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产生不想活下去的念头。强烈地震造成的精神刺激导致一些人产生反应性精神病发生,据1978年8月唐山市精神病院普查,确认因地震造成极度痛苦、悲伤和恐惧导致的反应性精神病有108例,占各类精神病的2.4%;此外,地震发生后1天内,灾区有50.7%的人产生了严重悲伤情绪,有69.8%的人产生了恐惧心理,有54.4%的人产生了痛不欲生的情绪,有54.3%的人感到心慌意乱。
以上这些数字表明,重大灾害在给人们造成物质损失和躯体伤害的同时,也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值得重视的是,灾害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伤害不仅仅是本身构成灾害破坏的重要内容,而且会对灾后的救援工作构成巨大阻碍。因此,现代意义上的灾害救援工作,不仅要救助身体受伤的灾民,也要救助心理受伤的灾民,而承担现代救援工作的专业人员,既需要掌握物质性的救灾技术,学会使用各种专业的救灾工具和设备,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心理救助技术,这是现代社会物质救灾和心理救灾的双重任务所决定的。
关于对灾民实施心理救助的问题,早在20多年前,通过对唐山大地震灾害中人们心理伤害的研究,就曾提出过“精神救灾”问题,并对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进行过总结。国外救灾时心理卫生及其救援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危机干预,实质上就是心理救助技术。这项技术最早产生于美国,是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一些志愿者组织,为了帮助越南战争后回国的一些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军人,摆脱精神和心理痛苦而逐渐形成的。危机干预技术与很多精神心理治疗的方法和技术相似,在帮助人们摆脱各种心理危机的困扰上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在灾时应急心理救助策略与技术的研究中,吸收、借鉴了国内外心理治疗以及危机干预技术的成果,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救灾时应急心理救助策略与技术,并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建立独特的灾害心理救助理论和方法体系。
心理救助之疏导法
当人们遭遇到突发、意外的精神打击后,别人往往劝他“你痛痛快快哭一场吧不要憋在心里生病!”这就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采用的“排泄”情绪的方法,而这种善意的劝告就是“疏导”。我们在总结分析这些现象的基础上,针对救灾现场普遍存在的极度悲伤、自杀倾向以及不能接受灾害打击的事实等各种应急心理问题,结合心理学以及精神卫生学,制定了符合救灾时段被救援者的一种应急心理救助方法—疏导方法。疏导技术是一种救援队员在救灾中经常用到的快速心理救助技术,也是最基本的心理救助方法之一。
灾后心理危帆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
在发生灾难性突发事件时,心理干预可起到缓解痛苦、调节情绪、塑造社会认知、调整社会关系、整合人际系统等作用。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现代意义的心理干预,主要体现在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结合,就是要以人为本,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尊重。
1.心理危机干预的五级人群地震不但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惨烈的灾情也会让经历和目睹的人群心理受到严重创伤。适度对这些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回到正常生活的轨道。
第一级人群:直接卷人地震灾难的人员、死难者及伤员。
第二级人群:与第一级人群有密切联系的个人和家属,可能有严重的悲痛和内疚反应,需要缓解及发泄的应激反应。另外还有现场救护人员,包括消防、武警官兵,救护人员以及地震灾难幸存者。
这一人群是发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是干预工作的重点,如不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部分人员可能发生长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三级人群:从事救援或搜寻的非现场工作人员、帮助进行地震灾难后重建或康复工作的人员或志愿者。
第四级人群:向受灾者提供物资与援助的灾区以外的社区成员,以及对灾难可能负有一定责任的组织。
第五级人群:在临近灾难场景时心理失控的个体。这类人群易感性高,可能表现心理病态的征象。
2.心理危机干预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直面死亡,接纳惊恐当死神就在自己身边徘徊的时候,没有人可以真正做到不惊慌,身体的本能保护让心里立刻产生惊恐感。惊恐并不可怕,接纳并直面死亡,往往比盲目认为自己无比强悍更容易摆脱急速心跳带来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
