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得感谢书友111***98,书友17***34,书友32***34,书友177***21,书友158***98等,兴许还有些未曾露面的朋友在默默地支持着。说实话,如果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鼓励,这本书有可能会流产,或者,至少不会完结得这么快。在这里,真心地说一句:感谢了!预祝你们新春愉快,心想事成。
终于写完了,这样说,并非因为本人矫情,而是全文写下来确实有些不易。甚至还隐隐有些心酸,有些情节甚至是边写边掉眼泪,因为一再勾起了当兵时期的回忆,触动了隐埋在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全文以本人当兵的真实经历为线索,讲述的故事几乎全部是真实的。这些故事也是多半从军人军旅生涯中都可能遇到过的。这样写,目的是为一大批当过兵的战友们留下共同且难忘的记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自己。
中国每年入伍退伍数以百万计的士兵,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他们并不像某些小说或者电视剧里描写或展示的那样。他们都有自己的经历,有自己的故事,有自己的眼泪,有自己小小的情感。
同时也是为广大关心部队建设,关爱自己子弟兵成长的人们更能真实的了解部队。如果读者朋友从头到尾将全文仔细读一遍,大概就能近距离体会到当兵的真实感受。
只可惜真实的文字总没有专门虚构出来的精彩,没有那么引人入胜,让人欲罢不能,这简直是一定的。好比人人都喜欢看光怪陆离的传奇故事,而不愿意观看实事求是的新闻节目一样。
故此,下笔的时候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中国古话说:无巧不成书。反过来说,成书多半要巧,也就是说书中记载的内容要巧要奇要有特点,套用现代的话来说,书要有看点,读起来要爽。要不然,说来说去,都是几句口水话,来回扯,如流水账般。作者不烦,读者也该烦了。
可是一面要真实,一面又要巧,很明显这是很矛盾的,因为真实的东西,矛盾冲突自然没有编造出来的多。
为此,我思索再三,最终,还是确定以真实的内容展现给读者,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情。因为,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为千千万万普通的从军人留下只字片语,为他们留下不再的青春中美好的记忆。尽管故事并不很全面,有些内容也失偏颇。
因此,这本书,难以得到多数读者的青睐,似乎在下笔前就已经注定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今读者,要读的是轻快的爽文,文中写什么内容没关系,关键是要能吸引人,读起来爽就行了。
为此,我也试着想了些办法。比如,努力在文字上下功夫。我一直相信文学的魅力在于能将朴实的故事描绘得十分精彩,可以往故事的纵深进行挖掘探索。好比钱钟书的《围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一样。
可是,文字上的功夫并非一朝一夕可成。并且,即便在文字上下足功夫,故事依旧朴实的话,在眼下这个快节奏感的社会背景下,恐怕也一样难有读者。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故而不敢在文字上大做文章。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全文的前半部分写得较细腻,而后半部分却稍稍有点粗糙了,甚至结尾都有点草率。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前大半部分,本人是用手写出来的,并且还经历过草稿和初稿两次书写,故而如此。后面,自己也觉得这样书写太慢而且这种写作还有些愚笨,况且,细腻地写,效果好像也不明显。故而,到了后面,逐渐加快了速度,从而如此。
看过小说的人,或许会说,作者便是方原,或者方原便是作者。事实上,这并不完全。套用钱钟书夫人杨绛的一句话来说:个人经验好比是黑暗中的火,而想象是火所发出来的光,没有火就没有光,但光照所及,远超火点的大小。
同理,本文主人公是方原,但方原并不就是作者。方原所经历过的所有痛苦,作者全部经历过,但作者却并没有方原那么幸运。比如,方原有女兵的青睐,礼没有送出去,也一样被军校录取等等。
其实,方原是由几个战友的影子汇聚成的,兴许作者的影子较多些罢了。
同样作为一个主要人物,蒋由本人则是完全虚构的出来。但对部队有所了解的读者,看到蒋由这个角色时,一定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蒋由虽是虚构的,但在部队里,这类兵是一点儿也不少,极具代表性。
比如有很多士兵,从小不好好上学,喜欢惹是生非打架斗殴,让老师头痛,同学厌恶,而家长又无能为力,最后送到部队去接受教育和锻炼等等。
这类人,平常就是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同样胆子奇大,敢作敢当,是个十足的刺头。并且,这类兵心无旁骛,大大咧咧,身体素质也好。他们虽然老是惹事犯错,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兵。
还有,文中之所以加入了蒋由这个角色,也是为了介绍特勤中队。其实每个武警机动支队的特勤中队(大队)都有些许神秘,但是被国人熟识的却只有雪豹突击队。
蒋由的经历是由好几个战友的的经历拼凑起来的。比如,有个战友家里有些钱,经常喜欢在战友面前吹牛摆阔。只是他的见识有限,有时候,恰恰弄巧成拙。而打老兵的是一个战友,而打断纠察肋骨的是另外两个战友等等。
蒋由的经历算是这本书的副线,时不时,说说他的事情,但又不会说得过深。他在小说中,有点打酱油的味道,所以他姓蒋名由,绰号“酱油”。而酱者黑,油者滑,蒋由同志自然就肤黑嘴滑。
乐乐这个角色,几乎每届士兵中,总有那么几个。年纪小,身体素质差,一脸的稚气,但又很有些小聪明。老兵班长甚至干部都喜欢挑逗这类小兵。这类兵在新兵连时,往往挨整的时候最多,吃苦自然也不会少。把他写进去,自然也有一定的代表性。然而世事残酷,乐乐这个人物的其中一个原型,退伍没两个月就犯事进了监狱,蹲了几年才出来。
余下的就不再细细说了,其实四班的所有士兵都是由好几个原型合成的,这样有意安排的目的,是为了把大多数有代表性的士兵都介绍进去。让很多当过兵的人,能够寻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或许还能勾起内心的一些回忆。同时,也让读者朋友们更好的了解真实的部队,了解身边的子弟兵到底是个什么模样儿。
在一个新兵班里,总有一两个能吹的,能拍的,素质好的,素质差的,捣蛋的,文静的,能吃的,有关系的等等。细细观察起来,十分有意思。
而干部中,徐文舜则代表大学生干部,这类干部没有当过士兵。一入伍,基本上就直接当干部。他们并不了解士兵们的真实想法,说话时,理论一套又一套,说得人烦,所以他的绰号叫“唐僧”。在部队里,他们的威望也不是很高,所以,老三期才会出言顶撞他,而全中队士兵也不怎么买他的帐。但他们现今也是部队里举足轻重的一部分。
而严兵则是土生土长的干部,他是从士兵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了解士兵的想法,知道如何练兵,如何带兵,如何惩罚士兵。但这类干部文化低,说话粗,却是个地道的实干家,并且每次出手都不含糊,士兵们没有不惧怕他们的。一旦惹毛了他们,指定没好果子吃的。
之前在部队里,多半都是严兵这类干部,可是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这也是现在的士兵训练,比之前有所减少,素质比之前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管怎样,小说总算是写完了,前前后后,锱铢积累,写了近大半年的时间。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以来,冷暖自知,苦甜自尝。虽然到如今,读者依旧较少,但我本人始终认为,这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