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夜里,坐在灯下,能听到窗外远处传来的虫鸣,有的悠长而婉转,有的厚重而沉雄,还有的短而亮:一声又一声,交织在一起,在人的心头漫上一层薄薄的孤寂之意,渗露出一种乡愁,一种忧伤的诗韵。
夜,沉沉如海,而那虫鸣,却如浪花一样,不时地溅进窗中,溅落在心上,溅满心室。心里,一地月光,一地洁净。
记得唐人有诗云“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该是写虫鸣的隽句吧?虫声清清浅浅地透过窗纱,是窗纱绿着,从而使虫鸣沁着绿呢?还是虫鸣沁绿,捎带着把窗纱也染绿了呢?或许二者兼而有之;当然,染绿了的,还有一颗悠闲的心。
虫鸣,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无限的向往,和说不尽的悠然轻松。让人面对虫鸣,如对薄雾,如对流水,如对晚霞漫天白云悠悠。
听虫鸣,是一种摆脱世俗的最淡然的享受,是一种南山在望的舒畅。
一个人,一壶茶,一卷诗书,外带一份无言的倦意,独坐在茶几旁,听着远处长一声短一声的虫鸣,曲折而来,飘荡而来,一颗心也飘飘悠悠的一片清白,如露珠清洗过一样,如明月过滤过一样,洁净得一尘不染。人世间,大家追求的东西太多了,唯独缺少清静,缺少清幽的虫鸣。
只有一个挣脱浮华的人的心才能和虫鸣合拍;也只有一个脱离世俗的人的眼光,才能投向原野,才能发现虫鸣的妙处。
写虫鸣的句子,在现代文章中,最喜欢的是沈从文生的“虫鸣如雨”一句,后世之人,即使用一千字一万字,也难以描述出这种情景。沈老先生的文字,本就轻灵如水,洁净如珍珠,每一篇文字,本就不是字,是一件玲珑剔透的艺术品,是一种无以言说的美,所以,和如雨的虫声最是相配。一天的教学之后,浑身累得疲软,拖着沉重的身子回到家,拿一本沈从文的集子,沿着文字的小路,走进湘西的青山绿水间,让一颗疲累的心休息一下,是最好不过的。边城的夜里,静静的,有一轮明月高高挂在小城的上空,这时,四下里没有人声,没有狗叫和人语的喧哗,只有虫鸣如雨,一声声在月光下滑过,划出一道道荧荧的光,新人耳目,也新人心灵:只有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文字,才须得有这样的虫鸣,其余的地方太热闹了,会吓住虫儿的,也会遮盖了清凉的虫鸣。
虫鸣,永远是人心里的一声梵唱,虽小,却如暮鼓晨钟,让人心灵警醒,让人突然惊悟。虫在古诗里鸣唱,虫在汉字里鸣唱,虫在草窠里鸣唱,虫在田野里鸣唱。沿着虫鸣,我们一路走来,走出农家茅舍,走出山野小溪,一直走离泥土,走离故乡,走离父母的观望,但我们始终走不出虫鸣如雨的意境。
是虫鸣,在告诉我们从哪儿来的;是虫鸣,在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清闲地生活;是虫鸣,在安慰我们浮躁的心灵;是虫鸣让我们在红尘中好保持着一点田野的闲散味,以免遗失自己。虫鸣如雨,让如雨的虫鸣再一次清洗我们的心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