遭遇地震的群众首先就是接受现实,接纳暂时的恐惧。告诉自己没什么可怕的,最坏的情况不已经面对了吗?我还健康地活着!我虽然害怕死亡,但是我不会被死亡吓倒!第二阶段:积极暗示,激发勇气在危难面前,软弱和勇气都是人的本性。接纳恐惧、承认软弱,并非是让自己一直颓废下去,而是要给心灵一个缓冲和压力释放的过程。当我们可以坦然面对现实和接纳悲痛以后,人的勇气随后就有被激发的可能。当我们可以窥探到事情本质后,不再盲目,也不会轻易再被余震吓倒。
心理学认为,勇气、镇定、毅力,其实每个人都有。那是在战胜软弱、无助、失望后被激发出来的力量。
往往被激发出来的勇气更可能抵御由灾难带来的更现实的困难,诸如粮水短缺、疾病伤痛等等。
第三阶段:深度建构爱和归属感
房屋倒塌、财物损失、亲人亡故、通讯中断等情况,无疑给人们带来巨大恐慌。在幸免于难后,人们往往急需确认自己是否被世界拋弃,这就是“归属感确认”。灾民往往会通过寻找亲人的下落、寻找朋友的行踪,尽快与自己所在的单位机构联系,来确认自己没有被遗弃。此时,沟通联系就变得非常重要与家人通话一分钟、与亲人来一个简单的拥抱、给孩子一下浅浅的抚摸,都会给伤员很好的心理安慰。因为他们需要爱的表达,需要有归属感的确定。
但过度的安慰和需要都不切实际,否则会适得其反。
第四阶段:灾区互助,重建控制感
一个小小的操场露天露宿能够容纳上万人。大家在漆黑的夜晚,其实内心都异常惶恐,忐忑不安,需要被安定下来。心理志愿队深入灾区一线,可以将大家有组织地整编,由心理志愿者为大家安抚,传递信心,讲授自救互救的科学方法。
惴惴不安往往是过度关注身边的一举一动而造成精神高度紧张。而当被编制成小团体,大家主动互助,互相安慰,聊天陪伴,就会将注意力从自己转移到他人。
第五阶段:国家主旋律升华未来最强有力的一定是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表现。汶川地震中,空降部队快速出击,省内高速快速回复,救护和供给不断跟进。再加上媒体准确快捷的报道,无疑会给灾区人民带来信心。当国家领导人深人一线,当救灾的好消息接连不断时,都会给灾区人民的内心带来暖流。
3.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1)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是做好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措施
面对各种突发灾害事件,受害者如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会增加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几率;相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危险性越小。对受害者来说,从家庭亲友的关心与支持、心理工作者的早期介人、社会各界的热心援助到政府全面推动灾后重建措施,这些都能力的社会支持,可极大缓解受害者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被理解感和被支持感。
(2)提供准确信息,充分发挥传媒的社会稳定功能
面对突发事件,政府的权威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缓解个体的不良情绪。在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出于自我保护和了解事情原委的本能,十分渴望得到充分的信息。而对某种信息或某种事物的不确定状态是焦虑和恐惧的唤醒因素,信息的透明可减低焦虑或恐慌程度。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传媒的社会稳定功能。
(3)帮助居丧者认识、面对、接受丧失这一事实
这一点是干预成功的第一步。居丧之初为“休克期”,居丧者多处于麻木状态,往往存在否认的倾要鼓励居丧者表达内心感受及对死者的回忆,允许并鼓励居丧者反复地哭泣、诉说、回忆,以减轻内心的巨大悲痛。居丧者在经受了难以承受的打击后,往往无力主动与人接触,要动员亲友们提供具体的帮助,可暂时接替居丧者的日常事务,如代为照看孩子、料理家务。必要时还需提醒居丧者的饮食起居,保证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帮助他们分出事情的轻重缓急等,使他们能正视痛苦,找到新的生活目标。
(4)给予希望和传递乐观精神这种方法可使产生心理危机的人看到光明的前景,有效地应对危机。强制休息、鼓励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可有效地转移注意力,给当事人提供宣泄机会,有助于疏导当事人造成自我毁灭的强烈情感和负性情感的压抑。
人的特性与灾害造成心理伤害
人作为灾害的直接承受体,同时又是救灾的主体力量,那么我们就必须对人、灾害与人以及灾害中的人有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给出关于人的界定,搞清灾害与人的关系,弄清楚灾害中人的心理状态和各种行为反应。
