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93900000017

第17章 书法详解(2)

隶书的第三种笔法是波画。这是隶书的基本特征。波画的完整表现形式是蚕头、燕尾,中间略细。蚕头是指波画起笔时,逆势落笔、经笔锋转折而“塑造”成的蚕头“形象”。“燕尾”又称“雁尾”,是随着行笔至中途以后,通过驻、磔、收等步骤而“塑造”成的形如半只燕子或一个雁鹅尾部的“形象”。波画是楷书捺画的前身,但波画的表现范围比楷书捺画要广,隶书最完整的波画是横画“一”字,它在一个字中起到承载全体的作用,如“王”字。同时,也是捺画和横折钩、戈钩等笔画的基本表现形式,如“史”、“孔”、“感”。波面是隶书形式美的重要表现形式,但波笔在一个隶书文字中只能有一笔,决不能同时出现两笔。

隶书的结构特点

隶书的结体与篆书有根本的不同。篆书是纵向取势,强调线条的纵势。隶书的结构是以线条的横向走势为笔画的基本特征。从“之”、“元”等字的隶、篆对比中,就不难发现上述的差异。

由于线条走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字形也就绝然不同。篆书的字形为长形,而隶书则为扁形,以左右开张为外形特征。同时,我们还能发现,隶书的结构也有与楷书相一致的,已形成了完整的结构体系。如独体字:“夫”,上下结构:“惠”等。所以认识楷书,一般也认识隶书。

隶书的全盛时期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全盛、衰落的过程。隶书也是这样。秦隶比较方直,尚没有波磔,西汉时,趋于成熟,波捺已经明显,至东汉时期,隶书才脱尽篆意,波磔优美生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147~189)是隶书的全盛时期。关于这一点,可从所存著名碑帖中得到证明。如:

曹全碑(局部)

《石门颂》东汉建和二年(148)

《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153)

《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

《孔宙碑》东汉延熹七年(164)

《华山碑》东汉延熹八年(165)

《衡方碑》东汉建宁元年(168)

《史晨碑》东汉建宁二年(169)

《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171)

《孔彪碑》东汉建宁四年(171)

《郁阁碑》东汉建宁五年(172)

《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

《曹全碑》东汉中平二年(185)

《长迁碑》东汉中平三年(186)

习隶的要诀

习练隶书,也有规律可循,书家曾把如何写好隶书的基本要领编成口诀,这样就便于人们掌握。其中现代书法家任政根据自己书写隶书的体会编成口诀,传授初学者,得到了普遍良好的反应。现摘录如下:

蚕头燕尾(隶书波画特征)。

藏锋逆入(隶书每一起笔都要这样)。

波磔分明(捺脚轻重起落,要交待清楚,不可含糊)。

横平竖直(横画要如水之平,直画要如绳之直,又要有起伏动宕,向背仰复,不可僵硬)。

中锋浑厚(这是隶书用笔的基本原则。笔锋沿笔画中线运行,有提有按,一往一复,自然浑厚)。

淹留专刂截(运笔顿挫,留得住,拓得开,涩而不滑,往而能收,沉着痛快,斩钉截铁)。

绵里藏针(筋骨健,血肉厚,既柔和,又刚劲)。

漏痕坼壁(行笔圆融,起止自然,如屋漏痕,如坼壁缝)。

燕不双飞(捺脚荽避免重复)。

蚕无二头(横画并列时,不可有两个以上的蚕头出现)。

左右分驰(笔势向左右发展,是隶书的特征)。

上下紧密(笔画多的字要写得紧密,以防松散)。

落点星垂(每作一点如高空陨石,落笔轻,入纸重,取势远,收锋急,圆满精到,浑厚有力)。

横波三折(写一捺时,开头要束得紧,颈部要提得起,捺处要铺得满,波尾要拓得开,一笔之中要有三个以上的起落转折)。

气淳质朴(气味要清雅,风神要洒落,筋骨要坚实)。

遒丽雄逸(劲健、秀丽、雄强、超逸,各极其致)。

金农所创造的隶体漆书

隶体漆书,是“扬州八怪”之一的书画家金农所创造。

“王笔活鸾凤,谢诗生芙蓉”五言联,集中体现了金农漆书横粗直细的基本特点,这是以往的隶书中从未见过的。关于金农这种漆书的形成和书写方法,蒋宝龄在《墨林今话》中曾有论述:“书工八分,小变汉人法,后又师《国山》及《天发神谶》两碑,截毫端作擘窠大字甚奇。”原来金农把《天发神谶碑》的方笔篆书取过来经营隶书,又将“截毫端”的笔用来书写。也有人认为仅是将笔锋掭扁。总之,他的笔仿佛是漆刷,漆书也就由此得名。还需补充的是:金农曾对硬笔书写的横粗直细梵文作过研究,这无疑对他漆书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漆书,也是金农主张“独诣”所酿成的美酒。金农在《画竹题记》中写道:“先民有言,同能不如独诣。”又曰:“众毁不如独赏。独诣可求于己,独赏罕逢其人。予于画竹亦然。不趋时流,不干名誉,丛篁一枝,出之灵府,清风满林,惟许白练雀飞来相对也。”

