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做了59年的国王后,方才下去和妇好团聚。由于武丁在位时期对商王朝的杰出贡献,商朝出现复兴的局面,史称“武丁中兴”,死后被称为高宗。
当然,武丁时期的中兴并不是完美无缺,它是建立在绝对武力基础之上的中兴,并非像汤、太甲那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天下诸侯。没有深厚的德行打底,中兴注定不会长久。一旦朝廷武力的威慑力开始消退,中兴也将随之结束,商王朝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毛主席评价希特勒时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的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旦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建立在进攻基础之上的武丁中兴也适用于这句话。
武丁死后,其子祖庚、祖甲相继继位为王。祖甲又称帝甲,在他当政之的之后,不修国政,不恤民情,沉湎于女色,整天饮酒作乐,武丁时期开创的大好形势化为乌有,商王朝如同股市熊市,各种指数不断下降,衰落从此成为商朝的主题。
在武丁之孙武乙当政的时候,商朝更加衰落。武乙堪称中国帝王界的第一个老玩童。行为处事总是异想天开,大违伦常,俨然心智发育未全的样子。武乙这个老玩童创造了各种种样的玩法,自己乐在其中,却苦了天下人。他无愧于荒淫无道之君的称号。
古代帝王个人爱好多种多样,有的好女色,有的好高玩背背山,有的喜欢旅游,有的喜欢玩弄权术,有的喜欢诗词歌赋,有的喜欢做木匠……武乙的个人爱好独树一帜,与古今所有的帝王大相径庭——喜欢木偶。这位帝王喜欢做木偶,玩木偶,业余生活基本都在木偶上面。有一天,他突发奇想,很想自道神到底厉害到什么程度。于是,他命神职人员将神请下来,然后附身于木偶,接着自己甩开大膀,与“天神”大战一场,结果取得决定性胜利(木偶不输才叫怪事)。
战胜“天神”的武已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反而非常失望。整天说天神有多么法力无边,怎么神通广大,没有想到连自己都不如。武乙对天神无比失望。出于对战败者的侮辱,他用皮革做了一些水袋,里面装满鲜血。然后高高挂起,自己在下面开弓拉箭,武乙称之为射天。他认为,如果天神有灵,足够厉害,必定会使自己射不中,即使射中了也不会让血流出来,这都是什么逻辑!结果当然是箭发血流,天神再一次败在武乙面前。
“天神”如此无能,武乙完全出离愤怒了,对“天神”破口大骂,下令从此以后不准再向天神里献祭,断了他们的香火。
接下来发生的事很有趣味性,一天武乙在外打猎,突然之间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从天上降下一道巨大闪电,直接命中武乙要害,将其当场劈死,天神总算挽回了自己的面子。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全世界存在过无数的帝王,没有几个敢在天神或者上帝面前放肆,武乙如此明目张胆地向天神发起挑战,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帝王中的第一人,这种帝王出现的概率,可以说是数万分之一;全世界每年都会产生无数的闪电,每年被雷劈死的人也不在少数,但身为君主而遭雷劈的除了老玩童武乙外,就没有什么人了,帝王被雷劈死的概率也是数万分之一。武乙身为帝王先对开神不敬,继而被雷劈死,这种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如果那时有双色球,武乙绝对是大奖得主。自从有了这件事,人们对天神的敬畏大大加深了。
武乙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向后人证明神祖宗绝对不可得罪,要一心走正道,否则必遭天谴。“小心天打雷劈”这一名言警句,在中国历史之长,流传之广泛,足以荣登中国古代十大格言排行榜。
有时候诸多巧合结合起来,会使人们对大自然充满神秘感,幻想出种种神灵。当然,这种幻想并非全是坏事,有时候能起到教化社会,导人向善的巨大作用,是一济让浪子回头的特效药。我小时候,我家那儿就出发生了一次特殊的雷击事件。有一中年人,对其母很是不敬,经常虐待母亲,其不孝行径,众人无不痛恨,奈何指责多次,其人就是死不悔改。忽一日,又向母亲发飚,其母气极,大骂其为不孝子孙,小心天打雷劈。母亲无助的爆发不仅没有挽回逆子的心,反而激起他更大的怒火,站在院子里骂的更欢了。正在此时,忽然天上降下一道雷电,正劈在逆子身上,将他的左臂劈的如黑炭相似,居然没有死。在这之后,这家伙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变,对母亲孝顺的不得了,一时间,乡里的孝子贤孙大大增加。
武乙挨雷劈没有给商王朝带来转机,反而使形势恶化。商朝开国以来对神灵向来重视无比,全国上下在尊神敬祖方面都受过良好的教育,结果出现了武乙这样一个鬼神教育的废品,而且还是君主,他的死,使天下诸侯、方国对商王朝更加离心离德,商王朝加速下滑。
武乙死后,太丁继位,没有什么作为,太丁死后,其子太乙继位,这时候,商王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
虽然帝乙治国不怎么样,但他生儿子的本事还是很不错的,他众多的儿子中,有两个儿子很有名,一是长子微子启,相当有才干,行政能力很强;另一个是辛,生来聪明非常,脑袋很灵活,而且身长力大,武力过人,可以徒手和猛兽搏斗而不落败,在以后的历史中,他将以另一个名字广为人知——纣。
帝乙的帝位必定传给二人中的一个,问题是传给谁。微子启很有才干,又是长子,但他的生母并非王后,而是一名小妾;辛才力过人,又是王后长子,出生高贵。很长一段时间,帝乙在此问题上纠结不已,最后,嫡长子继承这一原则在帝乙的思想斗争中占了上风,辛成为王位的继承者,将商王朝推向万劫不复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