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改族名女真为满洲。而早在天聪八年四月,他就已将沈阳改称“盛京”,袭用中原王朝首都称“京”的习惯。
皇太极为何将国号改金为清?清的意思又是什么?皇太极自己没有作出解释,清朝的《太宗皇帝实录》,也没有作出解释。后人对此作出了种种猜测。
从音韵学上来说,清和金在满语里音相近。
有人从历史上来解释,说中国历代王朝中没有一个以“清”为国号的,怕重复,所以用清。
也有人从阴阳五行上来解释,明朝的明,左面是个日字,日是火,清左面是三点水,水克火,寓指“清”要灭“明”。
有人从萨满文化去解释,“青”与“清”同音,青天即通天,以“清”为国号,国运昌盛。
也有人从民族上来解释,改“大金”为“大清”,是为了冲淡汉族人民历史上对金朝侵宋的沉痛记忆,从而减轻汉人的敌意。
国号作为一国之名号,其选择必然是慎之又慎,不管出于何种原因,皇太极选择以“清”为国号,必然有其政治用意。
在女真族的概念里,“汗”等同于“帝”。但是,在汉族的传统里,“汗”是用来指称“蛮夷”首领的,而“皇帝”才是天下共主。皇太极改“汗”称“帝”,这就表明他要做天下之主。而“汗”的称号,以后被皇太极封给外藩蒙古王公。
皇太极称帝后,便全力以赴发动对明朝的进攻。经过松锦两次决战,明军在关外主力尽失,山海关外,仅存宁远一座孤城,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猝然而死,未能实现入主中原的夙愿。
3.一起把蛋糕做大——和平过渡
皇太极生前,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他有十多位兄弟,还有十一个儿子。诸王贝勒中有望即位的有两位人选,一位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另一位是清太宗的长子豪格。但是,最后两人竟然都无缘皇位,而让一个六岁的孩子继承了大统。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多尔衮智勇双全,屡立殊勋,皇太极封其为睿亲王,地位远在诸兄弟子侄之上。而豪格时年三十五岁,大多尔衮三岁,领正蓝旗。同多尔衮一样,他也多次统兵征战,屡立战功,清太宗封其为肃亲王。两人的实力可谓是旗鼓相当。
皇太极死后,豪格得到两黄旗大臣的坚定支持,诸王贝勒中也有不少人主张拥他为帝。显然,由豪格来继承皇位顺理成章。但是,位高权重的多尔衮也觊觎皇位。皇位是子承父位,还是兄终弟及,皇室旗主内部意见不一。
由于两黄旗大臣誓死拥立太宗之子,多尔衮见继位无望,便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即拥立清太宗九子、六岁的福临为帝,而自己及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分掌八旗军兵。
多尔衮取折中之策,并非是单纯的退让,而是基于大局考虑作出的决策。试想,如果他与豪格为争皇位而大打出手,势必会两败俱伤,使得“大清”的实力大大削弱。而多尔衮立福临为帝,使得这场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皇位争夺战戏剧性地和平落幕。这足以说明多尔衮将出发点放在“如何把一个蛋糕做大”,而不是“如何去分一块蛋糕”上。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福临登基,次年改元顺治,是为清世祖。清军入关,统一中原,已是指日可待。
4.入关而争天下
顺治帝年幼,由济尔哈朗与多尔衮共同辅政,济尔哈朗排名在多尔衮前,但济尔哈朗的军功、谋略、治国才能均不如多尔衮。到顺治元年(1644年)正月,济尔哈朗自居其次,以多尔衮为首。多尔衮成了实际的当政者。
多尔衮等清朝最高统治者在福临即位后,即厉兵秣马,准备大举征讨明朝。而当时的明朝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已经是病入膏肓,气息奄奄。
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年)二月,大顺军经由山西、河北向北京进军,崇祯急令辽东总兵吴三桂放弃宁远,入京勤王,并封三桂为平西伯。三月,吴三桂奉命驰援京城。多尔衮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便立即下令整顿兵马,准备进兵。
不久,大顺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灭亡的消息也随即传到盛京,多尔衮立即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四月初,范文程上进取中原之策,他说:“闯寇涂炭中原,戕厥君后,此必讨之贼也。虽拥众百万,横行无惮,其败道有三:逼殒其主,天怒矣。刑辱缙绅,拷劫财赀,士忿矣。掠人货,淫人妇,炎人庐舍,民恨矣。备此三败,行之以骄,可一战破也。我国上下同心,兵甲选练,声罪以临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义动。何功不成?”