如何选择隶书碑帖

初学隶书一定要选择东汉时期的上乘碑帖。由于汉隶碑帖众多,所以选择碑帖,一是要选择确当的艺术基调,二是要结合实际恰当地安排好临帖的顺序。

汉隶的风格多样,主要的碑帖可以分成以下的几个基本大类:

一、法度谨严,遒丽精密一路的主要有:《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

二、秀逸工整、圆静多姿一路的主要有:《曹全碑》、《孔宙碑》、《孔彪碑》;

三、方整宽厚、峻宕雄强一路的主要有:《张迁碑》、《西狭颂》、《衡方碑》、《华山庙碑》;

四、风神纵逸、恣肆奔放一路的主要有:《石门颂》、《郁阁颂》。

选择碑帖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水平,如初学入门,宜选择法度严谨,工整精密的一路,有了基础发展开去也就容易了。或选择方笔,如《张迁碑》、《西狭颂》;或选择恣肆,如《石门颂》等,书写起来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端庄工整的楷书

楷书端庄工整,所以又叫真书和正书。它产生于汉代末期,成型于北魏,流行于东晋和南北朝,繁荣于唐代,并一直沿用至今。

楷书是从隶书慢慢发展演变而来的,它比隶书更便于书写,形态更丰富,用笔变化更多。楷书结构比隶书精密严谨,点画更加细腻生动,形成了楷书体势的外在美和情态的内在美。

在楷书的形成过程中,魏晋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钟繇和王羲之是产生过大影响的书家。他们集古隶之方正,汉隶之遒美,章草之简捷,从而使楷书不断完美,开创了端庄工整的楷书体,揭开了中国书法史新的一页。

唐代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的楷书,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唐代楷书大家辈出,初唐有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有颜真卿、柳公权。他们的楷书,不仅有继承,又有创新,各成一家,对后世的影响极大。至今人们学习楷书,还是以唐楷为典范,因为唐楷的笔法,起迄分明,结构停匀,形体方正,应规人矩。

唐代著名的楷书碑帖主要有: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薛稷的《信行禅师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练字从楷书起

习字宜从楷书着手,这是因为楷书的笔法丰富,也最为规范。分析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我们便能发现书法的笔法是不断丰富的,篆书笔法基本为一笔,隶书出现了撇笔和波磔,就形成了三种基本的笔法。至于楷书又增加了钩笔和捺笔等,所谓“永字八法”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而实际上的笔法变化则还要丰富得多。

楷书笔法的丰富性,还表现在楷书风格的多样性。北魏时期的楷书,体现了北碑强悍的书风:“其笔气浑厚,意态跳宕;长短大小,各因其体,分行布白,自妙其致,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藏奇崛于方平之内,皆极精妙。”(《广艺舟双楫》)唐代的楷书更是登峰造极。如欧体,法度森严,险中求稳,虞体,点画圆润,外柔内刚,褚体,俊逸秀美,体势宽博,薛体,用笔纤瘦,结体疏通。此后的颜体、柳体又开创了新的面目。同时,楷书也是最规范的一种书体。古代政治文化发达,但是印刷技术还没有普及,所以楷书是应用最广的文字形式,大量文件、书籍都是抄写的。这都推动了唐代楷书艺术的发展。所以唐代的楷书,是学习书法技巧的最佳范本。

楷书点画的表现形式

点画在“永字八法”中称为“侧”。它强调的是侧锋峻落,如高峰坠石。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图法》中论及,“侧,点之变无穷,皆带侧势蹲之,首尾相顾,自成三过笔。有偃、仰、向、背、飞、伏、立等势;柳叶,鼠矢、蹲鸱、栗子等。”

点的运笔方法是:笔锋逆势向左上方落笔,然而向右侧势转折而下,稍顿锋,复向左上回锋,最后向左提笔收锋。笔锋着纸笔势转换时弧度的大小决定了点的基本形态。同时,点具有全方位取势的特点,或向左,或向右,或向下,或向上。所以笔势的转换总是与出锋的方向相背,如向左出锋,笔势则向右转换,如向右出锋,笔势则向左转换。

