黑的唐玄宗末年。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连续数次处置失败,杨国忠为了一己私利,居然置唐帝国于不顾,这样的行为,是前面所有宰相都做不出来的。杨国忠是无疑的奸臣,小人。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不是没有机会力挽狂澜,但是他连着犯下了三个大错,其中都有杨国忠的影子。这三个大错,促使大唐走向了不可挽回的局面。

唐玄宗最后,欺骗了长安城的官员和百姓,连夜偷偷摸摸地逃出了长安城。

在离开长安城两天之后,马嵬之变爆发。虽然,史书若有若无的把发动这次政变的矛头指向了三个人,太子李亨,宰相韦见素,禁军首领陈玄礼。可是史书也没有在此定性。在我看来,李亨装糊涂,韦见素唱红脸,陈玄礼唱黑脸,利用起身边的战士,发动了这次政变。杨国忠与杨贵妃身死于此。

在政变的第二天,一场好戏再次上演,出行的唐玄宗被一群百姓围住了,百姓力数国家之难,唐玄宗之责,唐玄宗泪如雨下,不敢反驳。但是玄宗执意要去SC百姓们大喊,让太子留下。太子李亨,立即借坡下驴,立刻就留了下来。唐玄宗看着儿子远去的身影,以他的聪明,早就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只能抬起头,看着苍天,叹了一声:“天意啊。”

果然,在下一个月,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自封皇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此时的李隆基仍在赶往SC的路上,毫不知情。等他到了CD,才收到了消息。看到了这则圣旨的他,沉默了。

但是这一瞬间,李隆基做了他这一生,最后一个重大的,也是最后一个正确的决定。他接受了。在国家这个危难时刻,他不能冒这个险,为了自己当皇帝的私欲,再去与儿子争权夺利。他反而发文,支持新皇帝。从此以后,唐玄宗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太上皇了,以至于晚年被奸臣软禁,都毫无抵抗力,仅靠家奴高力士的保护,才能平安度过。

在CD期间,门下给事中裴士淹有一次与玄宗说起当下政治,新皇帝李亨任命的新宰相房琯,玄宗说道:“这人绝对不是能够打败敌人的人。唉,如果姚崇还活着,叛乱恐怕早就平定了吧?”接着两人就一一评判起玄宗历年来使用的宰相起来,玄宗居然出奇的客观和清楚。说到李林甫时,玄宗道:“此人嫉贤妒能,心胸狭隘,当世无双。”裴士淹听到他这么一说,问道:“陛下既然知此,为何让他当了18年宰相?”唐玄宗默然。

是啊,他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这位,一手开创了中华历史上最繁华时代的君王,却又一手把国家推向了衰败的深渊,他还有什么可说的?他不聪明吗?他不知道吗?

他知道,只是,他忘记了。

同类推荐
  • 御魂王座

    御魂王座

    这是一个魂气复苏的世界。穿越而来的宁修幸运的成为一名觉醒者,更有系统加身,在这个变革和崩坏的世界中崛起成神。
  • 最初故事从地球开始续篇

    最初故事从地球开始续篇

    历经平成年代的奥特战士,在跨越旧时代、迎接新时代时刻,他们的力量需要后辈继承。新生代奥特战士“雅杰斯奥特曼”,作为新时代诞生的奥特战士,如今正式继承所有奥特战士力量的时候,未来将是成为跨越时空、穿越位面的时境强者。异类者,由魁时者赋予暗黑灵珠注入人的体内,由人变成各种奇异怪状的怪物,攻击力强、破坏力更大,非人类能够打败的异类者。它们的存在,持续不断的破坏人类世界的进步,必须由新的光之战士打败它们。
  • 浮空岛的归途

    浮空岛的归途

    刚入高中的谢风意外的发现:与自己分别了三年的小学好友许子林竟成为了自己的高中的同班同学。然而他不知道,在与他分别期间的一件大事使许子林已无法回到过去。在追逐真相的路上,所有人都在不停地挣扎,成长。而当谢风终于知道当年发生的事时,却发现他的这位好友似乎已经坏掉了......
  • 找寻青春,却未曾远离

    找寻青春,却未曾远离

    整整十年时光,带着中学时代的困惑,从大学毕业,踏入社会追梦。找寻青春,却未曾远离。原来我一直找的,是别人的生活,不是我自己的。寻的过程是痛并快乐着,后面才发现自己的存在。有时寂寞,硬不承认;有时率真,硬伪装。这个困惑,我每次在深圳乘坐地铁时会思考。29个站点连成此条地铁线,即将到站,意味着下一站的开始,串起那些曾经或正在发生的青春记忆。曾经空虚迷茫,动荡不安。如今充实领悟,内心安定。我现在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喜欢自己去登山,一步一步往上走,享受那种站在山顶的愉悦。
  • 我成了超级巨星

    我成了超级巨星

    立志要成为知名大导演的赵伟重生到了与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他惊喜的发现了平行世界跟原本世界存在着文化信息方面的诸多差异。哇哈哈!他这下要飞黄腾达了!恩?只成为全球知名的顶级大导演吗?这格局这视野一点都不够开阔嘛!他要成为全球知名的最牛笔的超级巨星!一年要拍三百六十五场经典电影!一年要开三百六十五场演唱会!地球都已经都无法阻止他了,只有火星才是他的终点!友情ps:看到作者君的名字,就应该有随时外焦里嫩的思想准备。作者君新建了一个书友Q群:365369814
热门推荐
  • 裁花句

    裁花句

    本文是女主文,武侠小说,带有一点古龙的风格。
  • 空想奇幻物语

    空想奇幻物语

    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在惨痛的教训下,世界人民签署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协议,用于制造战争武器的科学技术为构建人类美好未来服务,人类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大爆炸时代。
  • 战天帝尊

    战天帝尊

    神武大陆,崇尚武力,人人追求擎天撼地的无上力量。少年宁辰,得神狐相助,问鼎世界之巅。
  • 小镇的梦

    小镇的梦

    一个英雄必死的时代,你是英雄所以你就只能去死。
  • 青灯鬼卷

    青灯鬼卷

    一张画着鬼灯的野兽皮子包含了多少秘密?一件件诡异的事情背后又有多少隐情?幽深的墓道,墓中的黑影。这一切的一切到底是鬼神之事,还是处心积虑……有的时候就算是你亲眼看见的,也不一定是真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是你的前世今生

    谁是你的前世今生

    今生的我还在读,前世诀别的一纸书;手握传世的信物,而你此刻身在何处;可你转世的脸谱,究竟轮回在哪一户……
  • 诛元璋

    诛元璋

    沈覆穿越了!他穿越去了元末,华夏史上的又一个大争之世!在那个将星倍出的年代,看他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渔家小子,变成影响天下走势的一代霸主。收朱元璋做小弟要不要?和沈万三一起称银子要不要?学绝世武功!战高邮!战鄱阳湖!消灭残元!中兴汉家天下要不要?QQ群号:28868593
  • 实贱出真知

    实贱出真知

    第一,霸道总裁、后宫争斗,穿越重生、庶女逆袭……统统没有。第二,只是诚实的讲述一些人在这个不是十分美好的世界里深深浅浅的每一步。第三,这文不知道最后会写成什么样。
  • 石狐传

    石狐传

    性情温和,爱好和平的白狐,却是神界一块神石所化,白狐走遍大陆,观妖界神树,行人界帝都,过魔界魔域,闯冥界地狱,临神界神殿,结交天下豪杰,成长路上,虽偶遇险阻艰难,却总能化险为夷,终获美人青睐,护得一世平安。文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