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706300000024

第24章 宋、元时期(3)

但在政治上,苏轼既反对王安石的改革派,也不入司马光的保守派,可谓是两派的共同敌人,这一次自然在劫难逃。北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又被贬到惠州,他在这里学习佛经,吟咏创作,支撑他的无疑又是他的达观和洒脱。绍圣四年(1098),一些反对派看到苏轼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自然是恨得咬牙切齿,于是,苏轼再次被贬为琼州别驾,安置于昌化军,也就是儋州,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即所谓的“天涯海角”所在地,这里可是历代贬官最远的地方。可是苏轼在此依旧活得丰富多彩,更为可喜的是他的创作在此时也极为丰富。

北宋哲宗元符三年(1101)正月,哲宗驾崩,年仅24岁,即位的是宋徽宗,向太后垂帘听政。向太后也是倾向于爱戴元丰老臣的,于是流放边地的许多人接诏内迁,当时有人作诗日:“时雨才闻遍中外,卧龙相继起东南”,苏轼也是在这次的召还之列,年过花甲的苏轼得以生还,自然感慨万千,他与苏辙决定聚首常州。

不幸的是,他在到达仪真的时候染病,坐船来到常州后,仍不见好转,而且病情日益加剧,后于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7月28日病逝,终年66岁。之后,苏辙遵遗嘱将其葬于汝州的峨眉山。

总之,苏轼的后半生一直处于新党与旧党斗争的夹缝之中,几起几落,饱经忧患。虽然他任地方官时有所作为,但却远远没能实现其富国强兵的抱负。晚年的他,更是境况凄凉,令人悲叹。

然而,在我们的印象中,苏轼绝非那种悲悲切切、顾影自怜的落魄者,而是一个豪迈洒脱、个性鲜明、开一代风气的大作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苏轼尽管有失望,有牢骚,有悲愤,却始终在追求人生的价值和个性的张扬。这首先取决于他那高尚正直的人格,忧国忧民的精神,乐观开朗的胸襟,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而这一切,都倾注于他终身不怠的文学创作之中。虽然一生命运坎坷,事业屡遭不顺,但是他却从不气馁,也不放弃,在逆境中却写出了很多传诵至今的豪放派诗词,表现了他变通的做人原则和达观的人生态度。

在临终之时,苏轼把三个儿子叫到身边说:“我一生没有做过坏事,我不会下地狱。”话中充满了自信与达观,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执着而善于变通,独特的思维和人格,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始终如一保持着自己,未曾有所改变。

而今天我们吟读苏轼之诗、之文、之词,品味其书画,再看他得意或者贬谪之时的所作所为,可以得到很好的启迪。

如他那首更加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其词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该词全篇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为宋词开创了全新的境界,被誉为“千古绝唱”。吟诵这壮美的词章,谁能想到苏轼已经被贬黄州,正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得亦不喜,失亦不忧;顺境思危,逆境亦乐,才是我辈应有的变通处世之道。

苏轼自大擅改王安石诗遭贬

北宋时期的著名宰相、改革家王安石,字介甫,他不但在政治上有极高的建树,而且博学多才,为时人所不及,大文豪苏轼就非常佩服他。

苏轼字东坡,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比王安石小15岁,他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出口成章,被时人称为:“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苏轼曾官拜翰林学士,在宰相王安石的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当时的苏轼还比较年轻,自恃聪明,常常说出一些得罪人的话。

有一次,苏轼和王安石坐在一起谈文字,论及坡字,坡字从“土”从“皮”,于是王安石认为“坡乃土之皮”。苏轼笑道:“如相公所言,滑字就是水之骨了。”王安石听了呵呵笑了,但心中很不高兴,不过当面也没说什么。

又有一天,王安石与苏轼谈及鲵字,鲵字从“鱼”从“儿”,合起来便是鱼的儿子的意思。苏轼又调侃说:

“鸠可作九鸟解,毛诗上说:‘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就是说鸠有七个孩子,加上父母两个,不就是九只鸟吗?”王安石觉得苏轼是自作聪明,心里就十分反感,觉得他还欠历练。