点画的表现形式丰富多采,在一个字中,有的只有一笔点画,如“主”字;也有纵向的两点如“荘(庄)”字,三点如“洞”字;和有横向的两点如“霄”字、三点如“采”字、四点如“然”字;还有左右呼应的四点如“霄”字。点画在一个字中出现比率最高的要数简化字“兴”字,六画中却有五笔点画。

楷书横画的表现形式

横画在“永字八法”中称“勒”。它是取意横画如勒马之用缰,强仰力制。宋陈思《书苑苫华》中谈道:“勒者超笔而行,承其虚画,取其劲涩,则功成矣。”横画的书写方法分为起笔、行笔、收笔。起笔,欲右先左,欲下先上,逆锋落笔,转折回锋;行笔,中锋逆势运笔;收笔,笔锋回转,稍驻收锋。“护头藏尾”,“中锋行笔”,便是写好横画的要领。

在平行运笔书写横画的过程中,要有垂直用锋,那就是笔锋的上下提按,起笔收笔在转折时,笔锋要按下,行笔时稍提,这样一横笔画就有粗细的变化。

书写横画还要注意笔势,横出时为左低右高,它与水平线呈20°的夹角。线条两侧的上下形势也不同,为上平、中仰、下偃。这样的横画就能显示出神态奕奕的风采。

横画最忌的是平画而过,头尾露锋。

一笔完整的横画,在一个字的结体中通常表现为主笔,如“赤”字的长横。横画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是多样的,如“盖”、“载”、“昼”等字中的横画的形态差异就很大。不同书法家在表现横画时,虽然运笔的原则相一致,但形态却各异,如欧阳询笔迹趋方,颜真卿笔迹趋圆。这可从他们所写的“千”字横画中感受到。古人对不同形态的横画,取了各种生动的名称,“玉案”、“铁城”、“石榍”、“舞鹤”、“驼头”等,如果千篇一律地将横画写成一个形态,那么也就称不上书法艺术了。

楷书竖画的表现形式

竖画在“永字八法”中称“努”、“弩”。它意在作竖画时,要直中寓曲,这样有利于显示力度。唐张怀瓘《玉堂禁经》中称“弩不得直(原注:直则无力)。”宋陈思《书苑菁华》谈道:“努不宜直其笔,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须有力。”就是说,写竖画时,略带弯行曲扭,便能产生如挺千斤的力感。

竖画的表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垂露,一种是悬针。垂露法,起笔时笔锋逆势向上着纸,稍驻,复引锋而下行,至收笔时,稍驻,回锋收笔,微呈露珠状,如“院”字竖画。悬针法,起笔、行笔与垂露法相同,收笔相异,提锋收笔,锋微露,似悬针,如“都”字的长竖。完整的竖笔通常也表现为一字的主笔,一字中多笔竖画出现时,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竖画表现形式。古人概括竖画,除了垂露、悬针之外,还有向势、背势、曲头、铁柱、象笏,这都是因其形态、取势的不同而产生的。赵孟頫所书“非”、“并”、“门”、“贞”、“王”等字,体现了竖画的多姿多态。

楷书钩画的表现形式

楷书的钩画,“永字八法”中称“趯”。意思是笔锋勾出时,驻锋提笔,突然趣起。用“超”字,强调的是勾画的速度和力度。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谈道:“钩为趯者,如人之超脚,其力初不在脚,猝然引起,而全力遂注脚尖。故钩末断不可作飘势挫锋,有失超之义也。”

钩笔的表现方法为,行笔至钩处,顿挫回锋向上,即向左上方提超。如宋陈思《书苑菁华》谈到“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

钩笔勾出的方向是全方位的,是与下一笔的起笔贯连。可向左,也可向右、向上、向下。于是也就产生了左钩称“趯”,右钩称“挑”的说法。如“永”字的钩画为向左略带上势出锋,与“永”字的“策”笔形断意连。

钩的形态也呈多样性,常见的有“戈钩”、“狮口钩”、“弯笋钩”、“背抛钩”、“外掠钩”、“浮鹅钩”等等。欧体的钩(求)呈方,颜体钩(行)呈圆,体现了方钩圆钩的不同形态。

楷书的钩笔有时也不是简单地采取勾出写成。邓散木所著《怎洋临帖》,列举了各家的特征和写法。其中作魏碑的钩时,就采取回锋的方法勾成。如他所列举的《始平公造像》中的“则”字的竖钩,“代”字的戈钩,“元”字的抛钩等都是如此表现的。