范文程鞭辟入里的分析,坚定了多尔衮进军中原的决心。四月初八,多尔衮统军西进,他计划的进军路线是绕道蒙古,然后进取中原。但是这时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他的计划。
之前吴三桂驰援北京,但在半路得知李自成已占领北京,便只好退守山海关。李自成命其父吴襄写信招降,吴三桂也答应了。但是,当吴三桂得知大顺军竟然拘禁其父,抄没其家财,掳其爱妾陈圆圆时,不由心生怒火,于是反水,向多尔衮求助,请兵“讨贼”。
多尔衮虽然将信将疑,但是随即改变了进军路线,日夜兼程赶赴山海关。吴三桂亲赴营中,剃发示忠,清军开进山海关。后来,山海关一战,吴三桂与多尔衮联手大败大顺军。
在山海关击败农民军后,多尔衮率兵直趋燕京,于五月二日进占北京。六月,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迁都北京(时称燕京)。九月,顺治帝由盛京移至北京,随后告天祭祖,这标志着清朝开始在关内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在入关后20年的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基本上统一了全国。
盛世之端
1.意外的皇位
定鼎北京后,多尔衮仍然是实际的掌权者。直至1650年(顺治七年)多尔衮去世,顺治帝才开始亲政,才真正掌握了帝国的最高统治权力。顺治帝主政后,各地抗清斗争仍然接连不断,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顺治帝积极推崇汉文化,重用汉人,并整顿吏治,安抚百姓,最终使清朝的统治渐渐稳定下来。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清世祖顺治病死。关于顺治帝的死,坊间有许多传闻,有人说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出家做了和尚。其实,顺治是染了天花而死的。
顺治帝在世的时候,正值春秋盛年,并未考虑身后立嗣的问题。在病重之时,他不得不作出决定:三子玄烨继位。顺治帝为什么选中并非皇长子的玄烨继承皇位呢?正史中的记载颇为简略,只有八个字:“岐嶷颖慧,克承宗祧。” 但玄烨即位的背后,其实有番风浪。
顺治原想让次子福全继位(据说顺治帝还有兄终弟及的想法),但孝庄太后坚决不同意,一心要立她的掌上明珠玄烨为帝。福临犹豫不决,又不敢公然违抗母亲,就派人征询汤若望(德国人,清初传教士,在中国生活47年,历经明、闯王、清三个朝代。雍正朝封为“光禄大夫”,官至一品)的意见。汤若望作出分析:玄烨已出过痘,不会再染天花,继位最有利。
于是,顺治帝当机立断,宣布第三子玄烨为皇太子,继承帝位,命德高望重的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重臣为辅政大臣。就这样,玄烨戏剧性地成为皇位继承人。
初九,八岁的玄烨正式即帝位,改年号为康熙,从此清朝便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
2.路漫漫其修远兮
玄烨一即位,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就问他,当了皇帝以后,有什么想法。他回答说:“惟愿天下乂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
可是,摆在这位幼主面前的道路并非坦途,而是荆棘满布。
玄烨即位时,鳌拜等四大臣辅政。鳌拜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康熙形同傀儡。但年仅16岁的玄烨显示出了超人的才干,他设计生擒鳌拜,诛杀余党,从而将大权集于一身。
康熙亲政后,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下令开设“博学鸿词”、“经济”等特科,招纳名士;为了巩固封建统治,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他奖励垦荒,把原明朝各藩王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凡遇灾荒年月,赋税全免。从康熙五十年(1711年)起,全国各地赋税依次轮免一次。次年,他又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他还把治理黄河当作头等大事,书写在宫中柱上以警醒自己,经过12年的治理,黄河水患得以解决。