后来,苏轼在湖州做了三年官,任满回京。想当年因得罪王安石,落得被贬的结局,这次回来应投门拜见才是,于是便往宰相府来。

此时,王安石正在午睡,书僮便将苏轼迎入东书房等候。苏轼闲坐无事,见砚下有一方素笺,原来是王安石两句未完诗稿,题是咏菊。如果是会做事的人,肯定会夸奖王安石的文采一番,但是苏轼还是自以为聪明。

他笑道:“想当年我在京为官时,写出数千言,也不假思索。三年后,不想江郎才尽,起了两句头便续不下去了。”苏轼把这两句念了一遍,不由叫道:“其实,这两句诗是说不通的。”

那首诗是这样写的:

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

在苏轼看来,西风盛行于秋,而菊花在深秋盛开,最能耐久,随你焦干枯烂,却不会落瓣。想到这里,苏轼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好了,变在王安石的诗后面添了两句:

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待写下后,又想如此抢白宰相,只怕又会惹来麻烦,若把诗稿撕了,不成体统,左思右想,都觉不妥,便将诗稿放回原处,告辞回去了。

第二天,皇上降诏,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在黄州任职将近一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秋天,这一天,忽然刮起了大风,风息之后,只见后园菊花棚下满地铺金,枝上全无一朵。苏轼一时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此时方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不由对友人道:

“小弟被贬,只以为宰相是公报私仇。

谁知是我的错了。我自以为是,真的是大错特错啊!”

苏轼与妹姝赋诗互斗趣

苏轼有个世称苏小妹的妹妹,此女能诗善对,人又聪明,据说其诗才不在其两个哥哥(苏轼、苏辙)之下。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调皮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有一天,苏轼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

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

苏轼形容妹妹长得难看,一般女孩子都会勃然大怒的,但苏小妹却不是,只见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

一丛衰草出唇问,须发连鬓耳杏然;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深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副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

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方流到口边。

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苏家兄妹戏谑起来,可说是百无禁忌,常常是语带双关,让人一不小心就着了道。

苏轼诗戏张先晚年艳福20世纪90年代时,美国有电影名叫《洛丽塔》,讲的是一个中年男人和一个未成年少女忘年恋的故事,该片引进中国时,有人用苏轼的诗句“一树梨花压海棠”来为这部电影命名,时人都说该名字很典雅很有象征意味。

原来这句诗是来源于苏轼说张先“老牛吃嫩草”的典故,苏轼和张先都是宋代词人,张先比苏东坡大40多岁,但由于共同的诗词爱好,两人结为词友,常有诗词唱和。

张先生性风流,“至老不衰”。他的词作以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为主打,是北宋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因活得潇洒,健康长寿,80岁了却老当益壮,娶下一个18岁的黄花闺女做小妾。

此时,苏轼正在京城供职于国家文史馆,干点编修国史的闲差,无聊之时,总好和情趣相投的文友们聚聚打发时光。得知张先耄耋之年又交了桃花运,便与一帮词友相约来到张前辈家,一来为道贺,二来为寻开心。

到张先府上,众人见了如花似玉的新娇娘后个个艳羡,就起哄一定要张老前辈谈谈80岁做新郎的感受。这老张头作艳诗本是拿手绝活,这会儿趁着高兴劲儿,张口便作一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老张先不愧老当益壮,这把年纪了居然一点不糊涂,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苏轼瞅着老张头那个高兴劲儿,心说你先别臭美,看我如何编排你,遂脱口和上一首不无揶揄的调侃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苏轼这首打油诗极具诙谐调侃之意,尤其是结束句“一树梨花压海棠”,堪称点睛之笔,既形象,又贴切。梨花色白,恰到好处地比喻了白头老翁张先;海棠红艳,形容娇艳欲滴的年轻女子别有一番神韵。一句话把老夫配少妻的床上情景图描绘得惟妙惟肖。