人是通过主体素质来反映的有机整体。主体素质的形成是人在社会化的进程中不断学习、接受社会教化、自身积淀的结果,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技能、政治思想、身心状态的综合表现。它是由生理要素、心理要素和精神要素三部分构成的复杂结构。生理要素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外在表现的基础条件,它的内容包括肌肉、骨骼、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生命器官和组织;心理要素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是各种行为的动力源泉,是人们生存与表现的内在条件,它的内容包括需要、欲望、动机、气质、情绪、性格、能力等。精神要素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航标、指南针,发挥着导向和指挥作用,是社会崇高境界的“生命通道”,它的内容包括: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理想、目标等。
这三个层次的要素相互渗透、相互联系,互为前提、互为条件,对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人有“一体四面”。
“一体”就是完整的一个人体。“四面”是指人具有生理的一面、心理的一面、情感的一面和理智的一面。
1.从生理上:人具有骨骼、肌肉、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到的组织器官。正常健康人的生理组织器官各自有条不紊地履行其职责,实现其功能。
2.从心理上:心理是指人的内心活动。心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
3.从情感上:情感是人对外界事物或事件的情绪性体验和反应。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产生成功与失败、获得与失去、顺利与艰难等各种情境,进而伴随“七情”的内心体验,“七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就是人的情感。一般来说,愉快、满意、热爱、喜欢的情感体验使人奋发向上,产生无穷的动力;相反,厌恶、不满、憎恨、忧郁的消极情感体验使人的各种能力降低、减弱甚至销蚀。
4.从理智上:理智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或追求某一对象目标的过程中行为控制力的强弱表现,它控制着人的行为。理智与意志有许多相似之处,意志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表现出的坚持行动、克服困难的心理反应;理智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到平衡和调节的作用。有理智的人,做事不出格、适度,“三思而后行”即指调节理智情绪。
总之,人是由生理、心理、情感与理智构成的有机整体。健康人表现为“一体四面”的有机融合和功能的发挥。
灾害对人心理的伤害主要是通过直接破坏或中断人们的各种需要而进行的,因此,灾害造成心理伤害的机制就是破坏人们各种需要模型的过程。每个人都有一个正常的需要模型,有各种各样的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人的需要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结构系统,从某个维度考察人的需要时,应注意各种需要都是互相联系的。由于灾害破坏的社会性以及经济的损失性,因此研究灾害造成的心理伤害机制就是研究灾害对人需要的破坏机制,下面从生理性、社会性层面阐述人的需要模型。
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照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需要层次模型。
1.生理需要,如对于食物、居住条件、水分、氧气、性、排泄以及休息等的基本生活条件的需要。
这些需要在所有需要中占绝对优势。如果所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此时有机体将全力投人为满足饥饿的服务之中。破坏性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人们缺乏食物以及水等各种资源,人们的生理需要受到严重的干扰或中断。
2.安全需要,如对于稳定安全、秩序、受保护,以及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折磨等的需要。如果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得到了满足,就会出现安全需要。强烈地震造成的建筑物倒塌、社会秩序的紊乱、各种流言蜚语的蔓延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地震中有人员伤亡,更加引起人们心理上的恐慌。
3.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朋友、爱人、孩子以及长辈,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之间有深厚的友谊等。如果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归属和爱的需要就会产生。惨烈的地震灾害,不仅破坏了人们丰富的物质条件以及社会秩序,而且由于有大量遇难人员,其家庭失去了亲人、孩子、爱人以及朋友,从而导致幸免遇难者的归属和爱的需要层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出现灾害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