他的这些措施为“康乾盛世”奠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不仅在“文治”上政绩璀璨,在“武功”上也是功勋卓著。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康熙经过八年的征讨,最终消灭了三藩割据势力。1683年,他派大将施琅攻下澎湖,收复台湾,使台湾重新置于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巩固了东南沿海边疆。为了击败蒙古分裂势力,他于1690年、1696年、1697年先后三次率军亲征,最终平定了噶尔丹叛乱。1718年,康熙又派兵入藏,消灭了当地的叛乱势力。在北部边疆,他派兵反击沙俄侵略军,在雅克萨大败俄军,并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东段边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康熙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才一路有惊无险地走来,成为一位伟大的帝王。
3.千古一帝
康熙八岁登极,十四岁亲政,十六岁亲自设计铲除权臣鏊拜,二十岁毅然平定三藩叛乱,三十岁治理黄河,收复台湾,四十岁三次亲征噶尔丹,可以说,其文治武功不下于秦皇汉武,更是直追唐宗宋祖。
康熙皇帝自身修养很高,武艺、音乐、绘画、几何、书法、医药、天文、地理、外语,几乎全都精晓,称他“学贯古今”决不是虚伪的赞颂。他在位期间,中国领土辽阔,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达,军事强盛,加速了民族关系的大融合,使四方各国都来“朝贡”,被尊为“上国”。“康乾盛世”也由此得名。
康熙固然博学多才,但其初期推行的海禁政策和文字狱大大制约了中国的对外交流,禁锢了国人的思想。他晚年倦政,与官员们和光同尘,从而造成了清朝官员贪污的第一次浪潮。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康熙皇帝虽有过错,但其功绩是不能抹杀的,他文治武略,堪称“千古一帝”。
被遗忘的盛世
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帝立皇后所生的一岁的皇次子胤礽为太子,但几十年后由于太子在朝中结党而被废。太子被废后,众皇子觊觎皇位,矛盾日益尖锐,康熙又复立太子,但仍无法容忍其结党,三年后再废太子,后在临终时才传位于皇四子胤禛。
1.在流言中即位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45岁的胤禛正式继承皇位,改年号为雍正。雍正即位后,大臣们给康熙上谥号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拟庙号为“圣祖”。雍正为表孝心,刺破中指,用血圈出“圣祖”二字。由此,康熙大帝即称清圣祖。
说到雍正的即位,一直是一个谜,民间最流行的说法是雍正帝串通隆科多,篡改了遗诏,将传位十四子改成了传位于四子,才得以大统。但这种说法显然是谣传。
首先,清朝的传位诏书由满汉两种文字书写,即使汉文可以修改,但满文是由字母拼成,无法修改。
其次,清代对皇子的称呼一般须加上皇字,如皇四子,皇十四子,因此如果康熙是传位给十四子,那么诏书上就应该写成“传位皇十四”,而如果这样写,那就不存在将十字改成于字的可能了。
那么康熙皇帝为何要传位于雍正呢?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雍正在康熙晚年时掌管户部,期间任劳任怨,政绩卓越。
其次,康熙皇帝是一代圣主,但他在晚年过于仁慈,使得官场中贪污腐败的现象屡禁不止。康熙皇帝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为了江山社稷,他必须挑选出一位能彻底整顿吏治的继承人,这样以公正无私而著称的皇四子就走入了康熙皇帝的视线。
此外,雍正皇帝的儿子弘历(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深得康熙皇帝的宠爱,并将其带在身边亲自调教,康熙选择了雍正,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保证大清能有两代好皇帝,也可以说雍正的即位还沾了孩子的光。因此,雍正“盗名改诏篡位说实于理不通”,康熙弥留之际决定传位给胤禛,应该是可信的。
2.史上最勤奋的皇帝
雍正皇帝即位后,即着手消除康熙王朝的诸多弊端,他办事认真,细致严谨。尽管“自朝至暮,一日万机”,他也不怕繁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