据说,张先虽已年过80,又与小妾共同生活了8年,并让小妾给他生下了两男两女。

苏轼因词得福

苏轼是写诗作词的天才,他的诗词总能别具风情,高出别人一个层次。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岁当丙辰,苏轼正在密州知州任上。这一年的中秋节是个很平凡的日子,但却产生了一首在文学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词章。

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不同而被黜为密州知州的。在重视京官轻视地方官的风习下,这自然有被贬谪的感觉。而这一年苏轼的弟弟苏辙也被贬在外,颇为失意。兄弟俩的父母没有了,仕途又都很坎坷,苏轼的心情有些压抑。

中秋夜晚,皓月当空,苏轼与客人在新筑成的超然台上赏月饮酒。欢乐之余,不免有些思念弟弟,感慨颇深,即兴写成《水调歌头》一首,其序道:“丙辰中秋,欢饮达旦,作此篇兼怀子由。”其词云: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以明月为线索,隐显明暗交错,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起笔突兀高远,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沉思考。接着写欲脱离尘世而升上仙界,但又恐怕“高处不胜寒”,表现出对现世的热爱与眷恋。表面是写仙凡之念,实质是作者出世人世思想矛盾的曲折表现。

下片从月亮的转移变化,盈亏圆缺,联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从而得出不应事事都求完美无缺的结论。全词贯穿着理智与情感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的情怀收束,给人以鼓舞和启迪,人情味十足,感染力极强,是咏叹中秋明月的千古名篇。

南宋的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说得虽然有些过头,其他的词也在继续流传,并没有作废,只是有些相形见绌罢了。仿佛是群星灿烂的天空出现一轮明月,其他的星宿马上就显得黯淡无光了。也可看出这篇词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有一天,宋神宗问现在宫外面最流行的曲子词是什么,太监便把这首词抄给了神宗。神宗看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等几句时,深有感慨地说:“苏轼终究是爱戴君王的。”

于是下诏把远在黄州的苏轼调到离京师比较近的汝州。苏轼因这首词的创作而得以迁往内地,也算是因词得福了。

苏轼感叹世事如“雷泥鸿爪”

宋代词人苏轼有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很有趣,其中也有个故事在里面,其词云: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原来,苏轼和苏辙兄弟俩年轻时进京赴试曾到过渑池,渑池在今河南渑池县,在洛阳之西,崤山之东。他们两人曾在那儿的一所寺院里住宿过,寺院里的老和尚奉闲还殷勤地招待他们,他们也在寺内的壁上题过诗。

后来苏轼又一次路过渑池,苏辙听闻后就写了一首《渑池怀旧》诗给苏轼看,苏轼便又回忆起那些情景,他来到当初的寺院里,其时奉闲已经去世,题诗的墙壁也已经坏了,想想自己漂流不定的行踪,不由得感慨起来,便在和诗中对苏辙说:“人生在世,到这里、又到那里,偶然留下一些痕迹,你知道像是什么?我看真像随处乱飞的鸿鹄,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落一落脚一样。它在这块雪地上留下一些爪印,正是偶然的事,因为鸿鹄的飞东飞西根本就没有一定。老和尚奉闲已经去世,他留下的只有一座藏骨灰的新塔,我们也没有机会再到那儿去看看当年题过字的破壁了。老和尚的骨灰塔和我们的题壁,是不是同飞鸿在雪地上偶然留下的爪印差不多呢!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旅程吗?——路又远,人又疲劳,驴子也累得直叫。”

苏轼在这首词中大加感慨,他觉得,人生的一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

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所以他觉得生活有时真是行踪无定,整个人生也充满了不可知,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一驻足雪上,留下印迹,而鸿飞雪化,一切又都不复存在。

那么,在冥冥之中到底有没有一种力量在支配着这种行为呢?如果说,人生是由无数个坐标点所组成的,那么,这些坐标点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苏轼不由对人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和疑问!

