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依赖,我们要先了解一个词“上瘾”。“上瘾”这个词常被用于描述精神强迫或过度的心理依赖,比如酒瘾、烟瘾、毒瘾、赌瘾、网瘾、官瘾、购物狂、色情狂、工作狂等等,是生理或心理或二者皆有的依赖行为。对于以上这些对事物的深度迷恋导致的“上瘾”现象,大家普遍比较有分辨能力,而对于人际关系的“上瘾”现象,却较少关注和警惕。
在健康、平等的人际关系中,交往双方都是有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如果其中一方存在着心理上的依赖性,他就会不自觉地放弃自己的选择权。他会因为非常需要对方、害怕离开对方,而主动放弃自我的独立与自主意识。而一旦对方离开自己,他又会产生很深的怨恨、恐惧和痛苦,感到被抛弃,茫然不知所措,心理极为脆弱,甚至崩溃。这就是典型的人际关系“上瘾”行为,也是严重的依赖心理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产生严重依赖心理的根源就是缺乏自控力。
缺乏自控——产生依赖——迷失自我——更加缺乏自控——更加依赖——更加迷失……读者一看就能明白,这将把依赖性强的人带入怎样的一个怪圈。
在这一章中,我们来学习和掌握如何自我修炼,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找回迷失的自我。
(第一节)迷失的自我
要弄明白有“依赖心理的人”的自我是如何迷失的,我们就先要找出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当然,在此之前,我们还应该先自查一下,我们有没有、有哪些依赖心理的表现。
你依赖别人吗
依赖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有点小依赖没关系,甚至,还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我们要警惕的是过分依赖。过分依赖的人,普遍缺乏独立自主意识和自信心,遇事喜欢犹豫不决,总是期待别人的指导和帮助,很难靠自己的力量单独完成本属于他自己承担的计划或任务。
过分依赖的人常有以下多方面的表现和特征:
1恐惧孤独,一个人独处时就会感到不安和无助。
2缺乏独立性,很难独自完成本属于自己应该承担的任务和计划。
3容易产生挫折感,特别是在遭到批评或未得到赞许的时候。
4总是为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反复征询别人的意见。
5常常下意识地无主见,对他依赖的对象随声附和、百依百顺,甚至巴结恭维。
6离开依赖对象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7为讨好他人而过度容忍,甚至放弃原则和自尊,做一些违背自我意愿的事情。
准备好了吗?来做个小测试,看看你是否过度依赖他人。
想象一下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在你搭乘别人摩托车的时候,你的手会怎么放?(不要看结论选择,先选择,再看结果)
1你用手扶住前面那人的腰际。
2你用双手紧抱住前面的人。
3你把自己的手放在膝盖上。
4你用自己的手扶住身后面的把手。
1你用手扶住前面那人的腰际。
这说明你虽然表面上独立,但内心是脆弱敏感的。你想寻找一个可以全心依靠的人,但迫于现实无法得到满足。你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可以依靠的人,而不得不学会自己照顾自己。但是你也因此积累了大量的压力,一旦遇到一个你认为值得依靠的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抛弃自我。
2你用双手紧抱住前面的人。
很明显,你是个依赖心特别强的人。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你独当一面,你会变得十分紧张,所以你从来不愿意承担什么责任。一旦你有了恋人,就会变得完全依赖对方,失去了自我的独立性。而一旦对方离开自己,就会经历严重的心理危机,甚至引发悲剧。
3你把自己的手放在膝盖上。
这说明你是个不喜欢依赖别人的人,同时也不喜别人对你有太多的依赖。你做事喜欢独来独往,虽然才干出众,也不喜欢和别人过多地深交。你有自己的主张,即使别人热心地和你交往,你也不会太过袒露自己的内心。有些人很欣赏你的独立自主,觉得和你相处时轻松自如;但也有些人觉得你太过神秘,不能看出你的想法,对你有点发憷。
4你用自己的手扶住身后面的把手。
这说明你是个非常独立自主的人。你头脑冷静,判断力非凡,你做什么事都应付自如,从容不迫。所以你会是个备受注目的人。你没有什么依赖心理,看待问题比较理智,虽看似不够温柔多情,但其实对爱和事业都非常投入。周围人都很欣赏你。
这个小测试也许并不完全准确,不过,它确实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标准。我们日常的行为方式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再现。
真正的独立是从内心开始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这是上天给我们每一个人的意志。只有充分认识了自我存在的独立价值,自尊自立自强,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信,才能最终摆脱对他人的依赖。