楷书挑画的表现形式

楷书中的挑画在“永字八法”中称“策”。意思是:如鞭之策马。挑画与横画有相同之处,唐颜真卿《八法颂》云:“策依稀似勒。”所不同的是横出时取势有异,如清冯武《书法正传》所云:“(策)异于勒者,勒则两头下,中高。策则两头高,中下。”

楷书挑画的表现方法为,先作向右点,逆锋起笔,折锋向下,笔锋由左转向右;顿笔,然后向右上角超锋。仰横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谈道:“仰画为策者,如以策策马,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着马即起也。”

古人总结挑画的表现,主要有“虎牙”、“金锥”、“所钩”、“散水”、“横爻”等。清戈守智《汉溪书法通解》中谈道:“虎牙之法,‘金’、‘王’等旁用之。力贵迟涩,勿使轻薄,轻薄则字之全体皆虚矣。”又云:“金锥之法,‘扌’、‘氵’等处用之,力贵劲捷,勿使漫缓,漫缓则字之筋节不灵矣。”

楷书撇画的表现形式

楷书的撇画在“永字八法”中称“掠”。意思是在利速。唐张怀瓘《玉堂禁经》谈道:“掠须笔锋,左出而利。”宋陈思《书苑菁华》谈道:“掠者拂须迅,其锋左出而欲利。”古人把撇出之势,生动地比作为“篦之掠发”。还有把“掠”的锐利比作能截断犀角象牙的利剑锋锷,如晋卫夫人《笔阵图》云:“撇,陆断犀象。”唐代欧阳询《八诀》中也谈道:“撇,利剑截断犀象之角牙。”

楷书撇画的表现方法是;起笔为逆锋向上,藏锋转下,左转行笔,最后掠出。撇出时意欲舒畅。

撇画的变化也很丰富,常见的有“向背撇”、“新月撇”、“直撇”、“悬戈撇”、“钩镰撇”、“长曲撇”、“曲抱撇”、“曲头撇”、“回锋撇”、“兰叶撇”、“平撇”等等。

楷书短撇的表现形式

楷书的短撇在“永字八法”中称“啄”。意为短撇的形态为点首,撇尾,左出微仰,如“鸟啄之啄物”。宋陈思《书苑菁华》谈道:“啄者如翕之啄物也,立笔下罨,须疾为胜。”又云;“形似鸟兽卧斫斜发。”

楷书短撇的表现为,先逆势落笔,回锋作点,然后即转锋向左下撇出。撇出时宜锐而速,形削如鸟啄。

楷书的短撇与一般的撇画,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永字八法”将两种长短不同的撇画,称之为“掠”、“啄”,则是强调了不同笔势的特征。

楷书中短撇的应用很广,尤其多见于一字的首笔,如“爱”、“白”、“勿”、“人”、“佥”、“八”、“竹”等字。古人称不同短撇的势态为“掠拂”、“鸟啄”、“斗鹑”、“双竹”、“戏蝶”等。

楷书捺画的表现形式

楷书的捺画在“永字八法”中称“磔”,亦称“波”。意思是战笔右出。宋陈思《书苑菁华》中谈道:“磔者不徐不疾,战而去欲卷,复驻而去之。”又云:“趣笔战行,翻笔转下,而出笔磔之。”捺画称“波”,则因捺出时,一笔中应有波折的变化,即所谓“一波三折”,或“三折”。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有云:“每作一波常三折笔。”元李溥光《雪庵八法》云,“磔之妙法,在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

楷书捺画的表现方法为:逆锋落笔,徐下,折锋铺毫缓行;至捺出时,稍驻,向右折提笔捺出。捺出时略带卷起之意。

同类推荐
  • 说影

    说影

    《梁启超传》作者解玺璋唯一影评集,导演张艺谋作序推荐。本书是作者对80年代以来中国多位重量级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的评论和访谈录的集结,同时也是对中国20年电影发展历程的一次回顾。在解玺璋的文字中,在他所描述的电影画面中,我们再一次回望,跟30年来中国的电影之路交错,重逢,跟20位最具代表性的导演的生命相遇、叠加。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设计的创造力

    设计的创造力

    设计不仅仅是把产品的外观做得好看!人们想的很肤浅,递给设计师一个东西,然后跟他说“把它弄得好看!”这根本就不是设计!设计不仅是外观和感觉,而是整个用户体验,关键在于用起来怎么样。《设计的创造力》由杰伊·格林编著,书中讲述了8家公司的经典案例,即保时捷、耐克、乐高、OXO、REI、克里夫能量条、艾斯酒店和维珍集团。也许,他们并不是在设计方面做得最好的,但他们确是在设计和设计思维上运用方面的典范。他们的规模不一样,经营范围也不同,往往是不同领域的代表。有的公司历史悠久,有的公司历史并不长,有上市公司,也有中小型公司,但它们之中的任何一家都是能借助设计获得成功的公司!
  •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大美不言:中国画论体系及其批评