但是,人生有着不可知性,并不意味着人生是盲目的,过去的东西虽已消逝,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曾存在,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虽然生活一直都有着崎岖挫折,但也要一样往前走,路再长,人再困,驴再叫,但不变的基调是一都在走。

事实上,若不经过一番艰难困苦,又哪里会有梅花扑鼻的清香,不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又怎能考取进士,实现抱负呢?这就是苏轼:既深究人生底蕴,又充满乐观向上。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辗转做官与流浪中。但他并没因人生的坎坷而消极悲观,在逆境中随缘自适、旷达豪放,仍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王国维曾评价“东坡之词旷”(《人间词话》)。文如其人,一个没有旷达胸襟的人很难想像可以写出如此旷达的作品。中国历代都有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但是在失意中还能写出如此大量名垂千古的旷达之作的,苏轼是第一人。

我们从苏轼的诗文中可以透视苏轼这一人生态度。

陆游《诉衷情》里诉衷情

同类推荐
  • 诗建设

    诗建设

    近几年来,图书市场上出现了数种不定期诗刊,《诗建设》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这不仅因为它的诗,也是因为它的一些文章。本刊的好处,在于收入的诗作比较注重美学与思想、社会价值的均衡,诗人立足复杂的现实给予诗与之相对称的面貌,而不是使之简化或将其降低到社会口水的层次上;而其中的一些诗学文章也常有新的发现,不是停留在某种文学成见上的自言自语,颇具建设性。《诗建设》旨在通过持续关注与追踪致力于现代汉语精神与语言探索的诗与人,通过伴随一代诗人最新的生长,见证与完成现代汉语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杂志的常设栏目有:《开卷》、《诗选》、《跨界》、《细读》、《笔记》、《建设》、《译介》等。
  • 贺兰踏阙

    贺兰踏阙

    本书稿以作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著名企业管理中的体会与感悟为背景,集随笔、散文、诗词为一体,紧扣时代脉搏,全面回顾了作者在企业管理中的方方面面。有作者的人生感悟及对事业的追求,有作者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理解及体会。
  • 中国禁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禁毒史(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罂粟,这原本普普通通的植物背后,是整个一部罪恶史;鸦片,这一特殊的商品,是透析列强对近代中国经济侵略的钥匙。让我们了解鸦片烟毒曾带给中国人的无尽痛苦和沉沦、巨大灾难和耻辱,以及历届政府所作的不懈努力。
  • 多元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多元视角下的外国文学研究

    本书收录2013年江苏省外国文学学会年会的27篇优秀论文。文集根据论文选题、视角、主题等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后殖民生态批评”、“独特叙事民族身份多元文化”、“伦理反思现实关照原型探索”和“身体政治两性聚焦后现代之思”。这些研究成果代表了江苏省外国文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动向。
  •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为你加油

    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我都为你加油

    韩国第一畅销书作家孔枝泳,写给读高三的女儿蔚宁的24封信,感动韩国千万年轻人,成为他们夜深人静时阅读的枕边书。这24封信中写满妈妈对女儿的期许和理解,无限关爱,浸透信纸。既让迷茫中的年轻人受到启示,鼓起勇气重新出发,又让无数颗孤独的心灵得到有人在一旁加油的安慰。信中,孔枝泳以散文诗般的语言,对女儿说着发自肺腑的话,文字亲切而贴心,字字可见一个母亲的深情。无条件支持,无止境付出,无限度理解,这是妈妈给予我们的最宝贵的礼物,珍惜这份此生不再的宠爱吧!本书自出版以来,再版多次,屡创畅销奇迹,被誉为韩国版的《傅雷家书》。
热门推荐
  • 学神恋你不悄悄

    学神恋你不悄悄

    (一篇甜宠文,文风比较轻松愉快,欢迎各位小阔耐入坑!)医学系学神vs慢热型网文小作者且看伊笙如何步步为营,谋得宋黎小阔耐的芳心。初见。图书馆里,伊笙不经意抬头,一抹极具感染力的笑容猝不及防地闯入了视线,就像是一米阳光撕破了心中的黑暗照亮了他的整个世界,在他荒芜的内心里撒下了一把名为爱情的种子。从此,这份笑容,这个人便成了萦绕在他心头的白月光。宋黎,小心翼翼掀眸瞄一眼伊笙,“我最近......听说了一个谣言......”伊笙,挑挑眉头“噢?什么谣言?”宋黎,低头对手指,“就是......就是......听说......”声音逐渐消失,“你好像在追我?”伊笙,眯了眯狭长的眸子,墨瞳直直盯着眼前低着头有些局促不安的小姑娘,“......”半晌,舌尖顶了顶腮帮子,无奈叹气,“看来以后我要表现得更明显一点了......”
  • 清风全梦