依赖心理形成的原因
综合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过分依赖心理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年时,教育失当。
幼儿虽有旺盛的生命力,却也是脆弱的,这脆弱表现在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他们需要成人的爱护和帮助。可是,如果一个人在幼儿时期被过度保护或者过度冷漠等不当地教养,那么他们长大后除了能力偏弱外,还很难养成和发展自己独立自主的性格,使得他们对成人的依赖一直维系到青春期甚至伴随他们终生。
2自卑心强。
自卑心强的人,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在与人交往时就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地支配。当然在这种依赖中,他们也得到了某些好处,如不再孤单,感到有了“靠山”,自己的一些行为(为迎合他人而做的)受到赞扬……这些对自卑的人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而代价却是丧失了自我的独立性,以及由于屈从而引起的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3缺乏社交,生活单调。
我们知道,人的社会属性如果得不到较为充分的实现,是很容易陷入焦虑的。如果一个人的社交生活很少,与之交往的人很少,那么,能够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的人就更少,他的社会属性的实现就只能依靠身边某个接纳他的人,这时候依赖关系就必然产生了。而生活内容单调,反过来也会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成长。
(第二节)我们最容易依赖什么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曾说“每个物种都有依赖性,以帮助自身生长。一个人如果不依赖环境,就会依赖情感,依赖另一个人。”
依赖心理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大类:对他人与情感的依赖,对特定事物的依赖。这两个大类中又能分出很多不同的依赖类型。了解这些我们最容易依赖的事物,就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一个合适的依赖度,不要在依赖中迷失了自我。
对他人或情感的依赖
爱得死去活来的人,你见过吧?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内地风靡一时的琼瑶剧,不知道上演过多少痴男怨女的故事。佛家把这种对某个人或某种感情的痴迷信念叫做“执”。什么意思呢?就是对本来没有、不存在的东西却坚持认为有,就是“执”。对于某人或某段感情(无论是爱情、亲情还是友情都一样)的过分依赖,都是“执”的表现。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产生“执”的行为呢?就是缺乏自控力、过分依赖的人。他们依赖的不是别的,而是他们渴望别人能够给予他们的,而且,他们认为依靠自己是做不到的,只有依靠他所依赖的东西,才能得到。
这种依赖有下面几种常见的类型:
1依赖亲情。
依赖亲情的人都有一种害怕孤独的感觉,期待得到父母的重视,如果这种期待得不到满足就会引发情绪低落。无论是对父母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还是对儿女的依赖心理,都是对亲情依赖的表现。就像有的单身母亲,因为感情少了一部分寄托,就把自己全部的爱都集中在子女身上。只要有可能,就和子女吃在一起、住在一起、玩在一起,恨不得形影不离。如果儿女哪天稍微晚点到家,就会急得团团转,甚至不知所措。还有的父母对儿女的关爱反过来强化了儿女对父母的依赖,他们什么事都要告诉父母,什么事都等着父母拿主意。
日本有个叫五十岚的球员就是这种典型的对父母有情感依赖症的人。每当他的母亲在球场对他微笑时,他就会干劲十足;每当他参加庆祝派对时,他都要叫自己母亲一起来,自己在派对上的情绪也会受到母亲情绪的左右。他的队员都说他把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给了妈妈,无时无刻不依赖母亲的情感生活。
这种依赖是非常不利于儿女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心理发展的。如果母亲在孩子长大以后,仍然老让孩子围绕在自己身边,就相当于夺去了孩子独立发展的机会和能力。这会导致孩子习惯于在遭受困难和挫折时,马上去寻求父母的庇护,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面对外面的世界。孩子就会因此变成一个感情脆弱、易伤感、喜欢幻想、缺乏现实应付能力、任性、优柔寡断的人。
2依赖爱情。
依赖爱情的人在恋爱中或结婚后,会对配偶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又热衷于控制对方的生活。他们喜欢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法,并喜欢控制对方、甚至对方家人的行为习惯。他们没有安全感,常常翻阅对方的手机短信、聊天记录,不给对方任何私人空间。一旦对方因故出远门,就会变得心神不宁。在外人的眼中,他是个家庭责任感强、负责和关心别人的理想配偶。但在家里人眼中,却是让人无法忍受的。当出现矛盾的时候,他就会觉得万分委屈,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3依赖友情。