    本书中,李长之先生利用西方美学理论观照中国传统绘画,从主观、对象和用具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理论作出具有开创性和系统性的建构及评述,为人们重新审视中国绘画艺术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让读者更明晰地领悟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和独特美学价值。
热门推荐
  • 盛世风华:嚣张五小姐

    盛世风华:嚣张五小姐

    特工NO.1毒医双面穿越在同名不同姓的废材五小姐身上,小小年纪掀起异世巨大风浪,魔神两兽,神医惊人!前世的恩怨情仇,今生的命定之人,双魂附体,究竟是魔是神?世界上有一种病,爱不得,恨之深;恨不得,爱同存。几世轮回只为圆满情劫,这一世凤凰之眼是否会再度落泪?
  • 暖暖一夏

    暖暖一夏

    十六岁以前的夏暖暖是幸福的,她有一个智商爆表的竹马,一个温柔知性的姐姐,一对恩爱有加的父母,十六岁那年随着姐姐的车祸意外,一切幸福似乎都停止了。十年后的回归只是为了了结这些年藏在心底的感情,只是似乎.......傅思翰:你可以狠心做到十年不回来,可我却做不到十年不见你。我曾发誓,你不会有第二次机会离开我
  • 鼠尾草与海盐

    鼠尾草与海盐

    这是我送给你最后的礼物——以碎片式的回忆
  • 我是你限定的温柔

    我是你限定的温柔

    我喜欢你,想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予你,即使燃烧自己,也要温暖你。——陌然这是一个小女孩,把杀手拐回家成亲的悲伤故事。“你是来杀我的吗?”“嗯”“我不可爱吗?你为什么要杀我?”“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那我给你钱,你别杀我。”“但是我现在没有钱,要不我以身相许好了,我长得这么好看,你也不吃亏。”陌然望了望眼前的小不点“我不眼瞎”后来的陌然也没有逃过真香定律,怀里抱着香喷喷的娘子。“你放开我,你不是嫌我丑吗?好,我这就离你远远的。”“不,那是为夫眼瞎。”“哼,还不快来给我洗脚?”“娘子,为夫这就来了。”哎呀妈呀!真香.:-D
  • 凡仙脉

    凡仙脉

    仙凡之差天地之隔,凡亦可通天地。人有九脉,天缺一脉。少年林青本是池天宗小小杂役,十脉无一。补之天脉逆行之上,九天之主凡仙之尊
  • 千金的秘密

    千金的秘密

    重生,她华丽蜕变。欺我,我将百倍奉还!伤我,我要你生不如死!这一世,笑到最后的人,一定是我!“伊小姐,这样不折手段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你就不怕遇到更狠毒的人,吃了你吗?”裴少挑眉问道。“裴少,这狠毒的人,指的是你吗?”伊若水反问道。“伊小姐,你若敢吃,我必让你吃的连骨头都不剩。”裴天翊说完,下一秒便拥她入怀。嘴角扬起的那一抹微笑,摄人心魄。
  • 办公室秘书手册

    办公室秘书手册

    本书从秘书及秘书工作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其工作环境以及职位角色,然后从秘书应具备的个人仪表、担负的工作任务等方面来探讨如何做好秘书工作、秘书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以及做好秘书工作的捷径等,最后阐述了秘书工作中的相关技术性内容,告诉读者如何才能使自己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成为一个真正的“笔杆子”和多面手,成为一名受领导喜欢和重用的合格助手。
  • 爱丽丝的异世之旅

    爱丽丝的异世之旅

    本书可能出现各种崩坏、神展开、不科学,欢迎吐槽
  • 徒弟为何要逃跑

    徒弟为何要逃跑

    青山之巅,少年模样的李东峰负手而立,皱眉思索着:就差三天,就差三天寿命,我就能够修成仙了啊!不行,不能放弃!“徒儿们,快给为师找仙参去!三天之内找不回来统统门规处置!”李东峰传音发令,声音回荡在群山之间,接着一道道身影从各个山头激射而出。“师父怎么又要吃仙参了?”“魔头,魔头啊!我都要破产了啊!”“这样下去不行,我们逃吧!”……故事,从将来名震修真界的坑徒魔王李东峰,在求仙之路上第一百零七次被赶出仙门开始…
  • 风花雪月之木灵

    风花雪月之木灵

    倘若哪天你有心仪的公子,你可要同我讲,我亲自上门提亲,他若不答应我便屠他满门,他若答应我便只杀他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