    清风全梦

    张松一个平凡的小保安,灵魂在一场车祸中意外的穿越到清风大陆,重生在一个小部落,开始了他的新生之路
  • 小偷,把本王的心还来

    小偷,把本王的心还来

    刚开始,面对某人的讨好,某狐不屑一顾:后来,面对某狐的献殷勤,某人直接无视。直到某狐离家出走,某人才大喊:“小偷,把本王的心还来!”
  • 我每天随机一个新系统

    我每天随机一个新系统

    【轻松,幽默,半日常】叶天逸穿越到了一个人渣的身上,同时开启了一个无限系统,无限系统每次都会随机开启一个不一样的新系统,获得逆天奖励。“叮…恭喜宿主开启【欧神系统】。”“叮…恭喜宿主开启【渣男系统】。”“叮…恭喜宿主开启【预言系统】。”“叮……”“……”一段妖孽人生,一段传奇佳话,不以武力震天下,但求风骚动世人。叶天逸:“以前我是个好人,直到……”(一部可以看完所有系统的书……一部能让你学会嘤嘤嘤的书……)粉丝群:273256652
  • 帝御天绝

    帝御天绝

    踏破虚空何人,唯我天绝独尊!一个来自地球的太极拳高手,一个虚空界上古神元,无限顶级功法,铸造第一功皇,剑,无非是皇者,刀,无非是王者,功皇面前,皆为浮云,指破九天云霄,拳霸虚空之界,天绝,绝天,老天看见我天绝,都会产生绝望之意!不服?来战?打不过?以后再打你!本书扣扣群:425908830小说菜市场
  • 君心良药

    君心良药

    一个吃饭都要精打细算的菜鸟实习医学生,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也会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这繁华祥和的外表下,是说不尽的诡谲云涌,怎么办?谁来帮我?那个纯白的男子,还好么?虽是医者,可我却无能为力,可否等我,带来良药,比翼双飞?(甜苦合体)
  • 十方神女

    十方神女

    苏可,三十世纪的某吃货女一枚,一朝穿越,本性暴露,吃货竟是文明世界的第一间谍——夜殇。十方大陆,风云莫测,一代神话意外沦为绝世废材,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殇洛从小被迫与亲生父母分离;又因先天失明,身体赢弱,是人竟皆知的“药罐子”而被族长无视,惨遭族人排斥。偏偏在这个时候被自己最信任的大哥陷害,死于非命,被来自异世的灵魂附体。既然原来的“她”不敢反抗那些卑鄙小人,那现如今她一定要连本带利的从那些欺负过她的人身上收回来,天要亡她,那她便逆天而行!从此,绝世废材走上了一条逆天路。(本书纯属虚构!)
  • 天才娱乐家

    天才娱乐家

    叶凡掉进下水道穿越到娱乐未开荒的平行位面,成为富二代叶凌天。叶凌天:本少玩的游戏,看的电影,听的音乐必须是本少自己公司的产品。我就是娱乐之王----叶凌天
  • 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

    我成了正道第一大佬

    别人穿越都要死全家,被退婚,被打脸,而顾元初却穿越成了正道第一大佬!如何装做经常做大佬的样子,才能不被看穿?而且这大佬只有七天寿命了怎么办?周围全是不怀好意的目光,幸亏有最强气运系统觉醒!只要有足够的气运点,就可以为所欲为!本座一天不死,你们就永远休想篡位!本座给你们的,才是你们的,本座不给,你们不能抢!
  • 遮天武徒

    遮天武徒

    生而为男,当以侠为本异界重生,看我匹夫一怒,血溅八方金戈铁马入梦来,山河美人过眼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