现在有很多文章杂志都喜欢拔高“朋友”这种人际关系,鼓吹人生必须要有朋友,没有朋友的人生就是有缺陷和不完美的,等等。很多人因此像得了强迫症似的去交很多“朋友”,甚至不惜为此放下自尊,违心地去迎合别人。实际上,这样做已经完全违背了“交朋友”的意义。交朋友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用上面说的那种方式交朋友,那只不过是去寻找一个依赖对象而已。
当一个人闷闷不乐,找不到解决办法的时候,往往就会想:要是我有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的烦恼就迎刃而解了。很多人把这种依赖需求的本能误解为是一种情感需求,但其本质是寻找情感依赖。事实上,有朋友的时候,我们可以与朋友共同面对,请朋友帮我们分担;没有朋友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找到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有情感依赖的人,一般都会有以下的具体表现:
1坚信自己对对方来说是不可取代的;
2和对方在一起的时候,不停地说自己的事;
3当对方对你批评的时候,你会觉得非常受伤害;
4一想到对方会离开自己,就觉得无助得近于崩溃;
5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和对方以外的人一起出去玩了;
6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总是先去咨询对方的建议或保证;
7一个人独处时会感到不安,怕被对方抛弃,逃避孤独;
8过度容忍,为了维持和对方的关系,愿意做很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
9强烈希望对方一直把自己挂在心上,睡觉时把手机放在枕边只为了不错过对方的短信;
10在出门前花半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搭配衣服,反复换几次后才肯出门,不然一天都会觉得怪怪的;
11一件事你计划了很久,但却一直没有真正开始,因为你心里并不太想自己一个人去实施这个计划。
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有这些行为,如果你有3条以上5条以下类似的行为,说明你有情感依赖的倾向;如果你有5条以上类似的行为,说明你已经有很强的情感依赖了,急需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对特定事物的依赖
如果说到毒瘾、赌瘾,我们肯定会一致认为那是应当坚决戒除的;如果说到酒瘾、烟瘾,我们会认为这些只要不过分,是可以容忍的;如果说到购物狂、色情狂,我们会呵呵一笑,心照不宣;可是,如果说到工作狂、学习狂,我们的反应则会完全不同,甚至会有人肃然起敬。
但是,事实上,不管是哪种瘾、哪种狂,本质上,都是依赖心理的外在表现,都是某种严重心理问题的表征,如若不加调适与遏制,同样都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干扰与恶劣的影响。
1依赖工作。
为了工作放弃休息,放弃与家人一起吃饭、放弃休假、放弃锻炼、放弃健康检查、放弃……他们精神高度紧张,长期坚持在工作第一线。那种冲锋陷阵的姿态开始的时候还是很迷人的,也会为他们带来不小的收获。可是,无论怎样的收获都无法满足他们的内心需要,甚至获得越多,他们的内心反而越饥渴。久而久之,他们慢慢开始疲劳抑郁,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甚至猝死在工作岗位上。
这种依赖心理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自身对周围的环境缺乏安全感,并且没有自信心。要摆脱这种依赖工作的心理,首先要寻找自己在工作之外的乐趣。要明白,工作的确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事情,但它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2依赖学习。
学习本来是一件凭兴趣而为的事情,但那些依赖学习的人,在学习中并不能体会到丝毫的乐趣,只是因为有“非学习不可”的自我暗示心理,而强迫自己去学习。依赖学习的人一般会觉得生活无聊、压抑,天天因为理想和现实之间有巨大的落差而闷闷不乐。这样的人最会逃避现实,就算哪天想改变自己无聊的生活,最后也只不过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我认识一个人就是这样,40岁了,一直在读书,拿各种文凭,却不愿走进社会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所长。
要想真正摆脱依赖学习的心理,首先要学会能够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不仅仅是会读书,也能做事。其次是学会适当的自我表扬,无论是实现了多么小的一个目标,都要表扬和鼓励一下自己。不断自我激励,走出狭隘自我认知的束缚。要知道,走入社会、承担工作,也是一种学习。
3依赖食物。